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汤寿潜” 相关资源
汤寿潜清末
维基
汤寿潜(1856年7月3日—1917年6月6日)字蛰先(一作蛰仙),人称汤蛰老浙江省山阴县乐乡(今属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祖籍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
汤寿潜是清末民初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早年投身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晚年在保路运动中领导浙江铁路公司成功反抗清政府出卖利权,并在后来的辛亥革命中一度领导浙江革命,担任首任浙江都督张謇称其“夙以时务致称,晚以铁路见贤”。
光绪十四年,乡试中举,名列正榜第六,次年考取内阁中书,并结识毕生好友张謇
光绪十六年(1890年)4月汤寿潜发表《危言》。
在《危言》中汤寿潜主张迁都长安、设立议会、废除八旗、兴办铁路,社会回响强烈,多次再版,“时人以比唐甄冯桂芬”,翁同龢还将这本书推荐给光绪帝
同年,他离开山东张曜门下,北上参加科举会试,落榜后到上海带领一群考生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
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期满,初授山西乡宁县知县,因请求方便回乡照顾双亲改派到邻省安徽青阳县、。
赴任之前的3月18日翁同龢召见汤寿潜,两人促膝长谈,翁同龢在日记中称汤寿潜“必为好官”。
4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维新派开始在全国开展。
汤寿潜做了3个月县令就因为父母病重辞官回老家,接着到金华丽正书院(今金华第一中学)担任山长,推动教育“讲求实用之学”,门下许多学生后来都参加了辛亥革命。
同年,汤寿潜会同张謇加入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注 1]。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百日维新中,汤寿潜当时在浙江巡抚廖寿丰府中充当幕僚光绪帝5月7月两次谕令廖寿丰传召汤寿潜汤寿潜都以母亲病重为由请求暂缓,9月慈禧发动政变推翻变法,此事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