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惠超” 相关资源
释惠超南梁 475 — 526
释惠超
姓王
太原人
永嘉之乱寓居襄阳
七岁出家住檀溪寺。
为惠景弟子。
景清恒平简雅有器局。
普通之初总州僧正
以节俭闻之。
幼而清悟。
容止详美进趣合度。
事景一年
以众大諠杂乞移禅房依止僧崇禅师习学定业。
年十二又从同寺僧受学通三玄。
永明中。
竟陵王智秀法师
与诸学士随方讲授西至樊邓。
因冯受学。
同时合席皆共服其领会。
还都住灵根寺。
仍从法常乞受具足。
诵戒不盈二日。
听律未周两遍。
皆识文知义镜其纤密。
禀承师训无相忝也。
及师亡后。
又从智藏采习经论。
曰。
此子秀发当成美器。
藏之出处多与同游。
备通诸部名动京邑
后从慧集餐听毗尼。
裁得数遍。
乃叹曰。
不谓始学已冰寒于水矣。
后还乡定省合境怀之。
武帝敕还为寿光学士
又敕与观寺僧伽婆罗传译阿育王经。
使笔受
以为十卷。
而晦德进人不专矜伐。
故有要请多推旧德。
后使其代讲让不肯当。
或逢群贤博论。
未曾不预辩通塞。
及抗击前敌。
知理将穷而必下。
或遇机隙便亦应蹑而默。
然斯亦禀识同所不安。
能谦降若此。
衣食趣济荣贵未邀襆无资蓄。
安成康王萧雅秀。
钦敬戒德。
出蕃要请相携于镇。
讲发风被远近服叹。
康王薨后。
吴平侯萧炳夏口
复屈俱行。
法筵又铺。
学者称咏。
还都续讲听侣相趍。
二百馀僧四时习业。
普通七年卒。
时年五十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