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汤先甲” 相关资源
汤先甲清 1712 — 1778
维基
汤先甲(1712年—1778年)字萼南号辛斋
江苏省苏州府宜兴县(今无锡市宜兴市)人,诗人、史学家书法家
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顺天乡试举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第二甲第八名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参与纂修钦定续文献通考》。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以编修丙子贵州乡试正主考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选陕西道监察御史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二月乾隆帝因日食而求谏言,汤先甲应诏奏陈四件事,其中反对将彭家屏收藏野史视为大案、特意搜罗,乾隆帝当天召汤先甲入殿对谈,针对奏摺中所列事项诘责辩论、剀切训斥,声音响彻宫殿,总共十馀刻钟时间,汤先甲逐条对答明确清晰,语气谦冲平和
乾隆帝认为汤先甲有谏言的责任,不加怪罪,嘉奖汤先甲忠诚正直。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闰六月,以监察御史己卯科浙江乡试副主考
鸿胪寺少卿
九月,以鸿胪寺少卿差任河南学政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改差贵州学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贵州省苗学,旧例不设廪膳生、增广生名额,六月,奏请添设,与其他各省府相同,先于都匀府荔波县开设廪生、增生各二名,自乾隆二十八年岁试实施,初补廪生,十年后方准出贡生,以后每四年一贡生,峒夷受鼓舞而向往教化。
十二月学政任满回京。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任光禄寺少卿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迁通政使司参议
内阁侍读学士,入直上书房,陪侍皇八子永璇读书。
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以内阁侍读学士戊子四川乡试正主考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以内阁侍读学士乙酉广东乡试正主考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五月,皇八子永璇擅自由圆明园京城汤先甲观保都遭训诫,降级调用。
随即授翰林院编修,仍直上书房。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五月,以翰林院编修甲午福建乡试正主考
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月,以编修广东学政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秩满离任,因积劳患风痹疾,未回京覆命。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卒于回京途中。
汤先甲前后督三省学政、典五省乡试、六次充乡试、会试同考官,甄拔了许多名士。
工于诗、古文辞,晚年想删辑历朝《会要》,编辑成一部《续政典》,未能完成。
中官员谈及正直大臣,必推汤先甲
书法工整清秀,曾经手书赵执信谈龙录》一卷,并刊刻付梓。
梁敦书〈蓬壶朝旭为汤少光禄文石〉诗中有句:「书法恰与光禄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