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朗” 相关资源
僧朗隋 ? — 618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恒州人
幼出家。
学大论杂心。
旋以唱演。
负笈骤臻入关。
住空观寺。
复事弘扬。
然言笑温雅。
心𦚾宏博。
时有问者。
或素所未闻则合掌。
答云某也学未及此。
故诸大德以其有谦德而不敢加诮。
仁寿初
诏送舍利于广州灵鹫山果实寺。
将置塔掘基。
得宋梵僧所记。
遂以葬。
瑞徵弗述。
大业之季。
终于所住。
寿七十馀。
僧朗
恒州人
少而出俗。
希崇正化。
附从听众。
寻绎大论及以杂心。
谈唱相接归学同市。
入关住空观寺。
复扬讲席随方利安。
而仁恕在怀。
言笑温雅。
有在其席无闷神心。
宏博见知众所推尚。
时有异问素非所览者。
便合掌答云。
僧朗学所未通。
解惟至此。
故英声大德咸美其识分。
不敢蔑其高行也。
仁寿置塔。
下敕令送舍利于番州
今所谓广州灵鹫山果实寺宝塔是也。
初至州治巡行处所。
至果实寺便可安之。
寺西对水枕山。
荒榛之下掘深六尺。
获石函三枚。
二函之内各有铜函。
盛二银像并二银仙。
其一函内有金银瓶。
大小相盛中无舍利。
铭云。
宋元徽元年建塔。
又寺中旧碑云。
宋永初元年
天竺沙门僧律。
尝行此处闻钟磬声天花满山因建伽蓝。
其后有梵僧求那跋摩
来居此寺。
曰此山将来必逢菩萨圣主。
大弘宝塔。
遂同铭之。
规度山势惟此堪置。
暗合昔言谅非徒作。
事了还京住禅定寺
讲习为务。
大业末年终于所住。
春秋七十有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