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周用明 1476 — 15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47 【介绍】: 苏州府吴江人字行之号伯川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行人。
正德初,迁南京兵科给事中,进言谏迎佛事及镇守江西中官不法事。
广东布政司参议
嘉靖中历官南京工部刑部尚书
九庙灾,自陈致仕。
后以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官至吏部尚书
有《周恭肃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行之吴江人
弘治壬戌进士,授行人,擢南工科给事中,累迁副都御史巡抚南赣。
历官左都御史太子少保,转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肃,有《白川集》
字行之吴江人
弘治壬戌进士,授行人。
擢南兵科给事中,改礼科,复改南兵科,出为广东参议
浙江山东按察副使福建按察使河南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召协理院事,擢吏部侍郎,改南刑部,就迁右都御史、工、刑二部尚书,致仕。
工部尚书,督河道,改漕运,召拜左都御史
太子少保,进吏部尚书
赠太子太保,谧恭肃
有《恭肃集》十六卷。
(《四库总目》:诗近体颇宏整。
静志居诗话》:白川十龄能画,长师石田翁,得其指授。
诗则别裁风格,取法杜陵
集中诗云:「画品乃游艺,诗家特擅名。
丹青乃馀事,金石自希声。
散地方盘礴,诸公孰老成?
辋川称二绝,早晚慰平生。
」盖以摩诘自喻也。
余尝见公画龙,戏浪穿山,蜿蜒升降,百年绢素,云雾犹湿。
至写平坡放犊,亦不灭史道头、厉归真
乃知公艺事兼能,不惟以经济文章重也。
田按:尚书七言近体颇擅风格,绝句尤有丰致。)
维基
周用(1476年—1547年)字行之号伯川白川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人,弘治壬戌进士
官至吏部尚书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应天乡试第三名举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联捷壬戌进士
行人司行人
正德初,擢南京兵科给事中
父丧丁忧服阕,留补礼科。
南京兵科给事中
正德十二年(1517年),出为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此后出任广东参议,参与平定番禺盗,有功。
嘉靖二年(1523年),任浙江按察司副使丁内艰,服阕,起补山东按察司副使、临清兵备
嘉靖六年,升为福建按察使次年河南右布政使
嘉靖八年,升为右副都御史南赣巡抚,召协理院事。
此后历任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因起废不当,尚书汪鋐诿罪下属,于是周用被降职,调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后升右都御史
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南京工部尚书嘉靖十八年,任南京刑部尚书
九庙遇灾,自陈致仕归乡。
周用为官端亮有节概。
朝廷内外为之可惜,屡有举荐。
久之,起用为工部尚书起督河道,仅过数月,改为漕运总督
未上任,又召拜为左都御史
九年任满,加太子少保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代替唐龙吏部尚书次年,卒于任,年七十二。
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龙大有明 1479 — ?
维基
龙大有(1479年—?
),字道亨号云东湖广承宣布政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省茶陵县)人,军籍。
湖广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三百四十四名,二甲九十九名进士工部观政,任祁州知州
正德十六年(1521年)开州知州
嘉靖二年(1523年)丁忧
嘉靖五年(1526年)担任广德州知州
嘉靖六年(1527年)担任南京刑部员外郎
嘉靖七年(1528年)担任广西平乐知府
嘉靖十二年(1533年)广西按察司副使
嘉靖十六年(1537年)担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嘉靖十八年(1539年)河南按察使
嘉靖十九年(1540年)河南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年(1541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
次年,担任兵部右侍郎
明嘉靖二十一年大同巡抚龙大有,将蒙古俺答汗派遣的贸易谈判使者石天爵扣押,谎报朝廷称自己“用计谋擒获间谍”,明世宗下令凌迟俺答汗使者天爵、肯切,传首九边,奖赏龙大有,升官为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文武将吏,千户郭江佥事赵瀛而下,升职加俸,赏银币者数十人,而巡按御史侯度亦升一级。
随后俺答汗为了报复明朝即以六月发动大规模入侵,大掠山西南及平阳东及路沁,每攻克村堡,屠戮极惨,辄以执杀天爵等为辞,史称庚戌之变。
巡抚大同史道总兵王升若不闻。
宣府总兵调赴应援,亦观望不战。
巡抚山西都御史陈讲告急,事下兵部尚书张瓒说“寇且退矣”,
胡效才明 1493 — ?
维基
胡效才(1493年—?
),字汝愚号双洲直隶淮安府沭阳县人,民籍。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应天乡试第一百二十八名举人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六十名,三甲第二十五名进士
兵部观政,授东阳县知县
嘉靖元年(1522年)云南道监察御史七年巡按直隶保定等府。
九年十月以父亲胡琏右副都御史,奏当回避,改行人司正十年直隶大名府知府,调任真定府
谏官史道阎闳因建言获罪,胡效才挺身而进,上疏辩护,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正德嘉靖年间宦官当道,败坏朝纲,时人敢怒不敢言。
胡效才以国事为重,上疏弹劾宦官,痛斥宦官用事之弊端,朝野为之咋舌。
张永明明 1499 — 15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9—1566 【介绍】: 浙江乌程人字钟诚号临溪
嘉靖十四年进士
芜湖知县,擢南京刑科给事中,连劾张瓒严嵩严世蕃等。
累官至左都御史,时已罢,乃以整饬纲维为己任。
旋被劾,辞官归。
有《庄僖公文集》。
维基
张永明(1499年—1566年)字钟诚号临溪浙江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谥庄僖
浙江乡试第五十七名举人
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进士
芜湖县知县
升任南京刑科给事中蒙古入侵大同山西总督樊继祖巡抚史道陈讲等不能抵禦,张永明偕同官论其罪。
此后弹劾兵部尚书张瓒黩货,又弹劾大学士严嵩及子严世蕃贪污。
既而弹劾兵部尚书戴金御史巡盐时,将馀下盐购置羡银,阻坏边疆防备。
上疏虽不尽行,但已让朝廷内外官员所忌惮。
出为江西参议,累升至云南副使山西左布政使
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曾经弹劾伊王朱典柍恣横,并检举其恶,朱典柍竟伏诛。
嘉靖四十年(1561年),升任刑部右侍郎,未上任,改吏部右侍郎、升吏部左侍郎
刑部尚书
不久改左都御史
给事中魏时亮弹劾,张永明坚持辞去。
次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赵炳然明 1507 — 15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9 【介绍】: 四川剑州人字子晦号剑门
嘉靖十四年进士
新喻知县,征拜御史
核宣、大、山西兵饷。
劾前后督抚及监司指挥一百七十七人侵冒罪,坐谪有差。
历迁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旋任浙江巡抚,廉洁率下,更变胡宗宪总督时之弊政,减军需半数。
以知兵召为兵部尚书协理戎政,兼总督宣、大、山西军务,边防甚饬。
清勤练达,所至有声。
隆庆初乞休归。
卒谥恭襄
维基
赵炳然(1507年—1569年)字子晦号剑门四川保宁府剑州人
嘉靖十年(1535年),登乙未进士嘉靖十四年(1539年)新喻县知县,选监察御史
给事中李文进覈查宣府、大同山西等地兵饷,弹劾前后督抚樊继祖史道监司杨锐指挥冯世彪等一百七十七人侵冒罪。
历任按察云南浙江
大理寺丞大理寺少卿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浙江福建总督胡宗宪下狱,明世宗下诏罢总督职。
大学士徐阶浙江刚平定,请设巡抚绥辑,遂进升赵炳然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前往,在任期间减免百姓税费。
福建巡抚游震得请浙兵剿平倭寇,世宗下诏发义乌精兵一万,命副总兵戚继光率领前往,仍谕赵炳然协剿。
同年,戚继光平乱,馀寇流入浙江
官军迎战于连屿、陡桥、石坪,斩首百馀级。
新倭复犯石坪,将士乘胜歼掉。
赵炳然以援剿功,再赐金币,进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
给事中辛自修弹劾罢免戎政都御史李燧,请择素知兵者取代。
于是召赵炳然兵部尚书协理戎政
踰年,诏兼右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新平、平远、保平三堡密迩宣府,旧属大同。
天城相去六十里,孤悬塞外,隔崇山,寇骑时常出没。
赵炳然奏添设参将,别设一营,得到批准。
总兵官马芳等却敌功,召还部,代杨博尚书
考满,加太子少保
隆庆初,以病乞休。
赠太子太保谥恭襄
龚恺明 1514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松江府上海人字次元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御史,以反对与鞑靼开马市,并劾兵部尚书史道误国,被廷杖。
后官至湖广按察副使
维基
龚恺(1514年—?
),字次元号全山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人。
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三甲进士,授慈溪知县
嘉靖二十九年,授陕西道试监察御史次年实授。
因反对仇鸾开马市,后得杖刑,仍然授原职,后升任湖广副使
王宪明 1467 — 15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东平人字维纲
弘治三年进士
阜平知县,改滑县,召拜御史巡按苏松等府,严惩私设水牢之豪家,一方肃然。
累官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
嘉靖六年三边总制,御吉囊有功,为兵部尚书
会大同兵变,设计平定。
在职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借内府供事规营操。
前后历官四十余年,以年满七十乞休。
卒年七十三。
维基
王宪(1467年—1537年)字维纲号荆山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
弘治庚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山东乡试第十一名举人三年(1490年)庚戌进士
历任阜平县滑县知县九年六月选授江西道试御史十年八月实授,十二年巡按陕西
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升任大理寺右寺丞三年五月左寺丞十二月再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改甘肃巡抚
五年入为太仆寺少卿六月接替王彦奇右副都御史辽东巡抚丁忧归。
服阕,八年十一月改任抚治郧阳九年八月关陕凶荒,饥民流徙,改驻汉中等处,以安抚流民。
十一月调任大同巡抚,后因应州抵禦战功,而荫子王汝成锦衣卫世袭百户
十一年(1516年)十月以病乞致仕,不许,寻升为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十二年三月入为兵部左侍郎
十三年五月,兼左佥都御史提督军务,与提督太监张忠左都督朱泰率团营兵二千人,平定涿州芦沟桥近畿盗乱。
明武宗南巡时,命其督理军储。
正德十六年正月代替王琼兵部尚书提督团营
明世宗即位王宪给事中史道弹劾后,自请去职。
嘉靖四年(1525年)十二月,朝廷举荐邓璋王宪陕西三边总制兵部尚书,为言官所反对,世宗仍然坚持使用王宪
王宪部将王宰、史经接连击败寇乱。
此后他又率领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都指挥卜云等分据要害击退吉囊数万骑兵,加太子太保衔
张孚敬桂萼排挤,由王琼接任三边总制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嘉靖八年(1529年)八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如故。
当时朔州告急,十二月廷举荐其担任宣大总督王宪严词拒绝,而被都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弹劾罢免归乡。
嘉靖十年(1531年)十一月世宗仍然追念其功,召为兵部尚书,并抵禦蒙古入侵。
十一年九月柱国光禄大夫提督团营,其负责京营操练,并裁减军功冒领者。
大同发生兵变,王宪最初主张“首乱当诛,馀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王宪于是不敢坚持此前议论。
刘源清久攻不下,而北寇又内侵,于是请求令派大将抵禦北方寇乱,而自己专以进攻大同
王宪批准其奏,因而招致大量论反对。
此时世宗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宜破坏,于是罢兵,叛乱遂平
刘源清得罪离去。
几年后,王宪数次上疏请求致仕,嘉靖十四年三月被许,令驰驿归乡。
嘉靖十六年卒于家,十月赐祭葬,赠少保谥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