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孟浩然盛唐 689 — 74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740 或谓字浩然(《新唐书》本传),排行六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后世故称孟襄阳
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祖居园庐。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还襄阳
新唐书》及《唐才子传》均载有孟浩然长安会见玄宗事,盖来自《唐摭言》卷二。
历代诗话往往引用,流传颇广,然经考證,颇不可信。
二十二年二十四年间,韩朝宗山南东道采访使,曾荐孟浩然面君,但因孟浩然与友人饮酒未赴而未果(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署孟浩然从事,曾随张九龄往各地巡视,或祭山川,或游览从猎,与之唱和。
二十八年王昌龄来游襄阳,相与饮酒甚欢。
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
孟浩然终生布衣,经历单纯,除在襄阳隐居外,喜漫游,东至于海,西至巴蜀(陶翰《送孟大[六]入蜀序》),南至吴越,漫游中大都留有诗作。
孟浩然虽以隐逸闻名,然从未忘情仕进,在若干诗中,反映强烈。
此种情绪,到晚年方趋淡漠。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与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今人刘文刚有《孟浩然年谱》。
孟浩然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以清幽、平易见长,与王维诗风近似,故历来王孟并称。
诗在唐代即获好评:杜甫称其“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遣兴五首》之五);又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皮日休则称其“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郢州孟亭记》)。
诗集有宋蜀刻本,为今日所存之最早版本。
《四部丛刊》据明刊本影印,《四部备要》据明刊本排印,最为通行。
校注本有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等。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6。
卢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又作卢鸿一字颢然(一作浩然)。
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隐于嵩山
开元初玄宗屡次徵召,不至。
五年(717),再次徵召,遂至东都,谒见玄宗,拜谏议大夫
固辞,乃诏许还山,赐隐居服,官营草堂。
嵩山后,广学庐,聚生徒500人,皮日休《七爱诗》云:“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赴。
坦腹对宰相,岸帻挹天子。
”称其为“真隐”。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之《卢鸿传》、《大唐新语》卷一〇、《唐才子传》卷一。
卢鸿博学,工诗,善书画,所作《草堂十志图》诗,后人评曰:“歌语亦清峭凌厉,如酌沆瀣而浮丘者。
”(周密云烟过眼录》引李参语)。
全唐诗》存诗10首。
卢鸿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又作卢鸿字颢然(一作浩然)。
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隐于嵩山
开元初玄宗屡次徵召,不至。
五年(717),再次徵召,遂至东都,谒见玄宗,拜谏议大夫
固辞,乃诏许还山,赐隐居服,官营草堂。
嵩山后,广学庐,聚生徒500人,皮日休《七爱诗》云:“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赴。
坦腹对宰相,岸帻挹天子。
”称其为“真隐”。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之《卢鸿传》、《大唐新语》卷一〇、《唐才子传》卷一。
卢鸿博学,工诗,善书画,所作《草堂十志图》诗,后人评曰:“歌语亦清峭凌厉,如酌沆瀣而浮丘者。
”(周密云烟过眼录》引李参语)。
全唐诗》存诗10首。
徐修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县人
家有草庐十数间,贮书万卷。
皮日休与相善,曾就借书读之。
懿宗朝举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存《刺安南事诗》1首,出自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
按此诗实即皮日休《三羞诗三首》之二,《全唐诗》亦已收之,故此懿宗朝举子当即皮日休
刘言史中唐 ? — 81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2 洛阳(今属河南)人。
一说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少尚气节,不举进士
因事谪岭南春州
德宗贞元中冀州成德镇节度使王武俊
武俊爱其词艺,表为强令,辞疾不就,世重之,称之为刘枣强
宪宗元和六年(811)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夷简司功掾,卒。
刘言史孟郊友善。
诗风接近李贺
生平详见皮日休刘枣强碑》、《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五。
皮日休称:“其美丽恢赡,自外,世莫得比。
”“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踪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
”(《刘枣强碑》)《全唐诗》存诗1卷。
张祜唐 791 — 85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2?—852以后 一作张祐
桂苑丛谈》言子为冬瓜堰官,张曰:“冬瓜合出子(瓠子)。
”知作“”字为是。
字承吉
排行三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
陆龟蒙“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一〇《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二作“皮日休云”,误。
下引同)。
故一生蹭蹬。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蜀刻《张承吉文集》10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2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55首,断句8,题1则。
唐诗汇评
张祜(约791-约852),字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清河(今属河北)人。
初寓居苏州
元和长庆中,漫游大河南北及江南各地。
尝以诗投谒节帅李愿李愬田弘正、名公韩愈裴度等,求汲引。
长庆末,赴杭州取解,受抑。
大和五年令狐楚表荐之,至京献诗三百首,无成而归。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丹阳,卒。
工诗,元和中,即以宫体小诗得名。
同辈及后辈诗人令狐楚杜牧皮日休陆龟蒙等均极钦重。
有《张承吉文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卷,遗佚甚多。
全唐诗补逸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
元和中作宫体小诗,情词艳发,稍流轻薄。
晚岁乃窥建安风格,短章大篇,往往间出,谏讽怨谲,颇深寄意,为时所称,皮日休陆龟蒙尤重之。
大中中卒于丹阳
补诗四卷。
(按《全唐诗》卷五百十及卷五百十一编张祜诗二卷,又卷八百七十收谐谑诗二首,其中《戏颜郎中骑猎诗》一首已见正卷,盖复出,又卷八百八十三补遗卷有诗五首。
本编所辑四卷,均所未及。
今从北京图书馆藏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永乐大典》、韦庄《又玄集》、《太平广记》引唐康骈剧谈录》、冯翊子《桂苑丛谈》等书录出之。
,诸书或有作佑者,误。)
归氏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归佾或归系,宣宗时兵部尚书归融之孙,归仁召之子。
全唐诗》存《答日休皮字诗》1首,注云:“时仁绍诸子修、系,伺日休复至,乃于刺字皮姓之下,题诗授之。
”事出《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皮日休文集》,唯“修”作“佾”。
归融五子,有仁召而无仁绍(见《旧唐书·归融》),《全唐诗》云“仁绍”,或为“仁召”之误。
张贲唐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邓州南阳人字润卿
宣宗大中进士
唐末为广文博士
曾隐居茅山,后寓吴中
皮日休陆龟蒙多有交游。
工诗,多抒旅思羁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润卿南阳(今属河南)人。
武宗会昌五年(845),尝以状元及第,旋复考驳落。
宣宗大中间始登进士第,后为广文博士
懿宗咸通前后,隐居茅山学道,世称华阳山人华阳道士
又寓吴中,与皮日休陆龟蒙等人交游颇密,多有唱和。
计有功称“其诗多羁旅感激”,并赞誉其《旅泊吴门》一诗(《唐诗纪事》卷六四)。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一、《唐诗纪事》卷六四。
全唐诗》存诗16首。
《全唐诗续拾》补2首。
唐诗汇评
张贲,生卒年不详,字润卿南阳(今河南邓州)人。
大中中,登进士第,官广文博士
后归隐茅山
成通末,旅居苏州,与皮日休陆龟蒙交游唱和。
全唐诗》存诗十六首。
严恽唐 ? — 8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0 【介绍】: 湖州吴兴人字子重
屡举进士不第,归居吴兴
宣宗大中初杜牧刺史,称赏其《落花》诗,以诗和之。
懿宗咸通中皮日休陆龟蒙喜其诗,曾造门访之。
后病卒,皮、陆有诗吊之。
为诗长于七言,诗风清便柔媚,但多已失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0 或作严晖,误。
字子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屡举进士不第,归居吴兴
杜牧与之友善,且称赏其《落花》诗,以诗和之。
皮日休陆龟蒙亦赏爱其诗,曾登门访之。
懿宗咸通十一年(870)病卒于吴兴
皮、陆均有诗吊之。
生平见皮日休《伤进士严子重诗序》、《南部新书》卷丁、《唐诗纪事》卷六六、《唐才子传》卷六。
工诗,皮日休称其“工于七字,往往有清便柔媚,时可轶骇于常轨。
”(《伤进士严子重诗序》)《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严恽(?
-870),字子重吴兴(今属浙江)人。
进士,十馀上不第。
大中四年杜牧湖州刺史,曾与游处唱和。
又与陆龟蒙为友。
皮日休为童在乡校时,即闻其名,咸通十一年日休杯文谒之,两月后,病卒。
全唐诗》存诗一首。
崔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大圭,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崔绶子。
懿宗咸通七年(866)进士第
皮日休友善,有诗唱和。
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六四。
全唐诗》存诗1首。
司马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进士第
懿宗咸通中,与陆龟蒙皮日休吴中名士有唱和。
后尝居青丘,与节度使王师范有交。
事迹散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唐诗纪事》卷六四、《唐音癸签》卷二七。
全唐诗》存诗2首。
郑璧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唐末江南进士
懿宗咸通中,在苏州皮日休陆龟蒙张贲魏朴等诗人多有唱和,辑成《松陵集》,今存。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六四、《唐音癸签》卷二七。
全唐诗》存诗4首。
颜萱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字弘至中书舍人颜荛弟,唐末人。
家于江南,少时与兄颜荛同受知于张祜
懿宗咸通中经张丹阳故居,访其遗孤,作诗吊之。
皮日休陆龟蒙友善,时有唱和,载于《松陵集》。
事迹见其《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并序》与《唐诗纪事》卷六四。
全唐诗》存诗3首。
崔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贝州清河人
累官户部郎中
懿宗咸通中,为谏议大夫
十年,出为苏州刺史,与皮日休陆龟蒙等颇有唱和。
十二年,归
后任同州刺史
僖宗乾符元年,授右散骑常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
曾任户部郎中
懿宗咸通中,为谏议大夫
十年(869),出为苏州刺史,与诗人皮日休等多有唱酬。
十二年春,离任归,后任同州刺史
僖宗乾符元年(874),授右散骑常侍
事迹散见《旧唐书·僖宗》、《唐诗纪事》卷六四、皮日休太湖诗序》、《松陵集序》等。
全唐诗》存诗2首。
魏朴唐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璞
常州毗陵人,字不琢
工诗文,性放旷。
隐居毗陵二纪,闭门穷学,人称魏处士
皮日休陆龟蒙友善,有诗歌酬和。
龟蒙懿宗咸通十年后与皮日休吴中名士唱和诗为《松陵集》,诗亦在其内。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璞,字不琢常州(今属江苏)人,唐末吴中名士。
才高志旷,居舜过山下,杜门苦学20余年,人称“魏处士”。
事迹散见皮日休《五贶诗并序》、《唐诗纪事》卷六四。
工诗文,与皮日休陆龟蒙等人交甚笃,诸人唱和之诗,后辑成《松陵集》。
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外编》补诗3首。
全唐诗补逸
魏璞不琢毗陵人
才高志旷,居舜过山下。
杜门二十馀年,饭蔬积学。
工诗文,与皮日休陆龟蒙友善,每秋风时,乘短舸载酒,相偕浮游烟水间,皮、陆各有赠诗。
(小传据顾季慈辑《江上诗钞》引《邑志隐逸传》)今补诗三首。
李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沙州敦煌人字德师
懿宗咸通中进士
历任浙东观察推官
约于僖宗乾符中,为户部郎中
后佐滑州王铎幕,为都统判官,以功擢右谏议大夫
善诗,曾与皮日休陆龟蒙唱和,日休以“建安才子”称之。
李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德师敦煌(今属甘肃)人。
懿宗咸通中进士,曾任浙东观察推官,兼殿中侍御史
僖宗乾符中,为户部郎中
后任王铎都统判官滑州幕,以功擢右谏议大夫
事迹见《旧五代史·李珽》及《李琪传》、《唐诗纪事》卷六四、《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一。
善诗,在浙东幕时,与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颇多唱和。
皮日休曾称之为“建安才子”(《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全唐诗》存诗3首。
陆龟蒙唐 ? — 8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81 【介绍】: 长洲人字鲁望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
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
进士,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苏二州,辟以自佐。
后退隐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讲论不倦。
皮日休齐名,时称皮陆
有《甫里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1? 字鲁望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进士,不第。
隐居松江甫里,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
懿宗咸通十年(869)崔璞谏议大夫出为苏州刺史,陆以所业谒崔,得识皮日休,相与唱和。
后自编其唱和诗为《松陵唱和集》。
咸通后期至僖宗乾符中期,张抟为湖、苏州刺史,辟以自佐。
乾符六年(879)春卧病笠泽(松江之别名),隐居著书,自编其诗文为《笠泽丛书》。
约于中和初(881)疾卒。
生平见《新唐书》本传。
其诗近体受温李影响,皮日休云:“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俾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松陵唱和集序》)。
古体则多承韩愈一路,以铺张奇崛为主。
沈德潜则以为其唱和诗“另开僻涩一体”(《唐诗别裁集》卷四)。
南宋叶茵尝合《笠泽丛书》、《松陵集》编成《甫里先生文集》,常见者有《四部丛刊》本20卷。
全唐诗》存诗1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10。
唐诗汇评
陆龟蒙(?
-约881),字鲁望自号甫里先生天随子江湖散人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
幼聪颖,善属文,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
进士不第。
从湖、苏二州刺史张搏游,引为从事
后隐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
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
后以高士召,不至。
李蔚卢携交厚,二人为相,召拜左拾遗,诏下,已卒。
有《笠泽丛书》三卷、与皮日休唱和诗《松陵唱和集》十卷,今存;又《诗编》十卷、《赋》六卷,己佚。
宋人辑有《甫里先生集》二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十四卷。
作品评论
陆龟蒙字鲁望,三关人也。
幼而聪悟,文学之外,尤善谈笑,常体江、谢赋事,名振江左
居于姑苏,藏书万馀卷,诗篇清丽,与皮日休为唱和之友。
……吴子华奠文千馀言,略云:“大风吹海,海波沧涟;涵为子文,无隅无边。
长松倚雪,枯枝半折,挺为子文,直上巅绝。
风下霜时,寒钟自声,发为子文,铿锵杳清。
武陵深阒,川长昼白,间为子文,渺芒岑寂。
豕突鲸狂,其来莫当;云沈鸟没,其去倏忽。
腻若凝脂,软于无骨。
霏漠漠,澹涓涓,春冶,秋鲜妍。
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
《诗源辨体》
陆龟蒙皮日休唱和多次韵之作,七言律《鼓吹》所选仅得一二可观,其他多怪恶奇丑矣。
《唐诗别裁》
龟蒙皮日休倡和,另开僻涩一体,不能多采。
陆鲁望古风律体,不散漫则凑帖,佳诗甚寥寥;每览其诗,仓卒惟恐不尽。
然有二绝句可喜,皮袭美不能为也。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且将丝䋏系兰舟,醉下烟汀减去愁。
江上有楼君莫上,落花随水正东流。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住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
月晓风清欲堕时。
”而人以皮、陆为晚唐高手,且谓皮、陆为唱和劲敌。
《通斋诗话》
陆甫里之风致,似较袭美为优。
五言如“分野垦多蹇、连山卦少亭”、“匹夫能曲踊,万骑可横行”、“砚拔萍根洗,舟冲蓼穗撑”、“短床编翠竹,低几凭红柽”……七言如“清樽林下看香印,远岫窗中挂钵囊”、“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繁弦似玉纷纷碎,佳使如鸿一一惊”、“登山凡著几纲屐,破浪欲乘千里船”……凡此诸联,澹冶之间,仍寓冲融之态,不似袭美一味幽奇也。
《诗学渊源》
龟蒙)诗与袭美同体,而琢削过之,盖效退之而未至者也。
而近体或似温、李,而清丽则逊前人矣。
陈康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僖宗时人。
字安道
善琴。
曾创调百章,每调各有短章引韵,以仿《诗经》小序,为《琴调》四卷。
又有《琴谱》十三卷,皮日休为序以述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