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惠山(《梁溪诗钞》卷一作题惠山寺) 宋 · 袁默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山翁自合老林扃,小有天中尽杳冥。
两面楼台驱作势,半崖松石倚为屏。
云归洞口纷纷见,泉入(《梁溪诗钞》作落)池心细细听。
胜景深藏谁到此,好须图绘入丹青(同上书卷三二)。
次韵蒋不回惠山行见赠 宋 · 袁默
押词韵第十五部
九龙山高茂松竹,冉冉岚光真泼绿。
重冈复岭势峥嵘,五里垂杨排岸曲。
云生洞口若拖缣,泉落田间如喷玉。
公乘若水遗迹在,潇洒儒冠与僧服。
夜蟾清影照寒流,春鸟新声答寒谷。
山畔人家农事闲,长得秋风鱼稻熟。
太湖光射夕阳间,涧泽相通财必育。
一生游赏心不足,忆与高人时往复。
梦魂应是念归欤,问舍求田无百斛。
身名牵制悼人心,收拾未能如水覆。
侵寻白发已盈簪,方此徘徊干寸禄。
乐安道人来自蜀,尚尔小官身仆仆。
惠然相访盖初倾,符采莹颜神满目。
徐言得道先辟谷,二年粒米不入腹。
日南先生韵超俗,授术为之留五宿。
发泄天机指下传,妙用圆通皆智烛。
见我情亲逾族属,劝以修持言满轴。
自惭正类鸡伏鹄,敢忘精心循所祝。
痊除多谢枕中方,臭腐岂为刀下肉。
斧斤牛羊肆残毒,古人已况牛山木。
深言元气须引续,起我衰羸丸射鹿。
烦胸一诀愿相传,卦体俨然存九六(以上清顾光旭《梁溪诗钞》卷一)。
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其一王武陵韵,其二窦群韵,其三朱宿韵) 其一 北宋 · 秦观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辍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
圆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
层峦淡如洗,杰阁森欲翔。
林芳含雨滋,岫日隔林光。
涓涓续清溜,靡靡传幽香。
俯仰佳览眺,悠哉身世忘。
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其一王武陵韵,其二窦群韵,其三朱宿韵) 其二 北宋 · 秦观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史君厌机械,所与惟散人。
顾惭蒹葭陋,缪倚琼枝新。
上干青磝磝,下属白磷磷。
洞天不知老,金界无栖尘。
缅彼人间世,乌蟾阅青旻。
讵得踵三隐,山阿相与邻。
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其一王武陵韵,其二窦群韵,其三朱宿韵) 其三 北宋 · 秦观
押词韵第十八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楼观相复重,邈然閟深樾。
九龙吐清泠,㶁㶁曾未绝。
罂缶驰千里,真珠犹不灭。
况复从茶仙,兹焉试葵月。
岸巾尘想消,散策佳兴发。
何以慰遨嬉,操觚继前辙。
题陆子泉 北宋 · 王汾
五言排律 押庚韵
泉品旧知名,澄源石甃盈。
甘滋饱僧饭,润泽济农耕。
漱玉人谁听,囊茶客自烹。
久供鸿渐啜,曾奉赞皇羹(自注:李卫公非惠山泉不饮。)。
昨忝此邦守,令无诸县行。
烦酲想岩壑,一日慰幽情。
惭怍方堆面(自注:王翰林泉诗云聊将一掬水,洗我面惭怍。),尘埃正满缨。
临流聊洗濯,心已识蒙亨(元佚名《无锡志》卷四上)。
题惠山寺真赏亭流觞 北宋 · 施大任
七言排律 押先韵
惠山山半有飞泉,甃石环亭泛酒船。
只任源流自亭下,不缘机智得方圆。
夷犹小棹翻宾榻,零乱浮华出洞天。
六月炎蒸应恋此,二松风韵更萧然。
江帆远渡疏林外,山鸟闲吟落照边。
盛世正逢元祐日,清欢重继永和年。
萦心难效公垂咏,真赏尤知子美贤。
我是林泉自由者,时时来作醉中仙(元《无锡志》卷四)。
游云龙张氏山居(云龙山距彭城郭南三里,郡人张天骥圣涂筑亭于西麓。元丰初,郡守眉山苏公屡登燕于此亭下,畜二鹤,因以放鹤名亭,复为之记。亭下有小屋曰苏斋,壁间榜眉山所留二诗及画大枯株,亦公醉笔也。亭上一径至山腹,有石如砻治者,公复题三十许字,记戊午仲冬雪后与二三子携惠山泉、烹凤团此岩下,张即镵之。壬戌秋,余初至徐,张惠然见临,继相招为(四库本作与)山中游。八月晦日,遂往。暮归,马上赋此诗) 北宋 · 贺铸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昔闻张逸民,卜筑云龙山。
东望结遐想,喜得彭城官。
一语定襟契,宛如平生欢。
招携属休沐,投此萝薜间。
女仆候门巷,青袿双翠鬟。
苏斋轩户明,饼火焚椒兰。
宝墨鬼神护,清诗冰玉寒。
森然拱檐霤,架石排琅玕。
东趋放鹤亭,磴道披茅菅。
指顾百村落,炊烟林莽间。
日脚洒平陆,两山如断环。
凄风振晚叶,坐怯衣裘单。
引领紫霄极,飘飖如可干。
缅怀眉山公,五马来游盘。
酣兴走颠笔,苍崖即镵刊。
午年仲冬月,雪野云弥漫。
扫石坐舒啸,惠泉烹凤团。
当时诧盛集,千古陋逵安。
俛仰迹遂陈,斯人久泥蟠。
我来后千日,逸躅何由攀。
遇胜不能赋(小集作仰怀胜事往),俯寻(小集作遵)尘路还。
山英移未勒(小集作能不辱),时款白云关。
玄都观 北宋 · 李复
押阳韵
龟刻露藓暗,石坛霜草黄。
断瓦出耕土,犹有金碧光。
甘泉分远脉,来自惠山长。
桃花久不开,空馀葵麦荒。
贺门下李侍郎启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一八、《鸡肋集》卷五六
伏自顷者端亮得谗,留居均佚。旋失芘休之赖,即怀颠沛之忧。茫无事倪,若有期会。沧溟不改,叹自荡之波臣;天雨何心,笑流行之木偶。单舟将母,远道遘凶。忠兼孝以两亏,影与形而相吊。人理斯酷,生望莫蕲。矧未至于怨仇,乃重罹于窜辱。实虞罪垢,更累己知。故卵翼之惠山隆,而寒暄之仪响阒。谅惟大雅,阔此细图。不然孤生,安取今日?再聆柄任,增激欢悰。伏惟即日鼎燮劳心,天休助顺。恭以某官江河致远,柱石扶危。文能附而武能威,刚不吐而柔不茹。体和为决,以厉济温,中正而通,优游以法。谋议远而始验,诚信久而后彰。故于仁圣之勃兴,复以勋贤而首用。云行雨施,鱼跃鸢飞。九重开皇极之言,三事起协恭之虑。不为已甚,乃见至平。民诵斯言,士知此意。然有道也,由是广之。而补之禀资甚顽,赋命至薄,驽驾难企,龙门误登。垂十五年间,挽推已至;行五十岁矣,跋疐奈何!抱瑟自怜,毁车欲去。夺蹊田尚为有罪,况乃初不蹊田;赦食马犹足求功,而又未尝食马。涤器不惭市上,受经自所狱中。糠覈而肥,卑湿亦寿。似鸮集者多矣,何必更占;异鸡鸣者有之,惟知不应。既非意可以遣者,亦往事安足论哉!第以少尝妄计于进为,老欲不虚于期待。属重光之抚运,与百执以同升。偶脱涛渊,稍佐民社。起死之恩既厚,捐生之誓益坚。且缘心困而虑衡,更识言难而行讱。噎因戒食,折自知医。审曲则全,悟孙以出。正尔局促辕下,何由颖脱囊中。重惟左右学穷象先,识际绵炳。固曰有容所以大,无私谓之王,而惟危故能论心,非几何以成务。且事有可否易辩,乃人有忠邪难分。则欲开大中,无忽近虑。疏岂皆异,同未必亲。袁盎始议绛侯,后更获助;郑朋初通萧傅,卒反见伤。若此实繁,胡可概视?察就义若渴之故,审应问如响之情。借曰比常好先,亦意随必有事。造次启沃,终始持循。显则欲马不败群,隐则欲木无藏蠹。公是若建,朋党必消。如此而后,天下国家蒙远猷,大夫卿士无遗患。观海恐漫,睨柯足知。虽未乏戴崇宴见后堂之顷,然可无陆贾微言深念之间。窃自比龟智能灵人,诚不思蚕饱不为己。乃曹丘顾金,掠美则安敢;若鲁连解纷,无取其庶几。亦有命焉,非所期也。更望日崇令问,益被眷图,蚤正冢司,大庇群品。岂惟一士,独荷至私?方戒寒凉,尚赊侍省。
谢仲闵惠友于泉(泉(原作上,据吕本改))上多紫竹 北宋 · 张耒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地吉泉甘庆所钟,直疑遥与惠山通。
曲肱烦暑都消尽,如卧萧萧紫竹风。
乞钱穆公给事丈新赐龙团 北宋 · 张耒
押词韵第一部
闽侯贡璧琢苍玉,中有掉尾寒潭龙。
惊山作春山不觉,走马献入明光宫。
瑶池侍臣最先赐,惠山乳泉新破封。
可得作诗酬孟简,不须载酒过扬雄。
二十二弟自常州寄(四库本下有惠字)剪刀及笔来(四库本下有因字)作长句 宋 · 晁说之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
弟书毗陵来,有同股分刃之刀,绿管白毫之笔。
刀是宝公锡上之所悬,笔亦江淹梦中之所得。
江南刀笔有如此,不比丰沛吏萧曹(四库本作萧曹吏丰沛)而兴锋镝。
顾惟二物大有恨,不蒙独孤府君一言之饰。
使君惠山延陆羽,文章不落翰墨迹。
及今有用正劳劳,破贼露布征兵檄。
小楷帖黄奏北阙,念弟未归空叹息。
点绛唇 其七 惠山夜月赠鼓琴者,时作流水弄 北宋 · 毛滂
押词韵第三部
绣岭横秋,玉螭吹暑迎凉气。
碧崖流水。
流入春葱指。
半倚朱弦,微亸连环珥。
通深意。
月明风细。
分付知音耳。
寒穴泉铭(并叙) 北宋 · 毛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至元嘉禾志》卷二一、《绍熙云间志》卷下、康熙《松江府志》卷二、乾隆《金山县志》卷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七○三、《嘉禾金石志》卷二一
欧阳文忠公为《大明水记》云:「山水上,江水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然余客东都时,日从定力流取井水煎茶,此井不知有山泉,而味乃与惠山等。至衡其轻重,则定力之水轻,是此井宁肯出山泉下哉?至载刘伯刍谓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载李季卿论水次第有二十种,惠山泉盖居其二。文忠公以为不然,虽余亦不以为然也。盖水之在天下者,人安能尽知之,顾可使不知之水又尽居七等二十水之下乎?水之良不过甘也,一甘而别为二十,差为七等,又遂以为天下无水而高之,是当欺我。秀州华亭县有寒穴泉,邑人知之者鲜,县令姚君汲以遗余,余始知之。问此邦人,则多不知也。取尝甚甘,取惠山泉并尝,至三四反覆尝,略不觉有异。是就余所知,则惠山、寒穴相望裁二百馀里间,盖有两第二泉矣。嗟乎,论水者谈何容易!景祐中,相国舒王有《和华亭县令唐询彦猷寒穴泉诗》云:「神震冽冰霜,高穴与云平。空山渟千秋,不出呜咽声。山风吹更寒,山月相与清。北客不到此,如何洗烦酲」?此泉虽所寄荒寒,宜因相国诗闻于时,然亦复未闻也。余憾前人之论水者既不及知之,余欲以告今之善论水者,为作铭云:
泉之显晦,岂亦有数?生此寒穴,与世不遇。美不见录,为汲者惜。泉独知冽,不计不食。
通惠亭记 宋 · 蒋瑎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四、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三五、《锡山景物略》卷六
彭城钱侯申仲,世家于无锡。既仕而归,乃卜居于邑南漆塘山中,聚书四万卷,日取而读之,探古圣贤之蕴,以美其身。于其暇日,稍稍疏岩剔薮,立台亭,莳松竹,为游观之适。然是山无水,率以罂瓶汲于湖,以供朝夕之用。仆奴颜汗肩赪,陟降告劳。绍兴三年春二月,申仲行于其居之南,爰有寒泉,发于岩趾,以杖导之,如龙蛇蜿蜒,盈科而后进。酌而赏之,清冽滑甘,与惠山之泉无异。于是甃以瓴甓,洄为方池,馈膳漱浣,日用而不竭,乃作亭于泉上,名之曰「通惠」,意其与惠山通。山居之父老,闻而观焉,惊顾颜色,且曰:「水之行地中,一气耳。兹山去惠山不百里,则其泉脉灌输,理或有之」。或曰:「不然。吾与若居是山,老身长子,日以远汲为病。今钱侯莅止,而泉发于其居,岂天藏神閟,不轻付与,有待而出耶」?众以其言为是。乃相与歌曰:泉何为兮效祉,侯有德兮克君子。挹彼注兹兮,况羞馈祀。永收勿慕兮,自今以始。又赓而歌曰:孝友温良,溢于文章,钱侯之德兮。演迤汪洋,惠我无疆,兹泉之泽兮。德积而愈光,泽久而弥昌,世世其无斁兮。于是宜兴蒋瑎闻而异之,曰:昔唐相李文饶既贵重,其服御饮食,必欲极四方之怪珍,常喜饮惠山泉,置驿以取水,天下苦之。有浮图人告曰:「长安昊天观井水与惠山泉通」。公试之信然,遂罢水驿。寥寥数百年间,其事相为符望。然以予观之,惠山距长安数千里,而远有高山大川之限,是乌能相通哉?特以其味以似之耳。今九垄漆塘相望密迩,而申仲以隐德懿行,蒙神之贶,则泉为时发,亦无足疑者。因取父老之谣言,且本其所以作亭之由,而为之记。
按:明修《无锡志》卷四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次黄富道觅山酿韵 宋 · 刘跂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深岩穷谷自涓涓,惭愧诗情却泫然。
政使家贫无曲米,犹堪烹作惠山泉。
送何亨老以直秘阁出守毗陵 北宋 · 赵鼎臣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为郎岁久坐无毡,梦想扁舟眼欲穿。
得郡更兼天禄阁,逢人先说惠山泉。
欲知炙味余虽勇,争下鞭梢子独先。
别后若为相忆处,大江南畔月婵娟。
戏呈吴江令张明达(注文中一处作明达,三处作达明,未知孰是) 宋 · 廖刚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陆羽甘泉冷似冰,松江因向令贤明。
要须更取中桥水,欲看三君子斗清(自注:甲午夏,沿檄自润还秀,持惠山泉与达明,书此代简。吴江第四桥,自古传取水处。明达得诗,因说脩桥日,惟是桥下柱不得,凡两日,后用铁裹柱头如锥状,方下得定。盖其下皆有青泥,滑而水急,当泉涌处也。是日,达明招饮于垂虹亭。因遣人取水较之。水轻,甘于惠泉。余戏达明曰:“水则胜矣,但未知令如何耳。”二人相与掀髯,尽醉而后归。然惠泉虽味淡而体差重,以石置器中,可经岁不坏。居无几时,朝廷有旨月进,虽为禁泉,品之居上,岂正以其不坏耶。惟淡不坏耳。)。
葛君墓志铭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丹阳集》卷一四
绍兴元年冬十月解秩吴兴郡,居景山,族子开真自江阴来拜,且泣曰:「先人不幸以七月丙辰终。方病殆时,忍死言葬必于青旸亡母之兆,铭以属叔父。开真不孝,既以某月辛酉葬矣,铭敢以治命请」。予亦泣曰:「小子之忍铭吾兄邪」?明年二月,书来速铭,则为论次而铭之。江阴葛氏,其先避乱,自广陵徙居,簪绂相承百馀年,世有名德;其晦迹不仕者,亦皆恂恂谨饬,以操行自将。君讳权,字执中,江阴葛氏子也。曾大父惟明,大父定,父淳,俱不仕。大父赠官至朝散大夫。君少涉学,尝事科选,已而谢去,专营资业以奉亲,养生送终无悖礼,姻族缓急辄赒贷之,空无者每折其券。生而笃厚,老而康强。且死,神爽不乱,春秋七十有二。娶康氏。子二人,曰开真、去病。女四人,皆有从。孙男女二人。初,大父女兄归枢密直学士蔡公君谟,君珍其笔迹,储之甚富,复能记其斯文行事,故一时贤士喜从之游。尝见语曰:「吾欲筑第面惠山以居,而阴阳家之说拘忌数年。吾老矣,不能待也」。因辄鸠工,时方域休咎一不问,卒成华屋,遂燕处之适,谈者多其旷达云。铭曰:
天赋之德,复与之龄。体魄措此,惟以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