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全梁文·卷五十三
杲字明霞,吴郡吴人,起家齐中军法曹行参军、太子舍人、卫军主簿,迁尚书殿中郎,免,后为司徒竟陵王外兵参军迁征虏宜都王功曹史、骠骑晋安王咨议参军、司徒从事中郎。梁台建,以为骠骑记室参军,迁相国西曹掾。及受禅,除抚军长史,母忧服阕,拜建威将军中军临川王咨议参军,迁黄门侍郎、右军安成王长史,拜御史中丞,迁秘书监、太子中庶子、光禄卿、出为义兴太守,迁为司空临川王长史,领扬州大中正,历通直散骑侍郎、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左民尚书、太常卿,普通中历仁威将军、临川内史、金紫光禄大夫,大通初加特进,四年卒,年七十四,谥曰质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521或522
【介绍】:
南朝梁平原人,字孝标,本名法武。好学,家贫。齐武帝永明中,还江南,博览群书,时称“书淫”。梁武帝天监初,召入西省,典校秘书。安成王萧秀引为户曹参军,使撰《类苑》,未成,以疾去。讲学东阳紫岩山,从学者甚众。为《山栖志》,文甚美。武帝引见,应对失旨,不见用,著《辨命论》寄怀。注《世说新语》,广征博引,用书达四百余种,为世所重。明人辑有《刘户曹集》。
全梁文·卷五十一
僧孺字僧孺,东海郯人,魏卫将军肃八世孙。齐永明初为王国左常侍、太学博士、丹阳郡功曹,迁大司马豫章王行参军,出补晋安郡丞,除侯官令。建武初,除尚书仪曹郎,迁治书侍御史,出为唐令。梁受禅,除后军临川王记室参军,待诏文德省,出为南海太守,徵拜中书郎,领著作,迁尚书左丞,除游击将军兼御史中丞,迁少府卿,出监吴郡,还除尚书吏部郎,出为仁威南康王长史,行府州国事,遇谤,逮诣南司,免,起为安西安成王参军,迁镇右始兴王中记室、北中郎、南康王咨议参军,入直西省,普通三年卒,有《总集》十八《州谱》六百九十卷,《百家谱》三十卷,《百家谱集钞》十五卷,《两台弹事》五卷,集三十卷。
全梁文·卷五十三
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齐广陵大守昭明子,永明中为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天监中除右军安成王参军。迁兼廷尉正,免,南衮州刺史萧景引为冠军录事,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徵拜著作郎兼中书通事舍人,除通直正员郎,迁中书侍郎。大通初转鸿胪卿,领步兵校尉。中大通二年卒,年六十二,赠散骑常侍,谥曰贞子,有《丧服传》一卷,《宋略》二十卷,《续裴氏家传》二卷,《众僧传》二十卷,《集》十四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0—526
【介绍】: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佐公。陆慧晓子。少勤学,善属文。杜绝往来,昼夜读书数岁。年十七,举州秀才。与兄陆僚、陆任并有美名,时称三陆。与沈约、谢朓等共为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梁武帝天监初,为右军安成王主簿。武帝爱其才,命撰《新漏刻铭》、《石阙铭记》。累迁扬州大中正,太常卿。有文集。
全梁文·卷五十三
倕字佐公,吴郡吴人,晋太尉玩六世孙。齐永明中举秀才,辟竟陵王议曹从事参军、庐陵王法曹行参军。入梁为右军安成王外兵参军,转主簿,迁骠骑临川王东曹掾、太子中舍人、太子庶子、国子博士、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扬州别驾从事史,迁鸿胪卿,擢为吏部郎,参选事,出为云麾晋安王长史、寻阳太守,行江州府州事,左迁中书侍郎、司徒司马、太子中庶子、廷尉卿,又为中庶子,加给事、中扬州大中正,复除国子博士,守太常卿,普通七年卒,有集十四卷。
释惠超。姓王。太原人。永嘉之乱寓居襄阳。七岁出家住檀溪寺。为惠景弟子。景清恒平简雅有器局。普通之初总州僧正。以节俭闻之。超幼而清悟。容止详美进趣合度。事景一年。以众大諠杂乞移禅房依止僧崇禅师习学定业。年十二又从同寺僧受学通三玄。永明中。竟陵王请智秀法师。与诸学士随方讲授西至樊邓。超因冯受学。同时合席皆共服其领会。随秀还都住灵根寺。仍从法常乞受具足。诵戒不盈二日。听律未周两遍。皆识文知义镜其纤密。禀承师训无相忝也。及师亡后。又从智藏采习经论。藏曰。此子秀发当成美器。藏之出处多与同游。备通诸部名动京邑。后从慧集餐听毗尼。裁得数遍。集乃叹曰。不谓始学已冰寒于水矣。后还乡定省合境怀之。武帝敕还为寿光学士。又敕与观寺僧伽婆罗传译阿育王经。使超笔受。以为十卷。而晦德进人不专矜伐。故有要请多推旧德。藏后使其代讲让不肯当。或逢群贤博论。未曾不预辩通塞。及抗击前敌。知理将穷而必下。或遇机隙便亦应蹑而默。然斯亦禀识同所不安。而超能谦降若此。衣食趣济荣贵未邀襆无资蓄。安成康王萧雅秀。钦敬戒德。出蕃要请相携于镇。讲发风被远近服叹。康王薨后。吴平侯萧炳游夏口。复屈俱行。法筵又铺。学者称咏。还都续讲听侣相趍。二百馀僧四时习业。于普通七年卒。时年五十有二。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王姓太原人。永嘉之乱。寓居襄阳。七岁出家。为檀溪寺慧景弟子。以众太喧杂。乞移禅房。依止僧崇禅师习定业。年十二。又从同寺僧授学。通三玄。齐永明中。竟陵王请智秀法师。随方讲授。士之愿游从者无所限。超因受业。逮秀还都。居灵根寺。仍乞具足于法常。诵戒不盈二日。听律未终再席。皆文融义会。得其微奥。普通初。武帝诏其师总正州之僧事。以节俭闻。及师亡。依智藏探讨经论。藏曰。此子秀发。必成美器。因是出处与偕。备谈诸部。至于使之代讲。让不肯当。复究毗尼。慧集叹曰。不谓始学已冰寒于水矣。诏为寿光殿学士。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于正观寺。诏笔受。性不矜伐。善论辨。投机抵郤。应蹑如神。安成康王萧雅秀吴平侯萧炳出之蕃镇。俱邀以行。皆有弘宣之益。卒年五十二。寔普通七年也。
全梁文·卷五十九
逊字仲言,僩从兄子,宋御史中丞承天曾孙,州举秀才,天监中为奉朝请,迁中卫建安王水曹行参军,随府迁江州,还为安西安成王参军兼尚书水部郎,除仁威庐王记室,复随府江州,有集七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8—536或537
【介绍】:
南朝梁彭城人,字文宣,一作宣文。少博学,能为文,起家安成王法曹行参军。有隐逸志。尝居庐山东林寺。于山北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时人因称为“离垢先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济阴冤句人,字昭丘,或作昭岳。孤贫好学,治《周易》、《五经》。初为齐豫章王国侍郎。梁武帝天监初,任临川王参军事,转安成王功曹参军,兼《五经》博士,聚徒教授。博涉有机辩,说经析理,为当时之冠。江左以来,钟律绝学,无不精通。官至尚书仪曹郎,出为吴令。
全梁文·卷六十
孝绰字孝绰,彭城安上里人。本名冉,小字阿士,齐大司马府从事中郎绘子。天监初为著作佐郎,迁太子舍人尚书水部郎,出为平南安成王记室。寻补太子洗马,迁尚书金部郎,复为洗马,出为上虞令,迁除秘书丞,出为镇南安成王咨议,免。起为安西记室,累迁安西骠骑咨议参军兼司徒右长史、太府卿、太子仆、员外散骑常侍、廷尉卿,免。起为西中郎湘东王咨议,复为太子仆,除安西湘东王咨议参军,迁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左迁信威临贺王长史,除秘书监,有集十四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1
【介绍】:
南朝梁陈郡项人,字思纂。博通记传,善属文。齐世,州举秀才,除桂阳郡丞。萧衍(梁武帝)起兵,兴嗣奏《休平赋》,其文甚美,衍嘉之。入梁,拜安成王国侍郎。擢员外散骑侍郎,进直文德、寿光省。所作寺碑、铭、檄等,帝辄称善。后佐撰国史,官至给事中。有《皇帝实录》、《皇德记》等。均佚。今仅存《千字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36
【介绍】:
名一作微。南朝梁陈郡阳夏人,字玄度。谢璟子。好学,善为文,少与从叔谢朓俱知名。初为安西安成王法曹,累迁豫章记室,兼中书舍人。魏中山王元略北还,武帝饯于武德殿,赋诗三十韵,限三刻成。徵二刻便就,文甚美,帝再览。位终北中郎豫章王长史、南兰陵太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73
【介绍】:
北周人,南朝梁宗室,字智遐。萧秀子。年十二,入国学,博览经史,雅好属文。侯景作乱,萧纪称帝,撝任益州刺史,守成都。西魏军攻蜀,撝以城降,任侍中。入周,参与麟趾殿校定经史。出为上州刺史,为政仁恕。后于露门学为文学博士,官至少傅。善草隶,通算数医方。有集已佚。
全后周文·卷十九
撝字智遐,兰陵人,梁武帝弟安成王秀之子,封永丰县侯,历给事中、太子洗马、中舍人、黄门侍郎,出为宁远将军、宋宁、宋兴二郡守;转轻车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守。武陵王纪承制,授使持节、忠武将军,迁平北将军、散骑常侍,领益州刺史,及称尊号,附付中、中书令,封秦郡王。纪东下,以为征西大将军、都督益梁等十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守成都,兵败,降于魏。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归善县公。周受禅,进爵黄台郡公。武帝即位,授礼部中大夫,出为上州刺史,入为文学博士。天和末授少保,后转少傅,改封蔡阳郡公,建德二年卒,赠益州刺史,谥曰襄,有《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