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魏源清末 1794 — 18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4—1857 【介绍】: 湖南邵阳人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
道光二年举人,会试落第,纳赀为内阁中书二十五年始成进士
熟于国故朝章,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
治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与龚自珍齐名。
陶澍等幕,襄助筹办漕、盐、河诸大政。
鸦片战争后作《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
进士后官高邮知州
晚年弃官潜心著述。
有《古微堂诗文集》、《圣武》、《史新》、《老子本义》等。
魏源字默深邵阳人
道光乙巳进士,由内阁中书历官高邮知州
有《古微堂诗集》。
魏源(1794—1857) 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谱名远达字汉士,后字默深(亦作墨生),号良图
湖南邵阳金潭(今属隆回)人。
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官至高邮知州
生前多次登临黄鹤楼,考证山脉、河道的古今变化。
嘉庆十九年(1814)冬,随父出洞庭湖北京途中,借赏雪之兴独自登临黄鹤楼,远眺江汉景色,写下《黄鹤楼》五言律诗;嘉庆二十五年,路过武昌,写《江行杂诗》以抒登临黄鹤楼之感慨;道光二十四年(1844)秋,在汉阳文学家姚莹,再次作诗《汉阳送人入蜀二首》,流露出对黄鹤楼的留恋之情。
维基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号良图
湖南省邵阳县金潭人(今邵阳市隆回县金潭)。
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的好友。
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文人之一。
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魏源29岁参加顺天乡试,考中举人,试卷得到宣宗褒扬,但此后会试却落第,房考刘逢禄深感可惜。
1840年1841年,曾参与裕谦戎幕,依照英国战俘的口供编成《英吉利小志》。
1841年7月,在镇江林则徐相遇,纵谈时事和今后对策。
1843年1月,依靠林则徐广州翻译的报纸并以林的《四洲志》为基础写就50卷的《海国图志》,而魏源撰写该书时曾长年待在南京,其宅邸即小卷阿。
魏源内阁中书,直到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方中进士,殿试位列三甲第93名,以知州分发江苏,赞权兴化
官至高邮州知州
1847年魏源前往广州澳门,访问知名儒者陈澧,会晤葡萄牙理事官,又前往香港,采购各国书籍,将《海国图志》拓展为60卷。
1853年,依据西方新出著述,如葡萄牙马吉士的《地理备考》,续写为100卷。
晚年隐居杭州,潜心佛教,法名承贯
病逝于杭州
清史稿》有传。
主要活动
  • 184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