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杨鼎和南明 ? — 1651
维基
杨鼎和(?
—1651年),原名杨应甲号浵宣四川承宣布政使泸州江安县(今四川省江安县)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举人四年联捷辛未进士户部观政五年归化县知县崇祯十年行取入十一年钦选为户部山西司主事,转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调任文选司主事
十二年回乡,十三年起补行人司右司副
杨鼎和南明永历帝时兵部侍郎
永历三年(1649年)孙可望永历帝封他为秦王杨鼎和大学士严起恒上书反对,请皇帝不要接受孙可望所献的白金玉带。
孙可望忌恨。
永历五年(1651年)杨鼎和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总督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黔(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军务
孙可望派兵杀害反对封他为王的官员,杨鼎和昆仑关被杀。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周光夏明至南明
维基
周光夏(?
—17世纪),字士六号敏山河南开封府杞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周光夏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获授工部主事,抽分龙江,有盈馀数万。
他从郎中外任宁国知府吏员都不敢欺骗他,又多奖拔文人和士大夫;再调官淮安,不顺从高杰刘泽清
北京陷落,他与路振飞中军赵彪、张云冲、徐人杰傅文亮、王启、周逢豫共同守城。
武愫南下,周光夏命令徐州指挥王文明假装投降,与徐标中军卓圣、刘秉忠同知郑之俊,诸生吴汝珠、王太生擒获武愫;迁任江西副使,负责督兵筹粮,来往福建广东
隆武帝继位,让周光夏担任太仆卿,管理尚宝司;明年(1645年)就以佥都御史巡抚江西
永历帝即位,周光夏参与拥戴,历任工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为官清廉,与严起恒晏清友善。
不久童琳弹劾他「越资序,题差用,私乱台规,非法」,唯永历帝反而杖打童琳,他就晋升为工部尚书,但永历二年就遭罢去此职务。
肇庆再次失陷,里人江禹绪朝任作招抚,带兵在平南江与周光夏相遇。
他情绪激昂地数落江禹绪禹绪最初还在得意忘形,听到他的训话就垂头丧气,不敢回答。
很快他兵败,不愿投降,于是奋身战斗,中弹而死。
南明朝廷得知,追赠太子太保谥忠烈
他能力出众,有义气,随从志气精锐,死后人们都为他惋惜。
主要活动
  • 162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郭之奇明末清初 1607 — 16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揭阳人字仲常
崇祯元年进士
累迁至詹事府詹事
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
有《稽古篇》一百卷。
全粤诗·卷六一五
郭之奇(一六〇八 — 一六六二),字仲常号菽子一号正夫别号玉溪子
揭阳人
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六年,改礼部主事
历官员外郎郎中福建提学参议提学副使,官至詹事府詹事
甲申闻变,归从桂王,授文渊阁大学士,吏、兵二部尚书,转战闽粤滇黔间,往来数万里,闻孙可望严起恒,乃聚集乡勇,守乐民所,为陈奇策等声援。
后为交趾韦永福诱执,献于清廷,解至广西省城,不屈而死,时为清康熙元年八月十九日,年五十五。
清乾隆中赐谥忠节
著有《宛在堂文集》、《宛在堂诗》、《古诗唐诗大观评语》、《九九篇》等。
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潮州府志》卷九、清周硕勋纂修乾隆二十七年刊《潮州府志》卷二八、清阮元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维基百科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
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
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生平

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员外郎
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永历皇帝转战南北。
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
翌年政府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
维基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
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属揭阳市榕城区)人。
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交趾韦永福所俘,押送予清廷,翌年殉国。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员外郎
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永历皇帝转战南北。
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
翌年政府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
主要活动
  • 162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吴贞毓明末 1618 — 16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4 【介绍】: 明末常州府宜兴人字元声
崇祯十六年进士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为吏部文选主事
事败,拥立永历帝朱由榔,累擢户部尚书,拜东阁大学士,从至南宁
孙可望迎帝至贵州安隆所,挟以作威。
帝与贞毓谋,密敕李定国
事泄,为孙可望所害。
可望败后,追谥文忠
维基
吴贞毓(1618年—1654年)字元声一字长声
南直隶宜兴县宜城镇人(今江苏宜兴宜城镇人)。
明末政治人物。
吴贞毓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十六年(1643年)进士
隆武时,任吏部文选主事,辗转至南宁
因与大学士严起恒兵部侍郎杨鼎和坚决反对孙可望称王,可望怨恨在心。
孙可望派贺九义带兵五千人,刺杀严起恒杨鼎和兵科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等五人,投其尸于水,当天吴贞毓出差在外得免。
贞毓等密谋以李定国入卫护守安龙,以克制孙可望密使员外郎林青阳驰往谕之,结果事泄被孙可望侦知。
永历八年(1654年)三月二十六日贞毓与文臣全为国、张福禄、徐极、林青阳、张镌、郑允元赵赓禹、周永吉、朱议尿等十八人被孙可望以“欺君误国,盗宝矫诏”罪杀害,史称“十八人之狱”。
葬于北关马场。
主要活动
  • 164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万翱明末清初
维基
万翱(?
—17世纪),字九皋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万翱擅写文章,在家乡知名,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次年联捷(1643年)进士,获授杭州推官弘光元年(1645年)杭州失陷后逃遁。
之后他加入万元吉军队,自兵部主事累迁兵科给事中;忠诚沦陷,他负责联络浙江和湖广义民,到金声桓反正后再文举争任兵部尚书,转为太仆卿监督江西义军,擢官兵部右侍郎
江西再次沦陷,万翱获召前往行在,其时王化澄不满罢相,他结为朋党,多次利用冒功请敕陈请私贿获利;王化澄入阁后,他亦升任兵部尚书
胡钦华带著贿赂为孙可望请求封王,他力主答应而严起恒坚拒,因此多次上奏永历帝威吓对方;永历四年(1650年)六月他上奏十事后广东广西相继失守,永历帝前往浔南,他躲在武宣山中,不久投降清朝。
李定国收复桂林万翱出来迎接,但李定国认为他矮小轻佻,又曾失节,故此薄待他。
他自陈主封孙可望为王是个人功劳,令李定国非常厌恶,在朝廷说:「万尚书是国家大臣,应该优待;但你曾贻误国事,未曾得旨复职,我不便以平等礼节相待。
」听到的人都觉得惊讶,他却面无愧色。
永历十三年(1659年),他巡抚陈德容举人李春秀及彭万夫在偏沅投降清朝,获授温处兵备道佥事
万翱任职温处道佥事期间海盗横行,流寇船只千艘突然驶入当地,他命令就近城堡树立旗帜、设置疑兵,令对方知到有防备而逃遁。
巡海官吏抓获鱼户,判其有导寇之罪,他审问后发现是良民而释放他们,又擒拿不法椽史姜之模,去任后得人民为其建祠。
儿子万崧在康熙年间广西将军傅宏烈征讨吴三桂有功,摄任忠州州同。
主要活动
  • 164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萧琦明至南明 ? — 1648
维基
萧琦(?
—1648年3月10日),字韩若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萧琦原名萧嗣琦天启七年(1627年)中江西乡试第二名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进士,授广东始兴知县,调高要县,兴建阅江楼诸生讲学,因事连坐罢官。
李邦华李日宣为他辩护,迁工部都水主事,又谪浙江诸暨知县,案件未留下任何文书。
许都作乱,与陈子龙招降他,转为刑部河南司主事仪制主事
隆武年间杨廷麟命他到广东,他却侵吞事例银数万;除授礼科给事中,住在郝永忠军营内,获推荐担任左佥都御史监督粮饷、恢复国土和剿灭敌匪。
郝永忠索求粮饷,他出力聚敛。
永历帝打算进入土州萧琦疏上「十方便、十不方便」劝止,擢升为兵部左侍郎
永历元年(1647年)十一月,代王化澄出任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推荐书记刘方中书舍人迁官职方主事
萧琦本来有民望,注重名节,但到此时是未能保持廉洁;其时国库空虚,卖官取财,积得数万也无济于事。
次年(1648年)永历帝南宁萧琦王化澄严起恒马吉翔、庞天寿、许兆进、吴其雷、尹三聘、洪士彭同行。
李成栋反正,他贿赂北镇赵元符向罗成耀自荐;陈邦傅掌政,让家丁包围萧琦的船辱骂,将其财产丢到象州水中。
十月,朝廷驻扎韶州萧琦追问劫饷的人民,被地方民众群殴,受重伤,走到南雄时去世。
主要活动
  • 163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