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南北朝
菩提流支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僧人
一作菩提留支,意译道希
天竺人
学宗世亲大乘瑜伽,通三藏,工咒术。
神悟聪敏,洞善方言。
北魏宣武帝永平初洛阳,住永宁寺,率领七百梵僧,主持翻译佛经。
后随东魏邺城,继续译经,前后近三十年。
有《入楞伽经》等三十部,一百零一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道希
遍通三藏。
妙入总持。
志在弘法。
永平初
东臻洛都
宣武皇帝处之永宁大寺
时梵僧七百。
推为元匠。
初翻十地。
笔受
孝静帝
迁都漳邺。
历天平二十馀年。
出佛名入楞伽法集深密等经。
胜思惟大宝积法华涅槃等论。
沙门僧朗湛侍中崔光笔受
凡三十九部。
一百二十七卷。
时信士李廓撰众经目录。
其标拟流支尤悉。
尝谓其所居之室。
经论梵夹殆盈万。
所翻藁本。
满一间屋。
然而神悟聪敏。
洞善方言。
妙工祝术。
尝漱灌。
人无为汲者。
因作梵语。
指并。
才数遍。
水上涌井栏。
就酌用之。
菩提流支
魏言道希
天竺人也。
遍通三藏。
妙入总持。
志在弘法广流视听。
遂挟道宵征远莅左。
魏永平之初
来游东夏
宣武皇帝
下敕。
引劳。
供拟殷华。
处之永宁大寺
四事将给七百梵僧。
敕以留支为译经之元匠也。
其寺本孝明皇帝熙平元年
灵太后胡氏所立。
在宫前阊阖门南御道之东。
中有九层浮图。
架木为之。
举高九十馀丈。
上有金刹复高十丈。
出地千尺。
去台百里已遥见之。
初营基日掘至黄泉。
获金像三十二躯。
太后以为嘉瑞。
奉信法之徵也。
是以饰制瑰奇穷世华美。
刹表置金宝瓶。
容二十五斛。
承露金盘一十一重。
铁锁角张。
盘及锁上皆有金铎。
如一石瓮。
九级诸角皆悬大铎。
上下凡有一百三十枚。
其塔四面九间。
六窗三户。
皆朱漆扉扇。
垂诸金铃。
层有五千四百枚。
复施金铎铺首。
佛事精妙。
殚土木之工。
绣柱金铺惊骇心目。
高风永夜铃铎和鸣。
铿锵之音闻十馀里。
北有正殿。
形拟太极。
中诸像设金玉珠绣。
作工巧奇冠绝当世。
僧房周接千有馀间。
台观星罗参差间出。
彫饰朱紫缋以丹青。
栝柏桢异草丛集。
院墙周匝皆施椽瓦。
正南三门楼开三道三重。
去地二百馀尺状若天门
赫奕华丽。
夹门列四力士四师子。
饰以金玉庄严焕烂。
东西两门例皆如此。
所可异者。
唯楼两重北门通道但路而置。
其四门外树以青槐
亘以渌水
京师行旅多庇其下。
路断飞尘不由渰云之润。
清风送凉岂藉合欢之发。
乃诏中书舍人常景制寺碑。
河内人
敏学博通知名海内。
太和十九年
高祖擢为修律博士
有诏令刊定条格。
永成通式。
乃商攉今古。
条贯科猷。
即魏律二十篇是也。
历官中书舍人黄门侍郎秘书监幽州刺史
居室贫俭事若农家。
唯有经史盈车。
所著文集百馀篇。
给事中封炜伯
作序世。
寺既初成。
明帝太后共登浮图。
视宫中如掌内。
下临云雨上天清朗。
以见宫内事故。
禁人不听登之。
自西夏东华游历诸国者。
皆曰。
如此塔庙阎浮所无孝昌二年
大风拨屋拔树。
刹上宝瓶随风而堕入地丈馀。
复命工人更安新者。
至永熙三年二月
为天所震。
登淩云台望火。
南阳王宝炬录尚书长孙稚
将羽林一千来救。
于斯时也。
雷雨晦冥霰雪交注。
第八级中平旦火起。
有二道人不忍焚烬投火而死。
其焰相续经馀三月
入地刹柱乃至周年。
犹有烟气。
其年五月
有人从东莱郡至云。
见浮图在于海中光明俨然。
同睹非一。
俄而云雾乱起失其所在。
至七月
平阳王侍中斛斯椿所挟。
西奔长安
至十月
洛京迁于漳邺。
先时流支奉敕。
创翻十地。
宣武皇帝命章一日亲对笔受
然后方付沙门僧辩等。
讫尽论文。
佛法隆盛俊蔚然。
相从传授孜孜如也。
又敕清信士李廓。
撰众经录。
廓学通玄素条贯经论。
雅有标拟。
故其录云。
三藏流支自洛及邺。
爰至天平二十馀年。
凡所出经。
三十九部。
一百二十七卷。
即佛名楞伽法集深密等经。
胜思惟大宝积法华涅槃等论是也。
沙门僧朗道湛。
侍中崔光笔受
具列唐贞观内典录。
廓又云。
三藏法师流支房内经论梵本。
可有万甲。
所翻新文笔受藁本。
满一间屋。
然其慧解与勒那相亚。
而神悟聪敏。
洞善方言兼工咒术则无抗衡矣。
尝坐井口。
澡罐内空。
弟子未来无人汲水。
流支乃操柳枝聊撝井中。
密加诵咒才始数遍。
泉水上涌平及井栏。
即以钵酌用之盥洗。
傍僧具见莫测其神。
咸共嘉叹大圣人也。
流支曰。
勿妄褒赏。
斯乃术法。
外国共此方不习。
谓为圣耳。
惧惑世网遂秘不宣。
于时又有中天竺僧勒那摩提
魏云宝意
博瞻之富理事兼通。
诵一亿偈。
偈有三十二字。
尤明禅法意存游化。
正始五年初届洛邑
译十地宝积论等大部二十四卷。
又有北天竺僧佛陀扇多
魏言觉定
正光元年
至元象二年
洛阳白马寺邺都金华寺
译出金刚上味等经十部。
当翻经日。
洛阳内殿。
流支传本。
馀僧参助。
其后三德乃徇流言。
各传师习不相询访。
以弘法之盛。
略叙曲烦。
敕三处各翻讫乃参校。
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
时兼异缀。
后人合之共成通部。
宝唱等录。
宝意沙门神理标异。
领牒魏词偏尽隅隩。
每令讲华严经。
披释开悟精义每发。
一日正处高座。
忽有持笏执名者。
形如大官云奉天命来请法师讲华严经曰。
今此法席尚未停止。
待讫经文当从来命。
虽然法事所资独不能建。
都讲香火维那梵呗咸亦须之。
使者即如所见讲诸僧。
既而法事将了。
又见前使。
云奉天命故来下迎。
含笑熙怡告众辞诀。
奄然卒于法座。
都讲等僧亦同时殒。
魏境闻见无不嗟美。
时又有沙门法场于洛阳长者问经一卷。
虽阙传对而是正文。
法上录。
熙平元年
有南天竺波罗柰城婆罗门。
姓瞿昙氏
名般若流支。
魏言智希。
元年兴和末
邺城
译正法念圣善住回诤唯识等经论。
凡一十四部。
八十五卷。
沙门昙僧昉笔受
当时有沙门菩提流支与般若流支前后出经。
而众录传写率多轻略。
各去字但云流支。
而不知是何流支。
迄今群录译目相涉难得详定。
期城郡杨衒之
撰洛阳伽蓝记五卷。
故其序略云。
三坟五典之说。
九流百氏之言。
并理在人区而义非天外。
至如一乘二谛之言。
六通三达之旨。
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若夫顷日感梦满月流光。
阳门饰毫眉之象。
夜台图绀发之形。
尔来奔竞其风遂广。
至如晋室永嘉寺。
惟有四十二。
皇魏受图嵩洛京寺出馀千数。
王士庶笃信经营。
名僧异瑞纷纶间起。
今采摘祥异者。
具以注之。
文多不载。
时西魏文帝大统中
丞相宇文黑泰。
兴隆释教崇重大乘。
虽摄总万机而恒扬三宝。
第内常供百法师
寻讨经论讲摩诃衍
又令沙门昙显等。
依大乘经。
撰菩萨藏众经要及百二十法门。
始从佛性终尽融门。
每日开讲。
即恒宣述以代先旧。
五时教迹迄今流行。
香火梵音礼拜导。
咸承其则。
山东江表乃称学海。
仪表有归未能逾矣。
至周文帝二年
有波头摩国律师那跋陀罗
周言智贤
共耶舍崛多等。
译五明论。
谓声医工术及符印等。
沙门智仙笔受
武帝天和年。
有摩勒国沙门达摩流支。
周言法希。
奉敕为大蒙宰晋阳公宇文护
译婆罗门天文二十卷。
又令伽陀国禅师阇那耶舍。
周言藏称。
共弟子阇那崛多等。
于长安故域四天王寺。
天子问经六部
沙门圆明道辩
城阳萧吉笔受
于谨北周 493 — 5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3—568 【介绍】: 北周河南洛阳人字思敬小名巨弥
有识略,好《孙子》,解诸国语言。
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引为长流参军
镇压破六汗拔陵、鲜于脩礼等。
孝庄帝时,又随元天穆尔朱天光镇压葛荣万俟丑奴
宇文泰平凉,献谋移都关右,为魏孝武帝西迁,专政作准备。
西魏时,从泰征战,多有智谋。
历迁柱国大将军、后军大都督雍州刺史
死,孝闵帝尚幼,宇文护虽受顾命,名位素下,不能服众。
久当权势,出为言,群公始服。
封燕国公,迁太傅
武帝保定三年,以为三老。
全后周文·卷五
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人
魏仆射元纂辟为铠曹参军正光中广阳王元深引为长流参军,除积射将军
孝昌中,进都督宣威将军冗从仆射
孝庄帝即位,除镇远将军,转直寝,拜征虏将军封石城县伯
普泰初征北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授大都督太昌中入关,贺拔岳表为卫将军咸阳郡,寻迁夏州防城大都督兼长史,征为关内大都督
孝武西迁,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雍州刺史进封蓝田县公大统初骠骑大将军开府,以沙苑功进封常山郡公,寻拜大丞相长史大行台尚书,除大都督大将军恒州刺史,入为太子太师,拜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寻镇潼关,加华州刺史,拜司空,进柱国大将军
恭帝即位,除雍州刺史,以平江陵功别封新野郡公,拜大司徒
孝闵受禅,进封燕国公,迁太傅大宗伯保定中为三老,天和二年雍州明年卒,赠雍州刺史谥曰文
王士良北周 500 — 5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81 【介绍】: 北周太原晋阳人字君明
北魏殷州车骑府司马。
入齐,累官豫州刺史
北周武帝保定中宇文护东征,权景宣兵围豫州士良举城降,授大将军小司徒封广昌郡公
寻除荆州总管,行荆州刺史
鄜州荆州
建德六年,授并州刺史,加上大将军
薛善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河东汾阴人字仲良
薛和子。
少为司空参军事,转盐池都将
北魏孝武帝西迁,仕东魏河东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高欢败于沙苑,西魏宇文泰以为汾阴,干用强明,一郡称最。
寻征为行台郎中,以屯田功,赐爵龙门县
河东郡赐姓宇文氏
封博平县公
北周仪同齐轨与善私语,不满宇文护专政。
以告,轨被杀,善迁京兆尹隆州刺史少傅
卒年六十七。
王勇北魏至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至北周代武川人本名胡仁
少雄健,膂力过人。
北魏孝庄帝永安中随军镇压万俟丑奴,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从宇文泰东魏大战,以功授帅都督
又从平赵青崔,除卫大将军殷州刺史
九年邙山之役,西魏大军不利,唯等三人有殊功,拜上州刺史赐名勇
后又累积战功,封永固县伯,进位大将军
以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入北周柱国侯莫陈崇晋公宇文护前,当众折辱之,因惭恚,疽发背而卒。
赵贵北周 ? — 5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7 【介绍】: 北周天水南安人字元贵
北魏末,从尔朱荣元颢有功,封燕乐县
贺拔岳平关中,累迁大都督
岳为侯莫陈悦所杀,诈降悦,收岳尸,奔平凉,首议迎宇文泰
宇文泰大都督
后以预立西魏文帝勋,进爵为公。
后拜柱国大将军赐姓乙弗氏
北周孝闵帝时迁大冢宰进封楚国公
以谋杀宇文护,事觉被诛。
叱罗协北周 499 — 5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9—574 【介绍】: 北周代郡人,旧与宇文邕同名,后改今名。
少寒微,尝为州小吏
后为尔朱兆司马。
兆死,事窦泰,为监军
窦泰宇文泰所杀,降,授大丞相东阁祭酒,累迁相府属从事中郎,颇见信任。
后除直阁将军恒州大中正南岐州刺史
镇压氐族起事。
宇文护入朝,委以腹心,赐姓宇文氏
累官少傅,位柱国,爵南阳郡
诛,除名。
武帝建德中复爵。
薛端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河东汾阴人字仁直本名沙陀
世为河东著姓。
少有志操,励精笃学。
年十七,司空高乾辟为参军
以天下纷乱,弃官归乡里。
后归宇文泰,为大丞相府户曹参军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从宇文泰东魏大战,擒东魏窦泰,复弘农,战沙苑,以功累迁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进爵为侯。
赐姓宇文氏,赐名端
北周孝闵即位,除工部中大夫,进爵为公。
晋公宇文护废帝不附从,出为蔡州刺史,有惠政,寻转基州刺史
未几卒,年四十三。
遗诫薄葬。
全后周文·卷六
字仁直河东汾阴人,魏常主守孝通从子,本名沙陁
司空高乾辟为参军,赐爵汾阴县
弃官。
大统中征为大丞相府户曹参军,加冠军将军中散大夫,进爵为伯,转丞相东阁祭酒,加本州大中正,迁兵部郎中改封文城县伯,加使持节平东将军吏部郎中,出为李弼行军长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转尚书左丞,进吏部尚书赐姓宇文氏
恭帝末拜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进爵为侯。
孝闵受禅,除工部中大夫,转民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蔡州刺史
明帝初转基州刺史,卒,谥曰质
李贤北周 502 — 5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569 【介绍】: 北周陇西成纪人,家于高平字贤和
魏孝庄帝永安末万俟丑奴起事,为尔朱天光所破,其部万俟道洛据原州计退之。
尔朱天光至,以原州主簿
累迁高平
后随宇文泰,从宇文导侯莫陈悦
数立功,历官原州刺史,防柔然
后以弟子李植谋诛宇文护事,坐除名。
起讨荆州蛮,授瓜州刺史
河州总管河州刺史,大营屯田,多设斥候,于是羌、浑敛迹。
武帝尝养于家,因念旧恩,征拜大将军
卒谥桓
李植北周 ? — 5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7 【介绍】: 北周陇西成纪人
李远子。
宇文泰相府司录参军,掌朝政。
周孝闵帝即位司会
宇文护执政孝闵帝深忌之,谋诛,谋泄,被杀。
李远北周 507 — 5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57 【介绍】: 北周陇西成纪人字万岁
李贤弟。
初为别将,从尔朱天光西征,除长城郡原州大中正
后隶宇文泰麾下,屡从征战,并有功,累迁尚书左仆射
周孝闵帝即位,进位柱国大将军
李植欲诛晋王宇文护,谋泄,被迫自杀。
谥忠
全后周文·卷五
字万岁陇西成纪人,家于高平大将军贤弟。
武骑常侍,转别将,除伏波将军长城郡原州大中正,迁高平郡
孝武西迁,授假节、银青光禄大夫主衣都统封安定县伯
文帝即位,迁使持节、征东大将军,进爵为公,授都督原州刺史,未行,以沙苑功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阳平郡公,除大丞相府司马,授河东郡,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东宫建,授太子少傅,转少师,授行台尚书都督义州弘农等二十一防军事,拜大将军,除尚书左仆射恭帝末,授小司寇
孝闵受禅,进柱国大将军,坐子植谋诛宇文护,事泄自杀。
建德元年赠本官,加陕州刺史谥曰忠
隋开皇初追赠上柱国黎国公改谥曰怀
杨忠北周 507 — 5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68 【介绍】: 北周弘农华阴人,家于武川小名奴奴
隋文帝杨坚父。
初被虏至,从元颢,除直阁将军
后从尔朱兆,拜都督
北魏孝武帝西迁。
宇文泰征战,擒窦泰,破沙苑,河桥之役,与壮士五人力战守桥,破稽吴,解玉壁之围,战邙山,积功累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朔州刺史
又出镇穰城,尽定汉东之地。
西魏恭帝初,赐姓普六茹
入周,闵帝,镇蒲坂,与达奚武同迎纳齐降将司马消难
明帝武成初进封随国公
武帝时,迁大司空
以不附宇文护,出为泾州刺史
杨坚建隋,追尊为太祖武元帝
全后周文·卷五
字掩于弘农华阴人小名奴奴,客游泰山,城陷,为梁兵所执,从北海王颢,除直阁将军败,历事尔朱度律尔朱兆,赐爵昌县,拜都督,又别封小黄县伯;从孝武西迁,进爵为侯,除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大统初,奔梁,为大德主帅、关外侯;寻归国,以沙苑功迁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襄城县公,除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转洛州刺史,除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迁朔州刺史,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进爵陈留郡公
恭帝即位赐姓普六如氏,行同州事。
孝闵受禅,入为小宗伯,进柱国大将军武成初进封隋国公,寻治御正宗大夫保定中,迁大司空泾州刺史
天和三年卒,赠太保谥曰桓
隋受禅,追尊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独孤信北周 503 — 5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7 【介绍】: 北周云中人本名如愿
善骑射北魏孝明帝正光末与贺拔度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
后为武卫将军大都督
入朝,后单骑从魏孝武帝西迁,进爵浮阳郡公,时荆州东魏荆州刺史
东魏高敖曹侯景等攻荆州,遂奔梁。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归,从宇文泰征战,以功累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
示礼教,劝农,州以富实,流民归附。
宇文泰以其著遐迩,赐名信
闵帝即位,迁太宗伯,进封卫国公
旋为宇文护所逼,自杀。
长女为北周明帝后,四女为唐高祖母,七女为隋文帝后,历周、隋、唐三代为外戚。
隋文帝追谥景
韩盛北周 ? — 5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4 【介绍】: 北周南阳堵阳人字文炽
涉猎经史,兼善骑射
起家开府行参军
李远征战,以战功累迁大都督
武帝保定中新平郡,居官清静,郡治肃然。
宇文护东征,于洛阳战死。
谥壮
王雄北周 508 — 5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8—565 【介绍】: 北周太原人,字胡布头,或作胡布头。
少有谋略。
北魏孝庄帝永安末,从贺拔岳入关,除征西将军
西魏文帝大统初,进爵为公。
十七年率军出子午,伐上津魏兴明年讨平之,置东梁州
魏恭帝时赐姓可频氏
北周孝闵帝立,授少傅封庸国公
北周武帝保定四年,从宇文护东征。
与齐将斛律明月战,阵亡。
侯莫陈崇北周 ? — 5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3 【介绍】: 北周代郡武川人字尚乐
世为武将。
少骁勇,善骑射
北魏末随贺拔岳尔朱荣镇压葛荣万俟丑奴起事,封临泾县侯
后从宇文泰,袭杀原州刺史史归。
西魏文帝大统元年,除泾州刺史,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封彭城郡公
大统中,与东魏战,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屡立战功。
西魏末,为宁州刺史,迁尚书令大司空
北周武帝初,晋公宇文护专政。
保定三年,被逼自杀。
萧泰南梁 ? — 5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8 【介绍】: 南朝梁宗室,字世怡
萧恢子。
,为谯州刺史
侯景乱,被执,逃至江陵
梁元帝承圣中郢州刺史
元帝死,陈霸先专政,征为侍中,不就,奔北齐。
永州刺史
北周武帝保定中宇文护东伐,降周,授蔡州刺史
政存简惠,深为吏民所安。
侯龙恩北周 ? — 5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2 【介绍】: 北周上谷人
侯植从兄。
北魏孝武帝西迁。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从宇文泰大战东魏,从擒窦泰,破沙苑,战河桥宇文护率众先锋为敌所围,赖龙恩挺身捍御得免。
北周孝闵帝即位,晋公宇文护专政,为亲任。
武帝建德元年被杀,龙恩亦遇害。
荆可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河东猗氏人
苦身勤力,供养其母。
母丧,庐墓,以孝行闻。
西魏文帝大统中,为大冢宰宇文护引见。
侯植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上谷人字仁干
起家奉朝请
北魏孝明帝正光中,义军四起,率募勇与义军战,并从贺拔岳镇压万俟丑奴等,除义州刺史
孝武西迁,授骠骑将军赐姓侯伏氏
宇文泰破沙苑,战河桥,进大都督
凉州刺史宇文仲和反,从独孤信讨擒之。
于谨江陵,累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肥城县公,又赐姓贺屯
北周,孝闵帝即位进爵郡公
晋公宇文护专政,杀大臣赵贵,诸宿将多不自安,从兄龙恩为所亲任,戒之,不听。
进劝,反遭疑忌,惧不免祸,以忧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