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道氤” 相关资源
僧道氤唐 668 — 7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8—740 【介绍】: 唐僧。
长安高陵人俗姓长孙
初登进士第,后出家,从慎言法师学,博通内外,善属文。
玄宗,时大建论场,推登首座,诸师皆为屈伏。
有《对御论衡》、《唯识疏》、《法华经疏》、《御注金刚经疏》等。
道氤俗姓长孙氏
长安高陵人
父容殿中侍御史
少擢进士第
后遇梵僧。
心愿出家。
京师招福寺慎言律师为师。
元宗幸洛。
敕与良秀法修随驾。
开元二十八年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长安高陵之长孙氏。
父容殿中侍御史
母马氏梦五色云覆顶。
而娠。
逮娩香气芬复。
童稚俊秀。
学成中进士科
亲里被荣耀。
尝有梵僧。
分卫过其门。
饭已欲去。
顾曰。
已暮。
因留宿。
晤语至夜分。
梵僧多称道出家功德。
及晓辞行。
未远即不见。
由是无仕宦心。
遂事京邑招福寺慎言律师为弟子。
而薙染焉。
登具后。
勇习经论。
先是兴善寺复礼法师
善属文。
使为西方赞。
以验其才力。
辞丽意真。
读者若身生净域。
而目接尊容也。
礼师顾左右。
叹赏久之。
且宣言于众。
以为之论议。
诚不可及。
上闻诏与良秀法修。
随驾幸洛阳
俄述净业障经疏。
疏成。
御史李竫请。
天宫寺开演。
一行禅师奏。
建论场于福先寺。
召集天下英髦之士。
学兼内外者。
竖立瑜伽唯识因明百法等。
论诸大义宗
以示佛法之盛。
于是众共推
首升座。
而六科之辩。
卒皆屈伏。
一行叹而谓其人曰。
法有所凭。
吾死亦足矣。
既而驾还。
诏扈从如初。
适得小疾表辞。
帝遣中使赐方药。
诏曰。
法师服食此方并药。
所患必痊。
愈早来西京相见也。
其顾遇若此。
一行迁化。
蓝田铜人原。
送者自东宫已下。
京官九品以上。
与士庶男女。
无虑数万人。
诏设斋。
作表白法事。
宰相张燕公说独趋前执手曰。
释门后彦。
寓内罕俦。
幸为我录向所作悼文。
以重箧笥。
开元十八年
诏于华萼楼。
定二教优劣。
道士尹谦。
对语失次。
论宗乖舛。
诏赐绢五百疋。
用旌其能。
帝注金刚经。
至若有人先世罪业。
应堕恶道。
乃至罪业消灭。
则获阿耨菩提。
终疑其谬。
而未遽下笔。
诏问
对以为佛力经力。
十圣三贤。
亦莫之测。
陛下曩于般若会中。
闻薰不一。
更沈注想。
自发现行。
帝豁然悟入。
且为疏之。
以讲青龙西明崇福三寺。
皆用香泥。
筑讲堂地。
士之执新疏而听者。
日盈千数。
著对御论衡一卷。
大乘法门五卷。
名教并信法仪各一卷。
唯识疏六卷。
法华经疏六卷。
御注金刚经疏六卷。
二十八年七月十六日
终有遗表进呈。
帝遣内给事贾文镶。
宣诏吊慰。
赠帛五十疋。
以助安厝。
寿七十三。
僧腊五十三。
其年八月十三日
葬于终南山逍遥园侧。
释道氤
俗姓长孙
长安高陵人也。
父容殿中侍御史
母马氏梦五色云覆顶。
因有娠焉。
母常听讲读大乘经晓夜不辍。
意行太任之胎教也。
逮乎诞弥异香芬馥。
成于童稚。
神气俊秀学问详明。
进士科一举擢第。
名喧曰下。
才调清奇荣耀亲里。
后有梵僧扣门分卫。
饭讫愿寓宵宿。
接之谈话。
言皆诣理。
梵僧称叹。
明晓辞诀方出门。
闪然不见。
由此无调选之心矣。
乞愿出家。
将知良珠度寸。
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云也。
何君亲而能阻入道之猛别心焉。
乃礼京招福寺慎言律师为师。
请益无替。
及登戒法旋学律科。
又隶经论。
如是内外偕通矣。
时有兴善寺复礼法师善属文。
曰籍汝少俊可为余造西方赞一本。
遂襞纸援毫略不停缀。
斯须已就。
其辞典丽。
清净佛国境物庄严。
临文若现前矣。
礼师读讫顾左右诸德曰。
奇才秀句吾辈莫能测也。
自后服膺窗案昼夜精励。
辩给难詶善于立破。
礼师仰其风规。
尝于稠人广众中宣言曰。
之论端势若泉涌。
从此闻天供奉朝廷。
玄宗幸雒。
敕与良秀法修随驾。
御史李竫同请天宫寺讲净业障经。
其疏亦之著述也。
一行禅师国之师匠。
过虑将来佛法谁堪捍禦谁可阐扬。
奏召天下英髦学兼内外者。
集于洛京福先寺。
大建论场。
为众推许。
乃首登座于瑜伽唯识因明百法等论。
竖立大义六科。
敌论诸师茫然屈伏。
一行惊异曰。
大法梁栋伊人应焉。
余心有凭。
死亦足矣。
及乎大驾西还敕令扈从。
乃有小疾上表。
帝降中使赐药并方诏曰。
法师将息。
朕此药并方甚好。
服食必差。
所患痊愈早来西京
其顾遇也若此。
仍属此际一行迁神。
敕令东宫已下京官九品已上并送至铜人原蓝田设斋。
表白。
法事方毕。
宰相张燕公说手曰。
释门俊彦宇内罕匹。
幸附口录向所导文一本置于箧笥。
由是其文流天下也。
开元十八年花萼楼对御定二教优劣。
雄论奋发河倾海注。
道士尹谦对答失次。
理屈辞殚论宗乖舛。
帝再三叹羡。
诏赐绢伍伯匹用充法施。
别集对御论衡一本盛传于代。
后撰大乘法宝五门名教并信法仪各一卷唯识疏六卷法华经疏六卷御注金刚经疏六卷。
玄宗注经。
至若有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乃至罪业则为消灭。
虽提兔翰颇见狐疑。
虑贻谬解之愆或作馀师之义。
决择经之功力剖判是非。
奏曰。
佛力经力十圣三贤亦不可测。
陛下曩于般若会中闻熏不一。
更沈注想自发现行。
帝于是豁然若忆畴昔。
下笔不休终无滞碍也。
续宣造疏矣。
四海向风学徒鳞萃。
青龙寺执新疏。
听者数盈千计。
至于西明崇福二寺。
讲堂悉用香泥。
筑自水际至于土面。
庄严之盛京中甲焉。
开元二十八年有疾将终。
遣门弟子赍遗表云。
某末品轻生虚均雨露。
得陪缁伍许自精修。
虽常袒右肩无施举袂之役。
而执锡舒步得蠲负载之劳。
属以时畅玄功德扬真化。
不谓勤劬慕学造次养生。
今月十六日苦肠忽加汤药无救。
泉门自掩安沐尧风。
夜台一归宁逢舜日。
有定瘗于苍陇。
无再谒于丹墀云。
时帝览恻怛。
中使内给事贾文瑰。
将绢五十匹就院吊赠宣口敕。
奉问弟子等。
闻法师迁神寂灭。
痛惜良深。
未审拟于何处安厝。
赐到绢帛等。
圣恩追悼。
生荣死哀光于僧伍。
俗寿七十三。
僧腊五十三。
其年秋八月十二日葬于终南山阴逍遥园侧。
白塔存焉。
主要活动
  • 进士,少擢進士第,後遇梵僧,心願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