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上官正唐末宋初 933 — 1007
全宋文·卷五五
上官正(九三三——一○○七)字常清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少举《三传》,为鄜州摄官
雍熙中召授殿前承旨,后益显。
淳化中作坊副使剑门都监,以讨李顺功,超迁剑州刺史剑门都部署,加峰州团练使西州招安使。
真宗时,累迁东上閤门使,权户部使
出知十馀州,握重兵。
景德中,以平州防御使致仕,四年卒,年七十五。
宋史》卷三○八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四一、四五、四六、五六、五七、六一、六六、九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一四、兵一○之一○。
柴成务唐末宋初 934 — 1004
全宋诗
柴成务(九三四~一○○四)字宝臣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
太祖乾德六年《九六八》进士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峡路转运副使(《武夷新集》卷一○《柴公志铭》)。
历知、苏二州,两浙转运使,入为户部判官
淳化二年(九九一)京东转运使
召入知制诰
王小波李顺事平,知河中府
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扬州,入判尚书刑部
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一。
有文集二十卷,已佚。
宋史》卷三○六有传。
今录诗二首。
常思德唐末宋初 935 — 9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999 【介绍】: 开封人
后周显德初天武军,累迁神卫都虞侯
宋太宗端拱初,领溪州刺史
淳化中,以镇压李顺,授汝州刺史
未几移庆州路副都部署
真宗咸平初,以疾改陈留都监
官终左神武大将军
张雍唐末宋初 939 — 10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1008 【介绍】: 德州安德人
太祖开宝六年进士
太宗太平兴国初推官,以鞫王元吉案不实免官。
雍熙初复官,端拱中出为淮南转运使淳化中右谏议大夫,出知梓州
王小波李顺攻城,固守有功,擢给事中
真宗景德中兵部侍郎、同知审官院
后以尚书右丞致仕。
莅事勤恪,然性鄙吝,集会宾佐,粝食而已。
三司置簿籍,有“按前急”、“马前急”、“急中急”之目,颇为时论所诮。
王杲唐末宋初 939 — 10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1002 【介绍】: 齐州人
后周显德中应募为卒。
宋初,参与征泽、潞,平扬州,有战功。
后隶大将郭守文部,督军饷途中杀契丹兵,以功补都军头,领勤州刺史
西川招安使,镇压李顺起事,拜唐州刺史
真宗咸平五年,出为亳州永城县都监
赵炅北宋 939 — 9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997 【介绍】: 即宋太宗
宋太祖弟。
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太祖开宝六年封晋王
九年即位,改元太平兴国
对割据政权继续各个击破。
三年,平海军陈洪进吴越王钱俶相继纳土。
四年,亲征,平北汉。
乘胜攻,于高梁河大败而归。
雍熙三年,再命将三路攻,大败,遂行守内虚外政策。
在位二十二年,加强中央集权,收节度使所领支郡,扩大科举取士,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
淳化中,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张逊北宋 940 — 9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0—995 【介绍】: 博州高唐人
少隶太宗晋邸。
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
从征太原,迁文思副使香药库使
端拱二年,为枢密副使知院事
寇准不协,每奏事相矛盾,至互发隐私。
太宗下诏切责,降右领军卫将军亦罢职。
李顺起事时,命为右骁卫大将军、知江陵府
峡路漕卒数千聚江陵,欲谋变,止捕为首者处斩,余党亲加抚慰。
未几卒。
杨琼北宋 942 — 10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2—1008 【介绍】: 汾州西河人
少以才勇称,太宗召置帐下。
淳化中,率兵往夔、峡镇压李顺,以功拜单州刺史
至道中,历河外都巡检使,导黄河溉民田数千顷,屡击败起义军。
真宗咸平中鄜州观察使,因清远为起义军所陷,恇怯不敢交锋,坐流崖州
官终贺州团练使、知兖州
樊知古南唐至宋初 943 — 9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4 【介绍】: 京兆长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师
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
南唐时进士不第。
宋太祖开宝三年,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以求进用。
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舒州军事推官
为向导,征江表,领池州
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
太宗朝,历京西北路转运使荆湖转运使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以才干甚得时誉。
为户部使,频以职事不治,出为西川转运使
李顺军攻占成都,脱逃走东川
黜知均州而卒。
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改名知古字仲师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
开宝中献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
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
太宗朝,历京西北荆湖河北东西等路转运使,徵拜给事中,迁户部使
因事贬西川转运使
李顺义军破成都,离部逃东川,黜知均州而卒。
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张咏北宋 946 — 10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15 【介绍】: 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
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
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
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
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
旋遭排挤出知陈州
卒谥忠定
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
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
有《乖崖》。
张鉴北宋 947 — 10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4 【介绍】: 涿州范阳人字德明
张藏英孙。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累迁监察御史,决狱江左,颇雪冤滞。
殿中侍御史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封驳司,又掌三班,颇有建言。
淳化中,以镇压王小波李顺等拜左谏议大夫、户部使
会五路兵进讨西夏,专督军粮,馈运颇集。
真宗咸平初工部侍郎、出知广州,移知郎州,俱有惠政。
以疾徙知相州
全宋文·卷一三○
张鉴(九四七——一○○四)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字德明
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历知婺州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江南转运使等。
淳化中,督王继恩军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迁左谏议大夫、户部使,又专督讨西夏军粮。
真宗即位,迁给事中,使如故。
咸平中,改工部侍郎,出知广州,后移郎州相州
景德初卒,年五十八。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阎承翰北宋 947 — 10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14 【介绍】: 真定人
后周显德中内侍,入宋事太祖
太宗时内殿崇班,旋为川峡招安都监,参与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事。
真宗咸平中累迁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钤辖,请凿渠引唐河水以通馈运。
大中祥符初,改西京左藏库使
官终南作坊使入内都知
雷有终北宋 947 — 10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5 【介绍】: 同州合阳人字道成
雷有邻弟。
以荫补汉州司户参军,署莱芜
以揭发知监奸赃,代知监事
召为大理寺丞
户部度支盐铁副使江南、岭外茶盐制置使
李顺起事,官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调遣军备,规划战事。
累拜泸州观察使、知益州,镇压王均起事。
契丹南侵,以并代副都部署率兵援真宗亲征。
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
全宋文·卷一三○
雷有终(九四七——一○○五)字道成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
以父德骧荫补官。
太平兴国中密州,徙淮南转运副使
后历度支盐铁副使,领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茶盐制置使
李顺起义时,命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
右谏议大夫,知益州
改知许州并州
真宗立,加工部侍郎知审刑院,授户部使
王均据蜀叛,朝廷以有终泸州观察使,知益州,兼川、陕两路招安捉贼事。
事平,加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
景德初徙并代副都部署
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
二年七月卒,年五十九。
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卢斌北宋 949 — 9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998 【介绍】: 开封人
初以笔札事晋王赵光义
及即位,补殿直
雍熙中,从曹彬伐辽,尝建议弃涿州,并请防备辽军剽袭。
历任巡检都巡检
淳化四年冬,抵成都李顺起义军作战。
五年成都破,还守梓州,又解阆州围,败义军于老鸦山蓬州城下。
累迁东上阁门使、检校左仆射
出为银、兵马钤辖,改灵环路钤辖,讨西夏,行军失期,徙屯宁州
以疾召归,卒。
卫绍钦宋初 951 — 10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1006 【介绍】: 宦官
开封人
始以中黄门给事晋邸。
太宗即位,补入内高品,甚被亲倚。
从征北汉,迁殿头高品
淳化中,部修皇城,授入内押班,加崇仪副使
参与镇压李顺起义。
真宗朝累官皇城使,加昭宣使
性苛愎少恩,不为众所附。
历掌三班院皇城仪鸾翰林司,卒。
石知颙北宋 951 — 10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1019 【介绍】: 真定人
形貌甚伟。
太祖建隆中宦者,授内中高品
太宗即位,改供奉官,掌仪鸾司
淳化中经制明州市舶司
五年内殿崇班预平李顺
天禧二年至并代州钤辖管勾麟府路军马事。
魏廷式北宋 951 — 9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999 【介绍】: 大名宗城人字君宪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历知桃源县通判颍州
淳化二年,以明练刑章,为审刑院议官
李顺起事时,受命充陕西益州路转运使
后历知、泾诸州,所至以严明刚果称。
陈世卿北宋 953 — 10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1016 【介绍】: 南剑州沙县人字光远
太宗雍熙二年进士
衡州军事推官静安军节度推官
素善射,平李顺军,当城一面,亲射中数百人。
知州张雍荐,改掌书记
真宗大中祥符间荆湖北路转运使,复失地四百余里,复置澧州武口等砦以控制之。
仕终秘书少监广州
崔遵度北宋 954 — 10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4—1020 【介绍】: 江陵人,徙淄川字坚白
纯介好学。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端拱初著作佐郎
淳化中以荐迁殿中丞,出知忠州,坐为李顺破城贬。
真宗景德初,召试舍人院,改太常丞直史馆,为国史编修官
大中祥符中命为左司谏
九年仁宗开府,命为王友,府中文翰皆其所作。
国史成,拜吏部员外郎,改礼部郎中,又加吏部左谕德
未几,命使契丹判司农寺
性寡合,喜读《》。
与物无竞,淳淡清素。
右史十余岁,立殿墀上,常退匿楹间。
善鼓琴。
有《琴笺》及文集。
全宋诗
崔遵度(九五四~一○二○)字坚白,本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后徙淄川(今山东淄博)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为和川主簿
忠州时适遇李顺起义,弃城走,贬崇阳
真宗即位,复太子中允,改太常丞直史馆编修两朝国史。
累官左司谏
仁宗寿春郡王开府,命为王友
储宫建,加吏部郎中左谕德
天禧四年卒,年六十七。
有集二十卷,已佚。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王文寿北宋 ? — 994
全宋文·卷一○四
王文寿(?
——九九四),太宗朝为殿头高品
雍熙四年督修《神医普救方》,气焰甚盛,又召京师年少五百人习梵字学。
王小波李顺起事,随剑南西川招安使王继恩
御下严急,士卒皆怨望。
淳化五年十月庚辰西川行营指挥使张嶙乘夜杀之。
子承勋亦为高品
见《宋史》卷五、四六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二八、七○,《宋会要辑稿》兵一一之四(第七册第六九三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