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44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希元,号知余子,世称颍川先生。尧叟弟。太宗端拱二年进士。作《海喻》,人奇其志。历开封府推官、两浙转运副使等,均有惠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河南、开封府,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先后同修《真宗实录》、《三朝史》。仁宗太后卒,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拜同平章事。致仕,卒谥文惠。少好学,曾从种放于终南山。善古隶八分,点画肥重,世号堆墨书。工诗。有文集。
全宋诗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馀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为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历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全宋文·卷一九六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尧叟弟。进士及第,为开封府司录参军、推官,以言事忤旨,贬通判潮州。后为两浙转运副使,徙京西、河东、河北。天禧中,知滑州。仁宗立,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度支,特擢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天圣七年,以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寻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徙郑州。景祐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次年罢,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曾预修《真宗实录》、《三朝史》,有文集三十卷。见欧阳修《文惠陈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主要活动
- 989年,进士
- 999年-1001年,广南东路惠州(广东省惠州市),惠州知州
- 1002年-1004年,淮南西路寿州(寿县),寿州知州,1004年8月上言
- 1004年-1034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06年-1008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开封府界提点刑狱公事
- 1009年-1011年,两浙路杭州(杭州市),两浙路转运副使
- 1010年-1014年,两浙路杭州(杭州市),两浙路转运使,1014年5月,徙京西路
- 1014年-1023年,京西路襄阳/洛阳(湖北省襄阳市/河南省洛阳市),京西路转运使
- 1015年-1017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河东路转运使
- 1016年-1017年,河北路大名府(河北省大名县),河北路转运使
- 1018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
- 1020年-1021年,京西北路滑州(河南滑县),滑州知州
- 1022年-102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副使
- 102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副使
- 1023年-10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1023年-1025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24年-102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通进银台司
- 1025年-1027年,河东路并州(山西省太原市),并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27年-102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028年-102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1029年2月除枢密副使
- 102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8月除参知政事
- 1029年-103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33年4月以户部尚书知永兴军
- 1033年-1039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永兴军知府兼安抚使,七月改知庐州1035年八月在任1039年七月甲子,改任郑州
- 1034年-1035年,永兴军路同州(大荔),同州知州
- 1036年-1040年,京西北路郑州(郑州),郑州知州
- 1037年-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1038年3月以淮康军节度使守本官判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