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志远” 相关资源
释志远中唐 768 — 844年2月17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汝南宋氏子。
幼孤。
母明敏能诵法花。
稍通其义。
年二十八。
使依荷泽下禅德薙染。
经营僧事。
六年
既而辞去参礼。
八年
然后于天台止观之道。
知所归向。
于是瘁志劬躬。
行四三昧。
日中一食。
不受别请。
岁歉。
或咽气漱流。
貌无馁色。
体有疮疥。
手不爬搔。
如是仅四十年。
会昌四年二月
忽辟谷燕嘿。
十七日诫门人曰。
吾平生进脩。
逮兹获梦觉安隐。
岂非其所感之报耶。
复以天台一宗文疏。
传之弟子元堪等。
且曰。
将践圣阶。
降兹罕及。
遂奄尔而逝。
寿七十七。
腊四十八。
元堪扶风马氏子。
素师事
武宗汰法。
乃悉以所受天台文疏。
藏之屋壁。
未几宣宗兴复。
重葺旧居。
别为大作影堂。
而取其部文。
并置于内。
六时行道。
以终其身。
则诚无负其所嘱。
如此其不谓之贤乎。
释志远
俗姓宋氏
家于汝南
其父早丧。
孤侍孀亲。
承颜之礼匪遑晨夕。
母常念法华经精通五卷。
识度明敏孤标卓然。
年二十八辞亲从师。
归依荷泽宗风晤解幽旨。
经营僧事联绵六秋。
凡诸取给未尝混互。
自尔辞师寻礼复经八年
虽博赡两宗情犹系滞。
天台一枝该通妙理。
定慧双融解进于行。
十乘境观起自一家。
修性三德清凉盛演因命同辈追游五峰。
栖遁林泉履历前躅。
晓六凡四圣之理。
了开示悟入之门。
百界千如包罗性相。
即遮即照破立同时。
依正圆融凡圣平等。
豁开心目物我双亡。
仅四十年阐扬独步。
业精道邈志苦神和。
卧不解衣食非别请。
时岁不稔樵炊屡乖。
每掬水漱流将期永日。
体有疮疥手不涂摩。
戒检遵修警慎心口。
常以四种三昧鍊磨身心。
至于缄札题尺。
颇闲辞翰虫篆之美。
每有缁素负才学者异其辩说。
或傍搜僻隐。
欲为挫锐。
伺之瑕玷。
求其胜负。
进虽傲然踞席。
退乃踧踖𧹞容。
高我山去随四悉。
会昌四年
春秋七十七。
僧腊四十八。
忽绝食数朝而说法罔惮。
二月十七日诫门人曰。
吾自生修进不欺心口。
今获二种果报。
卧安觉安而无痛恼。
又曰。
天台宗疏务在宣传。
法华疏十卷本迹二门三周记别开近显玄文十卷五义判释。
止观十卷境观双修。
不定顿渐八教粗妙。
遮照平等行解圆明。
一多相即一藏文句莹玉摐金。
将践圣阶降兹罕及。
礼忏方等必假精诚。
志之永怀副吾之意也。
于时龙象云萃栉比座隅。
咸赞希奇同称佛号。
慈诲之际奄至迁灵。
风惨云愁山昏水咽。
林峦色变徒属悽伤。
阇维日诸子奔驰罔知所诣。
虽学者如林。
达其法者唯元堪。
扶风马氏之裔也。
气度冲邃道风素高。
倾其解脱之瓶。
注以醍醐之器。
可谓一灯之后复然一灯。
武宗澄汰之际。
禀师先旨哀恸累夕。
其章疏文句秘之屋壁。
宣宗再阐释门。
重葺旧居。
取其教部置之影堂。
六时经行俨若前制。
法华妙经积岁传唱。
摩诃止观久而敷扬。
嗣继之心已极师资之礼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