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谢景温北宋 1021 — 10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杭州富阳人字师直
谢绛子。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京西淮南转运使,以与王安石善,骤擢为侍御史,诬劾苏轼以迎合安石
后知潭州,时章惇五溪景温协力拓筑,以功进拜礼部侍郎
哲宗元祐中,历知永兴军河阳
卒年七十七。
全宋诗
谢景温(一○二一~一○九七)字师直,小名锦衣奴(刘攽中山诗话》),富阳(今属浙江)人,绛子。
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咸淳临安》卷六一)。
通判、莫二州,历京西淮南转运使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侍御史知杂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
历知潭州
元丰五年(一○八二)洪州(同上书卷三三一)。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同上书卷三六九),寻罢知蔡州
三年权刑部尚书
又出知郓州真定府扬州寿州邓州(同上书卷四二二、四四三、四六五、四六八、四七四)。
绍圣四年徙知河阳,请致仕,未受命卒(同上书卷四八七、四九○),年七十七。
宋史》卷二九五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四二四
谢景温(一○二一——一○九七)字师直富阳(今浙江富阳)人,绛次子。
皇祐元年进士通判、莫二州,江东转运判官,以事降通判、知涟水军
神宗初徙真州提点江西刑狱,历京西淮南转运使
王安石骤擢之为侍御史知杂事,诬劾苏轼
出知邓州,进陕西都转运使,改知澶三州
直龙图阁,判将作监
出知应天府瀛州
元祐初宝文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坐事罢知蔡州三年权刑部尚书,改知郓州,再历永兴军,徙知河阳
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七。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宋史》卷二九五有传。
主要活动
  • 1049年,进士
  • 1061年-1064年,江南东路昪州(待考),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 1067年-1068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市),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 1067年-1068年,淮南东路真州(仪征市),真州知州
  • 1068年-1069年,京西路襄阳/洛阳(湖北省襄阳市/河南省洛阳市),京西路转运使
  • 1069年-1070年,淮南路待考(待考),淮南路转运使
  • 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官院
  • 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官西院
  • 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礼院
  • 1070年-107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知杂事
  • 1071年-1072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使
  • 1071年-1096年,京西南路邓州(邓州市),邓州知州
  • 1072年,京西南路襄州(襄阳市),襄州知州
  • 1072年-1073年,京东西路曹州(曹县),曹州知州
  • 1073年-1074年,两浙路越州(绍兴),越州知州
  • 1074年-1077年,河北路澶州(濮阳),澶州知州
  • 1075年,永兴军等路待考(待考),永兴军等路转运使
  • 1075年-107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将作监,1076年3月仍在任。
  • 1077年-1082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潭州知州兼安抚使,8月已在任1082年4月守户部侍郎
  • 108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户部侍郎
  • 108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侍郎
  • 1082年-1084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84年-1085年,京东西路应天府(河南商丘),应天府知府
  • 1085年-1086年,河北路瀛州(河北瀛州),瀛洲知州兼安抚使
  • 1086年,河东路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8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086年-1087年,京西北路蔡州(河南上蔡县),蔡州知州
  • 1087年,成都府路成都府(成都),成都府知府兼安抚使,未赴,同年六月,改知扬州
  • 1087年-1091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1088年12月为权兵部尚书1091年11月知寿州
  • 1088年-108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刑部尚书
  • 1089年-1090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90年-1091年,河北路真定府(石家庄正定县),成德军知军兼安抚使
  • 1091年-1092年,淮南西路寿州(寿县),寿州知州,1092年6月知邓州
  • 1095年-1097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永兴军知府兼安抚使,1097年5月知河阳
  • 1097年,京西北路孟州(河南孟县),河阳知州,是年8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