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弥逊宋 1089 — 11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3 【介绍】: 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筠溪
李弥大弟。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贬知庐山,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
宣和末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
历任知州监司
高宗绍兴七年召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复奏六事,鲠直如故。
八年,试户部侍郎
秦桧复相,因反对屈节议和,被迫引退。
九年,以徽猷阁直学士漳州
十年,归隐福州连江西山
有《筠溪》。
全宋诗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
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
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端州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
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
五年,知吉州
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
八年,试户部侍郎
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
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
二十三年卒。
有《筠溪》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
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溪先生文集》为底本(藏南京图书馆)。
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九四四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居于吴县(今江苏苏州)
弥大弟。
大观三年进士第
单州司户,调郓州阳谷簿。
政和四年二月,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
十二月,引见上殿,改授承奉郎,迁秘书省校书郎,充编修六典检阅文字
六年,授尚书礼部员外郎
七年正月,守尚书司封员外郎
八年四月,擢为起居郎
以封事剀切贬知庐山县。
历知、饶、吉州
绍兴七年,召为左司员外郎,试中书舍人
秦桧国主和议,弥逊极论之,遂出知漳州
以力沮和议罢职,归隐西山十馀年。
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五。
有《筠溪》(一名《竹溪先生文集》)二十四卷(存)。
见《筠溪李公家传》(《筠溪》卷末附),《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主要活动
  • 1109年,进士
  • 1110年-1112年,安徽宿州,司户,单州司户
  • 1113年,山东聊城,主簿,阳谷县主簿
  • 1114年,河南开封,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在开封,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
  • 1114年-1115年,河南开封,校书郎,在开封,改授承奉郎、迁秘书省校书郎、充编修六典检阅文字
  • 1116年,河南开封,提举学事,在开封,出为提举河东路学事,未赴
  • 1116年,河南开封,尚书礼部员外郎,在开封,授尚书礼部员外郎
  • 1117年,河南开封,尚书司封员外郎,在开封,守尚书司封员外郎
  • 1117年,河南开封,明堂颁事,在开封,试明堂颁事
  • 1118年,河南开封,起居郎,在开封,擢为起居郎
  • 1118年-1124年,河南开封,宫祠,在开封,九月,改奉嵩山祠。斥废隐居者凡八年
  • 1125年,河北冀州,知州,知冀州。全力抗击金兵。金人犯河朔,诸郡皆警备,弥逊捐金帛,致勇士,修城堞,决河护堑,邀击其游骑,斩首甚众。兀术北还,戒师毋犯其城
  • 1126年,河南开封,卫尉少卿,在开封,召为卫尉少卿,有旨冀州守御有劳,进秩二等。
  • 1126年,江西上高,知州,以论奏有忤,与郡。十一月,差知筠州
  • 1127年,江苏南京,转运判官,除江东路转运判官就领郡事
  • 1127年-1131年,江苏仪征,转运副使,在真州,除职,改充淮南路转运副使。训词褒谕,谓:“乃者锋刃馀孽,怙恶弗悛,尔能奋然为民莫刈,使朝廷威令稍伸,可谓奇伟”
  • 1132年-1136年,江西乐平,知州,弥逊祠满知饶州
  • 1137年,浙江杭州,起居郎,在临安,秋,迁起居郎
  • 1137年,浙江杭州,中书舍人,在临安,冬,试中书舍人。奏六事曰:“固蕃维以御外侮,严禁卫以尊朝廷,练兵以壮国势,节用以备军食,收民心以固根本,择守帅以责实效。”
  • 1138年-1139年,浙江杭州,户部侍郎,在临安,试户部侍郎
  • 1139年,福建漳州,宰相,在临安,秦桧和议,李弥逊不附和议再上疏乞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