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79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初名旭,避神宗讳,以字行,改字旸叔。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知封州、汉阳军,入为监察御史、右司谏。任言官五年,所上数十百事。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真定府。神宗熙宁二年,同制置三司条例司,助王安石行新政。数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既为相,遂请免条例司,并时与王安石小异。因善附会以取富贵,时人称为“筌相”。卒谥成肃。
全宋诗
陈升之(一○一一~一○七九),字旸叔,初名旭,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后徙居丹徒(今江苏镇江)(《至顺镇江志》卷一九)。仁宗景祐初进士,知南安军南康县。擢监察御史,知谏院。嘉祐四年(一○五九)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宋大臣年表》)。出知定州、太原府。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复枢密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神宗立,历知越州、大名府。熙宁二年(一○六九)同制置三司条例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拜枢密使(同上书卷二四一)。八年,罢判扬州(同上书卷二六三)。封秀国公。元丰二年致仕(同上书卷二九七),寻卒,年六十九。谥成肃。事见《名巨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五《陈成肃公升之传》,《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全宋文·卷九八八
陈升之(一○一一——一○七九),初名旭字升之,避神宗嫌名,以字行,改字旸叔,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景祐初举进士。历监察御史、右司谏,知谏院,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真定府,加龙图阁直学士,复知谏院。迁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嘉祐五年,拜枢密副使。为台谏所劾,出知定州,徙太原府。治平二年,复拜枢密副使。神宗立,为观文殿学士、知越州。熙宁元年,知枢密院事。明年,与王安石同制置三司条例司。数月,拜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忤王安石,会母丧,去位。服除,复为枢密使。出判扬州,封秀国公。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九。谥成肃。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五《陈成肃公升之传》,《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主要活动
- 1034年,进士
- 1052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
- 1053年-1056年,河北路瀛州(河北瀛州),瀛洲知州兼安抚使
- 1062年-1065年,河东路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65年-107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群牧使
- 1067年-1068年,两浙路越州(绍兴),越州知州
- 1068年-1069年,京西北路许州(许昌),许州知州
- 106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制置三司条例司
- 1075年-1078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