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明智” 相关资源
释明智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明智字息为姓李氏江陵人
父曰明恒,母氏齐,方在孕时,梦一箨冠道人假屋修鍊,期以游南岳复来。
将生之夕,其母复梦道人顶笠负囊入室,知有夙因。
生而三月,母病绝乳,虽在襁褓而有殊性,不乳他人,食以米汁。
年十一,寄学观音寺,秋时患痢三月,病几不起,家人始许舍身,乃从剃度。
师命礼大士号,昕夕无间,久之,梦白衣神赐净水一盏饮之,顿觉身心清凉,醒而告师,因勉以精进,勿自放逸。
康熙十二年癸丑,三藩告变,吴三桂屯兵衡阳,建号称帝,骚乱湖湘,王师南下会于荆汉,两壁相望,但隔一江。
年才舞刁,与师困守刀林鎗雨,无所恐怖。
二十年,滇南平息,民气方苏,法会渐启,始从天皇寺莲月受具足戒。
每欲参游,以师衰老见阻。
未几,枕石自常德过寺与语,而善开示参悟法门,侍至更深,但以仔细磋磨为切实工夫。
二十八年大博厂夫来寺度,朝夕请益,与厂阅《密祖录》至三峰所论”一净瓶内贮毒蛇、蜈蚣、蠍子三种,试拈出善者来?
”厂命下语,不契,正逼问间,忽猛省,当胸一拳跳出,厂随击一篦,曰: “也非善的。
”晚复开示看青州布衫,坐香三日如身在空中,瀰漫无路,正恐怖间被厂一篦击来,浑身醒豁,即作礼致谢。
由是机悟敏捷,应答无爽。
一日,闻童子诵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恍如脱桶,因说偈曰:“学道参禅须要急,磨穿铁砚始称奇。
明明历历非他物,识得方知性不疑。
”遂怀香谒天钟,大叩大鸣应声如响,即承印可。
四十二年沙市檀越请居东山,因思此地既非法席,绝少丛林,且属通衢,往来游侣,无从栖止,乃事叩化一盏之食,聚集千家,竟得赡足,南北衲子始以东山为憩息之所。
是冬,天钟示疾,以法付之。
四十六年冬,至公安华严寺参轶山,留堂习坐五日,夜半如重病加身,百骸俱散,但见黑云覆盖,如处暗室。
俄而天开一线,四面渐朗,皓月当空,置身太虚,不觉世界身心合成一片,喜不自禁,自呈所悟,山曰:“此乃工用边事,正好着力。
”自此,方信禅有深浅,机有大小。
更于康熙己丑,跪诵《法华》、《华严》、《楞严》诸经,一字一叩,十馀年间,鱼声远应,香云彩结,人天感动,施信景从
复建大悲阁,重葺寮庑,铸钟刻像,庄严备饰。
每岁结制放戒,斋供不绝。
著有语录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