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席书明 1461 — 15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1—1527 【介绍】: 四川遂宁人字文同号元山
弘治三年进士
郯城知县历官户部员外郎,因云南灾异,上疏言源在朝廷弊政。
嘉靖初,“大礼”议起,揣帝意,草疏示桂萼然之,具疏并上之,遂由兵部右侍郎礼部尚书
遇事敢为,多切谏。
性颇偏愎,又因“大礼”得进,为时论不喜。
有《大礼集议》、《漕船志》、《漕运录》、《元山文选》。
维基
席书(1461年—1527年)字文同号元山四川遂宁县(今四川遂宁市)人,祖籍山西临汾
席书因上疏支持明世宗立生父为皇考,而成为大礼议事件重要核心人物。
弘治正德年间弘治三年(1490年)席书庚戌进士,授山东郯城县知县
入为工部主事,调任户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
弘治十六年云南发生天变和地震,孝宗侍郎樊莹巡视
樊莹回朝,上奏罢免监司以下三百多人。
席书上疏反对,并请求改革,但当时孝宗没有听取其意见:武宗即位席书外放河南按察司佥事
正德四年(1509年),改贵州提学副使
当时王守仁贬官龙场驿丞席书从州县中遴选子弟,延请王守仁讲学,“阳明学说”从此声名鹊起。
正德六年(1511年)席书升任河南布政司右参政正德八年(1513年),再升浙江按察司按察使
次年,连任山东布政司右布政使
正德十二年(1517年),改云南右布政使次年福建左布政使
宸濠之乱时,席书紧急募兵两万参与征讨。
大军抵达时,叛乱已经由王守仁平定,于是返回。
不久,席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抚湖广等地,期间揭发镇守中官李镇、张旸假进贡及御盐名敛财十馀万等事。
主要活动
  • 149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