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康应乾明 1572 — ?
维基
康应乾(1572年—?
),字一之号念东直隶广平府鸡泽县人
七岁丧父,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顺天府乡试一百五十一名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进士,授河南陈州知州,擢南京刑部郎中,历迁镇江府知府,库贮海防银十余万,吏役讽以借支,正色拒之。
湖广按察司常镇道副使四十三年乙卯丁母忧归。
起补山东副使兵备辽东海盖道,专司饷务。
身督车牛,定妖民吴金祖之乱。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辽东经略杨镐分兵四路攻辽东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大败,总兵刘綎所率东路从宽甸出,与清军代善皇太极战于阿布达哩冈,刘𬘩战死于阵中,全军覆没。
监军道康应乾步兵朝鲜兵营于富察旷野处,应乾部下兵皆执筤筅、杆长枪,披皮甲;朝鲜兵皆披纸甲、柳条盔,枪炮层层布列。
当进战之际,明营中枪炮连发,适大风骤起,其烟尘皆返向本营,迷漫昏黑竟无所见。
清兵遂发矢冲入,破其二万兵,掩杀殆尽,风尘遂止。
康应乾仅以身免,浮海逃归,万历皇帝怜悯不问。
后以言者纠摘,下吏议,遂从安置,数年始白其冤,放归里。
潘宗颜明 1582 — 1619
维基
潘宗颜(1582年—1619年4月15日)字士瓒号怀鲁明朝保安卫(今河北张家口)人。
潘宗颜年少起便通晓诗词、天文、兵法等。
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任户部郎中,后任山东按察使佥事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卫首领努尔哈赤明朝称汗建立后金
潘宗颜辽东边备松懈,于是数次上书陈述辽东边备不足之处,朝廷却无接纳。
只派他到辽东督办军饷,任监军,后升为开原兵备佥事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并且集结全国军队讨伐后金
潘宗颜杨镐进谏北路军主将马林平庸,建议改换别人。
可惜杨镐没有采纳,只派潘宗颜参将身份协助马林
北路军出三岔儿堡,到稗子峪立营。
夜间传来西路军杜松战败。
马林下令北路军停止前进,驻尚间崖,依山结阵,命令潘宗颜和原西路军辎重营龚念遂等各率万人分屯裴芬山和斡珲鄂谟,成掎角之势。
三月一日后金贝勒代善率兵首先攻破龚念遂部,龚念遂部全军覆没战死沙场。
随后努尔哈赤进攻尚间崖,大败马林,夺占尚间崖。
接着后金军集中兵力,攻打驻守裴芬山的潘宗颜
三月二日后金兵一面强攻、三面包围飞芬山,宗颜立刻指挥火铳、大炮抵挡,并且「奋呼冲击,胆气弥厉。
后金攻势猛烈,明军寡不敌众,宗颜中箭身死,其死时「骨糜肢烂,惨不忍睹」。
同时与游击窦永澄、守备江万春、赞理通判董尔砺等皆战死。
努尔哈赤趁机攻占裴芬山,明朝北路军全军覆没。
明朝追赠光禄卿大理寺卿谥节悯,于保安卫立祠祭祀。
刘之纶明末 ? — 1630
维基
刘之纶(?
—1630年),字元诚四川宜宾县(今四川宜宾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己巳之变时死于国难。
家中世代务农,少年的时候跟从父亲兄弟致力耕种,有时砍柴在市场上卖。
回来学习读书,在座位上铭刻“必为圣人”四字,里中由此称他为刘圣人。
天启初年,考中乡试。
奢崇明造反时,他进见地方监司提出扼守反贼归路的计策,监司没有采用。
崇祯元年(1628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
刘之纶与同在史馆中读书的金声以及接纳为客人的申甫成为朋友,制造单轮火车、偏厢车、兽车,挖空木头做成西洋大炮小炮。
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入侵,京师戒严。
金声上书得以被皇帝召见,即推荐两位朋友。
皇帝立即召见刘之纶申甫
刘之纶谈论军事,条理清楚、口齿伶俐。
皇帝十分高兴,授予申甫为京营副总兵,资助他十七万金召募士兵;改任金声为御史,监察他的军队;授予刘之纶兵部右侍郎,作为尚书闵梦得的副手协助处理驻京部队的军务
他因以新进入仕的身份进升于少卿之列而更加恭谦。
十一月三日后金攻破遵化十五日到达坝上,二十日逼近都城,从北向西而来。
随后攻克良乡,回到卢沟桥夜间杀死申甫的部队七千余人,黎明时偷袭杀死大帅满桂孙祖寿,生擒黑云龙、麻登云而去。
刘之纶在好友申甫战死后,他毅然自请抵御后金
请求率领京营,朝廷没有批准,又请求率领关外的四川兵,还是不准。
于是他招募了一万人,分为八营,以八名副总兵为将。
大臣们看到刘之纶骤然官升高位,受命视师,都非常嫉妒。
有个叫文震孟的官员,指使人对他施加压力,说:“你应当辞去侍郎而换上科臣的头衔出征。
”,刘之纶没有听从。
刘之纶率万人在雨雪纷飞中誓师,激励将士。
率军离京,到达通州时,守城的将官拒不接纳。
他和将士们只好冒雨雪宿营于古庙中。
这时言官趁此攻击他逗留。
刘之纶很气愤,给崇祯上疏,说:“小人嫉妒,有事推卸责任,没事则挑拨是非,只因为臣任侍郎职而惹起事端。
请削去臣官,赐我这骸骨还乡。
”崇祯阅了奏疏,没有同意。
上奏军机,没有答复。
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部队驻扎蓟州
当时,后金蒙古诸部号称十余万,驻扎永平;勤王军队数万在蓟。
刘之纶就与总兵马世龙、吴自勉约定,他们由蓟开往永平,牵制敌军不让他们行动,而自己率兵分八路进攻遵化
刘之纶蓟州,率八营兵到达遵化,列兵城外八里的娘娘庙山马世龙、吴自勉没有赴约。
遵化后金兵出城,击破刘之纶二营兵,但其余营兵仍不退。
二十二日代善率三万后金精骑赶到,大炮与箭矢齐发,将刘之纶的部队击溃,俘获一员裨将,供说:刘之纶驻营在娘娘庙山
代善挥军包围,命刘之纶投降,遭到拒绝,便下令发起攻击。
刘之纶发炮还击,杀伤百余骑兵,再发炮不料炮身爆炸,引起军营自乱。
右将领劝他整队徐徐撤退,为将来做打算。
刘之纶斥责说:“不许多言!
我受到国家重恩,以死报国!
”严令击鼓再战,双方矢如飞蝗,激战不休。
眼看支持不住,刘之纶从身上解下所佩印绶,交给家人,说“拿着这个回去报告天子”,就此死去。
全军皆哭,拔起营寨在野外作战,前后共七营兵士全部战死,剩存一营趁夜晚撤退。
刘之纶的尸体送回,箭没入头颅,拔不出来。
金声用牙齿咬出来,把尸体交还到他家人。
败报传到朝廷,崇祯嘉奖他的忠心,给予优恤。
文震孟阻止说“刘之纶死于不肯退兵,这是分内的事情,侍郎的官职已够尊崇。
”于是没有赠官职,赏赐全部祭祀和一半的殓葬礼仪,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官。
过了很久,朝廷才追赠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