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毛忠明 1394 — 14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4—1468 【介绍】: 陕西兰州人,本西陲人字允诚初名哈喇
善骑射。
永昌百户
尝从成祖北征。
宣德中出征边外,为指挥同知
正统中赐姓名。
天顺间,累擢为甘肃左都督封伏羌伯
成化四年总督项忠镇压满回起事,战死于固原
沈琮明 1417 — ?
字公礼号石窗平湖人正统戊午举人壬戌进士开邑科甲自始。
南京兵部主事,出知夔州,改重庆府,皆以丧不赴。
与弟珒庐墓六年,有驯禽灵草之异。
事闻,诏旌其家。
时珒已卒于墓,抗疏极陈,愿以与弟,事虽勿果,闻者义之。
后复为广州,多惠政,以病归卒。
魏文靖志其墓。
著有石窗漫稿、东宇稿、广游集、纪行稿、宦游笔录,今多散失。
是科吾郡登进士者三人,一为吕文懿,一为项襄毅,皆为国名臣。
虽位不满德,而纯孝之风,垂裕无极矣。
王越明 1423 — 1498
维基
王越(1426年12月3日—1499年1月12日)字世昌直隶大名府浚县(今河南省浚县)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封威宁伯
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景泰二年(1451年)联捷辛未进士,授监察御史,出按陕西
父亲去世时,王越因为不等待继任者来接任就回乡,被都御史弹劾,得到景帝宽免。
天顺初年,启用掌管道章奏,拜为山东按察使
天顺七年(1463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明英宗感叹继任人选难觅,大学士李贤遂举荐王越英宗召见,晋为右副都御史赴任。
方行即遭母丧,夺情视事。
王越到任后,修缮器甲,精简兵卒,减课劝商。
成化三年(1467年),抚宁侯朱永毛里孩王越理军务,同年,兼任宣府巡抚
成化五年(1469年)蒙古军侵犯河套地区,延绥巡抚王锐求援,王越率军赶赴,在榆林,派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己与中官秦刚守榆林城为声援。
各路部队均获胜,敌军撤退。
次年,归程途中抵达偏头关,延绥告警。
兵部弹劾其擅自撤兵,明宪宗下诏不降罪,命其赶赴延绥为援,随后破军。
后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之后与朱永共同讨伐阿罗出,在开荒川获胜,之后论功升至右都御史
成化六年,加总督军务,负责西方战事,之后与敌军交战。
成化七年,遣侍郎叶盛至军商议,当时明军疲劳,请求休兵,与叶盛归还。
廷臣认为河套地区不平,三边终无日。
当时虽然派遣八万部队,但将权不一,迄无成功,宜专遣大将调度。
于是拜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敕陕西、延绥三镇兵皆受节制,王越总督军务
但战事不利,王越赵辅纷纷上书蒙古势力强大,必须调遣至少精兵十五万,否则应当退到内地。
当时科道纷纷弹劾两人欺谩,恰逢赵辅得病召还,命宁晋伯刘聚代任。
成化七年王越刘聚在温天岭击败蒙古军,晋升为左都御史
当时明朝三次调换大将,但都以王越总督军务
经过数次战斗蒙古军决定大举进攻。
同年九月,满都鲁及孛罗忽、癿加思留妻子老弱于红盐池,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
王越则绕道率延绥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各将五千骑为左右哨,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进攻其后方,并大获全胜。
满都鲁等因丧失妻子畜产,自此不敢再居河套地区,西陲从此数年安定。
成化十年廷议设总制府固原,举定西侯蒋琬总兵官王越提督军务,控制延绥、甘肃三边,总兵巡抚均听从其节制。
后下诏罢免蒋琬,以王越代任,至此三边设总制
后论功加封为太子少保
当时纪功郎中张谨兵科给事中郭镗等弹劾其滥杀冒功,王越方自以功大赏薄,遂怏怏,称疾还朝。
次年左都御史李宾同掌都察院事,兼督十二团营。
汪直掌管西厂用事,与王越结交。
王越在朝廷上遇到大学士刘吉刘珝,称「汪直行事亦甚公。
如黄赐专权纳赂,非直不能去。
、万在事久,是非多有所忌惮。
二公入阁几日,何亦为此?
刘珝则答道「吾辈所言,非为身谋。
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
王越不能回答。
兵部尚书项忠罢免,王越应当升迁,但朝廷却授予陕西巡抚余子俊王越感到不平,请解营务,优诏不许,御史自陈屡次战功,被以前兵部尚书白圭压下,乞求加官行赏。
余子俊亦称王越赏不酬功,于是王越兵部尚书,仍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太保封威宁伯
明年,寇犯延绥,王越调兵援助,颇有斩获,后因调兵与汪直结怨。
次年,下诏夺爵除名,谪居安陆,三子以功荫得官者,皆削籍。
弘治七年尚书讼冤,诏复左都御史,致仕。
给事中季源御史王一言交章论。
弘治十年,达延汗寇犯甘肃廷议复设总制官,先后会举七人。
吏部尚书屠滽举荐王越,于是王越复原职,加封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
王越言甘镇兵弱,非用延、宁两镇兵难以克敌,后请兼制两镇
次年分兵进攻获胜。
后加少保,兼太子太傅
之后朝廷制置哈密事宜。
恰逢李广得罪死,后连坐至王越
王越闻忧恨,同年卒于甘州
太傅谥襄敏
弘治十二年,新科进士王阳明奉旨送王越灵柩回浚县安葬,奉工部委派监督营造王越的坟墓。
浚县流传有王阳明梦中得王越宝剑的传说。
刘洪
维基
刘洪(15世纪—?—?
),字文裕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人,军籍,明朝官员。
景泰年间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司参政
正统十二年(1447年)丁卯浙江乡试第四十二名。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三百一名,殿试登二甲第十九名进士历官兵部武选司郎中
为人耿直
成化八年(1472年),延绥纪功,拒绝威宁伯王钺兵部尚书项忠请托子弟之事。
官至广东布政使司参政
后落职归乡,时年四十二。
晚年在鄞县月湖閒居,生活清苦,每日作诗文自娱。
有《梦轩稿》。
马文升明 1426 — 15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6—1510 【介绍】: 河南钧州人字负图
景泰二年进士
御史,为领台事之王文、王翱所倚重,历按山西湖广
福建按察使,镇守中官惮之,有所收敛。
成化初巡抚陕西,助总督项忠镇压满四起事。
左副都御史
入为兵部右侍郎
十四年,陈铖在辽东以掩杀冒功激变。
文升驰往宣玺书抚慰,事得平息。
后为中官汪直所陷,谪戍重庆卫
败,再起巡抚辽东
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弘治初兵部尚书,严核诸将,罢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功在边塞。
十五年吏部尚书
孝宗死,承遗诏汰传奉官多人。
正德二年,以朝政移于中官刘瑾,连疏求去,归。
卒后逾年,起义军赵燧部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而去。
刘瑾败后,追谥端肃
有诗集、奏议。
李原明 ? — 14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1 【介绍】: 河南新郑人,寓居叶县别号李胡子
成化元年,从刘通举事。
败,遁。
复聚众起事,号太平王,众至数万,往来南内乡等县。
后被明总督项忠击败,被俘死。
姚璧
维基
姚璧浙江承宣布政使严州府桐庐县浙江省桐庐县)人。
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浙江乡试举人天顺八年(1484年),登甲申进士历官兵部郎中
当时项忠汪直姚璧亦参与预谋。
汪直诬陷项忠下狱,姚璧连坐,谪广西思明同知,因病归乡。
包鼐
维基
包鼐字汝和浙江嘉兴府嘉兴县人,民籍。
早年出身国子生成化四年(1468年)浙江乡试第八十四名举人
成化十四年(1478年)与兄包鼎同登进士
砀山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
为忌者所论罢官。
归里后,与项忠金礼等为槜李耆英会,结诗文为一集。
郭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静宁州人
成化间总督项忠镇压石城满四起事。
后授秦州卫镇抚
屡从征战有战功,历升都指挥佥事明威大将军
余洵
字允清布政麟子也。
少嗜学,以父任充国子生,举顺天乡试,授刑部主事,历郎中,出为福建按察副使,改湖广,复改陜西奉敕,抚治荆襄汉中
都御史项忠都督李震收捕山贼小王洪,滥杀流民就食者三千馀人,诬杨太等十一尸为党,俘之。
公廉其状,即引同官力争,太等得不死。
监军张宽复谋发兵搜捕入山流民,公抗言曰:流民计避死入山,前所杀已过当,奈何复益之以要功耶?
等惧得止,因大衔之。
既而论功,各进秩有差,公独无所叙,遂以右布政力请年致仕。
公由刑曹出为三省藩臬,凡三十馀年,脩整如一,时论以有守称之。
沈溱
公讳字惠水号东洲,八世孙。
季友谨按家乘及晴峰太史松邻韩公传有云:公倜傥多才,立然诺,喜结客,两浙多有闻其名者。
正德之季,为文思院大使从事京师,以事忤刘瑾,廷杖下狱,欲置之死。
松邻韩公者,与公善,走泣于项襄毅屠康僖,得释。
恨未平,将复杖之,韩公流涕曰:沈公系狱数月,再杖必不起。
我不忍良友徬徨死也,请以身代会。
竟不问,乃归耕于东泖之石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