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了义元 1263 — 1334
了义
德清人
俗姓杨
母张氏。
宋景定癸亥举师。
六岁始能言。
从其母诵法华经。
人世事懵无所知。
姿貌凝然。
志若有所待。
年十七。
有僧遇之。
举高峰上堂语。
师矍然起立。
谓僧曰。
能引我往见之乎。
母具装遣之。
行见高峰于天目狮子岩之死关。
以童子给侍左右。
乃令提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因名之曰从一。
他日室中。
举牛过窗棂话。
师儗开口。
峰随痛棒之。
不觉堕于崖下。
同学明通。
扪萝接磴以救之。
则已出半山无所苦也。
谓通曰。
我机缘不在此。
江西见钦公去也。
通曰汝负老汉棒矣。
即与还山之西禅庵
自誓曰。
我七日不證则决去。
端直坚壁。
忘废寝食。
夜则攀树。
露立达旦。
未及所期。
豁然大悟。
驰至死关。
呼曰。
老和尚
今日谩我不得。
呈颂曰。
大地山河一片雪。
太阳一出便无踪。
自此不疑诸佛祖。
更无南北与西东。
明日峰上堂云。
我漫天网子。
打凤罗龙。
不曾遇得一虾蟹。
今日有蟭螟虫撞入。
三十年后。
向孤峰绝顶。
扬声大叫去在。
自此呵励同学。
言不少逊。
乃曰。
尽大地有一人发真归源。
我皆知之。
峰叹其俊快。
久参者愧焉。
几有命如悬丝之虑。
归德清。
其母为卖簪珥。
同入武康上柏山。
结茅以居。
人见其混俗。
罔测其意。
峰召之还山。
峰曰。
大有人道。
你[掐-臼+也]泥带水。
师曰。
两眼对两眼。
峰为落发受具。
改名了义
元贞乙未
高峰示寂。
师亦韬晦。
或游禅林居下板。
孤峭严峻。
不假借人辞色。
或嬉笑怒骂。
粗言秽语。
人所不堪。
或不因劝请。
随机开导。
声如奔雷。
自是王公贵人争相迎。
奉布施充斥。
视之漠如。
泰定三年
归坐祖山
学士大集。
示众曰。
除却语默动静道。
将一句来。
又曰。
一息不来。
向何处安身立命。
答者皆不契。
观师就席之意。
勉徇众望。
多非得已也。
至顺中
仁宗闻师道行。
诏命宣政院
使赍香入山宣问。
敕有司加护。
元统二年
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禅师
玺书未至山而师化矣。
前一日召众云。
汝等克念先宗。
弘扬大法。
念报佛恩。
勿生懈怠。
旦起众。
闻空中雷声隐隐。
师已跏趺就逝。
世寿七十二。
僧腊四十九。
藏全身于狮子岩之后。
断崖了义禅师者。
湖州德清汤氏子也。
六岁始言。
言即入理。
常随其母。
诵法华经。
因牵母衣而问曰。
佛放眉间白毫相光。
照东方万八千土。
靡不周遍。
母曾见么。
母答曰。
佛放瑞光。
优昙花
时一遇耳。
又问曰。
因甚又道。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
母良久。
抚其顶而叹曰。
儿有慧根乎。
更宜广见高明休自屈。
年十七。
闻举高峰妙公警策语。
乃勃起曰。
大善知识也。
我往从之。
其母甚喜。
竟造狮子岩
妙公
公爱其挺特。
俾提一归何处话。
且授名曰从一。
妙公每呼从一。
一每应诺。
公曰。
牛过窗棂头角。
四蹄都过了。
因甚尾巴过。
不得一罔措。
自是一归何处。
与牛过窗棂话。
结成一片。
如碍铁围。
或间求示。
非拳则棒一。
又疑拳棒与本参。
岂相干耶。
偶过钵盂塘。
见松梢雪坠有省。
即举似公曰。
不问南北与西东。
大地山河一片雪。
声未已。
又被痛棒打。
退不觉陨身崖下。
同学扪萝救之。
一乃誓限七日。
昼则桩立。
夜则攀树。
临崖露立达旦。
未及期。
大彻扣关。
大呼曰。
今日瞒我不得也。
公曰。
作么。
曰。
大地山河一片雪。
太阳一照便无踪。
自此不疑诸佛祖。
更无南北与西东。
妙公乃上堂曰。
我布漫天大网。
打凤罗龙不曾。
遇得一虾一蟹。
今日有个蟭螟。
虫撞入三十年。
后向孤峰顶。
扬声大叫。
且道。
叫个甚么。
举拂子云
大地山河一片雪。
一便夺拂子云
尽大地有一人发真归源。
我悉知之。
公便下座。
于是举扬料拣。
词不少逊。
而从一行者之名大显。
辞归。
德清结茆武康
居以事母。
名缁乐访之。
又五载还天日。
妙公曰。
大有人道。
你拖泥带水在。
对曰。
两眼对两眼。
妙公
乃为薙落。
更从一。
名了义
自号断崖
遂单瓢只杖。
渡淮杨。
齐鲁
访燕赵。
五台
随所至处。
辨论风生。
海内丛席为之大震。
中峰本公
状其生平曰。
撞漫天网。
解狮子铃。
情亡断。
石裂崖崩。
夺庞老金珠。
高挥大抹。
将阿爷门户。
竖柱横撑。
这边那边。
了无羁绊。
问禅问道。
不近人情。
大地山河一片雪。
话头流落至今行。
名刹争起之。
不顾。
雍二禅师相继化去。
始住天目正宗寺
年已七十。
道风益峻。
众未尝登百辈半受诸方付嘱者。
就正请益。
不敢生。
忽尝示众曰。
若要超凡入圣。
永脱尘劳。
直须去皮换骨。
绝后再苏如寒灰。
发焰枯木重荣。
岂可作容易想。
我在老和尚处。
多年每被大棒打。
彻骨髓不曾。
有一念远离心。
直至今日。
才触著痛处。
不觉泪流。
岂是你欢喜踊跃。
咬著些子苦味。
便乃掉头不顾。
殊不知苦味。
能除百病。
大凡功夫若到。
省力时。
如顺水流舟。
只要梢公牢牢把柁。
才有丝毫异念。
生管取丧身失命。
若到纯一处。
不可起一念精进心。
不可起一念懈怠心。
不可起一念求悟心。
不可起一念得失心。
才有念生。
即被一切邪魔入你心腑。
使你颠狂。
胡说乱道。
永作魔家眷属。
佛也难救你。
戒之戒之。
元统元年除夕
告众曰。
有一件事。
天来大还。
委悉么良久云。
明日
是元朝越六日
指法云塔西空地曰。
更好立个无缝塔。
归与禅者谈笑自若。
乃曰。
老僧明日天台去也。
侍者曰。
某甲相随得么。
曰。
骑马趁不及。
次日跏趺而逝。
世寿七十二。
坐夏四十九。
奉遗命。
塔于所指之处。
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大师
初会葬中峰时。
笑谓众曰。
后十二年
更为老僧
一会及入灭时。
正符其谶。
赞曰。
棒头觅落处。
何如捞月水中。
喝下越端倪。
却似分胶膝里。
师初扣关。
高峰孤硬。
有上山推毂之难。
自后立地知此道。
平常有顺水放舟之快。
想其为人烈丈夫也。
故其问道出家之迹。
颇与卢行者相若说法。
写自心曲。
以真实诲人。
至今传其语。
为禅关策要。
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