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弘智” 相关资源
释弘智隋末唐初 595 — 655年5月9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始平槐里乡之万氏。
隋大业十一年
终南山
道士
绝粒服气。
期于羽化。
久之则形体枯悴。
心神疲苶。
偶趋京之静法寺
慧法师
问所以进道之方。
慧曰。
生以食为命。
道以身为本。
有食则可以养生。
有身则可之谋道。
此古今之通论也。
未闻捐弃其生。
穷乏其身。
而事乎道者
故夫仙神脩练之术。
皆如系风捕影。
鲜克成就。
无惑也。
于是示以安心遣累之法。
义宁初
脱黄冠治业。
如慧师之说。
武德天下大同佛道二门峙立。
知乃诣省。
请隶释门。
宰执听之。
且许随意居住。
然性乐幽寂。
至相寺尤深僻。
而托迹焉。
讲华严摄论等。
其陶甄庸俗。
延纳饥虚。
资之粮粒。
赒之具泉。
虽公格寺制所禁纳。
犹携引匡护。
靡或畏避。
此其出于至诚。
可知已。
永徽六年。
五月九日终。
春秋六十有一矣。
释弘智
姓万氏
始平槐里乡人
隋大业十一年
德盛乡闾权为道士
因入终南山
绝粒服气期神羽化。
形骸枯悴心用飞动。
乃入京至静法寺惠法师
问以喻道之方。
曰。
有生之本以食为命。
假粮粒以资形。
托津通以适道。
所以古有系风捕影之论。
仙虚药误之谈。
语事信然。
幸无惑也。
乃示以安心之要遣累之方。
义宁元年
委掷黄冠入山修业。
武德之始天下大同。
佛道二门峙然双列。
乃诣省申诉。
请隶释门。
并陈理例。
朝宰咸穆。
遂得贯入缁伍随情住寺。
而性乐幽栖。
乃于南山至相寺而居焉。
周历讲会亟经炎燠。
神用通简莫不精诣。
然而性立虚融。
慈矜在务。
陶甄士俗延纳山宾。
岩隐匮乏之流。
飞走饥虚之类。
咸赡资糇粒锡以贝泉。
虽公格严断寺制深约。
而能携引房宇。
同之窟穴泰。
斯亦叔代匡护之开士也。
灭后遂绝此踪惜哉。
故其所获法利。
积散不穷。
弘诱博爱为而不恃。
加之以忍邦行事音声厥初。
开务通识非斯莫晓。
故凡有福会必以箫鼓为先。
致令其从如云真俗不爽于缘悟矣。
讲华严摄论等。
永徽六年五月九日
终于山寺。
春秋六十有一。
露骸林下攸骨焚散。
遵馀令也。
门人散住诸寺者。
咸谨卓正行不坠遗风。
重诲诱之劬劳。
顾复之永没。
乃共写八部般若。
用崇屺岵之恩。
又建碑一区。
陈于至相寺山外。
二丈四尺。
宝德寺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