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沈钟明 1436 — 1518
沈钟(1436~1518) 明代官员、学者。
字仲律晚号休翁休斋
应天(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长洲徙居上元
天顺四年(1460)进士历官山西湖广山东提学副使,致仕后定居江夏
有《休斋集》。
居鄂期间关心黄鹤楼重修事宜并撰《重修黄鹤楼记》,曾笑指黄鹤楼曰“此余之知己也”。
有七律《登黄鹤楼》二首、《黄鹤楼感兴》四首、《庚戌元日,元勋猝问曰,近曾登楼否,既而与之以诗》三首及五律《登黄鹤楼》、七言排律《黄鹤楼朱升之进士》等。
是以黄鹤楼为题赋诗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
明刻黄鹤楼校集注
沈钟字仲律明代应天(今江苏南京市)人,天顺四年(1460)进士
弘治中湖广提学副使
后上书乞休,遂定居江夏
一室图书,焚香静坐,不闻世事。
年八十三而终。
维基
沈钟(1436年—1518年)字仲律晚号休斋应天府上元县人
天顺进士,历三省提学
官至山东副使
应天府乡试第十六名。
天顺四年(1460年)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
山西按察司佥事,调湖广,升副使,调山东
朱曰藩明 1501 — ?
人物简介
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今江苏省宝应县)人,朱应登之子。
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
历官九江府知府
曰藩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
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价按察使应登子。
嘉靖甲辰进士,除知乌程县礼部郎中出知九江府有山带阁集
维基
朱曰藩(1501年—?
),字子价号射陂
直隶宝应县(今江苏宝应县)人。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应天府乡试第三十六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进士
累官南京礼部主客司郎中江西九江府知府
王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应天府上元人字钦佩
弘治十八年进士
吏部主事
河南提学副使,官至太仆少卿
为诗婉丽多致,隽味难穷,然失之纤弱。
有《南原集》。
字钦佩上元人
弘治乙丑进士,选庶吉士,授南吏部主事
兵部,迁礼部郎中,出为河南提学副使,进南太仆少卿
有《南原集》七卷。
(《国宝新编》:少卿论诗,专尚才情。
其言曰:「《唐风》既成,诗自为格,不与雅》、《颂》同趋。
汉、魏变于《雅》、《颂》,唐体沿于《国风》,雅言多尽,风词则微。
今以雅文为近,未尝不流于宋也。
」故其诗婉丽多致,隽味难穷。
《艺苑卮言》:王钦佩如小儿女簪花,学作软丽。
田按:王钦佩陈鲁南皆善于持论,而诗不尽工。)
维基
王韦字钦佩号南原
应天府江浦县(今属南京市)人,南京锦衣卫籍。
明朝官员。
王徽成化年间曾任给事中,有直谏名声。
王韦顾璘陈沂并称“金陵三俊”。
又与顾璘陈沂朱应登并称“江东四大家”。
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式甲子科应天乡试第三,弘治十八年(1505年)联捷乙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南京吏部主事,历升南京礼部郎中十三年十月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历官太仆寺少卿
因母丧,哀毁卒。
诗文婉丽有隽味,著《南原集》。
王逢元,亦是诗人。
陈沂明 1469 — 15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38 【介绍】: 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县人,以被征入太医院南京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
陈钢子。
正德十二年进士
编修,进侍讲
以不附张璁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又为张璁所中,改行太仆卿致仕。
少好东坡,中岁乃宗盛唐,为文出入《史》、《》,工画及隶篆,亦能作曲。
顾璘王韦金陵三绝,又益以朱应登称四家,并有“弘治十才子”之誉。
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图考》、《畜德录》、《金陵世纪》等。
字鲁南
先世徵入太医院,遂居南京
先生体短疏眉目,风神朗秀,五岁能属对,八岁能摹古人画,十岁能诗,十二岁作孔墨解、赤宝山赋,传诵人口,名晔然起。
野亭刘公白岩乔公柴墟储公俱海内硕望,相继来官留都,并引先生为忘年交。
及中进士,改庶吉士,年已四十有八,为夙名士矣。
编修,进侍讲
所撰进讲章,善寓讽谏,上心识其名。
以见忤永嘉,出为江西参议,多惠政。
山东参政,值岁灾后,先生身行部,发官帑市牛给民垦艺,且宽其租。
岁既熟,又为捐除种马薪木运部诸猺,民得苏息。
入贺,遇永嘉长安道,上劳之曰:先生久外行召矣。
先生曰:齐民困甚,能行吾疏,殊胜吾受德也。
永嘉意拂然。
遂改为山西太仆卿
力请老归里。
先生性笃孝友。
事二亲死生情文备极,人所难及。
素廉于财,营弟妹婚嫁,贷以备礼。
闻乡闾有缓急,匍匐救之,惟恐后至。
甬上人客留都。
先生尽与款接,情若比邻,不稍分疏近。
晚年筑遂初斋于家园,杜门撰述,绝意世事。
所著诗文拘虚集、总修金陵志、南畿总志、山东通志、自撰翰林志金陵世纪、蓄德录、诲似录、花岩、游名山录、晤言诗谈诸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鲁南鄞县人,徙上元
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脩进侍讲出为江西参议山东参政转行太仆卿有遂初斋拘虚馆二集
鲁南,先世鄞人,徙上元
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侍讲,出为江西参议,迁山东参政,改山西太仆卿
有《遂初斋》、《拘墟馆》二集。
(《国雅》:陈鲁南才与顾华玉王钦佩并称,如「鸟声林叶暗,山影石溪寒」,「悬灯动星月,转梵起鱼龙」,「漏转云车急,花深月殿开」,「鹊观月华还映雪,龙池水色巳含春」,恍乎临蓬山而俯瞰阆洲,深远郁然。
金陵琐事》:陈鲁南书法苏眉山,评者谓不减于吴匏庵
篆隶亦隹。
六七岁便搦笔模仿古人画,后入翰林,与文徵仲讲论,其画更进。
凡宦游所历览名山大川,皆图成卷轴,最得马河中、夏禹玉之妙。
(《列朝诗集》:鲁南论诗专以唐人为宗,谓少陵七言声洪气正,格高意美,非小家妆饰,但才大不拘,后学茫昧,特拾其粗耳。
于时大江南北,文士称朱、顾、、王四家。
朱、顾皆羽翼北地,共立坛墠,而鲁南能另出手眼,讼言一时学杜之敝,钦佩亦与之同调。
江左风流至今未坠,则二君盖有力焉。
田按:鲁南论诗针砭北地之失,可谓谈言微中。
但其所作去北地乃不可以道里计。
枚斋援鲁南以攻北地,譬如挟邾、小国以抗斋、楚,多见其不知量也。)
维基
陈沂(1469年—1538年)初字宗鲁后改字鲁南号石亭居士小坡南京太医院医籍浙江鄞县人明朝文人、政治人物。
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卿、工诗文书画。
陈沂少有文名,其名言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善书画,与顾璘王韦并称“金陵三俊”。
又与顾璘王韦朱应登并称“江东四大家”。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二百三十八名,廷试二甲五十七名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历升编修,与修《武宗实录》,嘉靖二年礼部聘会试同考官三年充经筵讲官四年持节封楚王
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出为浙江参议,复除江西九年四月山东左参政
因不依附张孚敬桂萼,改山西行太仆寺卿致仕。
归里后,在南京筑遂初斋,闭门著述。
曾应南京提学御史闻人诠聘请纂编《南畿志》。
边贡明 1476 — 15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32 【介绍】: 山东历城人字廷实号华泉
弘治九年进士
太常博士,擢兵科给事中,峻直敢言。
卫辉荆州知府,颇有政绩。
嘉靖时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久官留都,优闲无事,日夜游赏,遭劾罢归。
好藏书,搜访金石古文尤富,一夕毁于火,遂病重而卒。
善诗文,风格婉约,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前七子”。
有《华泉》。
词学图录
边贡(1476-1532) 字廷实号华泉
山东历城(今济南)人。
有《边华泉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廷实历城人
弘治丙辰进士,由太常博士户科给事中历知卫辉荆州二府湖广提学副使召为南太常少卿累进南户部尚书华泉
字廷实历城人
弘治丙辰进士,授太常博士
户科给事中,改太常丞,出知卫辉府
荆州,历山西河南提学副使
召拜南太常少卿,迁太仆卿,改太常卿提督四夷馆,进刑部侍郎户部尚书
有《华泉》十四卷。
(《四库总目》:诗才力雄健,不及李梦阳何景明善于用长;意境清远,不及徐祯卿薛蕙善于用短,而夷犹于诸人之间。
无凭陵一世之名,而日久论定,亦不受世人之排击。
薛蕙严嵩为同年,颇相倡和。
柄国,即谢绝往还,并削去旧作,不留一字。
是集乃以送嵩之作列为压卷,不免见疑于清议。
然诗集为没后其里人刘天民所编,时当嘉靖戊戌,正炽盛之日,或夭民无识,趋附时局,非本志欤!
朱观熰《海岳灵秀集》:华泉之作虽不逮李、何,然平淡和粹,孝庙以前,海岳之才无其伦比。
四友斋丛说》:世人独推何、李为当代第一。
馀以为空同关中人,气稍过劲,未免失之怒张;大复之俊节亮语,出于天性,亦自难列,伹工于言句,而乏意外之趣。
边华泉兴象飘逸,而语亦清圆,故当共推此人。
《艺苑卮言》:边廷实诗,如洛阳名园,处处绮卉,不必尽称姚、;又如五陵裘马,千金少年。
诗薮》:弘、正并推边、何、徐、李,每怪边品第悬远,胡得此称?
及读献吉《送昌谷》诗:「是时少年谁最文?
太常边丞何舍人
仲默《赠君采》亦有「十年流落失边李」之句。
则李、何于边,正自不浅。
馀细阅当时诸家,若仲凫德涵、敬大、子衡,诗皆非长。
华玉、继之、升之士选辈或调正格卑,或格高调僻。
独边视诸人差为谐合,不得不尔。
《明诗选》:陈卧子曰:「廷实粗率末除,然时见精诣,五言尤称长城。
」末辕文曰:「尚书才情甚富,故能于沈稳处见其流丽,声价在昌谷之下。
」 《国雅》:边同徒《集》中如「绿水阊门道,青山建业城」,「地入河源渺,天连塞日曛」,又「鲁连灭遗书在,微子城荒故堞留」,「千盘鸟道悬云上,五色龙江抱日流」,应是豪华语。
《明诗别裁》:华泉边幅较狭,而风人遗韵,故自不乏。
李、何、边、徐并名,有以也。
《田按:《华泉集》芜蔓末剪。
今睹阮亭《诗选》,顿尔改观。
曹子建常叹异世相知,谁订吾文者。
阮亭真华泉旷世知己。
华泉古诗佳作不及何、李之多,律体翩翩,自是风流一代人豪。
诧专取五绝,未为知言。)
维基
边贡(1476年—1532年)字廷实号华泉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
明朝官员、诗人、文学家
弘治丙辰进士,累官南京户部尚书
边贡文学成就卓著,是「前七子」之一。
有《华泉》。
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山东乡试第四名。
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进士
太常寺博士十八年六月兵科给事中九月太常寺寺丞正德初出任卫辉府知府,改任荆州府六年(1511年)七月山西提学副使丁忧,服阕,九年五月复除河南提学副使,以母忧家居。
嘉靖继位,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一月以荐起为南京太常寺少卿嘉靖二年(1523年)十月南京太仆寺卿,三年三月南京太常寺卿六年四月改北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七年闰十月南京刑部右侍郎八年九月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十年五月右都御史汪鋐弹劾其嗜酒旷职,月视事无三日,遂令致仕。
李梦阳明 1473 — 15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29 【介绍】: 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
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
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
家居二十年而卒。
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
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十才子
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
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
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词学图录
李梦阳(1473-1530) 字献吉号空同子
庆阳人,徙居河南扶沟
卒后门人私谥文毅
天启时追谥景文
倡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开明代诗文复古运动之先河,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延相并称"前七子"。
文沉博伟丽,诗雄浑豪壮,才力富健,笼罩一时。
亦能词。
有《空同集》,词在集中。
李梦阳(1473—1530) 明代文学家
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
甘肃庆阳人,祖籍扶沟(今河南开封)。
弘治五年(1492)山西乡试解元,弘治六年进士,任户部主事,官终江西提学副使
后为权贵所恶,去职家居二十馀年卒。
卒谥景文
工诗、古文,与徐祯卿边贡何景明并称四杰“前七子”之一,又为明“十才子”之一。
曾多次游览黄鹤楼,吟诗作赋。
所作七律《登黄鹤楼》《汉江》、七绝《夏口夜泊别友人》等诗情深意隽,跌宕有致。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天赐更字献吉庆阳人,徙扶沟
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正德初郎中罢归复起江西提学副使天启中追谥景文空同子
梦阳字献吉庆阳人
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
郎中,以劾张鹤龄系狱。
寻宥出,代韩文草疏劾刘瑾,谪山西布政司经历,复摭他事下狱,得释。
诛,起故官,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坐作宸濠《阳春书院记》削籍。
天启中追谥景文
有《空同集》六十六卷。
(《四库总目》:梦阳才力富健,足以笼罩一时。
横云山人史稿》:弘治时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
梦阳讥其萎弱,倡言必秦、,诗必盛唐,与何景明、除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十才子
又典景明、祖卿、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
大复》:空同有超代轶俗之见,其高者不能外前人,下者已践近代。
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
空同丙寅间诗为「合」,江西以后诗为「离」。
丙寅间作,叩其音,尚中金石,江西以后之作,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读之,若摇鞞铎耳。
《国宝新编》:李献吉朗畅玉立,傲睨当世。
读书断自、魏以上,故其诗文卓尔不群。
晚始泛滥诸家,益济宏博,或失则粗,矫枉之偏,不得不然耳。
王廷相家藏集》:李献吉以恢阔统辩之才,成沈博伟丽之
游精于,割正于六朝,执符于雅谟,参变于诸子,用成一家之言,遂能掩蔽前贤、命令当世。
黄省僧《五岳山人集》:先生古赋《骚选》、乐府古诗、魏览眺诸篇,逼烦东乐。
近体歌厅,少陵太白,往匠可淩,后哲难继。
明兴以来,一人而已。
升庵》:子元荐与馀书论本朝之诗,李、何一出,变而学杜,壮乎伟矣!
然正变云扰,而剽袭雷同;比兴渐微而《风骚》稍远。
《艺苑卮言》:李献古诗如金鳷擘天,神龙戏;又如韩信用兵,众寡如意,排荡莫测。
国朝习杜者凡数家华容孙宜得杜肉,谢榛得杜貌,华州王维桢得杜筋,闽州郑善夫得杜骨。
然就其所得,亦近似耳。
献吉具体而微。
四溟诗话》:李献吉极苦思,垂成如一二句弗工,即弃之。
田深父见两惜之,献吉曰:「是自家物,终久还来。
」 《国史唯疑》:正德七年、九年黄河连清,李梦阳诗云:「今瑞定于今帝运,世人休拟圣人生。
」盖婉辞也。
至嘉靖改元,始直书其事,为入继大统之祥云:「紫盖复从嘉靖始,黄河先为圣人清。
」 《诗谈》:关中李梦阳崧高之秀,上菁青冥;龙门之派,一泻千里。
独其论黄、陈不香色,而时不免自犯其言。
诗薮》:李献吉文山斗一代,其手辟秦、盛唐之派,可谓达磨西来,独辟禅教。
又如曹溪卓锡,万众皈依。
冯时可元成选集》:空同歌行,纵横开阖,神于青莲;七律雄浑豪丽,深于杜陵
异色绝焰,吾无间然。
张伟谈艺录》:李献吉雄豪壮丽,如长江巨浸,滔滔千里,虽有枯槎败筏,无妨飘荡。
《明诗选》:陈卧子曰:「献吉志意高迈,才气沈雄,有笼罩群俊之怀。
其诗自、魏以至关元,各体见长,然峥嵘清壮,不掩本色。
其源盖出于《春风》。
李舒章曰:「献吉以雄厚之思,发清刚之气,如华岳秋高,奇云秀彩,变动不竭。
古诗、乐府纯法、瑰,下及阮、谢,无不神合。
近体则专宗少陵,然于合处反见其离,于离处反见其合。
孙枝蔚四杰诗选》:王元美谓律至献吉而大。
其大者若《冬日象山书院》:「人亡故国还祠庙,世异阴崖尚品题。
」《台寺夏日》:「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熊监察至自河西》:「封事几腾天北极,筹边真历地西头。
」《繁台次秦氏韵》:「草绿梁台犹殿阁,花残宋苑只宫墙。
」皆气象高古者也。
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钱牧翁撰列朝诗,大旨在尊西涯,贬李空同李沧溟
又因空同而及大复,因沧溟而及弇州,素垢指瘢,不遗馀力。
夫其驳沧溟古乐府、拟古诗是也,并空同《草堂歌》而亦疵之,则妄矣!
所录《空同集》诗,亦多泯其杰作。
黄省曾吴人,以其北学于空同,则摈之,于朱淩溪应登顾东桥璘辈亦然。
子窃非之。
《明诗别裁》:空同五言古宗法陈思康乐,然过于雕刻,未极自然。
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
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准之杜陵,几于具体,故当雄视一代。
钱受之诋其模拟剽贼,等于婴儿之学语。
至谓「读书种子从此断绝」,吾不知其为何心也!
马星冀《东泉诗话》:北地七言歌行最为擅场,如《京篇》、《去妇词》、《土兵》,皆有杜陵之风。
起调尤工,其《送李中丞赴镇》:「黄云横天气恶,前飞鹙鸧后叫鹤。
阴风夜撼医无闾,晓来雪片如手落。
」《送李帅之云中》:「黄风北来云气恶,云州健儿夜吹角。
将军按剑坐待曙,纥干摇月半落。
」起调相同,亦有辙迹可寻。
田按:空同志壮才雄,目短一世,好掊击人,而受人掊击亦甚。
然究一时才杰,亦不能出其右也。
成、弘之间,茶陵首执柄,内才俊,尽归陶铸
空同出而异军特起,台阁坛坫,移于郎署,始犹依违,不欲显然攻之也。
昌谷《峥嵘百年会》诗云:「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
大贤衣钵岂虚掷,应须尔辈扬其尘。
」至西涯六十寿诗。
则仅「章班马则,道术孟颇醇」二句颂其章。
而「绝艺邕斯上,高情颉籀邻。
一挥惊霹雳,只字破风尘。
绚练玉侯宅,苍茫岳滨。
幽刂光沕窟,巨榜照嶙峋。
星灿将军碣,云垂学士珉。
崖题半吴楚,墨刻遍齐秦」等句,专颂。
扬其书法,轩轾已见微意。
西江放废后,茶陵已殁,乃放言不讳,作《朱淩溪墓志》云:「一时笃古之士,争慕响臻,而执政顾不之喜,恶抑之
北人朴,耻乏黼黻,以经学自文,曰:后生不务实,即诗到李、杜,亦酒徒耳!
』而柄者承弊袭常,方工离浮靡丽之词,取媚时眼。
见淩溪等古文词,愈恶抑之曰:『是卖平天冠者。
』凡号称文学士,率不获列于清衔,阴欲困之。
」北人谓刘文靖,柄者谓茶陵也。
平心而论,茶陵诗文固自可传,而空同复古之功,亦不可没。
从古文人相轻。
由来已然,论者固不必为之左右袒矣。)
维基
李梦阳(1472年—1529年)字献吉(一说又名献吉,字恩赐),号空同子
陕西庆阳(今甘肃)人,祖籍河南扶沟明朝文学家、诗学家、诗人、政治家,弘治六年癸丑进士,官至江西副使
因事还归故里,家居十余年而卒。
他以作为前七子领袖统领文坛、掀起明朝文学复古运动而著称,与何景明并称“李何”,两人又与王世贞李攀龙并称“李何王李”,是为“明朝文坛四杰”。
在诗文上,李梦阳竭力反对台阁体绮靡不实、千篇一律的诗风,主张通过“宗汉崇唐”的复古以臻风雅。
他以此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最终使得明朝诗风发生大变,掀起了持续一个世纪的诗文复古运动。
李梦阳以一生不畏权贵著称,亦因此而五次入狱,最终被朝廷除名,放归乡里,郁郁而终。
作为明朝诗坛领袖与复古运动的主导者,李梦阳一直饱受争议。
文学界历来对他评价不高,多以“剽窃套作”“诗作毫无灵魂”对其定论。
赞扬者则认为他的诗歌并不局限于拟古,多揭露现实、抒发真情的佳作,并称他为“晚明文学的先驱”。
景旸明 1476 — 15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24 【介绍】: 扬州府仪真人字伯时
正德三年进士,授编修
刘瑾凌辱朝士不屈。
司业,讲学不避寒暑。
后乞便养改中允、掌南京司业
卒于官。
与乡人蒋山卿赵鹤朱应登并工诗文,称江北四子。
有《前溪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时仪真人,流寓上元
正德戊辰进士第二,仕至南中允国子监司业事有前溪
维基
景旸(1476年—1524年)字伯时号前溪直隶仪真县(今江苏仪征)人,榜眼及第。
弘治十一年(1498年)乡试中举。
正德三年(1508年)会试第三十四名,殿试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
此后出任北京国子监司业,因梁储举荐,担任左春坊左中允,官至南京国子监司业
其善于书法,与同乡蒋山卿赵鹤朱应登并称“江北四子”。
正德十二年(1517年)因母丧丁忧致仕。
嘉靖二年(1523年)除服后返京途中得病去世。
生前著有《前溪集》十四卷。
顾璘明 1476 — 15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45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寓居上元
字华玉号东桥居士
弘治九年进士
广平知县
正德间开封知府,忤太监廖堂,逮下锦衣狱,谪知全州
后累迁至南京刑部尚书,罢归。
少负才名,与同里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后又添朱应登并称四大家。
诗以风调胜。
晚岁家居,治息园,筑幸舍,延接胜流,江左名士推为领袖
有《息园》、《浮湘》、《山中集》、《凭几集》及《息园存稿诗》、《息园存稿文》、《国宝新编》、《近言》等。
顾璘(1476~1545) 明代官员、诗人、藏书家。
字华玉号东桥
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寓居上元南京)。
弘治九年(1496)进士,曾任吏部郎中开封知府都御史巡抚湖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遭谤罢官归。
陈沂王韦朱应登并称“金陵四大家”,“弘治十才子”之一。
诗以风调胜,江左名士推为领袖
有七律《秋日总镇二公饮黄鹤楼》三首及《黄鹤楼野望》。
黄鹤楼诗碑廊录存其《题黄鹤楼》。
其评崔颢黄鹤楼》诗曰“一气浑成,太白所以见屈”,为学者熟知。
字华玉,先世吴人,徙上元
弘治丙辰进士,授广平知县
入为南吏部主事,进郎中,出知开封府,降全州知州
台州知府,断江左参政山西江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终养,忤旨落职。
寻起巡抚湖广,迁刑部右侍郎,改吏部,再改工部尚书,督显陵,工竣还朝,改南刑部尚书
有《浮湘》、《山中》、《凭几》、《归田》、《息园》、《缓恸》诸集。
(《四库总目》:集远挹晋安之波,近骖信阳之乘,在正、嘉间不失为第二流之首也。
甫田集》:东桥居士诗矩矱唐人,而刂芟陈烂,时出奇峭。
《艺苑卮言》:顾华玉诗如春原尽花,𦬎蘼不少。
四友斋丛说》:顾尚书东桥好客,其坐上常满,又喜谈诗。
余尝在坐,闻其言曰:「李空同言作诗必须学杜,诗至杜子美如至圆不能加规,至方不能加矩矣。
此空同之过言也。
夫规矩方圆之至,故匠者皆用之,杜亦在规矩中耳。
若说必要学社,则是学某匠,何得就以子美为规矩耶!
何大复所谓舍筏登岸,亦是欺人。
」 《金陵琐事》:顾东桥公镇楚,三司请游黄鹤楼,先磨一石,饮后乞公留诗。
东桥在舆中,已得「云荒赤壁」二句,遂援笔书石上云:「黄鹤仙人身姓随,空传崔颢旧题诗。
云荒赤壁周瑜垒,江绕青山夏禹
浮世古今堪洒泪,高楼今古几衔卮。
天寒月白孤鸿远,徙倚阑干送目迟。
三司皆服其工。
《国雅》:顾司寇体裁变创,工于发端,斐然盛明之羽翼也。
如「经旬谢宾客,春草当门生」,「鹿饮红泉细,猿啼翠壁重」,「缘树邀行骑,青山拥寺门」,足使文通变色,彦升失步。
《明诗选》:陈卧子曰:「华玉才调警丽,但风格未高。
」 《列朝诗集》:华玉少负才名,举进士,即自免归,与陈侍讲沂王太仆韦肆力为诗文,时称金陵三俊
官留曹六年,学益行闻,所与游若李献吉何大复徐昌谷相与颉颃上下,声名藉甚。
诗才情烂然,格不必尽古,而以风调胜。
延接胜流,如恐不及。
诏修承天大志,聘楚名士屏弃者王廷陈王格、额木分任之。
书成不称旨,士论以此益附之。
晚岁家居,文誉藉盛,又居都会之地,希风问业者户屦恒满。
息园,治幸舍数十间,以待四方之客。
客至如归,命觞染翰,留连浃岁无倦色。
即寸长曲技,必兴周旋款曲,意尽而后去。
喜设客,每张必用教坊乐工以筝琶佐觞,最喜小乐工杨彬。
常诧客曰:「蒋南冷诗昕谓『消得杨郎一曲歌』者也。
」正奏乐时,每发一谈,则乐声中阕,谈竟乐复作。
议论英发,音吐如钟每一发端,听者倾坐,咸以为一代之伟人。
处承平全盘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
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
维基
顾璘(1476年—1545年—Gu顾璘),字华玉号东桥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应天府上元县(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匠籍。
弘治丙辰进士,嘉靖朝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祖籍苏州吴县高祖顾通在洪武年间苏州上元
少有才名,与同里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又与宝应朱应登称为四大家,亦是十才子之一。
弘治八年(1495年)顾璘以附学生易经中式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应天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
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进士
弘治十二年(1499年)直隶广平县知县十五年徵入为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进稽勋司郎中正德四年(1509年)知开封府,与镇守太监廖堂、王宏忤不和,正德八年(1513年)被逮下锦衣狱,谪全州知州
秩满,十一年(1516年)浙江台州府知府,升浙江布政司左参政
嘉靖改元,奉表入贺,半道升山西按察使,以亲老辞,不允,寻以病免。
嘉靖七年(1528年)起为江西按察使,未上任,升浙江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九年召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上疏乞终养,忤旨,以布政使致仕。
十六年(1537年)再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十八年刑部右侍郎,不久迁吏部右侍郎,又改工部左侍郎,督修明显陵,进工部尚书,工程竣工,改南京刑部尚书
晚年致仕归里,筑息园,大治亭舍,好宾客,座无虚席。
世称东桥先生
钱谦益称之:“处承平全盛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
”卒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七十。
黄衷明 1476 — 1555
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南海人字子和
弘治九年进士
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
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
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
官至兵部右侍郎
致仕卒,年八十。
有《海语》、《矩洲集》等。
全粤诗·卷一七五
黄衷(一四七六—一五五五)字子和号铁桥别号矩洲
南海人
黄琏之子。
明孝宗弘治九年(一四九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
武宗正德年初,户部员外郎
父丧服阕,补南京兵部员外郎,擢礼部郎中,迁吏部
在留都久,与朱应登顾璘陈沂辈以诗文擅名。
历官湖州知府福建都转运使广西参政
十六年,升云南右布政使,以征剿功转左巡察
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以营建仁寿宫及显陵有功,工部右侍郎佥都御史,改兵部右侍郎
为人构陷,夺职。
后奉旨复职,致仕。
卒年八十。
有《矩洲文集》十卷、《矩洲诗集》十卷等。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清潘尚楫修道光十五年刊《南海县志》卷三五有传。
黄衷诗,以明嘉靖二十一年刊本《矩洲诗集》为底本。
字子和南海人
弘治丙辰进士,授南户部主事
改北,历员外,改南兵部,进郎中,出知湖州府,历福建转运使广西参政云南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改湖广,擢工部侍郎,改兵部
有《矩洲集》二十卷。
(《静志居诗话》:矩洲诗若「野练晴飞孤屿白,木绵春试小枝红」,「白酒河桥花底社,黄螺沙市蜑家儿」,「处处短墙围薜荔,家家生计种扶留」,「鸟际忽开街岳寺,袜端恰下灌江船」,「桐木归来津口渡,杨花飞过驿南楼」,状南中风景,历历在目。)
维基
黄衷(1474年—1553年)字子和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军籍。
广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
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九十名进士
南京户部主事
历官南京兵部员外郎,升礼部郎中,改调吏部
后任湖州知府,不久,升迁福建都转运使
福建巡抚胡世宁荐以总管粮政之重任,遂授广西参政,以督粮为务。
嘉靖二年(1523年)擢右副御史巡抚云南
嘉靖五年(1526年),剿定湖北盗有功,当时仁寿宫和显陵进行营建,调升工部右侍郎佥都御史,负责督运木材。
官至兵部侍郎
后以足伤辞官归里。
嘉靖年间,担任广州矩州书院山长
终身以教育为职。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