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惠安武周 ? — 707年3月8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姓卫氏
荆州枝江人
生于隋之开皇初
貌端雅。
性极和裕小年即出家。
学复通贯。
十七年
诏括勘天下僧尼之私度者。
云幼以患难。
逃入山谷。
初不知其孰为教育。
孰为薙染也。
大业中开通济渠。
役男女百馀万。
日分卫。
以食饿者。
众赖之。
上闻而诏见之。
遁入大和山中。
上幸江都
海内扰攘。
乃仗锡登衡岳
行头陀法。
贞观间
蕲州忍大师
得心诀。
麟德元年
终南山
爱石壁之胜。
而禅栖其下。
时早霜害稼独所居。
环四十里皆熟。
高宗异之。
诏入见。
不赴。
坦然怀让
二人来参。
问曰。
如何是祖师意。
曰。
何不问自己意。
曰如何是自己意。
曰。
当观密作用。
曰如何是密作用。
以目开合示之。
永淳三年
化缘滑台。
但结草亭冲要地。
不置四壁。
昼夜燕坐绳床。
无倦态。
诏为造招提寺
其处。
俄还乡里。
神秀禅师
迁逝玉泉寺
旷主席。
众请住持。
固辞归隐嵩山少林寺
圣历二年四月
嵩山神菩萨戒。
则天尤加敬。
每迎至。
供养宫中。
有所教戒。
则稽颡听受。
尝问师甲子。
曰。
不记。
曰何为不记。
曰。
此身生死若循环。
环无起尽。
焉用记为。
况此心流注。
起灭无间。
自初识至动相不生。
何年月而可记乎。
神龙二年九月
诏安。
静禅师内供施。
且度弟子十四人。
俾充执侍。
三年。
施磨衲僧伽梨。
神龙三年三月三日
谓其徒曰。
吾死必弃尸林中。
焚以野烧。
慎勿劳人也。
顷之万回和尚造室。
执手耳语而去。
八日阖户。
吉祥卧而寂。
春秋约一百三十岁。
焚毕。
获舍利八十颗。
内五颗红紫色。
以进上。
馀造塔以葬。
释惠安
未详何许人也。
神龙中游于京兆
抑多先见。
唐休璟既立边功。
贵盛无比。
往造焉。
相公甚美。
必有甚恶将有大祸。
且不远数月然可攘去。
休璟素知能厌胜。
诺而拜之。
曰。
更无他术但奉一计耳。
岂非注拟官品出乎陶治中。
请选一有才干者用为曹州
因得张君本京官。
即日升之。
宫赞相次作守定陶
委之求二犬可高数尺而神俊者。
张君到任锐意精求。
得二犬如其所求。
以献之休璟大悦召视之。
曰极善。
后旬馀却来曰。
事在今夕愿相君严为警备。
遂留宿。
是夜休璟坐于堂之前轩。
命左右十数辈。
执弧操矢立于榻之隅。
休璟共处一榻。
至夜分笑之曰。
相君之祸兔矣。
可以就寝。
休璟喜而谢之。
遂撤左右俱寝。
迨晓休璟可起矣。
问安曰。
二犬何所用乎。
遂寻其迹至园中。
见一人仆地而卒。
视其颈有血焉。
盖为物所啮者。
又见二犬在大木下。
仰视之一人袒而匿身。
休璟惊且诘之其人泣而指死者曰。
某与彼俱贼也。
昨夕偕来欲害相国
盖遇此二犬。
环而且吠。
彼为所噬既殒。
某藏匿为地。
天网所罗为犬蹲守。
今甘万死。
且命缚之。
曰此罪固当死。
然非某心也。
乃受制于人耳。
乃释之。
贼拜泣而去。
休璟拜谢曰。
非吾师不然死于二夫之手矣。
曰。
相国之福。
岂所能为哉。
休璟表弟卢轸在荆门
有术士告之曰。
君将有灾。
当求善禳厌者。
或能免矣。
轸知奇术清行为时所重。
致书于休璟
即与一书曰。
事在其中耳。
及书达江陵而轸已卒。
其家开其书。
徒一幅空纸焉。
殊无一字休璟益重之。
后数年遁去罔知所之。
释惠安
未详何许人也。
发言多中好为厌胜之术。
唐休璟既立边功贵盛无比。
一日僧来谓休璟曰。
相国将有大祸。
且不远数月然可以禳去。
休璟惧甚。
即拜之。
僧曰。
某无他术但奉一计耳。
愿听之。
休璟曰。
幸吾师教焉。
僧曰。
且天下郡守非相国命之乎。
曰然僧曰。
相国当于卑冗官中访一孤寒家贫有才𠏉者。
拔为曹州刺史
其深感相国恩。
而可以指踪也。
既得愿以报某。
休璟且喜且谢。
遂访于亲友得张君者。
家甚贫为京卑官。
即日拜赞善大夫
又旬日用为曹州刺史
既而召僧。
谓曰。
已从师之计得张某矣。
然则可以教之乎。
僧曰。
张君赴郡之时。
当令求二犬高数尺而神俊者。
休璟唯之。
已而张君唐公特达之恩。
且莫喻其旨。
及将赴郡告辞于休璟曰。
闻贵郡多善犬。
愿得其神俊非常者二焉。
张君曰。
谨奉教。
既至郡数日。
乃悉召郡吏
且告之曰。
吾受丞相唐公深恩。
拔于不次得守大郡。
唐公求二良犬。
可致之乎。
有一吏前曰。
独某家育一犬质状异常愿献之。
张君大喜。
即取焉。
既至其犬高数尺而肥其臆广尺馀。
神俊异常而又驯扰。
张君曰。
相国者二也如何。
吏白曰。
郡内所有唯此耳。
他皆常也。
然郡南十里某村某家民有一焉。
民极惜之。
非君侯亲往不可取之。
张君即命驾赍厚直而访之。
果得焉。
其状与吏所献者不异。
而神彩过之。
张君甚喜。
即召亲吏以二犬献。
休璟大悦且奇其状。
以为所未尝见。
遂召僧视之。
僧曰。
善育之。
相君之祸者二犬耳。
后旬日其僧又至。
休璟曰。
事在今夕愿相君严为之备。
休璟即留僧宿其第。
是夜休璟坐于堂之前轩。
命左右十馀人。
执弧矢立于榻之隅。
其僧与休璟共处一榻。
至夜分僧笑曰。
相君之祸免矣。
可以就寝。
休璟大喜且谢之。
遂彻左右与僧寐焉。
迨晓僧呼休璟曰。
可起矣。
休璟即起谓僧曰。
祸诚免矣。
然二大安所用乎。
僧曰。
俱往观焉。
乃与休璟偕寻其迹。
至后园中见一人仆地而卒矣。
视其颈有血。
盖为物所噬者。
又见二犬在大木下。
仰视之见一人袒而匿其上。
休璟惊且诘曰。
汝为谁。
其人泣而指死者曰。
某与彼俱贼也。
昨夕偕来且将致害相国
盖遇此二犬环而且吠。
彼遂为所噬而死。
某惧因匿身于此。
二犬见之乃蹲于树下。
某伺其他去将逃焉。
迨晓终不去。
今即甘死于是矣。
休璟即召左右令缚之曰。
此罪固当死。
然非某心也。
盖受制于人耳。
愿释之。
休璟命解缚。
其贼拜泣而去。
休璟谢其僧曰。
赖吾师。
不然死于二人之手。
僧曰。
此盖相国之福也。
岂所能为哉。
休璟有表弟卢轸在荆门
有术士告之。
君将有灾戾。
当求一善禳者为庶可矣。
轸素知其僧。
因致书于休璟请求之。
僧即一书付休璟曰。
事在其中耳。
及书达荆州而轸已卒。
其家开视其书徒一幅纸无文字焉。
休璟益奇之。
后数年遁去不知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