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万光泰清 1712 — 17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2—1750 【介绍】: 浙江秀水人字循初号柘坡
乾隆元年举人
工诗文,善画山水,精小学、音韵,尤擅算学
梁诗正邀,赴京续修《通考》,旋卒。
有《转注绪言》、《汉音存正》、《遂初堂类音辨》、《柘坡居士集》。
万光泰字循初一字柘坡秀水人
乾隆丙辰举人,举博学鸿词
有《柘坡居士集》。
柘坡居士集·序
近儒顾氏宁人之论曰: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
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余友万君循初计偕北上,馆尚书钱塘梁公第,以病卒。
方病中,奉书母氏永诀外,荟自定诗十二卷一缄寄余,有「可存则付令子存之,不者燬之」之语。
余与循初交好,磋切有年,而儿子如藻又尝从循初问字,情分宜然,固未尝属余为序也。
初,余尝与循初论天下士,循初屈指今古文,手推宁波全谢山先生第一,心识之。
庚午秋,遇谢山杭州,为亡友再拜,恳谢山诺从。
余既薄游频岁,归则谢山已病,不能作,今亦赴修文矣。
循初敬怀谓余:「循初有自记一则,历记某年至某地、某为作序,约计十馀序,迄不得其一二。
未知其文举不当意耶,抑散失无存也。
谢山已矣,序非子不可。
」余惟循初之诗之至,本不待序而章,而况于余序!
述夫求序不得及余不敢僭为序之由,以塞敬怀之请,或亦例于顾氏「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云云已尔。
刻既成,取循初别字,题曰「柘坡居士集」。
其古文、诗馀极夥,闻手自燬去。
外杂著十六种,则皆其自定缄寄者,俟他日续刻。
是为序。
时乾隆丙子十二月八日同里汪孟鋗康古
闻渔阁续集·序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渔父面目,柳子厚早已拈出矣。
柘坡先生善诗,有妙悟。
津门,与居士友善。
闻渔阁、汀馆,柘坡处也,邻积水。
每至秋空一碧,露葭烟苇,辄动江湖蓑笠之思。
因取唐人诗「鸣榔闻夜渔」之句以颜其阁,而诗亦由是得名。
呜乎!
最初机惟柳子得之,末后句非柘坡不能道也。
柘坡曰:「请试言最初、末后。
」余曰:「闻声见色,均可入道。
然得力处,色不如声。
故圆通妙悟,以耳根为最。
夫欸乃一声,则山水面目总在里许,而人不见也。
柳子可谓人境双忘、翛然独脱者矣。
柘坡居是阁也,身心一如,内外无馀。
试于更阑月落之际听鸣榔而来者,其声到耳耶,耳到声耶?
如声到耳,则听者居多,何江湖蓑笠之思不入其心也?
如耳到声,则有心领会,虽欸乃一声,已落第二义矣,何诗之清空超忽能若是乎?
然则这段消息,非末后一句亲到牢关者不能得也。
吾故曰:非柘坡不能道。
」顷之,柘坡动容,曰:「所谓末后句,吾得之矣。
」余曰:「请试道看。
柘坡乃以手作圆相,曰:「此中有真境,欲辨已忘言。
」遂相与大笑。
即书之,以弁其简端。
乾隆丙寅上巳后三日田盘栖碧释云拜手。
闻渔阁续集·自序
辛酉之冬,予在天津恂叔为筑屋三閒,后临积水,颜曰「闻渔阁」,取唐人「鸣榔闻夜渔」句也。
壬戌,予旋里。
癸亥,从兄宦粤东
甲子,复自粤北还。
今年春,公车四上不第,恂叔仍留予闻渔阁,则所为三閒者已辟为菭华馆,而向所谓积水者积土实其涯,复为三閒,尺寸不殊,户牖如故。
恂叔曰:「子知之乎?
水与土,皆人心之所生也。
向者视以为水,故惕然而临之;今也视以为土,故晏然而居之。
使予不告子以改作之故,又安知子不疑地之加长而室之潜移耶?
」居是阁凡一年,得诗若干首,即名曰《闻渔阁续集》。
千金敝帚,自享多惭。
然使登是阁者欲以知岁月之迁流,则诗亦不可废矣。
乾隆十年除夕秀水万光泰自序。
(录入:天印山人周沛
主要活动
  • 宏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