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臺灣文獻叢刊·劍花室詩集
本書(一冊一五二面九一、二○○字)合「大陸詩草」、「寧南詩草」及「劍花室外集」之一、之二而成,連橫撰。作者別號劍花,其里居、閱歷見第六四種「臺灣詩乘」篇。作者嘗於民元至三年暢遊大陸,得詩一百二十六首。「自序」有云:「顧念此行窮數萬里路、為時幾三載,所見所聞、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言者。孤芳自抱,獨寐寤歌,亦以自寫其志而已』。「寧南詩草」「自序」作於民國十五年西湖寄寓,有云:『甲寅(三年)冬,余歸自北京,仍居寧南。寧南者,鄭氏東都之一隅也。登高南望,不知涕淚之何從矣。客中無事,爰取篋中詩稿編之,起甲寅冬、訖丙寅(十五年)之夏,凡二百數十首,名曰「寧南詩草」;誌故土也』。作者哲嗣震東先生撰「弁言」指出:其中『自「寧南春望」至「別臺北」凡二百五十四首,為此十三年間(按甲寅至丙寅)之作;丁卯(十六年)自杭州又回臺南,至癸酉(二十二年)離臺赴滬,所作凡二十一首,先生亦親自編入此集中』。合計後補諸詩,共得二百七十五首。又,作者著「雅堂文集」(刊列第二○八種)中另有「寧南詩草序」一篇,可供參讀。「外集」二,「弁言」亦有說明:「劍花室外集」之一,「為先生自乙未(清光緒二十一年)割臺以後,至辛亥(宣統三年)遊大陸之前青年期之作,凡四百六十五首』;「外集」之二,「為先生癸酉至乙亥(二十四年)晚年之詩,間有缺字或缺句者,蓋先生未完成之作也;凡四十九首』。
大陸詩草·魏序
甲寅冬,連子歸自北京,夜款余關,出所為大陸詩草,以序屬余;既而別去,重以書相屬。余於詩非所長,何敢為序?第念我先民自中華大陸來居茲土,涉重洋、冒危難,披荊斬棘,以闢田廬、宏子姓。當其時,豈暇治文字哉?其後騷人墨客蟬聯競起,類皆寄滄洲之逸興,寫鯤海之風光,取材不富;欲求如連子行數萬里路、大暢厥辭者,奚可多覯?連子涉江、渡河,入燕都,出長城,登陰山;忖其志,豈徒欲以詩鳴哉?將牢騷滿腹,目之所擊、足之所履,人力舟車之所至,懷古傷時,慨然著為吟詠;道山川美好,不可不惜,歷史興亡、國家民族凌轢隆替,不可不鑑。故前後百數十首,義存乎揚厲,不嫌其夸;情迫於呼號,不病其激。而其奔放處,苦心孤詣,務去陳言,其辭雖騁,其旨實歸。左太沖、阮嗣宗詠史詠懷之亞也。
連子為人如其詩。五年前與余訂文字交。未游大陸,文多於詩;既游之後,詩文益變。連子南人,名橫,字雅堂,武公其號也。
乙卯春,潤庵魏清德序於臺日報社。
連子為人如其詩。五年前與余訂文字交。未游大陸,文多於詩;既游之後,詩文益變。連子南人,名橫,字雅堂,武公其號也。
乙卯春,潤庵魏清德序於臺日報社。
大陸詩草·自序
連橫久居東海,鬱鬱不樂,既病且殆,思欲遠遊大陸,以舒其抑塞憤懣之氣。當是時,中華民國初建,悲歌慷慨之士雲合霧起,而余亦戾止滬瀆,與當世豪傑名士美人相晉接,抵掌譚天下事,縱筆為文,以譏當時得失,意氣軒昂,不復有癃憊之態。既乃溯江、渡河、入燕都,出大境門至於陰山之麓,載南而東渡黃海,歷遼瀋,觀覺羅氏之故墟而吊日俄之戰跡,若有感於東亞興亡之局焉。索居雞林,徘徊塞上,自夏徂冬,復入京邑。將讀書東觀,以為名山絕業之計,而老母在堂、少婦在室,馳書促歸,棄之而返。至家,朋輩問訊,輒索詩觀。發篋視之,計得一百二十有六首,是皆征途逆旅之作,其言不馴。編而次之,名曰「大陸詩草」,所以紀此游之經歷也。
嗟乎!余固不能詩,亦且不忍以詩自囿。顧念此行窮數萬里路,為時幾三載,所聞所見,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亦言者。孤芳自抱,獨寐寤歌,亦以自寫其志而已!殺青既竟,述其梗概,將以俟後之瞽史。
乙卯仲春,臺南雅堂連橫序於劍花室。
嗟乎!余固不能詩,亦且不忍以詩自囿。顧念此行窮數萬里路,為時幾三載,所聞所見,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亦言者。孤芳自抱,獨寐寤歌,亦以自寫其志而已!殺青既竟,述其梗概,將以俟後之瞽史。
乙卯仲春,臺南雅堂連橫序於劍花室。
寧南詩草·胡序
寧南為臺灣首善之區。三百年中,詩文充汗,有其名而無其詩,有其詩而卒少有人焉為之後者,豈以玄海為鴻溝哉?近代卓越如連子,旗鼓騷壇,獨饒著作,其亦可謂三百年文獻中之秀者歟!然而海桑身世,為時屈、為地屈、為名與利屈,則其人品、文品、詩品亦為之一變。有心文獻者,無不為連子惜,並為寧南人惜也。
余與連子為文字交,又同里閈,所以屬望者甚殷。而連子能獨以文豪。且非僅以文豪也,落日神洲,仗劍壯游,其人奇、其氣奇,則其詩亦無之而不奇。甚不可以寧南第二人自命也!連子少主報政,論大事幾二十載,獨介然不為功名富貴動其心;雖歷試諸艱,不挫所守,嗚呼賢矣!
中國革命以來,搶攘昏墊,棘地荊天,出其死力以與五千年史學相抗衡,噩噩落落、莽莽蒼蒼,為文獻中備一席。其造就豈等凡哉!嗚呼!臺灣之時何如時、地何如地、名何如名?寧南詩草之傳不傳,何待序哉?何待序而始著哉?寸心自足千古,持此以序寧南之詩,而寧南之詩為何如矣!
丁卯孟諏,臺南胡殿鵬序。
余與連子為文字交,又同里閈,所以屬望者甚殷。而連子能獨以文豪。且非僅以文豪也,落日神洲,仗劍壯游,其人奇、其氣奇,則其詩亦無之而不奇。甚不可以寧南第二人自命也!連子少主報政,論大事幾二十載,獨介然不為功名富貴動其心;雖歷試諸艱,不挫所守,嗚呼賢矣!
中國革命以來,搶攘昏墊,棘地荊天,出其死力以與五千年史學相抗衡,噩噩落落、莽莽蒼蒼,為文獻中備一席。其造就豈等凡哉!嗚呼!臺灣之時何如時、地何如地、名何如名?寧南詩草之傳不傳,何待序哉?何待序而始著哉?寸心自足千古,持此以序寧南之詩,而寧南之詩為何如矣!
丁卯孟諏,臺南胡殿鵬序。
寧南詩草·自序
甲寅冬,余歸自北京,仍居寧南。寧南者,鄭氏東都之一隅也。自吾始祖卜居於是,迨余已七世矣。乙未之後,余家被毀,而余亦飄泊四方,不復有故里釣遊之樂。今更遠隔重洋,遁跡明聖,山色湖光,徘徊几席;而落日荒濤,時縈夢寐,登高南望,不知涕淚之何從矣!
客中無事,爰取篋中詩稿編之,起甲寅冬、訖丙寅之夏,凡二百數十首,名曰「寧南詩草」,誌故土也。
嗟乎!寧南雖小,固我延平郡王締造之區也。王氣銷沈,英風未泯,鯤身、鹿耳間,其有唏髮狂歌與余相和答者乎?則余之詩可以興矣!
丙寅仲秋,臺南連橫序於西湖之瑪瑙山莊。
客中無事,爰取篋中詩稿編之,起甲寅冬、訖丙寅之夏,凡二百數十首,名曰「寧南詩草」,誌故土也。
嗟乎!寧南雖小,固我延平郡王締造之區也。王氣銷沈,英風未泯,鯤身、鹿耳間,其有唏髮狂歌與余相和答者乎?則余之詩可以興矣!
丙寅仲秋,臺南連橫序於西湖之瑪瑙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