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送鲜于运使西归 宋 · 晁公溯
飞鸟避汉节,朔风扬旆旌。
光芒候躔次,始见入蜀星
父老喜公至,来临此江滨。
阳侯为先驱,归指唐安城
君恩解烦剧,剑履休殊庭。
众闻驷马还,当为故乡荣。
眷兹峡中郡,念昔德化深。
民无暴敛困,士感铨衡平。
自闻有行色,愁云黯秋阴。
已应江妃瑟,泠然作离声。
大江亦安流,不复洪涛惊。
天水相与碧,云山无限青。
乃知盛德士,扶持有神明。
但恨济世具,遽起怀归心。
宁无北阙念,未忘东山情。
君王正仄席,漏下开延英。
如公藉甚久,名闻汉公卿。
当赐宣室召,不但问鬼神
金印有斗大,锦衣无夜行。
愿言不俟驾,起焉慰苍生。
自嗟代舍客,蒯缑郁悲音。
久落糠秕后,日随车马尘。
不意侍广座,见谓非凡鳞。
假之风雷势,欲令化南溟。
误当一鹗荐,敢冀万里程。
独念知己难,感激爰至今。
时来或可勉,庶隔云母屏。
答杨蜀州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四、《嵩山集》卷二二
厮养为御而归,盖自长安之厩;
舍馆未定而见,已拜大夫之勤。
迨涓吉日以布宣,复辱长笺之宠问。
某官比对明主,见称贤才。
由朝廷不远而来,想父老甚喜其至。
皆云太府,乃是懿亲。
陟彼冈瞻望兄兮,顾方临于彫敝;
若润泽则在子矣,必大有于蠲除。
既深慰于疲民,更将观其治状。
某交游实旧,封部幸同。
苏孺文与饮故人,敢忘乃好;
朱子元出教主簿,勉率其僚。
无使衰迟,更勤督课。
道门定制序 南宋 · 吕元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八
至简易者道,而至详备者礼。
凡人之所以事天者道也,因事天而起至诚之心者有礼存焉。
此圣人垂世立教之本旨也,然于繁简之间,当有所折衷而不可过也。
道门斋醮,简牍之设,古者止符篆朱章而已。
其他表状文移之属,皆后世以人间礼兼考合经教而增益者,所在无定式。
或得之详备,而失简易之旨,使力所不逮者,不可跂及。
或失之卤莽,而使尽敬事天者,无所考定,不惬其意。
元素常窃患之,欲别为校定,使之适中。
俾略者不得隐,而繁者不得踰,则事天奉道之礼,不因人而隆杀。
其他有合讲明,具于下方,当有能辩之者。
淳熙戊申唐安𨞪江朴庵吕元素识。
按:《道门定制》卷首,正统道藏本。
道门通教集序 南宋 · 吕元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八
天师立教于西蜀广成终老于益州,故蜀之人奉道为盛,而仪注亦甚详。
第所传素无刊本,差误实夥。
顷观中藏书既成,适左史简池刘公、太常眉山朱公官中都元素宗丞二江李公有请得都下道经数百卷,皆吾蜀所缺者。
其间科仪居多,乃令小师太古参较同异,考古辨今,始自童蒙,讫于行教,缀缉成集,以贻后人。
会掌两川黄箓,四方同人,莫不辐凑。
用是俾锓诸木,与众共之。
予尝患不善斲者旁观袖手,又从而指笑之,或则钳口结舌,秘为己私,终身不肯吐一辞,与吾徒是正。
岂太上为人,则愈有愈多之意。
教门缺典不特此,识者尚同是念,以侈正一广成之风,不亦宜乎。
嘉泰改元辛酉季夏江原朴庵道士吕元素书。
按:《道门通教必用集》卷首,正统道藏本。
宋提刑劄子(四)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一、《嵩山集》卷三七
某妄庸之姿,辄来污重部牧守之列,加以不能仰遵条教,每勤程督。
岂可更出意见,妄有申论?
然大君子纳污藏疾,肯斥其愚而不容贷,某用此敢言之。
彭山剧邑,赋调居十之五,其令昏老不任事,惟丞常巽方倚以集事。
今蒙节下委任唐安,势须数月乃归,则邑事愈致旷废。
某不敢祈免其出,但自忧惧不治之罪将愈大矣。
惶恐惶恐。
与杨蜀州劄子(一)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三九
承熊轼已归甲舍,伏惟远行犯寒,得就墐塞,台候胜常。
阔绝亦复旬朔,怀向不可言。
知且燕休,坐阻言集,伏纸悒悒。
馀祈厚自持,前观举十五州之最。
与杨蜀州劄子(二)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三九
比见趋朝,意谓诸公睹二难之高致,即留汉庭。
今乘长安厩车而归,千里蒙福矣。
唐安节度府,庙堂不轻畀付。
当自是小则遣以礼乐,大则补公卿之次矣。
幸少须之。
蜀州袁倅劄子(一)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天高景彻,气体宜快,伏惟寝食复初,台候胜常。
未间千万厚自持,前刺大州。
蜀州袁倅劄子(二)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居官无他,惟不失王事程,乃不负县官耳。
承小失适,而能不忘其职,果践此言,良副所望也。
官馀更宜亲近药物,善自遵养为佳。
蜀州袁倅劄子(三)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岁云暮矣,伏惟参怀大府之政,神相贤劳,台候胜常。
未间更冀善调适,前登神州奥府。
蜀州袁倅劄子(四)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某日益衰懒,公事外惟静坐耳,遂忘长者,都不办时致问。
左右精力绝人,裁剸之馀,尚能相劳苦,更分九转刀圭,感刻不可言。
偶有丹砂并蒲墨二,漫尘几棐,非足为报,恐须之也。
蜀州袁倅劄子(五)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某为邦仅能了绳尺碎剧,不大乏兴耳。
每辱来笺,不有以敦厉凡薄,而饰奖过实,何也?
读之但增惶悚。
蜀州袁倅劄子(六)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承喻皇甫甥质物已令赎还,付函使矣。
迫节多事,所欲言者无穷,而临纸吃吃不能尽吐之,幸照亮。
邛州墓志铭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嵩山集》卷五二
某昔仕涪州,所趋走州刺史程公之子仔衣大布,戴大帛之冠,手其书一编来见,曰:「哀不能言,执事其视诸书」。
仔去,某取其书读之,以为为善而志常遂者天也,或有不遂者,天所不逮也。
天则以文予人,而使之发扬焉。
仔之父仕至右朝议大夫,不克大显。
其葬也,于是乎有待乎文也。
某闻公之先,盖有讳仁霸者,州论其行义,使摄录事参军
有盗芦菔根,不自意所持刀伤主人,尉几幸赏,以为劫狱。
赇,强搒服之。
录事公咋谓盗:「汝冤,盍自言?
吾为汝直之」。
州竟杀盗。
盗后三十年,昼见请往与尉史对,对已则子孙其昌矣。
至公盖六世,果皆官达而寿,天于公之家抑厚矣,尚怼曰不大显。
第见世有愧于公者,而在高位,顾不求其传,孰能如公之家欤?
不必资于文以发扬也。
虽然,公且葬,不可不具著以告于后之人,知公实大显,又非止于其身,将其后皆然。
公讳敦书,字通叟,其先武昌人
唐广明中讳琦者,从僖宗,遂家于眉州
曾王父讳浚大中大夫,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其配宋氏,京兆郡
王父讳之邵大中大夫显谟阁待制,赠龙图阁直学士,累赠少师
其配史氏,蜀国夫人
父讳唐,宝文阁学士右正议大夫,赠特进
其配杨氏,通义郡夫人
许氏,同安郡夫人
勾氏,安康郡夫人
自其曾王父而来为仁厚,宝文公未尝以徒罪刑人,及公益宽大。
宣和二年,宝文公任为承务郎,始为资阳丞,盐井日征有程,主计者欲征倍程,檄公覈其实。
公曰:「是盈缩无常,今而盈可也,不幸而缩,吾不可奉上官害民」。
列其实,有司为正,民间大叫欢,以喜去。
金堂县税,愈益轻其征。
其初课不登,已而商贾争出其途,课大增。
将去,留其赢于库,不以著籍,曰姑以是备不登可也。
再为江原丞,率其民尽力于堰,仍为均水,约束民不复争。
张魏公宣抚川陕,陈公通判达州,寻遣奏事阙下。
吕丞相欲留为郎尚书省,公曰:「不可不返报」。
既归,州阙太守,兼行太守事。
女真逼安康,其帅王彦以其军来,公谕其民,民曰:「公不欺我」。
争出刍,其军亦喜曰:「微公如何」!
其军,有哗者吾不贷。
终其军去,无敢哗。
涪州,其民旧出地租为公使钱者悉除之。
普州,盐井废,所负不入,系狱者百馀家。
公论其课当除,卒为免其课九十九万一千馀斤,钱五万三千馀缗。
再至涪州,州之人喜且相语:「我公来矣」。
雅州,徼外蛮杀灵关民,提点刑狱司欲徵旁郡兵,公曰:「何至是」!
第召土丁集塞下,徼外蛮意慑不敢动,以无事。
邛州,栏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岁饷汉中诸军百万,实八十万。
前为守者常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民力竭不能输,公上其状,且自劾。
未报,则戚戚以悲;
既闻有议复除,则喜,过于其民之得复除也。
其后卒除十万缗。
而公以乾道三年正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公少渊静无竞,所至为政简便,盖自其家法而然。
其居家,于亲也孝,于兄弟也顺,于族也惠,于士也诚。
尝予之田以资其养,从女之孤者嫁之,内外属贫者赒之。
泸上有族,于杨夫人之丧助沐椁,见必泣。
公所居乡,其乡人爱之;
所居官,其邦人德之。
有子又能教之,以文学进士第
古之君子著于册书,为世所称道盖如此,公讵不大显也耶?
仔以公卒之年十一月壬申,葬于眉山县怀德乡公所卜龙渊之上。
黎恭人之圹,去宝文公墓三里。
公之孝益信也。
恭人左中奉大夫、直秘阁揆之女,生子男二人,俱,右承事郎、前泸州泸川县主簿,致仕卒。
仔,左承直郎,前邛州军事推官
孙男四人,以正、以发,将仕郎
以简、以一,未仕。
孙女五人,长适右迪功郎资州龙水县主簿孙直洵,馀未嫁。
铭曰:
世有施仁,孰识其报?
既炽既昌,于公有考。
公之初祖,慈惠且温。
冤则直之,天大其门。
迄公六世,仕者加多。
为帝守邦,旗纛弓戈。
登于光显,益故常。
实羡于仁,以笃不忘。
公之子孙,是效是似。
继今绵绵,刻示无止。
宇文蜀州墓志铭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嵩山集》卷五三、《南宋文范》卷六六、民国《华阳县志》卷一一
炎帝有尝草之功,北方谓尝草为俟,并人语转为宇文,子孙以为氏。
始著见于拓跋魏,其后建国,为尽有拓跋魏所有地,其族始大,以武功智勇闻者累累有焉。
至唐太和间,有讳籍者,为谏议大夫,佐武元衡节度剑南西川,有功,则以文显矣。
谏议之子讳从礼,终渠州司马,因家于益州
四传至讳真绪,从外邑广都
又四传则有讳粹中者,为尚书左丞
黄中者,为翰林学士
讳时者,为左中大夫直龙图阁华阳县,遂赫然为名臣家。
徽宗付天下于钦宗也,左丞公作诏,语惊人,其智不多耶!
建炎初,众闻女真皆胆掉,翰林公独请行,入不测之地,其勇何如!
华阳公守平阳,其有先自幽蓟来者,语汹汹,欲相扇为变,惮华阳公,不敢发,其武功又何如!
是三君子者,盖发于文而然。
夫为苇籥祭于豳之世者,必数百年,而后有周公制礼作乐之盛也,其信本炎帝欤!
华阳公长子讳师申,字德闻
其幼,华阳公诲之书,一诵辄不忘,则喜曰:「吾儿,才也」。
华阳公年未耄,归其乡,德闻尽以其禄奉之,得以益市利田宅,使华阳公可以归卧而不出,则又喜曰:「吾儿,孝矣」。
德闻之贤,岂特见于斯哉?
方诸方立于太平甚盛之朝,其时熟习见闻,孰有出于干戚俎豆之外者耶?
德闻独揣天下乱,常色忧。
宣和四年左丞公任为承务郎
四川马监牧司岁以锦市马于西南夷,绍兴三年,德闻为干办公事,或议用重锦冀多得良马。
德闻曰:「西南夷马不能皆良,今费十倍而马如初,若之何」?
其虑远矣。
宣抚副使胡世将奏为参议官,同时在幕府者有大吏,无敢与抗。
德闻每与事争,不阿。
其僚或以亲戚故人属诸将窜名伍籍,论战多辄得官。
德闻独无所属,诸将益敬服。
世将死,郑刚中继为宣抚副使,恨不能留之,乃上章言其才,使守资州,趣其行。
不得已,至资州,不越月,踰时有诏主管台州崇道观
德闻盖念不可以斯须去华阳公旁,先以请于朝,既奉诏,即其日以归。
已而,丧华阳公。
免丧,益治室庐,陈图书。
客至与执觞觚杯豆,留者馆之。
而裘,,时其朝夕,而笾豆既进矣。
其有急难,奔走赴之,久亦不厌。
弟师说蚤卒,迎致其嫠与孤抚之,终其身。
故德闻死,无内外哭之者必哀。
閒居殆十馀年,除荆湖北路安抚司参议官,以谓:「仕为养也,吾今尚何仕?
况去先人丘墓耶」?
再除知合州,则曰:「君命不可屡违也」。
合州,见学宫坏,喟然而叹:「吾政出于是,其可不敬」!
既修缮之,已乃问前者州牧将所以劾数慢去,皆吏胥瞒谰隐没,则数其宿负廷戒之后无前然,听者皆伏,抑首之。
疏其事以白,即行之。
比岁多盗,取其魁渠寘于法,他盗惧,出境,郡遂大治。
总领财赋所论其最,德闻笑谢之曰:「守取诸民实有愧,何最也」?
汉中出甲三千屯荆、襄,德闻以私钱饷之,皆喜过望,相戒不敢哗。
宾客至者亦然。
移知蜀州,未行,以三十二年三月十四日病卒于合州之正寝,年五十二。
市者哭于肆,行者吊于途。
赤水,其乡聚皆哭曰:「使君吾所芘也,天何为夺之」!
是岁十二月八日,其子绍恭葬德闻于会同乡泉山之原,华阳公之墓次。
越四年乃请铭于予。
德闻前卒之七月十有一日,过合州与之语,知其贤也,且待予厚,可不铭之?
其世系则已载于华阳公之志,不书。
德闻初娶简州刘氏尚书郎泾之孙,再娶隆州何氏秘书丞棠之女。
德闻三子:绍恭,右迪功郎、监永康军崇德
绍庄,登仕郎
绍芳,将仕郎
五女:适右承务郎广汉张栻,馀未嫁。
孙景廉,将仕郎
铭曰:
始之受氏,肇自炎帝
登于武成,代魏以兴。
融因商利,遂相唐明。
厥绪则大,才惟未备。
至君诸父,实昌而炽
勇功智名,君子之文。
遭变不惧,君子之武。
君出就事,其才是似。
出少处多,弗克继继。
我作铭诗,告尔后人。
勿怠勿忘,庸笃厥庆。
代人作管领鲜于都运乐语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嵩山集》卷二七
松舟桧楫,咸荣衣锦之归;
酒淮肉坻,爰举奏金之乐。
所以厚豆笾之荐,庶几留徒御之行。
恭惟都运少尹当世巨儒,斯民先觉
忠孝之节,冠冕于百行;
文章之美,鼓吹乎六经。
天府之浩穰,人所谣颂;
计台之漕挽,国以富强。
朝廷已知其经济之能,天子闵劳以烦剧之政。
实将登于大用,暂均佚于殊庭。
行见雍容庙堂,左右帝室。
缓带而率天下,谅有待于世臣;
折箠而笞关中,顾无勤于圣虑。
此盖知郡大夫分符千里,托庇二天。
每接胜流,获预登门之客;
尝膺清举,深怀推毂之恩。
适逢轺传之来,敢后饩牵之礼。
窃恐兽人之味,不给于鲜;
愿歌《鹿鸣》之诗,式燕以乐。
某等幸忝歌工之列,获观食侑之华。
欢颂发中,敢陈口号。
口号:
玉节来为父老留,使君开宴接英游。
朝云卷旆离巫峡,秋水扬舲向蜀州
翰墨宜居鸾掖贵,君王行赐鹤书求。
今宵明月须重赏,不减当时庾亮
江原张君墓志铭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嵩山集》卷五四
江原成叔始入乡校,即为古文《尚书》。
时主司非王氏说不能通,每入坐试席,惟考究古义,一不主王氏说。
于是天下凡评文章必归之通官贵人,又独好予所为文,且死属其子若虚曰,葬必求予铭。
若虚既除丧之六月,其母语若虚:「尔忘尔父之言乎」?
即日自其乡走眉州,来请予。
得其所书行事,私怪其父生已不能追时好,以老于诸生,葬有铭必托之通官贵人,所欲显扬于后,而覆盖其子若孙也,而复求予铭其生,徇其志,予固不可以夺,如其葬则在子,盍亦求于通官贵人可也?
若虚曰:「吾父非悖者,其有以也夫」。
予因叹曰:「在唐权德舆盛时,为宰相,坐庙朝,凡有葬其亲者,不得其铭则自怼为不孝。
乃今无一传者焉,惟昌黎韩愈四门助教,为国子博士,其时所刻铭故赫赫尚存。
乃父之意,抑其在此。
予愧非其人」。
若虚泣曰:「苟不得铭以归,是无以葬吾父也」。
予不得已,诺而铭之。
其先高祖讳中理嘉祐初颜复辈二十三人遗逸举,召试中书省,独谢不起,就拜将作监主簿
曾祖讳公绰,其乡推为钜人长者。
祖讳浒,尝与维州试第一,而开封府者非维州比也,天下之士举集焉,试又在优等。
考讳宝,以五举于礼部,授九品官,尝监泸南井盐,致仕得右承务郎以卒。
成叔讳绩,其季子也。
始自东汉张文纪,其风节盖伟矣。
成叔尝欲世其家,为不坠者,故务为崖岸崭绝不可近,至其论说天下事物之理,则披抉其奥尽露。
州县长官闻其名,思听其说,顾不可致,皆就见之,资以为政。
成叔之兄伯氏、仲氏与其子相继卒,能使其母忘其哀,而伯氏、仲氏之遗孙忘其孤。
其稍大也,男乎诗书诲之,女乎组紃诲之,可嫁者嫁,可娶者娶,大小宗之不能立者,亦皆使有所立。
其事若米盐,成叔处之乃甚暇而办。
其馀力犹足溢于笔墨,皆可观,百工伎艺无不通解。
成叔盖多才者,以不得用于世,而用于其家,止于如此而已。
使成叔用于世,则有得于今,必失于古,不知成叔其孰所愿哉?
成叔者当能辨之。
成叔之卒,年五十有二,以隆兴二年十月十五日
其葬于犍为乡伏筒里世茔之次,则以乾道二年十月乙酉
娶汤氏,左朝散大夫、前通判成都府、赠大中大夫牧之女。
生三子:若虚、若晦、若退。
一女嫁杨铸。
铭曰:
司空公,葬于河南
其子御史之葬,则复返乎犍为之阡兮。
唐之末有曰祺字景福者,始迁于江原,而宅甘泉兮。
历千数百载,盖尝三徙而卒不失其世守,抑可谓贤兮。
吾见公卿大夫既贵矣,其后降于皂隶,卒不过于再传兮。
盍亦观诸张氏所以不失其世守者,居今而好古,其所立之超然兮。
送第二子(竱)江原监司赴任 元末明初 · 李达衷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霁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竱也观风去,令人不觉嘻。
衣无慈母线,袖有老夫诗。
圣主知名日,男儿励节时。
往哉小无怠,世道使人迷。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 其一 东湖夜月 明 · 张宁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云净水悠悠,空明一色秋。
夜凉珠泪重,风淡桂香幽。
放浪袁宏,清真庾亮
其谁泮宫里,登屋候西流。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 其二 高阁红梅 明 · 张宁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寂阒古城东,犹遗雪后红。
人无前日兴,花异旧时容。
远道凭谁寄,新词愧未工。
绿阴高阁下,零落负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