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山”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桃川 明 · 陈言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芳杜生远屿,残霞映细流。
云间开洞府,花下系渔舟。
缥缈见元鹤,徘徊共白鸥。
清时暂潦倒,何日访丹丘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乙丑夏石首熊子蔚庵汉津胡子孔志大梁子清湘舍弟游秦人洞 明 · 龙之池
 押麌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县西五里南岸,望渌萝插峰倒影,写照莫似及挽舟,寸历指数,晴峦挺峭,错落都如望里,载白马雪涛处,往复舟掠水。南略闻涛声,后壁却有封石。不禁胡卢。然鬼斧之奇形,色百会,踟蹰半晌,觅路桃花溪,攀触石几几,兴尽而返,鼓棹幸从大湾,汊中冒雨扶筇,曲折三四里,入洞中,水流花发,直问秦人下上之顷意,留有馀,以俟再游。相与长揖而退。
耳食羡秦人,乡导应相伍。
已经武山麓,盘亘指门户。
鱼梁激奔湍,十丈压篙橹。
归气所必争,夜泊不受橹。
云霞水石英,结互成灵宇。
得以气象占,敦朴衍皇古。
地脉供长年,百岁未朽腐。
或仙隐子孙,因而信远祖。
倘欲穷津源,在在行遗补。
渌萝十数峰,蟠虬与蹲虎。
参差峭伏间,猜侣莫自主。
千百小石峦,逐江乱吞吐。
岩花散斑驳,龛壁敞堂庑。
何乃寄神功,随处经鬼斧。
全体窥洞奥,兹得其一股。
觅路桃花溪,村烟约炊午。
微生几席云,烝湿暗山雨。
苔径石梯迂,私忆假毛羽。
旁壑可容舟,即宜通秘府
惜此水盈盈,往迹略渔父。
毕究崎岖行,林泉深跋扈。
性与禽鸟浃,孤虑猿猱侮。
方亭抚残局,伊人越玄圃。
桥真掩蛇足,池沬爽龙煦。
千古无负心,丰碑摹石鼓。
大士接引功,环山白鹦鹉。
举是俱赘疣,思议别有取。
五日十日游,足蹶目不睹。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江总督书麟报雪诗以志事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六
入冬雪泽欠优霈,大祀回才数点覃初八日刻得南郊大杞礼成还宫后午雪惜未成分寸)
却幸胜兹被东北(旋据庆成古北口地德福山海关地初八日各得雪二寸馀五寸馀不等是东北一带较胜此地),谁知先此逮江南(今日书麟江宁省城十一月初五日先得密雨继以瑞雪入土约三四寸而兰第锡亦昨奏清江浦地方及桃源山阳等州县于是日均得雪一二寸不等则较古北口等处更早三日
河阴省五都希泽(北五省最重麦田盼得冬雪甚于大河以南今日又据穆和蔺奏豫省河以南南阳汝宁陈州光州府州南阳汝阳等州县亦于初五日得雪二三四五寸不等盖以地近江南故得雪之日亦同而河北卫辉等三府尚未得雪方觉慰不抵愁至山东山西陕西直𨽻等省近日俱未奏报得雪不能不切殷望),岁暮月三敢肆谈(初意三月为时方长雪泽尽觉可待今已过半尚未沾渥泽岂自谓可待之心遂邻于肆内省益增虔惕)
迩日同云浓每散,越教颙望越增惭。
水调歌头徐大山 元 · 姚燧
 押青韵
崇仁送行役,回首十周星。
因今常武丞去,衣绣记曾经。
西北桃源山峻,东北洞庭春尽,浩浩际沧溟。
鄂渚玉薪米,连月雨冥冥。

天气佳,殊未暮,莫扬舲。
便令绾印迟上,谁夺老槐厅。
一语嗟卑乌用,览镜还宜自重,如此鬓毛青。
轩冕暮涂看,驭日与鞭霆。
集古 明 · 涂旦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天下纷纷经几秦安石,至今传者武陵退之
种桃道士归何处禹锡,山下碧桃花自春(月晦)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游桃川 明 · 唐棋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渌萝烟雨霁,乘兴访仙家。
绿树莺啼近,青山鹤去赊。
碧桃含晚色,瑶草自春华。
无处寻行迹,空馀满洞花。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咏景十首 其十 溪烟雨 中唐 · 吕岩
七言绝句 押肴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摩挲睡眼望山凹,非雾非烟景四郊。
一幅生绡不收拾,被风展却挂林梢(以上《嘉靖常德府志》十九。又《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二六二《常德府志》及《山川典》一六二《桃源山部》)
桃源观山界记 唐 · 狄中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桃源山洞开显。
庑宇兴创。
神仙异境。
武陵经。
今有言者。
道士朱法虔以状来曰。
有观在山。
有户在疆。
图籍且久。
事不能辩。
农人曰。
斧某林。
田某墟。
而养侵竞。
未能以遵清净之化。
公贤其辞。
实疑渔蠹之未弭。
乃询故实。
刻石定所至而明白之。
荥阳公之临武陵
开成五年也。
桃源观在州西。
水路去州城一百四十里。
陆路八十里。
天宝七年五月十三日制。
取近山三十户
蠲免租赋。
永充洒埽。
守备山林。
此观山四至。
建中二年定山界。
东西阔七里。
南北长九里
周回三二里。
东至厮罗溪五里。
西至大江二里。
南至障山四里。
北至大江五里。
障山在祠堂南四里。
以山岭分水为界。
直南屏蔽如障。
故以名。
八迹坛在祠堂北一百八步。
瞿童上升处。
足印八迹。
后人思之。
立坛于其所。
因以为名。
今奉敕醮祭。
皆在斯坛。
秦人洞在障山中峰之阴。
厥状如门。
巨石屏蔽。
灵迹犹存。
有水自中。
涓涓不绝。
竹树阴森。
盛夏炎炽。
凛然若
又多奇花奇木。
禽兽非凡。
信仙境也。
朱老师阁在观西一百步。
老师名灵䛒。
于此朝礼。
常闻异香仙乐。
既终。
后人莫敢居。
年久摧毁。
厥址尚存。
今有杉木十馀株。
枝干盘屈若龙蛇之形。
凌冬不凋。
之操。
源洞在祠堂北。
大江南岸渔人黄道真见桃花处。
备于陶渊明伍安贫记云。
会昌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军事判官华州下邳县狄中立记。
桃源郑徵士 其一 明 · 张孟兼
 押阳韵
予往山中时赋诗寄桃源郑徵士有云桑麻别境仍鸡犬晓夜空山自鹤猿今来江左每怀旧趣而不可得乃以二句析之为韵赋古体十四首首六句觅便寄之且以表予之思云尔
我思桃源山,林谷春昼长。
云生岩石静,花落泉水香。
笑我不归客,何年返耕桑。
渌萝 明 · 李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我闻仙源之峰皆可计寻丈,渌萝直在诸峰上。
倒临潭水摩苍旻,秋空双削芙蓉嶂
流丹结翠一万古,云涛雪瀑那能状。
渌萝仙人归几时,钓竿百尺潭之湄。
手召黄鹤歌白石,天边明月来何迟。
岩巅往往风雷急,潜蛟起舞山鬼泣。
渔郎渔郎莫漫入,从来福地神所秘。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赵干春山曲坞图 元 · 邓文原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七 山水类
春云尽敛青山出,雨过千林翠犹滴。
桃花历乱芊绵,两两啼莺在林隙。
短桥深树阿谁家,楼阁重重映晓霞。
往来岂是避秦客,理乱不闻度岁华。
衡门草绿深于染,回塘潋滟流青靛。
鸡鸣犬吠各成村,岩际飞泉如白练。
虚亭寂历倚江开,图画千重入望来。
桃源山庄何足数,此卷真足称奇哉。
画史当年推赵干,妙笔流传人所羡。
吁嗟乎人去悠悠不可呼,为君赋此期重见。
刘与权与几 宋 · 吴芾
 押词韵第四部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馀。
神仙襟韵固异禀,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
断金高义薄云汉,阔视往往轻俗徒。
一时侪辈稍推许,二刘之外称三吴。
风云际会有早晚,一吴近已联朝裾。
四子徒怀经济术,蹭蹬今犹卧海隅。
苍生颙颙未苏息,天意其肯终舍诸。
丈夫遇则行所学,未遇不应为腐儒。
共约天台最深处,考定古今相与俱。
所冀激昂平日志,力取功名摅壮图。
谁知人事竟好乖,合并欲进还趑趄。
空堂独坐吊形影,仰天不觉兴长吁。
却忆长安,相亲如友于。
一朝不会面,犹且嫌迹疏。
何况久睽隔,动见岁月除。
竟负,中心当何如。
窗间琴数弄,花下酒一壶。
自歌还自酌,此意君知无。
闻君南塘富山水,清虚旷绝如西湖
好藏头角俟雷雨,他年同跃天之衢。
桃川 明 · 李侨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洞隐参差树,花留曲曲溪。
丹台春卧鹿,翠壑午啼鸡。
宿鸟悬黯,閒云压竹低。
秦人如可访,余亦欲岩栖。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桃源山 明 · 杭淮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双溪集卷八
青崖逶迤绿不断,新春人家烟火同。
山间溪流已觉煖,洞口桃花争放红。
昔闻秦人避乱此,误疑仙寰非世通。
风景当时岂应别,万山今在马蹄中。
桃源行1056年 北宋 · 王安石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望夷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张本作世)不独商山,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张本作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桃源辰州道中即事 明 · 万士和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閒花野草山无数,何处桃源却通路
渔郎舟至已迷津,至今指点犹承误。
孙皓凶残历典午,驱民不异祖龙苦。
武陵最僻无处逃,俎豆衣冠思上古。
饥人梦食渴梦饮,好事世传皆画饼。
祇言桃实果千年,蕉鹿茫然各不领。
只今天下非秦晋,余亦蹩躠随风尘。
涉河不是寻源客,问俗知非避地人。
千里夹山常对面,中间道途通一线。
稻粱无馀鸿雁稀,萧条野菊荆榛遍。
舆人向我前致语,此处山川多瘠卤。
居民旧已因征徭,近岁沅辰又开府
开府节制三大藩,羽书日夕通至尊。
诸侯杂遝致方物,达官奔走趋其门。
闻道军门使人下,狐威假虎儿童怕。
仆夫背面俱受鞭,人须出钱马须价。
我生蒿目衰鬓早,忧世无能渐枯稿。
仙源不见见疮痍,使我形容一番老。
停车为尔且相庆,近来节度甚清正。
鼠辈远窜毋汝惊,烽烟不动蛮方静。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赵文敏杜陵戴笠图 明 · 解缙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三
碧鸡坊里春风颠,浣花溪边晴日暄。
浩歌一曲花弄影,慷慨不及开元前。
饭颗山头忆相见,历下新亭旧时面。
吟诗未遣髭须愁,愁绝边尘暗河县
平生落笔五岳摇,调笑不作儿女娇。
锦袍仙人伯仲耳,孰谓有作徒相嘲。
诗卷长留两不灭,玉颜癯骨俱清绝。
万古诗人照胆寒,松柏苍然傲冰雪。
吴兴公子真天人,落影自与韩众亲。
新图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
槎翁老仙我所敬,十年寤寐游珠林。
新诗墨妙聚片纸,今我观之谐夙心。
嗟余岂是诸公徒,青天空行一字无。
纷纷馀子风斯下,独立惟见明星孤,吁嗟杜陵焉可呼。
王士禛居易录》:赵松雪画《杜子美戴笠图》,深衣乌帽,加竹笠其上,足蹑芒鞋,昂首袖手,若行吟之状。下方有「赵子昂氏」及「雪斋」二印。上有刘崧子高题绝句云:「杜陵憔悴鬓如丝,饭颗凄凉日午时。为报西流夜郎客,锦袍霜冷更相思。」自跋云:「右草堂杜拾遗戴笠小像,吴兴赵文敏公所画。往年馀得之高安刘氏。它日与□□徵士观画于桃源山中,因持以归之。并题识其上云。洪武庚申秋仲,珠林生刘崧书。」解春雨又题七言长歌一篇,书法精劲。类邢太仆,末题「前翰林解缙书」,诗不见本集。予平生所见唯故友宋荔裳所刻秦州像,何宇度所刻成都浣花草堂像,皆石本。盖皆临松雪画,而风神不及远矣。
施闰章蠖斋诗话》:西昌萧伯玉太常旧藏杜陵图,高可盈尺,纯用白描而神采高寒,赵文敏笔也。刘公子高题句,解缙春雨又书长歌其上。此诗既佳,而解集失载,字体作指大行草,遒润有法,绝非世所传解书体也。时以赵画、刘、解两公题为三绝。馀官湖西,从萧氏孟旸见之,赏异作诗,萧辄欲见赠,不受,及归田再赠,始受之。时一展对,如揖浣花老人也。
岁暮由入滇 明 · 徐中行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桂水余初涉,桃源即旧图。
残霞横古渡,落日满平芜。
晋记还今古,秦人定有无。
台荒青嶂合,洞閟白云孤。
羁宦天逾远,怀仙岁欲徂。
迷津不可问,揽辔重踌躇。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游桃川 明 · 俞南金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久眷仙源胜,丹台石径迢。
流水绕,归鹤峭峰高。
落日云中阁,飞泉洞口桥。
江平孤屿出,冈断两溪交。
山翠晴偏好,岚烟午不消。
牧歌林答响,树色雨增娇。
竹韵轻摇玉,松声碎落涛。
境幽仙可挹,地僻隐堪招。
胜地难常好,名区近亦寥。
元亭留晓节,霞槛集官轺。
驿路非秦世,汀蓠自楚骚。
保釐知政拙,奔走念民劳。
问酒聊酬兴,探奇暂避嚣。
太平怜往事,功业愧征袍。
何日询耕敛,重来访野樵。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
桃源山 宋 · 洪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句履圜冠不乏贤,桃源深处隐癯仙。
风流未泯刘全一,意气端如员半千
秋浪龙沙陪软语,云山鹤岭访高眠。
明朝歌竟乘流去,别后还能忆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