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山”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桃花源记并诗 东晋 · 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天纪,贤者避其世。
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寖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题水洞二首 其一 唐 · 刘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引用典故:桃花源
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
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咏景十首 其十 溪烟雨 中唐 · 吕岩
七言绝句 押肴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摩挲睡眼望山凹,非雾非烟景四郊。
一幅生绡不收拾,被风展却挂林梢(以上《嘉靖常德府志》十九。又《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二六二《常德府志》及《山川典》一六二《桃源山部》)
桃源观山界记 唐 · 狄中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桃源山洞开显。
庑宇兴创。
神仙异境。
武陵经。
今有言者。
道士朱法虔以状来曰。
有观在山。
有户在疆。
图籍且久。
事不能辩。
农人曰。
斧某林。
田某墟。
而养侵竞。
未能以遵清净之化。
公贤其辞。
实疑渔蠹之未弭。
乃询故实。
刻石定所至而明白之。
荥阳公之临武陵
开成五年也。
桃源观在州西。
水路去州城一百四十里。
陆路八十里。
天宝七年五月十三日制。
取近山三十户
蠲免租赋。
永充洒埽。
守备山林。
此观山四至。
建中二年定山界。
东西阔七里。
南北长九里
周回三二里。
东至厮罗溪五里。
西至大江二里。
南至障山四里。
北至大江五里。
障山在祠堂南四里。
以山岭分水为界。
直南屏蔽如障。
故以名。
八迹坛在祠堂北一百八步。
瞿童上升处。
足印八迹。
后人思之。
立坛于其所。
因以为名。
今奉敕醮祭。
皆在斯坛。
秦人洞在障山中峰之阴。
厥状如门。
巨石屏蔽。
灵迹犹存。
有水自中。
涓涓不绝。
竹树阴森。
盛夏炎炽。
凛然若
又多奇花奇木。
禽兽非凡。
信仙境也。
朱老师阁在观西一百步。
老师名灵䛒。
于此朝礼。
常闻异香仙乐。
既终。
后人莫敢居。
年久摧毁。
厥址尚存。
今有杉木十馀株。
枝干盘屈若龙蛇之形。
凌冬不凋。
之操。
桃源洞在祠堂北。
大江南岸渔人黄道真见桃花处。
备于陶渊明伍安贫记云。
会昌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军事判官华州下邳县狄中立记。
舟中晚望桃源山 北宋 · 张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仙山初指眼初明,倚棹因妨半日程。
云里未忘寻去路,世间争合有浮名。
岩空闇老千尺,天静时闻鹤一声。
更谢暮霞怜惜别,满坡红影照峥嵘。
桃源行1056年 北宋 · 王安石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望夷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张本作世)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张本作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桃花源,并引1096年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菊水,水甘而芳,民居三十馀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而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尝意天壤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予在颍州,梦至一官府,人物与俗间无异,而山川清远,有足乐者。顾视堂上,榜曰仇池。觉而念之,仇池武都氐故地,杨难当所保,余何为居之。明日,以问客。客有赵令畤德麟者,曰:「公何问此,此乃福地,小有洞天之附庸也。杜子美盖云:「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他日工部侍郎王钦臣仲至谓余曰:「吾尝奉使仇池,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
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
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
臂鸡有时鸣,尻驾无可税。
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
耘樵得甘芳,龁齧谢炮制。
子骥虽形隔,渊明已心诣。
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厉。
不如我仇池,高举复几岁。
从来一生死,近又等痴慧。
蒲涧安期(在广川。)罗浮稚川界。
梦往从之游,神交发吾蔽。
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
却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
刘与权与几 宋 · 吴芾
 押词韵第四部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馀。
神仙襟韵固异禀,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
断金高义薄云汉,阔视往往轻俗徒。
一时侪辈稍推许,二刘之外称三吴。
风云际会有早晚,一吴近已联朝裾。
四子徒怀经济术,蹭蹬今犹卧海隅。
苍生颙颙未苏息,天意其肯终舍诸。
丈夫遇则行所学,未遇不应为腐儒。
约天台最深处,考定古今相与俱。
所冀激昂平日志,力取功名摅壮图。
谁知人事竟好乖,合并欲进还趑趄。
空堂独坐吊形影,仰天不觉兴长吁。
却忆长安日,相亲如友于。
一朝不会面,犹且嫌迹疏。
何况久睽隔,动见岁月除。
竟负鸡黍约,中心当何如。
窗间琴数弄,花下酒一壶。
自歌还自酌,此意君知无。
闻君南塘富山水,清虚旷绝如西湖
好藏头角俟雷雨,他年同跃天之衢。
桃源清康熙桃园县志》卷四作秦人洞 宋 · 古汴高士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前溪是当时水,源上非旧日花。
多是(同上书作怪)渔郎露消息,洞门从此锁烟霞。
桃源山 宋 · 洪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句履圜冠不乏贤,桃源深处隐癯仙。
风流未泯刘全一,意气端如员半千
秋浪龙沙陪软语,云山鹤岭访高眠。
明朝歌竟乘流去,别后还能忆浩然。
昔游诗十五首 其九 1201年 南宋 · 姜夔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
规模象魏壮,回合绿阴护。
山椒五溪,壶头入指顾。
故宫在其北,屋瓦带松雾。
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
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馆,坛上表遗步。
却下八叠坡,一亭众妙具。
两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凛难驻。
桃源独不见,僻在宫南路。
山行转深邃,狙猿纷上下。
石窦出微涓,令我意犹豫。
昔闻渔舟子,水际见洞户。
今看去溪远,定自后人误。
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
于今二十年,历历经行处。
桃源山道者小庵(原按:此诗二首,其一见七绝。) 南宋 · 韩淲
五言绝句 押陌韵
天寒山气黄,日暮竹色碧。
住庵人勿惊,此景有此客。
桃源山道者小庵(原按:此诗二首,其一见五绝。) 南宋 · 韩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空山落叶响流泉,窈窕崎岖一径边。
借问桃花今在否,秦人元不爱山川。
桃源手卷武陵,今鼎州常德路桃源山在县北二十里,古迹无复遗。或谓此记渊明寓言,即义熙题甲子,耻事二姓之验也,岂为束带见乡里小儿然后归隐哉。师总管出示此图,为述此意)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晋人。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水调歌头徐大山 元 · 姚燧
 押青韵
崇仁送行役,回首十周星。
因今常武丞去,衣绣记曾经。
西北桃源山峻,东北洞庭春尽,浩浩际沧溟。
鄂渚玉薪米,连月雨冥冥。

天气佳,殊未暮,莫扬舲。
便令绾印迟上,谁夺老槐厅。
一语嗟卑乌用,览镜还宜自重,如此鬓毛青。
轩冕暮涂看,驭日与鞭霆。
赵干春山曲坞图 元 · 邓文原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七 山水类
春云尽敛青山出,雨过千林翠犹滴。
桃花历乱芊绵,两两啼莺在林隙。
短桥深树阿谁家,楼阁重重映晓霞。
往来岂是避秦客,理乱不闻度岁华。
衡门草绿深于染,回塘潋滟流青靛
鸡鸣犬吠各成村,岩际飞泉如白练。
虚亭寂历倚江开,图画千重入望来。
桃源山庄何足数,此卷真足称奇哉。
画史当年推赵干,妙笔流传人所羡。
吁嗟乎人去悠悠不可呼,为君赋此期重见。
桃源郑徵士 其一 明 · 张孟兼
 押阳韵
予往山中时赋诗寄桃源郑徵士有云桑麻别境仍鸡犬晓夜空山自鹤猿今来江左每怀旧趣而不可得乃以二句析之为韵赋古体十四首首六句觅便寄之且以表予之思云尔
我思桃源山,林谷春昼长。
云生岩石静,花落泉水香。
笑我不归客,何年返耕桑。
赵文敏杜陵戴笠图 明 · 解缙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三
碧鸡坊里春风颠,浣花溪边晴日暄。
浩歌一曲花弄影,慷慨不及开元前。
饭颗山头忆相见,历下新亭旧时面。
吟诗未遣髭须愁,愁绝边尘暗河县
平生落笔五岳摇,调笑不作儿女娇。
锦袍仙人伯仲耳,孰谓有作徒相嘲。
诗卷长留两不灭,玉颜癯骨俱清绝。
万古诗人照胆寒,松柏苍然傲冰雪。
吴兴公子真天人,落影自与韩众亲。
新图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
槎翁老仙我所敬,十年寤寐游珠林。
新诗墨妙聚片纸,今我观之谐夙心。
嗟余岂是诸公徒,青天空行一字无。
纷纷馀子风斯下,独立惟见明星孤,吁嗟杜陵焉可呼。
王士禛《居易录》:赵松雪画《杜子美戴笠图》,深衣乌帽,加竹笠其上,足蹑芒鞋,昂首袖手,若行吟之状。下方有「赵子昂氏」及「雪斋」二印。上有刘崧子高题绝句云:「杜陵憔悴鬓如丝,饭颗凄凉日午时。为报西流夜郎客,锦袍霜冷更相思。」自跋云:「右草堂杜拾遗戴笠小像,吴兴赵文敏公所画。往年馀得之高安刘氏。它日与□□徵士观画于桃源山中,因持以归之。并题识其上云。洪武庚申秋仲,珠林生刘崧书。」解春雨又题七言长歌一篇,书法精劲。类邢太仆,末题「前翰林解缙书」,诗不见本集。予平生所见唯故友宋荔裳所刻秦州像,何宇度所刻成都浣花草堂像,皆石本。盖皆临松雪画,而风神不及远矣。
施闰章蠖斋诗话》:西昌萧伯玉太常旧藏杜陵图,高可盈尺,纯用白描而神采高寒,赵文敏笔也。刘公子高题句,解缙春雨又书长歌其上。此诗既佳,而解集失载,字体作指大行草,遒润有法,绝非世所传解书体也。时以赵画、刘、解两公题为三绝。馀官湖西,从萧氏孟旸见之,赏异作诗,萧辄欲见赠,不受,及归田再赠,始受之。时一展对,如揖浣花老人也。
避喧二首 其一 明 · 边贡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华泉集卷七
兴在桃源山水间,幅巾藜杖每忘还。
沙田雨湿青牛卧,石洞花深白鹿閒。
遇仙桥 明 · 朱应登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自信经过路不迷,百花潭水断桥西。
重来已隔人间世,惟有閒云渡晚溪。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桃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