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释明鉴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明鉴无台,大理李氏子
年十八礼圣峰寺白斋出家,后隐波罗崖,草衣木食,戒行冰清,七日忘餐,亦无饥色。
复事游参,究明宗旨。
李中溪赠诗云:“贝叶翻三藏,昙花作一镫。
”又云:“袖云一旦别,罗月几时圆。
万历十五年九月九日,沐浴端坐,诵准提咒而逝,荼毗之日,室有异香。
黄伟明 1488 — 15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同安人字孟伟
正德九年进士
刑部主事
嘉靖时南雄府,明礼教,去淫祠。
至官三月,即疏归。
改知松江
为权贵所衔,遂疾归。
维基
黄伟(1488年11月6日—1538年4月15日)字孟伟号逸叟(逸所),福建同安县金门人,正德九年进士,曾任广东南雄直隶松江知府
明弘治元年(1488年)十月初三出生于金门后水头,曾在泉州府担任兵工房什科书掾,因遭胥吏刁难,一怒辞职回家苦读,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福建乡试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是明代第二位金门籍进士,初任南京刑部主事广西司,升为广东司郎中嘉靖初年黄伟应诏陈九事,在大礼议期间曾上「定大礼」疏,斥责张璁希宠嗜进,妄诞不经,后出为广东南雄知府,当地年有例金万馀,黄伟全部退还,分文不取,巡抚欲丈田加税,黄伟坚拒不从。
不久,黄伟改任直隶松江知府,时张璁礼部尚书大学士黄伟未就任,托病还乡讲学,令家乡文风为之一变,当地有「文章许钟斗,品德黄逸叟」之说,黄氏在嘉靖万历年间出现数位贡生举人黄伟功不可没,当时福建巡按李元阳曾劝勉诸生说:「诸生莫道诵法孔子,但能诵法黄逸叟先生须可矣。
嘉靖十六年(1537年)泉州大旱,发生饥荒,李元阳遂请黄伟许福俞大猷代行赈灾,黄伟积劳成疾,嘉靖十七年(1538年)三月十七去世。
陆铨明 1492 — 15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选之号石溪
陆称子。
嘉靖二年进士
刑部主事,以争大礼被廷杖。
官至广东右布政使
先生字选之按察副使称之第二子也。
美风仪,质性英锐过人。
读经史百家言,一览辄解,解辄能不忘。
操笔为文,即奇气横发,率出自胸中,所造直追古人,时论目为柳柳州苏文忠一流。
进士刑部主事,值大礼议起,先生哭谏,廷杖几绝而苏。
寻以才推典十三司章疏,数断大狱,若绳沈藩不法,处分哈密情罪,举朝不能决。
先生直以片词折之。
改武库员外郎
是岁朝廷初命内臣司外文柄。
先生出主福建考,称得人。
礼部仪制郎中
上方稽古礼文、更新制作、创四郊亲、籍亲蚕诸议。
内降、旁午
先生讨论陈奏、须臾凡数四。
宗伯大臣尽倚以为办。
上特颁白金采币旌其才。
竟以永嘉所忌,出为福建按察副使,摄海道
漳故利窟,先生严立法禁,诸射利奸人无不敛迹。
河南参政,值岁旱蝗,民多流徙,先生劳心招恤,所复业数百万人。
寻迁广西按察使,时弩滩猺贼侯公丁杂处胡、蓝二姓间,共为寇。
当事议大举,兵歼之。
先生曰:是坚贼党而分我兵力也。
且顺逆难尽明,不若讨渠首而释其馀,弩滩果定。
尚书毛公秉钺至安南,知先生才,密与谋。
先生为画征抚之策,安南遂平
随迁广东布政使,以内艰归,卒于家。
先生少负才,雄视当世豪杰,每诵陈同甫人中之龙,文中之虎,意以自许。
居官判棼解剧,应之常有馀。
时方以丰功巨绩期之,竟赍志而殁,识者憾焉。
所著诗文集藏于家。
余尝手录先生诗七十一首,序之。
曰书,曰诗,曰志,谓诗在能宣其志所欲言也。
由是谐之成声,束之中律,此论诗之本也。
三百篇言孝子之志莫如蓼莪七章,言忠臣之志,莫如北山六章,彼亦尽其志所欲言而止,初不知有自我先,有自我后也。
以至司马长卿所夜诵,苏属国所赠,枚生所唱叹铜雀,三祖所歌,尚仍各言其志也。
钟嵘作诗品,于一人下必系曰其源出于某家,形似彷佛,可发一笑。
后人祖其说,遂谓确有所本,然初未尝显然剽窃也。
西涯之后,北地勃兴,一时词人尽宗之,转相拟议,刻画字句,以能作楚相衣冠,抵掌足欺新丰犬鸭,便谓得附正宗。
于是天下之诗,俱言人所言,不复自言其志矣。
吾乡诸先生耻之。
白斋文懿文定十馀家,并能卓荦自持,不同于流俗。
而吾石溪陆先生,更以奇气激亢,横绝其间。
先生少负异才,意历落自许,睨视一世,慕古人仗节死义事,所过奇山水必登望。
既以廷诤大礼受杖,每言及永嘉长鬣竖儒,辄欲横唾其面。
试读其挽罗峰李中溪叙别诸诗,执义忼慨,声詈并发,浩然沛然,直写其志所欲言,而莫能禦,正使懦夫读之,亦有起色。
先生论诗,专以性情为主,尝曰:宋不能唐,唐不能汉魏
其似者,宋之唐,唐汉魏耳。
斯其持论独立若此,以俯视世人闭气噎声,句䜈字割,毕身作诗,未得吐心吐意,自作一语,真𪘏𪘏可怜虫也。
仲长统曰:百家杂碎,请用从火。
唐荆川先生曰:若付祖龙,当使南山竹木减价,差快人意矣。
先生诗惟家乘写本一卷,故词家无知先生者。
其后人陆珍俟出此卷相示。
余谓家藏神剑,长闭室中,使龙身虎气不得腾出人间,亦奚贵世有风胡子邪。
因为手录其诗一卷,序而传之。
万生允诚曰:先生方选白斋二集。
今复录石溪诗,其伯仲若何?
余曰:白斋高士,石溪奇男子,风格微不同。
白斋力去陈言,确以作者自命。
石溪则无意求工,而言宿气亦能摆落。
要诸两先生,真诗家之乌获也。
维基
陆铨(1492年—?
),字选之号石溪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军籍。
嘉靖二年进士
治《易经》,正德十一年(1516年)国子生中式丙子浙江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三名,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
刑部主事
与弟弟陆釴同时参加大礼议之争,下诏狱并被廷杖。
兵部员外郎嘉靖七年(1528年)四月刑部主事江以达主持福建乡试。
历迁福建按察司添注副使,尝摄海道十三年九月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十六年十一月升任广西按察使
奉命讨伐地方地方武装起义,事成后十八年(1539年)六月因功进山东右布政使,以内艰归。
释圆省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同时有圆省者,甘州人
年十六出家,初栖伏牛山,后历五台峨眉嘉靖间来滇,至鸡足。
睹华首幽胜,思建寺憩止。
亦与李中溪相值,机缘 契合,遂为兴筑,今放光寺是也。
圆省居山三十馀年,德馨远鬯。
时神宗颁藏,赐敕供奉。
释真语明 1515 — 1589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释真语字默庵
姓李氏宾川人也。
生有善性,幼喜事佛。
明嘉癸丑,礼师正宗薙发,创止止庵。
真语初不识字,及授经论,礼诵《华严》,日夜不辍,七易寒暑,慧性顿开,口诵心惟,便通妙义。
李中溪请弘法崇圣寺,遂跻讲席。
化道既广,归来日众,因于白崖建遍照寺。
又于洱海般若寺万松庵,以处徒侣。
著有《观世音经注》行世。
万历十七年,慈圣太后妙峰赍藏供鸡足山,赐真语紫衣。
坐化时,寿七十五,塔于万松深处。
张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永昌卫人,字愈光
正德中举人
少与杨慎同学,至老互相唱酬。
尝师事李梦阳,友何昌友。
工诗。
有《禺山诗选》、《禺山七言律钞》、《禺山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愈光永昌卫人
正德丁卯举人禺山诗选
字愈光永昌卫人
正德丁卯举人
有《禺山诗集》六卷。
(《四库总目》:学出于李梦阳,又与杨慎最契,故诗文皆慎所评定。
序有曰:张子文必弓左,字必苍雅。
」其推挹甚至。
然其病正坐此,故襞绩字句而乏铸变化之功。
明人别有雕镂堆砌一派,其先声欤!
升庵》:愈光未卯能诗,有惊人句
及长,博极群书,条入叶贯,雄辩邃古,神搜霆击。
上猎汉、魏,下汲李、杜。
寝歌途鄂,鞠明究曛,弗工弗庸,弗们弗止。
《艺苑卮言》:张愈光诗,如拙匠琢山骨,斧凿宛然,又如束铜锢腹,满中外遗。
《国雅》:张愈光如「阑津天矫腾,逸浮空张之」,「鸿雁不传云外字,芙蓉空照水中花」,「铜柱蒹葭鸿雁响,铁城烟雨鹧胡啼」,此例数篇,非雕饰曼语。
田按:升庵谪滇,滇人杨给事士云王佥事廷表胡副使廷禄李荆州元阳唐佥事锜张举人含、与升庵游。
同时吴高河懋品题为「杨门六学士」。
六人中以十云及为杰出。
集中诗与升庵者弥望皆是。
升庵序《禺山集》,所谓「于困穷节义之交,万言不竭」者是也。
升庵诗云:「迢迢禺氏山,珠壁交晶英。
两美必相台,谁言容易并?
」怀禺山云:「一刻一折扎,一日一款襟。
」《禺山歌》云:「张子生长禺山野,苍髫开口爱风雅。
翩翩欲度正始前,栖栖不肯开元下。
平生眼中人,谁为爱才者?
申台何大复梁园李空同
结交折行辈,声价腾烟鸿。
寿张禺山歌》:「寿君十载前,合樽促席在连然
寿君十载后,问月停遥举酒。
」《暇日检海内交游》诗:「高河长句禺山律,怀我好音三百篇
」海内绝句:「张含秀句满天下。
」二人襟契不浅,诗格亦略相似,惟才逮不逮升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