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大车字子有,其先西域默伽国人。明初归义,赐姓,居南京,遂为上元人。嘉靖乙酉举人。有《方山遗稿》。
(《金陵琐事》:羽伯陈公评青溪社中四子诗云:「高汝州近思雄壮奇拔,马国学承道博雅典则,金文学子坤清新秀朗,金孝廉子有则兼总诸长,词义双美。夫金氏昆玉,尚有诗集,若高、马二公,人且不知其姓名也,况于诗乎。」
《列朝诗集》:子有从游于顾华玉,华玉极爱重之。子有诗法襄阳、随州,摇笔立就。尝有「不堪摇落逢秋日,况复蹉跎入暮年」之句。陈羽伯怪其壮岁出语不祥,死时年四十四。羽伯与其弟子坤掇拾遗时,定次百篇。
田按:子有舆陈羽伯为素交。子有卒后,羽伯有持哀之云:「大金吾夙好,伟然清庙质。五色焕龙鸾,希声中琴瑟。束发友斯人,毕志期作述。沈冥同往岁,潇洒弄文墨。吾方堕麈网,旷期阻亲昵。岂意南阳别,欢好此焉毕?仰视天方瞽,巫咸不世出。诵子临歧赠,洒泪空永日。」其为侪辈欢慕如此。)
东阳字宾之,茶陵州人。天顺甲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历左庶子,太常少卿,擢礼部侍郎,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再加少师。卒赠太师,谥文正。有《怀麓堂集》一百卷。
(《四库总目》:东阳文章为明一代大宗,自李梦阳、何景明崛起弘、正之间,倡复古学,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才学足以笼罩一世,茶陵之光焰几烬。逮北地、信阳之派转相摹拟,流弊浙深,论者乃稍稍复理东阳之传,以相撑拄。平心而论,何、李如齐桓、晋文,功烈震天下,而霸气终存。东阳如衰周弱鲁,力不足御强横,而典章文物尚有先王之遗风。殚后来雄伟奇杰之才,终不能挤而废之,亦有由矣。
杨一清《石淙类稿》:西涯先生高才绝识,独步一时。诗文深厚雄浑,不为倔奇可骇之辞,而法度森严,思味隽永,古意独存。
《笔谈》:长沙李东阳《大韶》一奏,俗乐俱废;中兴宗匠,邈焉寡俦。
《馀冬叙录》:西涯先生晚年耽对棋酒,春不善棋,然寿付有客,未尝不与,颇以为劝。先生曰:「将何消日?」春曰。「词翰熟自天成,足娱日力,既惠后生,又垂远世。」先生笑曰:「此后生计,吾老不暇为此。」一日先生在棋酒间,有奉当道命以巨轴乞词翰者踵至。先生弗怡,大书一绝云:「莫将性命作人情,写字吟诗总害生。惟有围棋堪遗兴,客来时复两三枰。」春观之悚然,知先生前意之所在也。
《梦蕉诗话》:弘治庚戌殿试进士,李西涯与诸老读卷,相与倡和,有云:「国有祯祥非物宝,天将吾道付儒绅,」「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星辰画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诸作中最为警句,人多诵之。
《翰林记》:弘治初,上注意讲学,遣太监戴义传示圣意,命学士李东阳等各撰诗十首,用寓启沃。东阳拟十题,各撰七言律诗一章,曰「敬天」、曰「法祖」、曰「勤政」、曰「务学」、曰「任贤」、曰「讷谏」、曰「节用」、曰「爱民」、曰「恤刑」、曰「讲武」,上嘉纳焉。
《艺苑卮言》:李文正为古乐府,一史断耳,十不能得一。黄才伯辞不称法,顾华玉、边廷实、刘伯温法不胜辞,此四人者,十不能得三。王子衡差自质胜,十不能得四。徐昌谷虽不得叩源推委,而风调高秀,十不能得五。何、李乃饶本色,然时时已调杂之,十不能得七。于鳞字字合矣,然可谓十不失一,亦不能得八。
《弇洲读书后》:向者于李宾之拟占乐府,病其太涉议论,过尔剪抑,以为十不得一。自今观之,奇旨创造,名语叠出,纵不可被之管弦,自是天地间一种文字。
崔廷槐《楼溪集》:西涯乐府优于诗。
《四溟诗话》:李西涯阁老善诗,门下多词客。刘梅轩阁老忌之,闻人学诗,则叱之曰:「就作到李、杜,祇是酒徒。」李空同谓刘因噎废食是也。西涯久于相位,陆沧浪以诗讽之曰:「声名高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四友斋丛说》:李西涯当国时,其门生满朝。西涯又喜延纳奖拔,故门生或朝罢,或散衙后,即群集其家,讲艺谈文,通日彻夜,率岁中以为常。一日有一门生归省兼告养病还,西涯集同门饯之,即席赋诗。诸人中独汪石潭才最敏,诗先成,中有一联云:「千年芝草供灵药,五色流泉洗道机。」众人传玩,以为绝佳。西涯将后一句抹去,令石潭重改,众皆愕然。西涯曰:「归省与养病是二事,今两句单说养病,不及归省,便是偏枯,且又近于合盘。」众请西涯续之。西涯即援笔书曰:「五色宫袍当舞衣」。众始叹服。
《存馀堂诗话》:李文正公《怀麓续稿五月七日泰陵忌日》诗云:「秘殿深严圣语温,十年前是一乾坤。孤臣林壑馀生在,帝里金汤旧业存。舜殿南风难解愠,汉陵西望欲销魂。年年此日无穷恨,风雨潇潇独闭门。」读之使人掩卷流涕。
《诗薮》:成化以还,诗道旁落,唐人风致,几于尽隳。独文正才具宏通,格律严整,高步一时,兴起何、李,厥功甚伟。
王兆云《乌衣佳话》:西涯李公曾与客联句,拆敝褥中故絮以代烛。人或谓其好奇之过。馀曰不然,亦古人刻烛之遗意耳!其《次白洲留别》诗有「看花不厌伤多酒,燃絮还供未了诗」,盖纪其实也。
《国史唯疑》:李长沙云:「馀今年作《诗止诗》自戒。越两月,为鸣治、师召所督,得联句四章。鼎仪闻之,拆简告罚。乃以鸡酒往受盟,鸣治、师召以猪红三斤、蛤蜊数十为助。亨父、明仲闻亦来稽。」师召,太常音;鸣治,谢文肃铎。太平休暇,词臣共诗酒为乐,最福德事,所饮馔仅尔,俭质具见。
《明诗选》:陈卧子云:「文正网罗群彦,导扬风流,如帝释天人。虽无宗派,实为法门所贵。」
《池北偶谈》:海盐徐丰医《诗谈》云:「本朝诗莫盛国初,莫衰宣、正。至弘治,西涯倡之,空同、大复继之,自是作者森起,于今为烈。」当时前辈之论如此。盖空同、大复皆及西涯之门。牧斋撰《列朝诗集》乃力分左右袒。长沙、何李,界若鸿沟,后生小子竟不知源流所自,误后学不浅。
高士奇《天禄识馀》:明朝典礼中有庆成宴,每宴必传旨云「满斟酒」,又云「官人每饮乾」。故西涯李文正公诗云「坐拥日华看渐进,酒传天语饮教乾」,盖纪实也。
《明诗别裁》:永乐以后诗,茶陵起而振之,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后李、何继起,廓而大之,骎骎乎称一代之盛矣!王元美谓长沙之于何、李,犹陈涉之启汉高,此习气未除,不免抑扬太过,宜招后人主掊击也。
田按,西涯宏才硕学,汲引风流,播之声诗,洵足领袖一时,惟相业差有可议耳!)
维基
王韦,字钦佩,号南原。应天府江浦县(今属南京市)人,南京锦衣卫籍。明朝官员。父王徽,成化年间曾任给事中,有直谏名声。王韦与顾璘、陈沂并称“金陵三俊”。又与顾璘、陈沂、朱应登并称“江东四大家”。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式甲子科应天乡试第三,弘治十八年(150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授南京吏部主事,历升南京礼部郎中,十三年十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历官太仆寺少卿。因母丧,哀毁卒。诗文婉丽有隽味,著《南原集》。子王逢元,亦是诗人。
凤字子文,一字汝文,吉安泰和人,南京水军右卫籍。弘治丙辰进士,除兴化推官。迁南监察御史,出为兖州知府,改镇远,再改石阡。有《简斋家藏集》十卷。
田按:子文守兖州,武宗南巡,自车马糗糒之外,一无所供。监司问以佃游之备、近幸之饷,曰:「非守所宜职。」以不胜繁剧,改简为吾黔镇远知府。再忤御史,改石阡,请老。自号简翁,博雅好古,蓄法书名画、金石遗刻多至千卷,所居在天印山下,又自号印冈。顾东桥赠诗云:「道人筑室天印下,丘壑重重到茅舍。谢墅花骄罗绮春,秦淮舟泛星河夜。」纪其事也。《家藏集》仅有钞本,流传甚少,故选家多不之及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38
【介绍】:
明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县人,以被征入太医院居南京,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陈钢子。正德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讲。以不附张璁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又为张璁所中,改行太仆卿致仕。少好东坡,中岁乃宗盛唐,为文出入《史》、《汉》,工画及隶篆,亦能作曲。与顾璘、王韦称金陵三绝,又益以朱应登称四家,并有“弘治十才子”之誉。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图考》、《畜德录》、《金陵世纪》等。
沂字鲁南,先世鄞人,徙上元。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出为江西参议,迁山东参政,改山西行太仆卿。有《遂初斋》、《拘墟馆》二集。
(《国雅》:陈鲁南才与顾华玉、王钦佩并称,如「鸟声林叶暗,山影石溪寒」,「悬灯动星月,转梵起鱼龙」,「漏转云车急,花深月殿开」,「鹊观月华还映雪,龙池水色巳含春」,恍乎临蓬山而俯瞰阆洲,深远郁然。
《金陵琐事》:陈鲁南书法苏眉山,评者谓不减于吴匏庵。篆隶亦隹。六七岁便搦笔模仿古人画,后入翰林,与文徵仲讲论,其画更进。凡宦游所历览名山大川,皆图成卷轴,最得马河中、夏禹玉之妙。
(《列朝诗集》:鲁南论诗专以唐人为宗,谓少陵七言声洪气正,格高意美,非小家妆饰,但才大不拘,后学茫昧,特拾其粗耳。于时大江南北,文士称朱、顾、陈、王四家。朱、顾皆羽翼北地,共立坛墠,而鲁南能另出手眼,讼言一时学杜之敝,钦佩亦与之同调。江左风流至今未坠,则二君盖有力焉。
田按:鲁南论诗针砭北地之失,可谓谈言微中。但其所作去北地乃不可以道里计。枚斋援鲁南以攻北地,譬如挟邾、莒小国以抗斋、楚,多见其不知量也。)
维基
陈沂(1469年—1538年),初字宗鲁,后改字鲁南,号石亭居士、小坡,南京太医院医籍浙江鄞县人,明朝文人、政治人物。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卿、工诗文书画。陈沂少有文名,其名言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善书画,与顾璘、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又与顾璘、王韦、朱应登并称“江东四大家”。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二百三十八名,廷试二甲五十七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升编修,与修《武宗实录》,嘉靖二年礼部聘会试同考官,三年充经筵讲官,四年持节册封楚王。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出为浙江参议,复除江西,九年四月移山东左参政。因不依附张孚敬、桂萼,改山西行太仆寺卿致仕。归里后,在南京筑遂初斋,闭门著述。曾应南京提学御史闻人诠聘请纂编《南畿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29
【介绍】: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梦阳字献吉,庆阳人。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以劾张鹤龄系狱。寻宥出,代韩文草疏劾刘瑾,谪山西布政司经历,复摭他事下狱,得释。瑾诛,起故官,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坐作宸濠《阳春书院记》削籍。天启中,追谥景文。有《空同集》六十六卷。
(《四库总目》:梦阳才力富健,足以笼罩一时。
《横云山人史稿》:弘治时,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何景明、除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典景明、祖卿、贡、海、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大复集》:空同有超代轶俗之见,其高者不能外前人,下者已践近代。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空同丙寅间诗为「合」,江西以后诗为「离」。丙寅间作,叩其音,尚中金石,江西以后之作,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读之,若摇鞞铎耳。
《国宝新编》:李献吉朗畅玉立,傲睨当世。读书断自汉、魏以上,故其诗文卓尔不群。晚始泛滥诸家,益济宏博,或失则粗,矫枉之偏,不得不然耳。
黄省僧《五岳山人集》:先生古赋《骚选》、乐府古诗、汉魏览眺诸篇,逼烦东乐。近体歌厅,少陵、太白,往匠可淩,后哲难继。明兴以来,一人而已。
《升庵集》:唐子元荐与馀书论本朝之诗,李、何一出,变而学杜,壮乎伟矣!然正变云扰,而剽袭雷同;比兴渐微而《风骚》稍远。
《艺苑卮言》:李献古诗如金鳷擘天,神龙戏海;又如韩信用兵,众寡如意,排荡莫测。国朝习杜者凡数家华容孙宜得杜肉,东郡谢榛得杜貌,华州王维桢得杜筋,闽州郑善夫得杜骨。然就其所得,亦近似耳。唯献吉具体而微。
《四溟诗话》:李献吉极苦思,垂成如一二句弗工,即弃之。田深父见两惜之,献吉曰:「是自家物,终久还来。」
《国史唯疑》:正德七年、九年黄河连清,李梦阳诗云:「今瑞定于今帝运,世人休拟圣人生。」盖婉辞也。至嘉靖改元,始直书其事,为入继大统之祥云:「紫盖复从嘉靖始,黄河先为圣人清。」
《诗谈》:关中李梦阳崧高之秀,上菁青冥;龙门之派,一泻千里。独其论黄、陈不香色,而时不免自犯其言。
冯时可《元成选集》:空同歌行,纵横开阖,神于青莲;七律雄浑豪丽,深于杜陵。异色绝焰,吾无间然。
《明诗选》:陈卧子曰:「献吉志意高迈,才气沈雄,有笼罩群俊之怀。其诗自汉、魏以至关元,各体见长,然峥嵘清壮,不掩本色。其源盖出于《春风》。」李舒章曰:「献吉以雄厚之思,发清刚之气,如华岳秋高,奇云秀彩,变动不竭。古诗、乐府纯法汉、瑰,下及阮、谢,无不神合。近体则专宗少陵,然于合处反见其离,于离处反见其合。」
孙枝蔚《四杰诗选》:王元美谓律至献吉而大。其大者若《冬日象山书院》:「人亡故国还祠庙,世异阴崖尚品题。」《台寺夏日》:「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熊监察至自河西》:「封事几腾天北极,筹边真历地西头。」《繁台次秦氏韵》:「草绿梁台犹殿阁,花残宋苑只宫墙。」皆气象高古者也。
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钱牧翁撰列朝诗,大旨在尊西涯,贬李空同、李沧溟。又因空同而及大复,因沧溟而及弇州,素垢指瘢,不遗馀力。夫其驳沧溟古乐府、拟古诗是也,并空同《东山草堂歌》而亦疵之,则妄矣!所录《空同集》诗,亦多泯其杰作。黄省曾吴人,以其北学于空同,则摈之,于朱淩溪应登、顾东桥璘辈亦然。子窃非之。
《明诗别裁》:空同五言古宗法陈思、康乐,然过于雕刻,未极自然。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准之杜陵,几于具体,故当雄视一代。钱受之诋其模拟剽贼,等于婴儿之学语。至谓「读书种子从此断绝」,吾不知其为何心也!
马星冀《东泉诗话》:北地七言歌行最为擅场,如《汉京篇》、《去妇词》、《土兵行》,皆有杜陵之风。起调尤工,其《送李中丞赴镇》:「黄云横天海气恶,前飞鹙鸧后叫鹤。阴风夜撼医无闾,晓来雪片如手落。」《送李帅之云中》:「黄风北来云气恶,云州健儿夜吹角。将军按剑坐待曙,纥干山摇月半落。」起调相同,亦有辙迹可寻。
田按:空同志壮才雄,目短一世,好掊击人,而受人掊击亦甚。然究一时才杰,亦不能出其右也。成、弘之间,茶陵首执文柄,海内才俊,尽归陶铸。空同出而异军特起,台阁坛坫,移于郎署,始犹依违,不欲显然攻之也。
赠昌谷《峥嵘百年会》诗云:「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大贤衣钵岂虚掷,应须尔辈扬其尘。」至西涯六十寿诗。则仅「文章班马则,道术孟颇醇」二句颂其文章。而「绝艺邕斯上,高情颉籀邻。一挥惊霹雳,只字破风尘。绚练玉侯宅,苍茫海岳滨。幽刂光沕窟,巨榜照嶙峋。星灿将军碣,云垂学士珉。崖题半吴楚,墨刻遍齐秦」等句,专颂。扬其书法,轩轾已见微意。及西江放废后,茶陵已殁,乃放言不讳,作《朱淩溪墓志》云:「一时笃古之士,争慕响臻,而执政顾不之喜,恶抑之。北人朴,耻乏黼黻,以经学自文,曰:后生不务实,即诗到李、杜,亦酒徒耳!』而柄文者承弊袭常,方工离浮靡丽之词,取媚时眼。见淩溪等古文词,愈恶抑之曰:『是卖平天冠者。』凡号称文学士,率不获列于清衔,阴欲困之。」北人谓刘文靖,柄文者谓茶陵也。平心而论,茶陵诗文固自可传,而空同复古之功,亦不可没。从古文人相轻。由来已然,论者固不必为之左右袒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4—1561
【介绍】:
明江西安仁人,家居南京,字元瑞,一字子振,晚自号坦上翁。博学能诗文,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正德间为绍兴知府,以不谒谢刘瑾,罢官为民。瑾诛,再起。累官工部尚书。以力求节用,忤中官,勒令致仕。家居三十余年,赋诗自娱。晚年欲造楼,财力不足,乃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卒谥清惠。有《刘清惠集》。
维基
刘麟(1475年—1561年),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江西安仁县(今江西省馀江县)人,南京广洋卫官籍。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世为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因占籍南京上元县。自幼博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被誉为“江东三才子”之一。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言官庞泮下狱,其与陆昆上疏论救。授刑部主事,进刑部员外郎,任内平反京畿地区冤狱三百九十馀人。正德年间,晋刑部郎中,出为浙江绍兴府知府。克己奉公,被越地之人称道。刘瑾因恨其不谒谢,借口“录囚过细”逮捕其并下罪为民。刘瑾被诛后,起用西安府知府。父丧丁忧,居住在湖州。与吴琬、施侃、孙一元、龙霓结苕溪社,号为“苕溪五隐”。起补西安,起用为陕西左参政,升云南按察使,因病辞职。嘉靖初年,召为太仆寺卿,进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地,因兵饷事与中官耿忠所争,再次借病辞职。此后起用为大理寺卿,拜为工部尚书,因淘汰浪费与官员而得罪权贵,嘉靖七年(1528年)强令致仕。家居三十多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清惠。两袖清风,无资回乡。又与文征明等交游唱和,朱凤翔序其集。
贡字廷实,历城人。弘治丙辰进士,授太常博士。擢户科给事中,改太常丞,出知卫辉府。改荆州,历山西、河南提学副使。召拜南太常少卿,迁太仆卿,改太常卿,提督四夷馆,进刑部侍郎、户部尚书。有《华泉集》十四卷。
(《四库总目》:贡诗才力雄健,不及李梦阳、何景明善于用长;意境清远,不及徐祯卿、薛蕙善于用短,而夷犹于诸人之间。无凭陵一世之名,而日久论定,亦不受世人之排击。昔薛蕙于严嵩为同年,颇相倡和。及嵩柄国,蕙即谢绝往还,并削去旧作,不留一字。是集乃以送嵩之作列为压卷,不免见疑于清议。然诗集为贡没后其里人刘天民所编,时当嘉靖戊戌,正嵩炽盛之日,或夭民无识,趋附时局,非贡本志欤!
朱观熰《海岳灵秀集》:华泉之作虽不逮李、何,然平淡和粹,孝庙以前,海岳之才无其伦比。
《艺苑卮言》:边廷实诗,如洛阳名园,处处绮卉,不必尽称姚、魏;又如五陵裘马,千金少年。
《诗薮》:弘、正并推边、何、徐、李,每怪边品第悬远,胡得此称?及读献吉《送昌谷》诗:「是时少年谁最文?太常边丞何舍人。」仲默《赠君采》亦有「十年流落失边李」之句。则李、何于边,正自不浅。馀细阅当时诸家,若仲凫、德涵、敬大、子衡,诗皆非长。华玉、继之、升之、士选辈或调正格卑,或格高调僻。独边视诸人差为谐合,不得不尔。
《明诗选》:陈卧子曰:「廷实粗率末除,然时见精诣,五言尤称长城。」末辕文曰:「尚书才情甚富,故能于沈稳处见其流丽,声价在昌谷之下。」
《国雅》:边同徒《集》中如「绿水阊门道,青山建业城」,「地入河源渺,天连塞日曛」,又「鲁连箭灭遗书在,微子城荒故堞留」,「千盘鸟道悬云上,五色龙江抱日流」,应是豪华语。
《明诗别裁》:华泉边幅较狭,而风人遗韵,故自不乏。李、何、边、徐并名,有以也。
《田按:《华泉集》芜蔓末剪。今睹阮亭《诗选》,顿尔改观。曹子建常叹异世相知,谁订吾文者。阮亭真华泉旷世知己。华泉古诗佳作不及何、李之多,律体翩翩,自是风流一代人豪。竹诧专取五绝,未为知言。)
全粤诗·卷一七五
黄衷(一四七六—一五五五),字子和,号铁桥,别号矩洲。南海人。黄琏之子。明孝宗弘治九年(一四九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武宗正德年初,晋户部员外郎。父丧服阕,补南京兵部员外郎,擢礼部郎中,迁吏部。在留都久,与朱应登、顾璘、陈沂辈以诗文擅名。历官湖州知府、福建都转运使、广西参政。十六年,升云南右布政使,以征剿功转左巡察。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以营建仁寿宫及显陵有功,晋工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改兵部右侍郎。为人构陷,夺职。后奉旨复职,致仕。卒年八十。有《矩洲文集》十卷、《矩洲诗集》十卷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清潘尚楫修道光十五年刊《南海县志》卷三五有传。黄衷诗,以明嘉靖二十一年刊本《矩洲诗集》为底本。
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弘治壬戌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吏部员外,出为陕西提学副使。有《大复巢》三十八卷。
(《四库总目》:正、嘉之间,景明与李梦阳俱倡为复古之学,天下翕然从之,文体一变。然二人天分各殊,取径稍异,故集中与梦阳论诗诸书,反覆诘难,龂龂然不相下。平心而论,摹拟蹊径,二人之所短略同。至梦阳雄迈之气,与景明谐雅之音,亦各有所长。正不坊离之双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
《空同集》:大复诗徒知神情会处,下笔成章为高,而不知高而不法,其势如搏巨蛇、驾风螭,步骤即奇,不足训也。
《国宝新编》:仲默弱冠入京,身不胜衣,驰才长赋,便淩作者。观其与李氏论文,直取舍筏登岸为优,斯将尽弃法程,专崇质性。赋咏著述,互见短长,自古恒然,匪徒今日。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
《王氏家藏集》:大复欱骚俪《选》,挽视六朝,温醇典雅,丰容色泽,靡不备举。
《诗谈》:何景明上追汉、魏,下薄初唐。大匠挥斤,群工敛手。
《艺苑卮言》:伺仲默诗如朝霞点水,芙蕖试风。又如西施,毛嫱。毋论才艺,却扇一顾,粉黛无色。仲默才秀于李氏,而不能如其大,故有弱调而无累句,诗体翩翩,俱在雁行。
《诗薮》:李以气骨胜,何以丰神胜。学何不至,不失雕龙;学李不成,终类画虎。
李开先《中麓闲居集》:大复病危,属墓文必出空同手。时孟有涯、张昆仑并其侄某在侧,相与私议曰:「自论诗失欢后绝交久矣,状去空同文必不来。吾辈并樊少南、戴仲鹖亦可攒辏一空同。」
《四溟诗话》:何仲默诗曰:「元日王正月,传呼殿晚班。千官齐鹄立,万国侯龙颜。辨色旌旗入,冲星剑佩还。圣躬无乃倦,几欲问当关。」李献吉改为「不敢问当关」,曹仲礼曰:「吾舅所改未若仲默元句。」
《明诗选》:陈卧子曰:「仲默姿制羸秀,神气和朗,发徽音,吐芳讯,令人有形秽之耻。」李舒章曰:「仲默才为风始,学擅雅宗。如长江春泛,草木鱼龙咸怀凫藻。古诗上睨子建,下拂土衡,清美合度,与李竞爽。近体则初盛诸家无所常师,意之所寓,工丽即臻。惟七言律与献吉同源而异流,婉佚胜之,高深不及,似稍有伯仲之分。
《东泉诗话》:信阳古体,佳句如《种麻篇》:「孤生易憔悴,独立多忧患。」《捣衣》诗:「君子万里身,贱妾万里心。」《咏怀》诗:「浮云蔽江皋,白日忽已晚。」皆力摹六朝。
田按,大复骨清神秀,龙凤之姿。如虬髯公见太原公子,令人气夺。与空同固是劲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𤩰。明应天府上元人,字英玉。顾璘从弟。正德九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累官至河南副使。直行其意,不避贵幸,高自负许,与同官多忤。罢归,居一小楼,扁曰寒松,训童蒙数人以自给。璘时与宾客豪饮,妓乐杂作,招之饮,多不赴。而与邻家二老人,典衣沽酒,纵饮穷日夜。有《寒松斋稿》。
善夫字继之,闽人。弘治乙丑进士,除户部主事。改礼部,以谏南巡,杖阙下,寻乞归。用蔫起南刑部郎中,改吏部。有《少谷山人集》二十五卷。
(《园宝新编》:继之气秀岩谷,发情声诗,虽才韵弗充,而古色精言,高映霞表,飘飘然有逍遥远举之志。
《艺苑卮言》:郑继之诗如黄河冰棱,石岭天骨。继之初不识王仪封廷相,作《漫兴》诗有云:「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后郑卒,王始知之,为位而哭,走使千里致奠,为经纪其丧,仍刻其遗文。人之爱名也如此。
《艺圃撷馀》:郑善矢气骨棱棱,差堪旗鼓中原。《国雅》:继之才赋英迈,往往有新语。
邓原岳《西楼集》:先生诗以气格为主,以悲壮为宗。古诗、乐府原汉、魏,下及六朝,歌行近体抵掌少陵,绝句翩翩有青莲之致。书法尤入神,真行斟酌《圣教》;狂草奔放,纵横烂漫,颠、素而下弗论也。间又创意点染花草,丛筱怪石。得象外趣。
邓原岳《闽诗正声》,洪、永之间,专谭兴趣。则林膳部、王典籍名其家。弘,正之时。气格为宗,则郑吏部擅其誊。
《谈艺集》:继之沈郁之恩,慷慨之词,如苍松挺秀,古梅含芬。
《焦弦竑笔乘》:予家有善夫批点杜诗,其指摘疵颣,不遗馀力,然实子美之知已,馀之议论虽多,直观场之见耳。尝记其数则,一云:「诗之妙处正在不必说到尽,不必写到真,而其欲说欲写者,自宛然可想,虽可想而又不可道,斯得风人之旨。杜公往往要到真处尽处,所以失之。」一云:「长篇沈著顿挫,指事陈情,有根节骨格,此杜者独擅之能,唐人皆出其下。然正不以此为贵,但可以为难而已。宋人学之,往往以文为诗。雅道大坏,由杜者启之也。」一云:「杜陵只欲脱去唐人工丽之体,而独占高格,盖意在自成一家,不肯随场作剧也。如孟诗云:『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便自风度,视『玉佩仍当歌』不啻霄壤矣。此诗终以兴致为宗,而气格反为病也。」善夫之诗,本出子美,而其持论如此,正子瞻所谓知其所长,而又知其敝者也。
徐熥《晋安风雅》:正、嘉之际,郑吏部善夫实执牛耳,虎视中原。而高、傅二山人左提右挈,闽中雅道遂曰中兴。
《闽小纪》:郑善夫尝雪中游天台,美髯白皙,毛褐笋舆,戒从者勿言姓名,人以为神仙,甚传郡中。太守顾璘闻之,曰:「此必吾继之。」亟使人要之。善夫答以诗云:「客有飘飘者,闲来湖海游。云端寻雁宕,雪里过台州。白业藏贤达,浮槎近斗牛。丰干漫饶舌,太守是闾丘。」
《坚瓠集》:郑少谷《上泰陵》诗云:「苦忆焚香赐第日,报恩真愧济时才。」盖泰陵乙丑科宫中焚香祝天,愿得贤才以辅太平。故云。《明诗选》:陈卧子曰:「继之雅质,故铺叙之言独长。」
《池北偶谈》:宋、明以来,诗人学杜子美者多矣。予谓子瞻得杜气,鲁直得杜意,献吉得杜体,郑继之得杜骨。
田按:少谷清才,集中仿魏、晋以来无所不有,但摹壮为多耳。大约气格雄浑,五律歌行最胜;音节浏亮,七言律绝为优。但摹拟极肖,融化为艰;短制偏工,大篇未化。其品次在何、李、边、除之亚,馀子不及也。)
维基
叶瑞(1489年—?年),字应期,南直隶凤阳县人,云南临安卫官籍。为秀才时很贫穷,又好饮酒。治《易经》,正德十四年(1519年)云贵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年三十五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五名,第三甲第一百六名进士。历官户部主事,负责浙江北新关监税。嘉靖十一年五月因与浙江左布政使顾璘有私怨,因此不等候继任者就自行辞官而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羽伯,一作羽白,号玉泉,又号元举。嘉靖十四年进士。官至陕西参议。从顾璘游,工诗,与许仲贻、谢与槐齐名。有《清华堂稿》,辑有《欣慕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仲贻,号石城。嘉靖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司卿,以人言罢归。为顾华玉高第弟子。归田三十年,日以赋咏自娱,以耆宿嗣华玉主盟词坛。卒年八十三。有《二台集》、《归田集》等。
维基
蔡汝楠(1515年—1565年),字子木,号白石,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嘉靖十年(1531年)由县学附学生中式辛卯科浙江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六名,第三甲第二百名进士。授行人,从王慎中、唐顺之及叔嗣辈学诗。升右司副,进刑部员外郎,复除刑部员外郎,升郎中,与皇甫涍兄弟交好,更为尚书顾璘引为忘年友。出为河南归德府知府,复除衡州府知府,因丁忧归。服阙,历升四川副使,江西右参政,除福建左参政,升山东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嘉靖四十年(1561年)三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四十一年四月召为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四十二年五月回部管事,十一月调任南京,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四十四年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