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鲁王监国时任澄波将军,乞师日本。有僧湛微自日本来,言以普陀山慈圣李太后所藏经为贽,日师必发。阮进、张名振请以阮美为使。至五岛山,僧湛微为长崎王所逐。事露,美知为僧所卖,遂载经返。
维基
黄国琦(1567年—1645年),字石公,号五湖,江西瑞州府新昌县天德乡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黄国琦年少游历南京,写下著《卖书买剑集》,文翔凤阅读后觉得惊奇,二人成为忘年之交,交游声誉传遍天下;崇祯九年(1636年)他中北闱举人第三名,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获授建阳知县。他在当地为政宽仁,荒年时捐俸建仓、积谷防饥;邻邑浦城县有流寇多名剽掠,朝廷命他摄理浦城事务,他用计单人匹马到贼巢谕降,地方因此安宁,浦城人民为他立祠祭祀。之后他两次获推举卓廉,调任山东滋阳县五月,于十七年(1644年)二月召对时称旨,口头授官吏科给事中。北京失陷,黄国琦降李自成,担任山东府尹。不久,弘光朝廷在阁部史可法、山东巡抚王燮推荐下改任他为兵科给事中,兼任职方主事,与杨芬同为监军副使。不久他因母亲生病辞官,终身不仕,拒绝洪承畴徵召,督兵迎战清兵战死,年七十八岁;鲁王朱以海监国,追赠他为兵科给事中、太仆少卿,谥襄悯。
维基
丁启浚(1569年—1636年),又名丁启浚,字亨文,号哲初,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授宝庆府、杭州府推官,后担任户部主事、吏部稽勋司员外郎。四十年正月起补考功员外郎,三月升验封司郎中。四十四年七月升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四十五年二月奉使鲁王府,四月以科道纠拾调任南京。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起为南京太仆寺卿管少卿事,三年四月调任北太仆寺卿、管西路验烙少卿事,四年正月引病告归。六年十二月起补南京太仆寺卿。崇祯即位,七年(1627年)十二月晋升为刑部右侍郎,次年转左侍郎,当时并无人担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所以启浚兼理两官之事。当时礼部尚书温体仁因为私怨弹劾浙党,司法官员没人敢去写判决书,启浚自告奋勇,写得公公正正,折服了温体仁。崇祯年间,皇帝整治阉党,启浚因为周起元、周顺昌等十三位大臣被太监李实陷害枉死,弹劾李实,并认为应该将李实斩首。而后温体仁拜相,启浚只好告病回家,崇祯九年,年六十八去世。追赠刑部尚书。。在台湾民间信仰中,被尊为丁府八千岁,云嘉地区多有奉祀。相传曾在云林口湖下崙弭平瘟疫,因此乡民建造下崙福安宫加以奉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6—1646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季重,号遂东。万历二十三年进士。知兴平、当涂、青浦三县,累迁袁州推官。后为九江佥事,罢归。居官通脱自放,不事名检,遇达官大吏,疏放绝倒,不能自禁。鲁王监国时,任礼部侍郎。清兵入绍兴后,居孤竹庵中,绝食死。工画,仿米家数点、云林一抹。好以诙谐为文,仿大明律制《奕律》,另有《律陶》、《避园拟存》、《谑庵文饭小品》等。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号谑庵,又号遂东、稽山外史,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年进士,曾知兴平、当涂、青浦三县,又任袁州推官、九江佥事。清兵破南京后,鲁王监国,以思任为礼部右侍郎,进尚书。顺治三年,绍兴为清兵所破,绝食而死。为文笔意放纵诙谐,时有讽刺时政之作。诗重自然,才情烂漫,惜放纵太甚,著有《游唤》《历游记》《王季重十种》等。
维基
吴钟峦(1577年—1651年),字峦稚,号霞舟,南直隶武进县(今常州)人,明末忠臣。吴钟峦弱冠成诸生,出入文社四十余年,海内推为名宿。崇祯四年(1631年)拔贡,选授光州教谕。同年秋举乡试。崇祯七年(年)甲戌科进士。授长兴县知县。崇祯十二年(1639年)削籍。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桂林府推官。弘光朝授礼部主事,未上任,南京城破。鲁王起兵,任礼部尚书,往来普陀山,组织抗清。监国鲁六年(1651年)八月,舟山城破。吴钟峦在孔庙捧孔夫子神位自焚殉国。
维基
徐人龙(1578年—1653年),字耳犹,号亮生,浙江上虞人,进士出身。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以麟经魁浙榜,与兄徐宗孺同登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任工部主事,榷荆关,商人德之,肖像以祀。督学荆岳,为湖南学政。寻迁分巡湖南道参议,时魏忠贤当国,决意终养,家居十二年。崇祯八年乙亥(1635年)服未阕,起复分守岭北道,服除拜命,有惠政,祀名宦。历任苏松兵备道按察使副使,会举边才卓异,奉敕监军,剿临蓝积盗,捷闻,升武昌道参政,又召对平台,超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破烧朝鲜船,赐金五十两、御扇八柄,特简兵部右侍郎。寻推户部尚书,催入京,抵淮闻甲申三月之变,移檄江南,中外感激。弘光时,以与马士英不合,勒致仕。鲁王监国,起为工部尚书。隆武元年(1645年)十月,召以兵部尚书入阁为武英殿大学士,遣人龙门下士闽抚吴春枝赍诏谕促入闽,不答。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在汀州被掳杀,人龙为其守节七年后去世。后以耆望居家,杜门缺扫。雅量过人,友爱昆季,捐赀置祭产,广宗祠,孝先贤,合族宗人咸称道勿替。卒年七十六。著有《守虔经略》、《留虔纪实》、《监剿随记》等。
维基
张以迈(17世纪—17世纪),字月征,号匡庐,浙江金华府浦江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以迈是万历十四年进士张应槐曾孙,自幼聪敏,成年后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负责册封江西藩王。鲁王朱以海监国,张以迈历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其后隐居在县北,因仰慕绿野香山称其堂名「缘香堂」,以诗酒自娱不问世事。客人来到谈及时政,他总装醉不回答,二十多年后饮酒过量患病去世。
维基
李世祺,字寿生,号确庵,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民籍。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初授行人。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陈大计之当定者二,曰兵食之计、民生之计。大弊之当釐者三,曰六曹之弊在吏胥、边吏之弊在欺隐、贪墨之弊在奢靡。夏旱帝祷雨未应,疏列恤畿甸、缓催科、预备储三说,帝并纳之。帝遣中宫监视诸镇,世祺上言内臣入奉天颜,出司兵食,既得阴伺内廷意旨,又得显操外廷事权,魏忠贤盗弄神器,奈何躬自剪之,复自蹈之。不纳。时进言者多获谴,帝又日亲细务,任察为明,世祺上言:诸臣言苟未当,辄蒙诘责;诘责未已,贬黜随之。言者前瞻后顾,恐干严谴,依阿得策,折槛无闻。且天子一日万几,神太运则疲,精太用则竭。圣人使公孤百职,环列任事,但责其成,不侵其事;课其效,不紊共权,奚必效后世察察之治。帝不能用。八月淫雨损山陵,昌平地动,又上言采公论以进退大臣,酌事情以衡量小臣,释疑忌之根,开功名之路,庶天变可回,时艰可济。帝以借端渎奏,切责之。七年,疏劾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及兵部尚书张凤翼溺职状,帝怒,贬福建按察使检校,且追罪文选郎吴鸣虞考选非人,亦贬三秩。御史龚廷献论救,不听。久之,起行人司副。十五年,迁太仆寺少卿。遣祭鲁王,事竣旋里。国变后杜门不出,以寿终。青浦县城东隅有“东皋草堂”,为李世祺居所,王时敏题额。又有吟啸堂、丽林场。清咸丰初,草堂将卖给他人,里人赎回,并进行修葺,奉世祺木主于中,名李太仆祠,后毁于兵火,未再重建。李世祺墓在五十保有桥,名李墓。
维基
王梦锡(16世纪—17世纪),字讷吾、锡侯,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四年(1624年),王梦锡中式甲子科应天乡试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获授工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外调江西南瑞佥事、广东参政、广东按察使和四川右布政使。弘光帝继位,召用王梦锡为添注太仆少卿,擢官太常卿、副都御史,因贪污被弹劾,同时又因和张捷有姻亲关系被降级。南京失陷,他前往绍兴谒见监国鲁王,代替李白春为户部尚书,尽力接济沈宸荃的兵饷,兼任兵部尚书。绍兴失守,他在南京半壁庵出家,到郑成功攻南京时计划为其内应,事发被杀害;他的仆人朱遵义保护其家人而被擒,严刑下不屈被杀。
维基
俞元良(?—1645年),字仲骧,中国浙江海宁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祯十五年(1642年)以监生中式壬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联捷癸未科进士。鲁王朱以海监国时,熊汝霖以数百人佔领海宁,当地百姓上万人迎接。熊汝霖欲选择一人负责带兵,而绅士持论皆首鼠状不愿担任,俞汝霖敷陈大义后,俞元良慨然接受,遂以监军兼海宁县知县。及清兵破城,与兄俞元礼一同殉节而死。清朝追谥节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46
【介绍】:
明浙江会稽人,字鲁瞻。崇祯中,以武学生举顺天乡试。南明鲁王授为职方主事。及清兵南下,绍兴失守,绝粒求死。见子高朗先跳海死,自是不复言,数日亦卒。
维基
王景亮(?—1646年),字武侯,苏州吴江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王景亮本名王佩,是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到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中书舍人。甲申之变后投奔南明,弘光年间,朝廷命他和徐复仪主管云南乡试,未实行而隆武帝就已经继位,迁任王景亮为湖广道御史,加太仆少卿及监军,负责恢复南京,又任命他巡按金华、衢州,兼视学政。隆武帝知道王景亮不遵从鲁王监国的令印,特命让他晋级;宗室朱议漎以巡抚联络南直隶、浙江,由他督理兵务,而徐锡禧以衢州督饷监军和陈谦一同守卫。衢州靠近鲁王的守地,政令混乱,鲁王亦在该处置官,隆武朝廷擢升他为都御史巡抚,并奉命通好鲁王,但没有回音。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清兵迫近,派使者招降,王景亮斩杀使者。衢州失陷,他自经殉国,他某个小侍从献给清兵金钱,请求安葬王景亮,但清兵不同意,并留下这个侍从为奴役,这个侍从也上吊自杀。
维基
吴从鲁(?—1646年),字秉礼,别号金堂,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河南南阳县知县。左迁江西按察司知事,升福建某县令。擢刑部贵州司主事,转工部虞衡司主事。奉敕提督湖广紫荆关,以刚直触忤权贵,降职为长芦盐运司运判。后调任都察院经历,升为兵部武库司员外,迁任本部车驾司郎中。出任四川布政司右参议,分守上川南道。不久,以养病归山阴州山故里。顺治元年(1645),鲁王在绍兴监国,礼部侍郎王思任荐之,授通政使司左参议。监国鲁元年丙戌(1646)六月丙子朔,江上兵溃,二十八日,清兵破义乌,浙东不守,从鲁年已八十,野服避居入山;誓不薙发,设棺于庭曰:“有踪迹我者,即盖棺!”不久病重,沐浴后正衣冠含笑入卧棺中,命家人盖之,遂气绝。初,从鲁兄吴从义知长安县,城陷投井死。从鲁临命时曰:『吾恐有愧于吾兄也』。鲁王赐谥曰襄悯。
维基
徐复仪(?—1646年),字亦如,号汉官,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徐复仪是徐惟贤的孙子,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式浙江乡试第二十三名举人,次年(1643年)联捷进士,授行人司行人。甲申之变后,安宗即位,徐复仪上疏:「耻辱未报仇,逆贼未擒拿,梓宫未归还,国殇未抚恤,太子、二王未归还,应该义战,不应利战;应该力战,不应舌战;应该公战,不应私战。」没有回应。之后他改任刑部广西司主事,转员外郎,惩治逆臣罪行,有能干声誉;又和林志远分别到云南、贵州主持乡试,但未到达当地南京已经失守;虽然当时局势动荡,他依然为考生举行宾兴之礼。同时他也夜访沐天波,令其布置兵卫镇抚,少数民族不敢放肆;监国鲁王召用他为御史,未有赴任。隆武二年(1646年)徐复仪到福京谒见隆武帝,升任检讨、编修,哭著婉拒晋官翰林学士;福京失守后穿著幅巾草鞋辞别父母妻妾,独居山中背诵《离骚》,也曾在悬崖跳下,却死不去。某天风雨昏暗间他哭著投谷自杀,眼睛还在张开,他的父亲来到拿著尸首痛哭,于是他瞑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浙江会稽人,字武贞。天启五年进士。授翰林修撰,与修《三朝要典》。崇祯中乞假归乡。鲁王监国于绍兴,拜为兵部尚书。清兵过江陷绍兴,鲁王遁入海,煌投水死。
维基
詹承祉(16世纪—17世纪),字聚侯,号介繁,浙江衢州府常山县后园乡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詹承祉在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长葛知县,调任兰阳,以文申饬吏治,案件为之一清,奸人收敛。父母去世丁艰,服阕后补任补遂宁知县,在当地德威并行,停止折驿马价和盐引等弊政;公馀也会教授士子,提拔多位名士,因不屑逢迎上级而辞官。后来他入朝担任兵部主事,转员外郎,鲁王监国时任工部营缮司郎中,死后入祀乡贤祠。
维基
章正宸(?—1646年),字羽侯,号格庵,晚号禹东饿夫。浙江会稽人,明末政治人物。早年师从刘宗周,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顺天府乡试第四名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 ,工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与马世奇、张溥等相交莫逆。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科给事中,因上疏弹劾辅臣王应熊,崇祯帝大怒,被逮下诏狱拷讯,给事中吴麟徵、傅朝佑救之无效,被革职归乡。崇祯九年(1636年)冬,召起为户科给事中,十二年任湖广乡试副主考,从废卷中拔取曹胤昌为第一名。巡视苏松诸郡饷务,陈漕政八害一要,升吏科右,十三年巡视太仓银库。十四年,洛阳被攻陷,福王朱常洵被杀,崇祯于乾清宫召对群臣,章正宸相继弹劾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督师杨嗣昌,在会推宣大总督人选上,首辅周延儒欲以门生江禹绪陪推,又欲起复被革职的门生前江陵知县史元调和恢复前辅臣冯铨冠带,被正宸争论,未能成功。十五年五月,会推阁员,章正宸与吏部尚书李日宣、掌河南道御史张瑄共事,先推十三人,帝命再推,又列十一人,六月辛酉,崇祯召对中左门,以滥举房可壮、宋玫、张三谟三人,将李日宣、章正宸下狱,又谪戍均州。安宗时,官至大理寺左寺丞,见国事日非,弃官归里;鲁王监国时,授吏部左侍郎,掌部事,守赭山(在浙江萧山县),招募赭山乡民组建赭山营。绍兴失陷,出家为僧。
维基
王瑞栴(?—1647年),字圣木,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明末至南明政治人物。王瑞栴是天启四年(1624年)浙江乡试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获授苏州推官,兼理当地兑运,调和军民交兑不和,省霞每年不必要的开支三万金,上级让他立碑纪录。不久他改任河间推官,转官职方员外郎和郧襄佥事,适逢张献忠以谷城要求招抚,熊文灿准许,他建议找林铭球、左良玉抓拿对方,反对招抚;其后混世王、整世王、常国安、王光恩、惠登相相继乞抚,他亦反对熊文灿招抚,到张献忠再次叛乱,在墙壁写下:「不受张献忠钱者,郧襄道王瑞栴一人耳。」于是他声名大噪。弘光帝继位,召用王瑞栴为太仆少卿,上陈官吏虐民,很快告归;到鲁王朱以海监国,他以左佥都御史兼理军饷,提出稳固民心、不要扰民,反驳方国安争饷。隆武帝徵召他到福建督理浙东兵饷,晋副都御史掌管都察院,福建和温州沦陷后隐居在山中,不接受清朝招降;永历元年(1647年)五月望日是他的生日,他拜过家庙后举行聚会,但很久也不出现,被发现在寝室时自缢而死,留下遗书五日后殓葬,官吏验视后发现他已死去五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方侯。崇祯十六年进士。南明弘光时,为史可法监纪推官。隆武时为御史。鲁王监国,官参政,分守兴泉道。清兵破兴化,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雨殷。崇祯四年进士。授同安知县,擢户科给事中。上二十余疏言兵事及用将之误,坐是谪官。福王立,召还。鲁王监国,以右佥都御史督师防江,战屡败。进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从鲁王泛海。为郑彩所杀。
维基
熊汝霖(?—1648年),字雨殷,浙江余姚县(今浙江慈溪)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吏部观政,授同安知县。崇祯十四年,升任户部给事中。后降为福建按察司照磨。与孙嘉绩举兵浙江抗清,迎鲁王朱以海于绍兴。1645年,因军功擢升兵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1648年,为拥有重兵的郑彩所杀。福建同安知县任内曾率兵渡海,在厦门击败荷兰殖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