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孔武仲北宋 1041 — 10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097 【介绍】: 临江新淦人字常父
孔文仲弟。
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
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
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洪州
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
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
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编入《清江三孔》)。
全宋诗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
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
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
起居郎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洪州,徙宣州
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
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
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
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馀卷,已佚。
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
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
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八六
孔武仲(一○四二——一○九八)字常父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文仲弟、平仲兄。
幼力学,举进士中甲科。
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
元祐初秘书省正字校书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
起居郎侍讲,除起居舍人,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洪州,徙宣州
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
元符元年卒,年五十七。
元符末追复原官。
著《》、《》、《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共百馀卷。
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传》有附传(卒年见孔平仲《祭三兄侍郎文》)。
主要活动
  • 1063年,进士
  • 1063年-1070年,京西南路襄州穀城(湖北谷城),主簿,任穀城主簿
  • 1071年-1073年,京东东路齐州穀城(湖北谷城),教授,召任齐州教授。兄文仲以应制科策在京。四月,父延之以度支郎官知越州。
  • 1073年-1078年,江南东路江州德化(江西九江),推官,秋,武仲除江州推官。
  • 1078年-1080年,淮南东路扬州江都(江苏扬州),教授,罢江州推官任,改扬州州学教授。
  • 1080年-1083年,江南东路建康府上元(江苏南京),推官,改信州军事推官。四月,赴任途中,与苏辙晤于金陵,苏辙作《和孔武仲金陵九咏》、《舟次大云仓回寄孔武仲》。
  • 1084年-1086年,荆湖南路潭州湘潭(湖南湘潭),知县,任宣德郎、差知潭州湘潭县事。是月,弟平仲覃恩转朝奉郎。
  • 108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秘书省正字,三月,武仲自湘潭令赴秘书省正字召,自长沙舟行,八月始至京师,编途中所作诗为《丙寅赴阙诗稿》,有序。
  • 1086年-108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校书郎,自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
  • 108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集贤校理,充集贤校理。
  • 1089年-109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著作佐郎,迁著作佐郎。
  • 109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国子司业,除国子司业,具状辞免。
  • 1090年-109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国子司业兼侍讲,任国子司业兼侍讲。
  • 109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起居郎,自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兼侍讲除起局郎。
  • 1091年-109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中书舍人,除中书舍人。
  • 109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给事中,武仲自中书舍人迁给事中。
  • 1093年-109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礼部侍郎,武仲自给事中迁礼部侍郎。
  • 1094年-1097年,江南西路洪州新建(江西南昌),知州,除宝文阁待制,出知洪州。
  • 1097年-1098年,江南东路池州贵池(安徽贵池),玉隆观管勾,特落宝文阁待制,依前官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