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马云伯贰尹克惇课诗汇编(此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查元鼎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诗筒传驿使,情胜陇头
金惯披沙拣,珠曾入选来。
抡元悭桂籍,作吏住蓬莱。
同是饥驱客,相怜磊落才。
杨又溪贰尹可大(此组诗收于《台湾诗报》,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其一 清 · 查元鼎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君当为世用,我本不求知。
作客来瀛屿,相逢读好诗。
时艰心益壮,语伟格多奇。
啸傲凌沧海,休嫌出处迟。
杨又溪贰尹可大(此组诗收于《台湾诗报》,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其二 清 · 查元鼎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编者按:「时」,《台湾诗报》缺字,据《台湾诗钞》补。)见妖氛炽,逢人杀似麻。
将军观壁上,老母各天涯。
榻喜陈蕃下,途穷阮籍嗟。
吴山吊明月,曾照旧繁华。
岁暮书怀(此组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连横台湾诗乘》、苏子建《堑城诗荟》。) 其一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连横《台湾诗乘》、苏子建《堑城诗荟》
竞争得失笑鸡虫,溷迹东瀛岁又终。
处世莫如穷耐久,浇愁除却酒无功。
英雄识字犹馀事,妻子号寒尚古风。
天与豪情天不薄,休将头脑学冬烘(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台海诗珠》。)
岁暮书怀(此组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连横台湾诗乘》、苏子建《堑城诗荟》。) 其二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连横《台湾诗乘》、苏子建《堑城诗荟》
明月清风不值钱,客中消受亦神仙。
俗尘扑面祛千斛,老屋打头寄一椽。
自有啸歌惊户外,漫愁车马冷门前。
悠悠世事无凭准,屈子何须更问天。
五十初度(此组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王松《台阳诗话》、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其一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王松《台阳诗话》、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于今五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编者按:「已」,《台湾诗乘》作「更」。)可知。
况是身家羁逆旅,恰逢王国用征师。
远游岂惮重洋险,大厦难为一木支。
草色缘阶删不尽,伥伥行又欲何之(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海诗珠》。)
五十初度(此组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王松《台阳诗话》、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其二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王松《台阳诗话》、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富春江上客(编者按:「客」,《台湾文艺丛志》误误作「容」。)星孤,故国田园久已
欲报劬劳因负米,谁怜辛苦引群雏。
鳌牵瀛海心原壮,书上秦庭计太迂。
纵是昨(编者按:「昨」,《台南文化》、《台湾诗钞》误作「晚」,从《台阳诗话》、《台湾文艺丛志》。)非知伯玉,发添斑白叹头颅(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五十初度(此组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王松《台阳诗话》、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其三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王松《台阳诗话》、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身世浑如不系舟,绝裾温峤悔遨游。
功名误尽文章贱,富贵交贻妻妾羞。
蝶梦方酣争得鹿,鹊巢初筑让鸣鸠。
穷途赖有英豪气,高卧元龙百尺楼(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五十初度(此组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王松《台阳诗话》、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其四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王松《台阳诗话》、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菊英介寿晋芳樽,篱下秋光一样繁。
出岫云情怜客意,始衰镜影画诗魂。
其何能淑身将隐,无易由言舌莫扪。
敢道艾年当服政,寻常显晦不须论(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癸丑﹙1853﹚元日试笔(此组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查元鼎
 押陌韵 出处: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苏轼牛僧孺,命皆磨蝎阨。
右军兰亭,选楼轶其迹。
光阴过客过,我今年半百。
非知伯玉非,枉寻而直尺。
海外作豪游,举家同泛宅。
长守太常,骨相管城瘠。
癸尊一例倾,丑阴自古积。
吉利书王正,院宇春风窄。
老母倚闾望,负米非良策。
合唱大刀(编者按:「刀」,《台南文化》缺字,据《台湾诗钞》补。)环,欢承菽水适。
王小泉衢权头围贰尹寄诗代柬依韵答之(此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查元鼎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琴瑟不专一,哀乐音自殊。
车笠本忘形,聚散意何如。
生平性忤俗,惟君鉴区区。
譬彼拱璧珍,瑕岂能掩瑜。
清风拂菉竹,绿水映红蕖
南北千万里,萍水得相于。
磨盾草飞檄,昔曾温陵俱。
鲸牙掣瀛海,骥足展天衢。
目下无馀子,心中不薄予。
何期文字阨,捷径争奔趋。
魑魅谀钟馗,梅鹤招林逋
隐偶分朝市,名何损及厨。
香草寄美人,杖藜怒唱喁。
小青怜照影,洛神赋子虚。
三载清漳游,一任牛马呼。
场频逐傀儡,姿还叹柳蒲。
重访子云,穷回墨翟车。
怀偕吟兴减,年随豪气徂。
迹久羁南国,梦飞绕西湖
风雨来故人,要路谪伧夫。
藻华摅齑臼,盐酸别梅诸。
芝兰道义交,交亲迹肯疏。
绨袍贻范叔,顾我同悲愉。
意气倾肺腑,鬓毛惊头颅。
蜀锦浣冰雪,汉书秘葫芦。
膻慕旋磨蚁,光驰过隙驹。
臂复攘搏虎,哺莫报慈乌。
帆开退飞鹢,栈恋秃尾驴。
举家同泛宅,海外事饥驱。
道路日以远,猗欤其那欤。
枯槎乘张骞,一毛拔杨朱
载怀短主簿,各滞天一隅。
偶然弄柔翰,艳体禁豪粗。
嫫母不忘饰,犀心不医愚。
傲骨支嶙峋,空教鬼揶揄
管城无肉相,此绝(编者按:「绝」,《台湾诗钞》作「论」。)非虚诬。
平子四愁咏,刘毅儋石无。
与君复同调,清贫乐有馀。
竹溪我适至,瓜代君方图。
我才驻行脚,君又理军需。
哀鸿嗷澎岛,刍粟挽征途。
使君心似佛,报国竭愚驽。
挂席拾海月,调瑟得名姝。
甫奏瀛东绩,高翔北凫。
芸仍舍田芸,腴比砚北腴。
相逢下车揖,相思藉以舒。
须眉犹畴昔,寒温叙喔嚅。
饮君以村酿,饫君以园蔬。
心赏慵拙咏,韵斗大小苏。
自君渡冈,剩此昂藏躯。
霁色五云(编者按:「色五云」,《台湾诗钞》作「云五色」。)开,得君尺一书。
上言长相思,下慰离群居。
烟云满卷帙,一一探骊珠。
清已颂棠封,庭更有悬鱼。
盐铁见经济,论不同迂拘。
但忧齐氓溺,不愁陶径
期月而已可,富教加庶乎。
马援诫子侄,赤黑在所濡。
收其放心放,免为污下污。
烦君涤旧染,烦君雕朽株。
答君琼瑶赠,书到麦秋初。
邮筒频往来,慎勿吝琪琚。
喜君晋头衔,不为不虞誉。
正音遗雅乐,东郭逃滥竽。
赋罢再叹息,明月满阶除。
努力加餐饭,麟兮吁嗟吁。
台湾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二
台湾诸番地,明时荷兰以火器攻诸蛮,逐之山中,据之。清顺治中郑成功败于京口,无所归,渡台以甲板船攻台,逐荷兰而据其地。海水涨,舟师得渡七鲲身之险,天助也。康熙中,郑氏降,遂入我国版图。甲午之败,割隶日本。先是,台无我国人,崇祯间大旱,郑芝龙抚,熊文灿谋招饥民数万渡台开垦,今皆富庶,其苗裔也。庚戌夏,余再南渡,望台南诸山,矗立海中,烟峦叠嶂,苍然秀拔,感而作诗。
杨子徙南溟,去以六月息。
濯足望八荒,从者汀州客。
中原渐以远,惟见落日赤。
连朝不见山,咳吐触虚碧。
天垂海掀举,空水相压逼。
浓睡过澎湖,窗中见寸帻。
有如琴高游,洪波戴鲤脊。
宵行不知程,六合雾露黑。
神山知已近,咫尺反相隔。
波涛昏莫辨,纬象醉能识。
高帆转残月,海色横太白
扪壁动斗牛,瞰崖俯渹湱。
日出海气消,众峰静默默。
削叠梯青冥,枝撑位大泽。
蔚蓝水为划,嶂翠烟与积。
巍巍浸澄浤,倒景穷欹仄。
我言山海幽,客嗟狉獉域。
夏王不敢到,巨灵何年擘。
荒荒生龙蛇,郁郁蕃木石。
昏昏云霞蒸,幽幽花草赜。
鸟鼠同穴处,人兽交蹄迹。
化外绝舟车,宝藏富千亿。
骊宫渊下珠,鲛室泉底织。
仙藤缠百里,孤桐翘千尺。
其阳利渔盐,其阴产金锡。
落叶腐空山,上古神所宅。
其神惟大蛇,枯树或凭式。
诸蛮作鸟鸣,叶衣与毒食。
琅珰唇约环,呕哑鼻吹笛。
束发编车轮,剜肉镕金饰。
胡人颀而长,东来斩荆棘。
南风浪北走,到此水府逆。
鲲鱼露其身,往往坠舟舶。
其险不在深,其浅险不测。
燃犀惊牛渚,射鲸啼龙伯。
虺蝮白日游,见人变五色。
昼行逢魑魅,夜语杂狐蜮。
春探禹穴幽,秋猎云梦窄。
城郭闻钟鼓,花竹散阡陌。
壮士死,秦通金牛瘠。
哀哀三百年,枭桀互争击。
一夺假人手,再夺雄霸绩。
珠崖非汉土,大哉弃不惜。
天威自远来,礼乐攻幽僻。
百年成郡县,向化不以力。
书生开战祸,揖盗卧榻侧。
一旦失门户,盛业空嗟忆。
杨子笑而起,谓客勿戚戚。
古者吴楚间,视之亦夷狄。
虽然疏边圉,一败一兴辟。
当时称万国,寸土亘侵蚀。
取与等外府,成败皆亡熄。
苟非愚公移,无乃楚人得。
兹土曾几时,汉赵帜几易。
君悲感盛衰,我视固朝夕。
曾见古今趋,异时今已昔。
大造甲子始,竖亥回其极。
疏星如残棋,扁舟寻沙戟。
除夕(此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查元鼎
 押御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今夕是何夕,岁月堂堂去
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
作客瀛海东,谁毁复谁誉。
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
云捲玉山明,冲霄万丈曙。
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
草地人 清 · 李乔
 出处:此诗收于徐宗干《瀛州校士录》,又载连横《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台阳膏腴地,一岁或三熟。
可怜草地人,不得饱糜粥。
里正催租吏(编者按:「吏」,连横台湾诗乘》作「来」。)捉人,投林有洞幸(编者按:「幸」,连横台湾诗乘》作「去」。)藏身。
昼伏夜归饥不忍,归来惟对甑中尘
曩从(编者按:「从」,连横台湾诗乘》作「者」。)城中来,曾见城中客。
峨峨称大家,丹艧间金碧。
丰衣美食如山积,不如卖女图朝夕。
使侬莫作沟中瘠,女事贵人两有益。
吁嗟乎,坠茵坠溷不可知,飞絮飞花岂有择。
君不见,石濠别,幽怨声,流民图,凄凉色(施懿琳编校)
乌烟鬼 清 · 李乔
 出处:此诗收于徐宗干《瀛州校士录》,又载连横《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乌烟鬼,少年状貌真魁伟。
如何转盼须臾耳,竟(编者按:「竟」,连横台湾诗乘》作「变」。)化魌魑难向迩。
可怜昼亦如夜时,生亦如死期。
寄言三五少年子,莫向红尘作鬼嬉。
乌鬼含冤白鬼笑,故鬼前驱新鬼啸。
风雨回首一灯昏,数点青燐犹照耀。
区区蛮触越南都,令行禁止风霜俱。
白日如镜照寰宇,鬼乎何处藏其躯(施懿琳编校)
跋小停云馆 清 · 柯椽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此诗收于柯培元《噶玛兰志略》〈艺文〉,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青云招不来,白云留不住。
我欲赋停云,云停渺(编者按:「渺」,连横台湾诗乘》作「在」。)何处(施懿琳编校)
曹仁宪谨荣寿七言截句 其六 清 · 林兆龙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此诗收于《百寿诗录》,台北壁角生抄本。
寿香一柱表心香,刻意申祈鹤算长。
憩苃清风随处在,台南台北咏甘棠(施懿琳编校)
台人品茗(此为编者拟题,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者按:《台湾诗录拾遗》题作〈台阳百咏〉。) 清 · 周漪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寒榕垂荫日初晴,自泻供春蟹眼生。
疑是闭门风雨候,竹梢露重瓦沟鸣(作者注:「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善制宜兴茶壶者也;或作龚春,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施懿琳编校)
杨邑侯书惠士子(作者注:「公来彰百废俱兴,惟县志未及修造,于将离任时,惓惓以修志命芳,芳谢不敏,公因取所修南平县志一付与芳,嘱芳仿其体而修之。」此诗收于周玺彰化县志》〈艺文〉,又载赖子清《台海诗珠》、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罗桂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周玺《彰化县志》〈艺文〉,又载赖子清《台海诗珠》、陈汉光《台湾诗录》。
牙签压架惠书生,桃李春来尽向荣。
善政真能兼善教,仁言怎得似仁声。
即今鲸海文风振,犹是龟山雅化行。
忆我曾蒙传旧德,惭无史笔仿南平(施懿琳编校)
业书楼 明 · 郑善夫
 押纸韵 出处:少谷集卷二
台南有高楼,下瞰澄江水。
飞甍冒流云,疏棂一何美。
重帏无长物,三车拥图史。
中有伟丈夫,云是百世士。
连翻十二经,呾尔荡其滓。
翻罢三叹息,回首鸿濛里。
乃知无物初,万轴皆糠秕。
青藜宵到门,欲语馀一指。
目击道自存,我爱温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