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法常中唐 752 — 8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839 【介绍】: 唐僧。
襄州襄阳人俗姓郑
幼入玉泉寺,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
尝参大寂,遂悟。
德宗贞元十二年,寄宿于四明梅福旧隐处,编苫伐木以居。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2—839 俗姓郑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幼于荆州出家。
后嗣马祖道一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自天台移居明州余姚梅山世称大梅和尚
文宗开成初建成寺院,四方请学者甚众。
宋高僧》卷一一、《祖堂集》卷一五、《景德传灯录》卷七有传。
后二书录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诗》误收1首于耽章(即曹山本寂)名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襄阳之郑氏。
幼于荆之玉泉寺入道。
弱冠登具品于龙兴寺
貌清峻。
资禀刚敏。
衲衣缀钵。
冷然世表。
性慕禅悦。
大寂方王化钟陵
乃趋其座下。
而问曰。
如何是佛。
曰。
即心是佛。
因有省。
贞元间
天台四明
得汉南昌尉梅子真旧隐。
而居焉。
地深僻。
衣食无所从致。
乃啖松花
以充饥。
荷叶以被体。
徙其庵重崦中。
以避世人相接之迹。
盐官安禅师亦以大寂之道。
提唱海上。
僧有自其会中。
入山求主杖者。
见之遂以闻大寂
大寂令僧问云。
和尚马大师得个什么。
便住此山。
答以马大师向我道。
即心是佛。
我便向者里住。
僧云。
马大师近日佛法又别。
云作么生别。
僧云。
又道非心非佛。
云者老汉惑乱人。
未有了日在。
任你非心非佛。
我只管即心即佛。
僧回似马师。
马师召大众云。
梅子熟也。
于是庞居士遂造大梅问云。
久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
未。
答云熟了也。
只是无汝下口处。
士以口作嚼势云。
百杂碎。
伸手云。
还我核子来。
自此学者渐臻。
道誉弥著。
示众云。
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
莫逐其末。
但得其本。
其末自至。
若欲识本。
惟了自心。
此心元是世出世间法之根本。
故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
本自如如。
万法亦尔。
僧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
答云蒲花柳絮针麻线。
夹山定山同行言话次。
定山云生死中无佛。
即无生死。
夹山云。
生死中有佛。
即不迷生死。
二人上山参礼。
便举问
未审二者见处。
孰亲孰疏。
云且去明日来。
夹山明日再问。
云亲者不问。
问者不亲。
一日忽谓其徒云。
来莫可遏。
往莫可追。
从容间。
闻鼯鼠声乃云。
即此物非他物。
汝等诸人。
善护持之。
言讫而逝。
寿龄。
八十八。
腊六十九。
阇维获舍利无数。
以葬而塔其上。
碑则进士江积文也。
释法常
俗姓郑
襄阳人也。
稚岁从师于荆之玉泉寺
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
冠年受具足品于龙兴寺
容貌清峻性度刚敏。
纳衣囊钵毕志卯斋。
贞元十二年天台之于四明馀姚之南七十里。
仙尉梅子真之旧隐焉。
梅福初入山也见多龙穴
神蛇每吐气成楼阁。
云雨晦冥。
边有石库。
内贮仙药神仙经籍。
寄宿于房。
乃梦神人语之曰。
君非凡夫。
因话及石库中圣书悬记既往将来之事。
受之者为地下主。
不然为帝王之师傅矣。
谓之曰。
石库之书非吾所好。
僧稠不顾仙经。
其卷自亡。
吾以涅槃为乐。
厥寿何止与天偕老耶。
神曰。
此地灵府俗气之人辄难居此立致变怪。
曰。
吾寓迹于梅尉之乡非久据焉。
因号梅山也
由是编苫伐木作覆形之调。
居仅四十年。
验实非常之人也。
开成年初院成。
徒侣辐凑请问决疑。
可六七百纳徒矣。
四年忽示疾。
九月十九日山林摇荡鸟兽悲鸣。
辞众而逝。
报龄八十八。
戒腊六十九。
十月十九日焚于南涧。
收舍利五色璨然圆转焉。
常先隐梅岭
有僧求拄杖。
见之白盐官安禅师
曰。
梅子熟矣。
汝曹往寻。
幸能疗渴也。
进士江积为碑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