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柔” 相关资源
僧柔南朝宋 432 — 491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生陶氏
丹阳人
幼耿介。
有出尘志。
九年沙门弘称弟子。
落发。
研究大小乘经论。
年二十。
即登讲席。
一时名公卿等。
争师事之。
去游
慧基同夏
白山灵鹫寺
齐大祖建寺。
徵至京师
定林寺
文惠文宣二王。
日夕问道。
延兴元年春没。
寿六十。
剋意求生安养
至是果见殊祥云。
僧柔
姓陶
丹阳人
少而耿洁。
便有出尘之操。
年九岁随叔游学。
家世贫过藜藿不充。
而笃志弥坚履穷无改。
后出家为弘称弟子。
称姓吕。
洛阳临渭人
学通经论声誉早彰。
伏膺已后。
便精勤戒品委曲禅慧。
方等众经大小诸部。
皆彻鉴玄源洞尽宗要。
年过弱冠便登讲席。
一代名宾并投身北面。
后东游慧基法师
招停城傍一夏讲论。
后入剡白山灵鹫寺
未至之夜。
沙门僧绪梦见神人。
朱旗素甲满山而出。
绪问其故。
答云。
法师当入故出奉迎。
明旦待人。
果是至。
既而扫饰山门有终焉之志。
敷经遵学有士如林。
齐太祖创业之始及世祖袭图之日。
皆建立招提。
傍求义士。
耆素有闻。
故徵书岁及。
文宣诸王再三招请。
乃更出京师
止于定林寺
躬为元匠。
四远钦服人神赞美。
文慧文宣
并伏膺入室。
秉德居宗当之弗让。
常誓生安养国。
每至悬车西次。
辄嚬容合掌。
至临亡之日。
体无馀患。
唯语弟子云。
吾应去矣。
仍铺席于地西向虔礼。
奄然而卒。
是岁延兴元年
春秋六十有四。
即葬于山南。
沙门僧祐少长山栖。
同止岁久。
亟挹道心预闻法味。
为立碑墓所。
东莞刘协制文。
有弟子僧绍。
亦贞正有学业。
钟山山茨精舍又有僧拔慧熙。
皆弱年英迈幼著高名。
并美业未就而相继早卒。
拔撰七玄论。
今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