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宇文虚中北宋末金初 1079 — 11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46 【介绍】: 成都华阳人字叔通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累迁中书舍人
宣和间,以上疏谏阻引金攻,降集英殿修撰
高宗建炎二年,使金被留。
金翰林学士知制诰太常卿号为国师
金人每欲南下,辄饰辞谏阻。
后被诬谋反,全家焚死。
孝宗淳熙间,赠谥肃悯
有《宇文肃悯公文集》。
全宋诗
宇文虚中(一○七九~一一四五)原名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老人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
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除起居舍人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中书舍人,出为河北河东陕西宣抚使司参谋事。
宣和间庆阳,寻罢知亳州
宣和末翰林学士,多次奉使至金军营谈判。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以祈请使金,被留,后仕翰林学士承旨
绍兴十五年,因以蜡书与宋通消息,并谋夺兵仗南奔被察觉,全家被害。
年六十七。
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四、二一五,《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宇文虚中诗集已散佚,今从《北窗炙輠录》《中州集》等书中所录,辑为一卷。
虚中字叔通成都人
宋黄门侍郎,以奉使见留,仕为翰林学士承旨
皇统初上京诸虏俘谋奉叔通为帅,夺兵仗南奔,事觉,系诏狱。
诸贵先被叔通嘲笑,积不平,必欲杀之,乃锻鍊所藏图书为反具。
叔通叹曰:死自吾分。
至于图籍,南来士大夫家例有之。
喻如高待制士谈,图书尤多于我家,岂亦反邪?
有司承风旨,并寘士谈极刑,人至今冤之。
全宋文·卷三三五三
宇文虚中(一○七九——一一四六)初名黄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官州县,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
宣和中童贯等议结金人以攻契丹虚中力言不可,遂忤权臣,降集英殿修撰
会金人南侵,徽宗悔不用虚中言,虚中即请下罪己之诏,革除弊端,帝嘉纳之。
资政殿大学士为军前宣谕使,数往金营议和。
金兵退,言者以议和为罪,罢知青州,窜韶州
建炎二年,应诏使金,遂为金人所留。
金人重其才艺,加以官爵,累至金紫光禄大夫号国师
恃才傲物,为金贵人达官所不平,诬以谋反,全家被焚,时绍兴十六年,年六十八。
淳熙间,宋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肃悯
著有《宇文肃悯公文集》,又与其兄粹中合纂《纶言集》三十一卷。
见《宋史》卷三七一本传,《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四、二一五《行状》。
主要活动
  • 1109年,进士
  • 1115年,京畿路开封府(河南开封),起居舍人、国史院编修,入为起居舍人、国史院编修。
  • 1116年,京畿路开封府(河南开封),同知贡举,同知贡举
  • 1116年,京畿路开封府(河南开封),通直郎中书舍人,除通直郎中书舍人,与吴敏同僚
  • 1116年-1121年,京畿路开封府(河南开封),中书舍人,奉赦为皇太子纳妃,并奏告永裕等陵
  • 1122年,南京道檀州(北京),待制,辽太后萧氏降,王黼再生攻伐之议,镌虚中为待制,知檀州
  • 1123年,永兴军路庆州(甘肃庆阳),庆阳府庆阳军节度,以郑居中荐,帅庆阳,时御笔亲改名“黄中”为“虚中”
  • 1123年-1124年,淮南东路亳州(安徽),亳州集庆军节度,以事责知亳州
  • 1125年,京畿路开封府(河南开封),翰林学士,为金告庆接伴使
  • 1125年-1126年,京畿路开封府(河南开封),军前宣谕使,授资政殿大学士军前宣谕使
  • 1126年,京畿路开封府(河南开封),签书枢密院事,除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 1126年,京东东路青州(山东济南),知青州兼安抚使,为胡舜陟所劾,知青州
  • 1127年,广南东路韶州(广东韶州),安化军节度副使、韶州安置,以靖康大臣主和误国,责授安化军节度副使、韶州安置
  • 1128年,京畿路开封府(河南开封),知开封府,使金国,祈请二圣,道由京城,暂摄留守司事
  • 112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府(河南开封),知府,使金国,祈请二圣,道由京城,暂摄留守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