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有朋” 相关资源

没找到。

释有朋南宋 ? — 1168
金华人
自号牧庵
一家教文。
背诵几半尽。
车溪之道。
主仙潭。
徙能仁。
讲道日盛。
晚主延庆
于方丈扁一室曰。
六经堂。
中设一几。
而初无文字。
士大夫怪其诞。
众至寺欲屈之。
师令侍者先语之曰。
诸贤欲何。
相见若宾礼。
则对坐。
商略若请益。
则侍立。
发问若索难。
则客先伸三问。
咸曰。
乞从宾礼。
及对语。
援引不已。
乃知六经在胸中也。
每临讲不预观文
尝曰。
我七番讲止观。
于正修中。
未尝道著一字。
又曰。
大部中。
欲作一难。
如片纸大。
亦不成。
所谓文字性离。
皆解脱也。
或问。
十境十乘。
方成观法。
荆溪何云不待观境。
方名修观。
师曰。
向伊道。
摄事成理了也。
又问。
圆顿教中。
为立阴否。
师高声一喝云。
阴入重担。
尝自现前。
何更问立不立。
且御众厉。
而简左右。
或欲师白堂整众者。
师曰。
吾所以不数数告众者。
是有意也。
不见道频雷天失威。
乾道四年十二月
坐青玉轩。
众念佛。
端坐而逝。
禀法弟子甚众。
师自博强记。
不畜科策。
尝谓同学竹庵曰。
天下只一个半座主
老兄秪半个。
问何为半个。
师曰。
不合多几个纸策也。
在仙潭日。
竹庵来访。
为上讲。
师读大科竟。
即收帙曰。
宗师在座。
不敢文文。
其对尊宿之礼。
尚谦如此。
二师(可观有朋)为学时。
车溪夜坐方丈。
闻廊庑有天乐声。
遣人迹之。
声出师房。
车溪附壁隙窥之。
见二师。
于灯前相戏。
举手作无声乐。
车溪益奇之。
故临终。
以法道相寄。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有朋字牧庵金华人
性强记,谒车溪卿法师,昼夜叩谒,尽得其道。
主仙潭讲止观,时天衣持法师分卫至境,入寺就听,竦然曰:“我所未闻。
”设礼而去。
湖人薜氏妇早死,时见怪于室,其家为斋,千僧诵《金刚般若》,请演说经旨。
妇凭语曰:“谢翁姑一卷经,今乃解脱矣。
”翁曰:“千僧同诵,何言一卷?
”曰:“朋法师所诵者是。
乾道四年十二月三日,坐青玉轩,请行人讽《观经》至真法身观,令大众唱佛名,留偈坐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