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苏颂北宋 1020 — 11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0—1101 【介绍】: 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
苏绅子。
仁宗庆历二年进士
江宁
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
集贤校理,编定书籍。
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
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
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
奉旨编纂《鲁卫信录》。
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
元祐七年右仆射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
后罢知扬州,徙河南
绍圣末致仕。
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全宋诗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
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
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
六年,出知颍州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三司度支判官
四年,出为淮南转运使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
二年,因奏事不当免。
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
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
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
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
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八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
复知扬州
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
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
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墓志铭》。
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为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
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
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为第十五卷。
全宋文·卷一三○八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属福建厦门)人,徙居丹阳(今江苏丹阳)
绅子。
庆历二年进士,授宿州观察推官,徙知江宁县,调南京留守推官
皇祐五年召试,除馆阁校勘,历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编定集贤院书籍。
出知颍州,迁度支判官,为淮南转运使
修起居注,擢知制诰知通银台司知审刑院
出知婺州,徙亳州
召归,勾当三班院,出知应天府
复知银台司,再出知杭州
元丰初权知开封府,降知濠州,坐事罢。
起知沧州,召判尚书吏部
元祐初
刑部尚书,迁吏部,兼侍读,改翰林学士承旨
五年三月,拜尚书左丞
七年,拜右仆射中书侍郎
八年三月,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出知扬州
绍圣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卒,年八十二。
司空魏国公
南宋理宗时追谥正简
尝校订《神农本草》等医书多种,主持研制水运仪象台,著《新仪象法要》,为宋代杰出科学家。
又编《华戎鲁卫信录》二百卷。
为文驯雅有体,有文集七十二卷。
曾肇《赠司空苏公墓志铭》(《曲阜》卷三),《宋史》卷三四○有传。
主要活动
  • 1042年,进士
  • 1042年-1043年,淮南东路宿州符离(安徽宿州),观察推官,任宿州观察推官
  • 1044年-1048年,江南东路江宁府江宁(江苏南京),知县,移知江宁县。父持服寓金陵
  • 1049年-1052年,京东西路应天府南京(河南商丘),留守推官,服丧期满,授南京留守推官。向传范为南京留守
  • 1053年-1054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馆阁校勘,召试,除馆阁校勘,寓西冈
  • 1054年-1056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同知太常礼院
  • 1057年-1059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殿中丞、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殿中丞、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杜衍卒,有挽词
  • 1059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同知太常礼院、集贤校理、编定书籍官,迁集贤校理,与蔡抗、陈襄、陈绎同为馆阁编定书籍官
  • 1060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编定书籍官,苏洵父子返京师,亦寓西冈,子容与叙宗盟
  • 1061年-1063年,京西北路颍州汝阴(安徽阜阳),知州,以朝奉郎、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差知颍州,是日到任
  • 1063年-1064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宋仁宗卒,英宗即为,召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上疏建议西北诸县屯兵,以备非常。又请以获盗多寡为县令殿最法
  • 1064年-1068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入三司为度支判官,与李肃之同曹共事
  • 1068年,淮南东路楚州山阳(江苏淮安),转运使,命为淮南转运使
  • 1068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知制诰,召还修起居注,擢知制诰
  • 1069年-1070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知审刑院,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知审刑院,时知金州张仲宣坐枉法赃罪致死,疏言“古者刑不上大夫”,遂免杖黥
  • 1070年-1071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知制诰,因执奏李定不当除监察御史里行,封回词头凡五次,与李大临、宋敏求并落知制诰,归工部郎中班天下称为“三舍人”
  • 1071年-1074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知州,九月,得知婺州之命,子嘉罢举从行
  • 1074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勾当三班院,五月还朝,勾当三班院
  • 1074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集贤院学士,加集贤院学士,上谢表
  • 1075年,京东西路应天府南京(河南商丘),知府,出知应天府,辟刘挚为签判。有谢表
  • 1075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知银台司,复召为三班院、知银台司。时更三赦,用事者抑之,止授秘书监
  • 1076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知通进银台司,为秘书监,知通进银台司
  • 1076年-1077年,两浙路杭州钱塘(浙江杭州),知州,会吴越饥,选知杭州。到任,有谢表
  • 1078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知府,权知开封府,再辟刘挚为推官。听决精敏,神宗以为能
  • 1078年-1081年,淮南西路濠州濠州(安徽凤阳),知州,鞠陈世儒狱。御史舒亶奏劾,贬秘书监、知濠州
  • 1081年-1082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判尚书吏部,复太中大夫,召判尚书吏部,同详定官制
  • 1082年-1083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吏部侍郎,官制行,进通议大夫、守礼部侍郎,仍诏管左曹
  • 1084年-1085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礼部侍郎,为光禄大夫、礼部侍郎
  • 1086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刑部尚书,除丧,授刑部尚书
  • 1086年-1089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吏部尚书,改吏部尚书。孙永卒,有挽词
  • 1089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翰林学士承旨,迁翰林学士承旨。有谢表
  • 1090年-1092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尚书左丞,为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累辞免,不准
  • 1092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尚书右仆射,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1093年,京畿路开封开封(河南开封),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以御史杨畏等劾,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
  • 1093年-1095年,淮南东路扬州江都(江苏扬州),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知扬州,出知扬州。高太后卒,哲宗亲政
  • 1095年-1096年,两浙路润州丹徒(江苏镇江),中太一宫使,三上书还政。特授中太一宫使,许任便居住,遂住润州
  • 1097年-1099年,两浙路润州丹徒(江苏镇江),太子少师,再乞致仕,以太子少师致仕
  • 1100年-1101年,两浙路润州丹徒(江苏镇江),太子太保,居润州。哲宗卒,徽宗继位。进太子太保,爵累赵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