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熙载清 1813 — 18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3—1881 【介绍】: 江苏兴化人字伯简一字融斋
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左中允
大学士倭仁以操尚相友重,论学则有异同。
自子史、天文、算法、字学韵学,无不通晓。
文艺尤具卓识。
主讲上海龙门书院
有《持志塾言》、《概》、《昨非集》等。
词学图录
刘熙载(1813-1881) 字伯简号融斋
室名古桐书屋。
江苏兴化人
晚清经学家、批评家。
道光二十四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咸丰三年奉命值上书房,为皇室子弟讲学。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北京,"官吏多迁避,熙载独留。
"隔年武昌江汉书院主讲
同治三年任国子监司业,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
同治六年应敏斋聘请,讲学于上海龙门书院光绪六年夏天,因疾返归故里。
熙载一生以治经学为主,诗、赋、词曲、书法、声韵、算术无不通晓。
有《艺概》、《昨非集》、《四音定切》、《说文双声》、《古桐书屋六种》、《古桐书屋续刻三种》。
维基
刘熙载(1813年2月25日—1881年)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晚清经学家、批评家。
刘熙载生于嘉庆十八年正月癸巳1813年2月25日)。
十岁丧父,数年后又丧母,笃行力学。
道光十九年(1839年),赴南京乡试中举。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春,赴北京参加会试,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
咸丰三年(1853年)奉命值上书房,为皇室子弟讲学,帝书“性静情逸”赐之。
咸丰六年,年终考绩,二乐察,名列一等,记名以道府用。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北京,“官吏多迁避,熙载独留。
胡林翼称他“贞介绝俗”。
隔年武昌江汉书院主讲
同治三年(1864年),补国子监司业,同年,补左春坊左中允,出督广东学政,作《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箴,“进诸生而训之,如家人父子”。
同治六年(1867年)应敏斋聘请,讲学于上海龙门书院至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十四年,“每五日必一问其所读何书,所学何事,讲去其非而趋于是。
丙夜,或周视斋舍,察诸生在否。
”,时人誉之为“以正学教弟子,有胡安定风。
光绪六年(1880年)夏,因疾返归故里。
晚年自称“于古人志趣,尤契陶渊明
其为学与教人,以迁善改过为归,而不斤斤为先儒争门户。
光绪七年二月乙未1881年3月2日),卒于古桐书屋。
清史稿》有传。
主要活动
  • 184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词学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