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叶明府创浮梁新成往来利涉二律以纪乐观并寄师相赵公 其二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百栏干照画樯,澄波如黛压飞梁。
天浮乌鹊长河畔,地接鼋鼍大海傍。
游女东西矜拾翠,行人南北罢褰裳。
乘舆最笑公孙拙,何限恩波瀫水书架鼋鼍以为梁)
金州屯戍兵士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三
一昨慕容彦超结连草寇。毒寇蒸民。
侧近县镇乡村。无名胁从屠害。
人神愤怒。须议讨除。
朝廷巳发大军。往彼攻取。
汝等屯戍边境。劳苦经时。
言念忠勤。不忘寤寐。
所有汝等家口。并在兖州城内。
属此背违。想皆忧念。
在朕诚意。暂不弭忘。
巳降宣命指挥曹英。候收复城池日。
画时选得力负寨部领兵士率先入城。占据本营。
安抚逐人骨肉家口。不得辄有惊恐。
唐太子少保太子少傅朱汉宾谥议 后晋 · 林弼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
汉宾常恃倜傥。
不习廉隅。
邺都奸卒之流言。
时销叛乱。
却华师亲随之浮议。
俗致安康
开国承家。
忠贞保义。
而又散己俸而代逋欠。
辟荒榛而种麳麰。
民有裤襦之谣。
野无萑蒲之患。
安民禁暴。
威惠兼行。
而又知进退存亡之理。
得善始令终之名。
亦所为知几其神也。
谥法
忠道不挠。
保节扬名曰贞。
爱民好学。
宽裕慈仁曰惠。
谥贞惠
宗山啸梧奉檄金州公事 其一 清 · 金和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秋蟪吟馆诗钞卷七
人生一鸥鸟,海上几神州。
行脚不到海,其人非壮游。
我归日南外,君去天东头。
差快平生志,身经万里流。
宗山啸梧奉檄金州公事 其二 清 · 金和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秋蟪吟馆诗钞卷七
寒雨甬江东,菰莼客味同。
论交牛枥下,话别雁声中。
八月方秋水,长天况大风。
放君架吟笔,万树海珊红。
宗山啸梧奉檄金州公事 其三 清 · 金和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秋蟪吟馆诗钞卷七
海国平安久,还防事未来(君护战船木料至沈阳。)
蓬瀛竞花鸟,鲛蜃富楼台。
卮是何时漏,澜从几处回。
此行凭巨眼,君本出群才。
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五
唐朝以元凯并进,十有六人,周室以昭穆先封,十有五国
发源纂胄,叶派枝分,开国承家,珠联璧合,是用克明俊德,思皇多士,盛德有后,公其裕哉。
公讳常,字子元豫州荥阳人也。
周宣中兴,然后树贤建戚;
郑武有国,然后保姓受氏。
荆衡之赋千乘,莫敢加兵;
虢会之封十城,翻为献邑。
况复郊门致骑,先迎内史之宾;
南宫旦朝,独识尚书之履。
祖思庆,建威将军、山太守
建威取曹仁之号,可以定名;
山阳王畅之贤,足观风俗。
考顼,银青、金紫,方于温羡傅祗
镇南、征东、比于刘弘荀顗
报功之册,则槐路是仪,赠行之典,则荆河惟牧。
公弱龄早慧,幼志夙成,立必正方,言无剿说
青衿知勇,即埋云梦之蛇;
童子仁心,已爱中牟之雉。
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
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出忠入孝,事尽于心,修身立名,理穷于性。
大统三年,起义华阳,先登广武,浮潜逾沔,入渭乱河。
蒙授永安县开国男辅国将军
自尔长从太祖,入为帐内都督
河桥接战,秋水则三月不流;
洛城挥锋,金墉则一月路断。
西京不宾,羌戎侵轶,城如飞鸟,地有伏龙。
公以金仆裁抽,灵鉟暂举,蜂目已奔,狼心遂革。
平东将军都督
十五年,袭父封魏昌县开国伯,转大都督
魏后三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黄权受诏,嘉其入魏之功;
窦宪当官,赏其平戎之策。
公之此授,勋庸著矣。
进爵广饶县开国公,邑五百户。
保定三年,授都督罗州诸军事罗州刺史,仍领金州兵马,应接上庸公于文谷路。
溪涧峥嵘,岩崖豁崄,山穷水断,马束桥飞,中垺既开,双城即款。
往者申息尽掩,江、黄无援,涔阳极浦,亟犯风尘,夏首西浮,频遭锋镝。
公以伏波受脤,楼船誓众,入横江之阵,进下濑之兵。
越客文身,湛卢终去;
吴人长鬣,艅艎遂还。
建德四年,授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
公孙敖光禄之塞,诸葛诞勒丸都之山,公之处焉,差无惭德。
四方杂俗,天下殊风,以君廉能,使乎观察
驰传拥节,扬旌持斧。
乘骢马,仍被绣衣,群盗累足,贵戚敛手。
乡亭留宿,幸无归忌之疑;
公车奏事,宁有反支之日。
是使阳球司隶,无所申威,鲍恢都官因人成事
高祖武皇帝仲春誓众,甲子济河。
公仗剑六军,披图八阵。
譬彼张辽,前锋而报魏主;
方之耿弇,先战而待萧王
及乎九州逌同,四隩既宅,遂得功参勇爵,名入崭,授上开府,增邑五百户。
加以举功行赏,推恩分邑,兼乘而反光乎谯郡之城,载宝而归照于临漳之水。
即日赐姓宇文,与国同族。
娄敬上书于鹿辂,项伯舞剑于鸿门,公之此荣,足为连类。
公绩著屯险,诚贯风霜,其年授使持节、督东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宣政元年,授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作牧济河,风行于雷泽
建旟海岱,化被于淮、沂。
襜帷入境,贪残者解印;
冕旒从政,仁义者郊迎。
岂直白石开渠,青盐换,祥云入境,行雨随轩而已哉。
在任遘疾,薨于方镇,皇甫嵩监御斯牧,贤能刺史
中郎连率此则,中兴方伯
英声茂实,公之有焉。
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
大象二年十一月十日归葬于荥阳之某山旧墓。
九原凄怆,赵文子其何言;
驷马悲鸣,滕成公其已远。
若夫勒鼎刊碑,铭功颂德,陈其令范,必在生前。
嗟乎!
此之树碑,异乎洙、泗之水;
此之勒石,异乎燕然之山。
呜呼哀哉!
乃为铭曰:
高阳之子,少典之孙。
苍林远遘,若水遥源
公侯复始,钟鼎逾繁。
承基纂胄,建国开藩。
我壮我,既公既侯。
缁衣出,卿士归周。
鱼陵北上,荥泽东流。
河移酸枣,雨陈留
祖守南邦,考镇东部。
两龟回印,双蛇结绶。
日察阴阳,星占长柳。
是曰世载,其名不朽。
事亲之道,孝以立身。
事君之道,忠以立仁。
今君嗣德,一此君亲。
之茂,如之筠。
功参荆棘,职主兵戈。
北临青岭,南通白波。
直云横塞,长星渡河。
陈开沙断,师移灶多。
举功行赏,封疆受位。
宫室镂圭,山河分地。
决胜千里,谋深计秘。
建武功成,名连星次。
建旟济漯,拥节龟蒙
既蚕桑土,实抚梧桐。
野无异气,河无别风。
吴亭楚壁,莫敢弯弓。
倏忽身世,俄然松槚。
路转铜鱼,山回石马。
武侯之庙,栾公之社。
望此高碑,凄然泪下(《文苑英华》九百十九)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常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七
公讳常,字某荥阳人也。
周宣王之弟,初封其国;
郑穆公之孙,始成其姓。
祖思庆,建威将军、山太守
考顼,仪同三司豫州刺史
南阳坐啸,值此此君;
西河建隼,逢斯刺举。
公侯继踵,冠冕连镳,可得而言,传于史籍。
公髫龀知礼,早年驰誉,就经黉舍,略见书堂,习武兵栏,偏知剑术。
虽复年犹小学,已为儒者所称;
位在偏裨,即入将军之赏。
大统三年,起义华阳,授永安县开国男
文皇帝霸迹初基,英雄辐辏。
公仗剑辕门,颍川从我。
洛城逆战,壮于白马之兵;
河桥解围,勇于乌林之策。
平东将军、帅都督
袭父封。
后二年,授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车骑用郭淮之勋。
仪同王沈之贵,公之此授,佥曰得人。
进爵广饶县公,邑千户。
保定三年,授使持节都督迁州诸军事迁州刺史
总领金州兵马之兵开拓北戎。
高山寻云,深谷无景,梯绳乃上,浮裁通,闽越影向,句吴声势。
公出战短兵,并皆奔北,瓦解冰碎,山空谷静。
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
梁高宴,有大将军之诗;
幕府初开,有平陵侯之国。
比之今日,岂可同年而语哉!
自是使车被之绣服,风谣是察,刑政是观。
露节东驱,风奔群盗,埋轮当路,威振中原。
武皇帝有盟津之师,以公为中权之劲,外从决胜,内侍军谋。
及文轨既同,旃旌已偃,司勋行赏,军吏举功,乃授使持节上开府,增邑五百户。
赐姓宇文,与国同乘之荣;
周之宗盟,非复异姓之后。
蕃屏是寄,隆宠所归,公室无疏,此之谓矣。
九州都督,须得其才;
千里诸侯,实俟其政。
乃为使持节都督东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寻迁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公频总六条,再劳十部,俗变风移,人怀吏畏。
滞穗遗秉,有利疲人;
山桑野蚕,足充贡赋。
化被殊俗,威行邻境,奏事京师,四方第一。
谓真刺史,其在斯乎?
春秋未高,奄然遘疾。
大象元年于州镇,时年六十三。
呜呼哀哉!
吏人扳慕,飞走变色,河、济辍舂,淮、沂市罢。
以今年归葬于荥阳之山,诏赠某官,礼也。
嗟陵谷之贸迁,惧徽猷之永远,地久天长,敢镌贞石。
铭曰:
荆、河惟豫,洛食之本。
水绕荥波,山斜陆浑
德星犹照,祥风未远。
代不乏贤,文无阙衮。
公之生也,实降英灵,忠为德本,孝禀天经。
观书虎馆,学剑龙亭
雕弓偃月,行马流星。
置阵黎阳,麾兵官渡。
平阴听乌,马陵书树
气视回津,星占飞步。
火断羌营,沙崩贼路。
及驱犀节,乃牧雄州
吏不惊犬,人无喘牛。
西蚕得岁,东作逢秋。
草烂狱户,星低市楼。
五将星亡,三台岳坼。
哀哉天道,遂当明哲。
栋梁崩坏,风云寂灭。
北郭长悲,东都永别。
幽深此地,宅兆斯凭。
山回虎圈,路上鱼陵。
悲风夜烈,苦雾晨凝。
兰芬菊茂,终古相承(《文苑英华》九百四十七)
林允吉少参督运金州 明 · 薛纲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一
职在湖藩却入秦,祗缘王事属王臣。
襄郧有限桃花水,关陇无穷菜色民。
万斛香粳舟载玉,一团生意律回春。
凭君致语诸民牧,自此边储务积陈。
赐皇叔祖保信军节度使安康郡王宗隐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正月四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属尊望重,德厚庆隆。
方诞育之令辰,有匪颁之故事。
克膺寿祉,永服宠光。
金州钱太保春雨977年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濛濛膏雨远空迷,点滴圆纹水绕堤。
柳带喜如和醉舞,花房愁似宿妆啼。
烟笼麦陇连天阔,云映渔舟掠岸低。
廉使解分天子念,一篇骚雅慰蒸黎。
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1198年3月 南宋 · 陆游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安康甲第天下传,玉题绣井摩云烟。
落成鼓吹震百里,意气欲压秦山川。
第中筑堂最宏丽,奎画岌岌蛟龙缠。
知公所喜在勇退,顾视解组如登仙。
公心虽尔天未可,终倚北伐燕然
十年宿卫功第一,小却卧护长淮边。
帐前犀甲罗十万,幕下珠履逾三千。
愿公小缓高枕计,即今河雒犹腥膻。
出师鸡鹿拥皂纛,画象麒麟峨玉蝉。
是时公喜客亦乐,为公满泻黄金船
学诗吟十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尤韵
三百篇既绝,孔圣作春秋。
荣辱系褒贬,与诗美刺侔。
楚骚降一等,尚可风雅俦。
汉盛苏李魏兴起曹刘。
历览逮六朝,仰止兹为优。
独一陶元亮,龙凤翔九州。
韩柳继李杜,黄陈绍苏欧。
江湖近一种,禽虫鸣啁啾。
宣州亭山妙显寺碑铭 隋 · 郑辨志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八
伏闻惠日已圆,西方显其尊相;
恒星既陨,东界感其神光。
身迹虽殊,慈悲靡隔。
逮乎紫金写莲开之貌,香林图月满之容,梦感汉王之心,齐发吴君之善,权实济度,莫状于斯。
虽复牺农之世,分爻尝药之功,轩昊之年,结宇垂裳之德。
化腥变苦,讵晓法味之深;
弃穴除巢,宁知净土之贵。
耆阇山侧,说法之处犹存;
庵萝园中,会圣之基尚在。
深矣妙乎,无得而名焉。
大法之兴,其由尚矣。
然此妙显寺者,即隋开皇十一年高祖文皇帝奉为国师之所置也。
禅师讳智琰俗姓范氏扶风人也。
祖世,晋主夏盟,功高士会
汉臣莅宰,名重莱芜
师少为儒生,博寻内典,名挂僧录
先住京师济福道场,因神武灭法,遂游于江左,权上戴山。
南朝陈元帝二年,召为内道场供养。
禅师见国祚不安,遂拂衣南游稽岭。
其山乃众峰杂遝,邃谷峥嵘,洞穴朦胧,萝贯日,百兽群集,民绝登临。
大师居之,猛兽藏伏。
开皇九年十月,敕遣晋王广平陈,即祯明三年也。
禅师迹绍四衣,神逾八极,虽潜形丘壑,而誉彻神都,匿相岩阿,而名传上国。
若珠沉北海,皎洁之性弥彰;
隐深丛,芬芳之风更远。
高祖闻之。
开皇十年,召入仁寿院殿供养。
十一年秋八月,帝降墨敕,遣大将军杨荣送师归山。
所居处可立伽篮,度弟子七人扶持。
赐钱五千贯,绢二千疋,充乳药。
又赐落脂米二百斛,一切经大藏玉石象一十五驱,鹊尾香炉四十九只,永充供养。
至十二年,敕宣州刺史,专监造寺。
以妙显为名,谓《谷龙》垂宝乳,卉叶难名,异兽灵禽,晨翔暮显,故名妙显也。
亲书题额,敕赐水田二顷五十亩,将充永业
寺侧近封五十户民,以充洒埽。
每岁起居,送种种香药供养。
至仁寿元年秋八月,告弟子曰:吾欲去矣。
恬然坐灭。
春秋八十有六。
于时山地震动,林木萎悴,百兽悲鸣,泉池枯涸。
敕遣有司以国师礼殡于此山之阳。
去寺一百步,坟塔存焉。
案《宣城记》云:县南东六十里有山曰稽亭,是古仙住处。
尝有仙人五百,来往游止。
商旅住步,稽迟忘返。
故云稽亭也。
皇帝俯膺金轮,拯提亿兆。
八方大定,十善遐弘。
拱默岩廊,咸从仁寿。
而宣条布政,寄乎良牧。
使君讳荣金州安吉人也,本姓阳氏,系承幽州阳平公之后。
王莽篡位,南徙魏兴
公以开皇七年蒙召入内,劳问功业,诏赐姓杨氏
昔人乘车改俗,吹律移化,未有胄袭皇源,名归谱。
预班磐石,斯恩罕伦。
弘农之美,洋乎史籍。
扬秉临于衮鄀,三域显其廉贞之声;
羊祜镇于荆藩,一方称其太平之化。
以公清白爱惠,还迹曩业,威略有道,别迈前修。
何止泽渐贫孤,恩沾老幼而已!
长史崔公讳士升,淄水人也。
位隆上佐,任重元僚。
共阐和风,赞扬回向。
罄怀劝道,毗我皈依。
其寺东南有石洞,幽隐玲珑,仰眺或漏曦光,俯窥乍揖清涧,故老传述,所进尤深。
远彻秦峰、湘水之流,近通禹井、巴山之穴。
陇首夹凿金刚狮子,以为侍卫,挥源扬目,可怖众魔,奋爪张牙,足惊君象。
其内别有石龛,即大师旧安禅之所也。
后则经台砌汉,宝塔凌烟。
阶墀任石势以高低,栏栋接山形而宛转。
兼复飞流绕殿,激水循房,散入中厨,分浇南亩,实栖心之胜境,悟道之良域者矣。
公褰帏八稔,抚育四民,风雨调和,农桑郁畅。
苍黎施,无答天慈。
将帅参僚,及诸令佐等,以今二十年岁次涒滩,月维南吕,创成洪业,庄严帝祚。
雕奇宏丽,难悉名言;
福地长存,略刊梗概。
敢为铭曰:
大吉佛日,实我舟航。
慈悲普济,度脱无疆。
深仁睿后,寿命玄苍。
功超造化,德被遐荒。
粤我国师德高穷昊。
身居帝里,心悲六道。
保安社稷,示同魔恼。
三国鼎治,长宣清宝。
帝王再召,诏玺无忒。
幢车曳路,琼花满示戒。
亲侍凡筵,咨受遗则。
度人表志,置寺旌德
洪矣州牧,简在惟良。
葳蕤美俗,蔽芾甘棠。
圣主弘护,贤臣栋梁。
伽蓝肇立,轮奂炜煌。
石洞幽邃,通源远长。
俯受泉脉,仰漏曦光。
夹图狮子,对写金刚。
势詟狂象,威振魔王。
瑶台耸路,重阁回廊。
檐虬欲起,表凤凝翔。
激水环砌,飞流绕房。
殿朗宵月,钟鸣树霜。
自心云萃,芳郁为香。
结宇,憩石为床。
以斯上善,永福人皇。
山崩幽壤,海涸生
翛然灵岫,劫数传芳(《宣城总集》)
山海关 民国初 · 蒋士超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百年难得此身闲,渤海东来第一关。
地势平临乌拉岭,海光遥揖白头山。
炎风朔雪自今古,铁岭金州几往还。
飞挽如龙行绝迹,长征何日唱刀环
辩才禅师(四 杭州还朝)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启:法孙至,领手教累幅。
伏承道体安康,以慰下情。
前此所惠书信皆领。
无状每存记,感怍亡已。
真赞更烦刻石,甚愧不称维摩赞。
杜介刻,脱却数字,好笑好笑!
金山石本乃是也。
信口妄语,便蒙印可,罪过!
罪过!
闻老师益健,更乞倍加爱重,且为东南道俗归依也。
某衰病,不复有功名意,此去且勉岁月,才得个退缩方便,即归常州住也。
更告法师,为祷诸圣,令早得归为幸。
此是真切之意,勿令人知,将为虚伪。
迫行,冗中不宣。
功臣世袭刺史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
周武定业。
胙茅土于子弟。
汉高受命。
誓带砺于功臣
岂止重亲贤之地。
崇其礼秩。
抑亦固磐石之基。
寄以藩翰
魏晋巳降。
事不师古。
建侯之制。
有乖名实。
非所谓作屏王室。
永固无穷者也。
隋氏之
四海沸腾。
朕运属殷忧。
戡剪多难。
上凭明灵之祐。
下赖英贤之辅。
廓清宇县。
嗣膺宝历。
岂予一人。
独能致此。
时迍既共资其力。
世安而专享其利。
乃眷于斯。
甚所不取。
但今之刺史
即古之诸侯。
虽立名不同
而监统一也。
故申命有司。
斟酌前代。
宣条委共理之寄。
象贤存世及之典。
司空齐国公无忌等。
或材称人杰。
望表国章。
论道庙堂。
寄深舟楫。
用资文武。
诚著艰难。
折冲阃外。
隐如敌国。
或志力忠烈
实为心膂。
或气干强果。
是曰爪牙。
策名运始。
功参缔搆。
义贯休戚。
效彰夷险。
嘉庸懿绩。
于朕心。
宜委以藩镇。
改锡土宇。
无忌可赵州刺史
改封赵国公
尚书左仆射魏国公元龄可宋州刺史
改封梁国公
司空蔡国公杜如晦可赠密州刺史
改封莱国公
特进代国公靖濮州刺史
改封魏国公
特进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申州刺史
改封申国公
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陈州刺史
改封陈国公
刑部尚书任城郡道宗鄂州刺史
改封江夏郡王
晋州刺史赵郡王孝恭可观州刺史
改封河閒郡王
同州刺史吴国公尉迟敬德宣州刺史
改封鄂国公
并州都督府长史曹国公李绩蕲州刺史
改封英国公
左骁卫大将军楚国公段志元可金州刺史
改封褒国公
左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普州刺史
改封卢国公
太仆卿任国公刘宏基可朗州刺史
改封夔国公
相州都督府长史鄅国公张亮澧州刺史
改封郧国公
馀官食邑并如故。
即令子孙奕叶承袭。
子明(六)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七、西楼帖
轼启:累捧来诲,伏承尊履休胜,侄男女各安康,深慰深慰!
轼此与以下并安。
令问奏案次第。
近问得一的当人,云兄已书杖六十公罪,又系去官,必无虞,非久上矣。
千万无虑,问得甚的,不欲详言也,但可惜石同年不免耳。
近蒙惠书,冗中未及答。
且告多致恳,宦途常事,不足介意。
轼近乞外补,蒙恩除杭倅□阙,旦夕且般挈往宛丘,相聚四五十日,俟凉而行,愈远左右,益增倾企。
伏暑方炽,万乞保重。
临行百冗,奉状草率,幸恕之,不备。
弟轼再拜都曹二哥、县君二嫂左右。
六月十七日
料钱请至三月,已缴纳讫。
去年寄一笏,令孙潜带与鲜于子骏,转达大哥处。
自后又寄蓬州知州十两去,并有数子在大哥处也。
册段志元改封褒国公文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九
维贞观某年月日甲子。皇帝若曰。
于戏。夫计功裂土。
量能分职。所以光赞王室。
康乂黎元。惟尔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元。
理怀沈毅。气干强雄。
蜀汉委质。早效忠款。
颍川从我。备尽心力。
预艰虞于藩朝。陪戎征于阃外。
勤宣阶陛。功表旌旗。
西城之地。襟带巴蜀。
藩翰之重。实俟勋庸。
是用命尔为使持节金州诸军事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
传之子孙。世为藩辅。
往钦哉。尔其勉固一心。
勖兹六行。克勤政术。
无数彝典。可不慎欤。
童子寺五言(在太原□□北京 初唐 · 玄奘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
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