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钟(1436~1518) 明代官员、学者。字仲律,晚号休翁、休斋。应天(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长洲徙居上元。天顺四年(1460)进士,历官山西、湖广、山东提学副使,致仕后定居江夏。有《休斋集》。居鄂期间关心黄鹤楼重修事宜并撰《重修黄鹤楼记》,曾笑指黄鹤楼曰“此余之知己也”。有七律《登黄鹤楼》二首、《黄鹤楼感兴》四首、《庚戌元日,元勋猝问曰,近曾登楼否,既而与之以诗》三首及五律《登黄鹤楼》、七言排律《黄鹤楼次朱升之进士》等。是以黄鹤楼为题赋诗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
明刻黄鹤楼校集注
沈钟,字仲律,明代应天(今江苏南京市)人,天顺四年(1460)进士。弘治中任湖广提学副使。后上书乞休,遂定居江夏。一室图书,焚香静坐,不闻世事。年八十三而终。
维基
沈钟(1436年—1518年),字仲律,晚号休斋,应天府上元县人。天顺进士,历三省提学。官至山东副使。应天府乡试第十六名。天顺四年(1460年)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历山西按察司佥事,调湖广,升副使,调山东。
主要活动
- 1460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