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南宋 · 杨子方
 押鱼韵
频看召客趋金马,再见丰年出石鱼(仪门)
按:同上书卷一七四《夔州路·涪州
涪州石鱼题记乾道三年正月 宋 · 赵彦球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下
石鱼不出十有八年矣。
乾道丁亥,玉牒赵彦球摄守是邦,鱼复出。
是岁元日大晴,人日亦如之。
率僚属游北岩
越三日,遂观石鱼,水痕尤瘦,古刻宛然。
涪人曰:「一旬而三美具,此大有年之兆,而贤太守德化之所感也」。
属吏其敢不书?
从游者五人:□阳王如慈、古渝何肃、眉山宋中和、玉牒赵伯□、□□□御前□□□□□□□翊王浩
夜郎溪题名嘉定四年十一月 南宋 · 何德固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三
广汉何德固叔坚怀安蹇似之季有与客游夜郎溪,观二刘题字,顾谓客曰:「夷叔乐而疑之,子辉乐而忘之,其致不足于此溪者一也。
我则异于是」。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君其问诸水滨」。
客为谁?
怀安蹇庆馀久善,邦人刘釴子用,赵仲午羲叔,姚之邵德远涪陵邓有裕好问汉嘉焦仲勉父,湔江景垕伯有
期而不至,有眉山孙戒周翰怀安蔺德孙恭叔。
嘉定辛未冬二十有四日
按:道光《遵义府志》卷一一,道光刻本。
节节高 明 · 屠隆
 出处:六十种曲 䌽毫记 第二十六出
仙槎接汉平。傍疏星。
晚天如洗琉黎净。银筝冷。
珠斗横。金尊罄。
罗衣不奈江风劲。玉人寒粟肤逾莹。
合:便欲同为上清游。白鸾黄鹄堪乘兴。
到松驿谪寓 清 · 权万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一
天地悲欢骨肉心,枕边偷目试容音。
还怜四载涪州雪,不向程公鬓上侵。
晚春张侍郎902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彭水县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
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艰难(时昭宗在岐下)
鸟听黄袍(黄袍,禽也),城临白帝寒。
应知窗下梦,日日到江干。
跋易正说 南宋 · 阳昂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八
从子昂捧《未济》之训,泣而曰:呜呼!
考亭之门,从游者众,自蜀而往者,惟涪陵㬊公、巴川度公。
二先生之学,吾叔父字溪尽得之。
诣性理而逢其原,抉象数而见诸用。
存诚也,无间于始终;
其为道也,不遗乎精粗。
慈恕而刚果,弘毅而温和,性冲淡而不迂,行清高而不矫,政公廉而不察,文雅健而不奇。
辨异端,明正学,仕止惟其时,动静合于《易》。
琴书自娱,无他玩好。
韦布自适,无他侈靡。
丹田自养,无他嗜欲。
爵禄加之不为荣,王公尊之不为贵,患难怵之不为戚。
且备九五福,几三达尊。
其尊祖敬亲,则终身而慕;
其忧国爱君,则至老不忘。
修之于身,行之于家,施之以遗后,推之以诲人,壹是皆以天理为主。
故觌德者心醉,闻风者诚服。
凡及门者,各获所益。
如群饮于河,随量充洽。
《易》终于《未济》男穷之旨,《诗》终于白云清风之咏,非乐天知命者乎?
生平惟务知行,不喜著述。
今仅见者,特讲学问答,门生子弟之所记录尔。
壬戌入对,梅溪刘先生议以字溪之学闻于朝,欲得其文以告政府
昂将举所闻《易说》对,公闻而书止之曰:「学本为己,非求知也,慎勿轻出」。
其德盛而自卑,学充而用晦如此。
公诚希圣希贤之功,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昂知而不录,实为有负。
然其年向九帙,耳聪目明,怡然理顺,乐以忘忧,极于何思何虑,生荣死哀,所以然者,昂焉得而录诸。
夫士于道,惟诚惟一,知至知终,考亭之后,有度、㬊。
由度、㬊而来,我叔父字溪一人而已。
伊阳伯曰:「学者于道知所向,然后见斯人之为功」。
昂用不自揆,抆泪百拜,书于编末。
按:《字溪集》卷一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追复济王景定五年十一月 南宋 · 翁合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七、《隐居通议》卷二一
朕绍膺丕图,蒐举缺典。
率时昭考,友不得以因心;
遗我后人,孝莫先于继志。
乃若秦邸之事,当其涪陵之时,太宗悼之,已首叙旧恩,章圣承之,遂尽复元爵。
矧亲聆于诏命,而可缓于悯章?
故皇叔、巴陵郡,胄出帝家,昨分王社。
子而能孝,宜怀不憾之心;
臣若克忠,肯犯无将之戒?
恭惟圣父,笃叙天伦。
尺布斗粟之谣,自诒伊阻;
大衾长枕之乐,岂不尔思。
故每于家庭之间,而念及泉壤之下。
谓事关社稷,虽天不能违时;
使泽漏坟茔,他日毋忘追叙。
宝庆所显膺之异数,在端平亦稍慰其沈魂。
何为屯膏,正待涣汗。
对越菆涂之新屋,悉还茅土之故封。
是用秩冠孤卿,节仍两镇
守冢置二千石,合修上雍之仪;
乘车共七十人,尚广封蔡之意。
傥犹存归地之魄,其往谢在天之灵。
可追复少师保静潼关军节度使、济阳郡,仍令所司备礼改葬。
主者施行。
地理之疑(策问)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九、《乐轩集》卷八
人谓天文之学难于地理,地理之学实难于天文,何以言之耶?
天运一日而过周天一度,人能一岁而究心乎?
是则大略不逃乎吾之目中矣,是可坐而学也。
前辈谓不行万里,不能通杜子美诗;
司马迁之作《史记》,则跋涉经年,而后敢措笔。
是知地理之学为尤难也。
古今郡县更置,分并移易,又或远近山川,名号相类,经史传注稍不加审,则舛误实多,而后学寻究,能无病焉?
试尝以三国、六朝观之。
蜀蒋琬请徙屯涪,非今之涪州欤?
说者又以涪县地实今之绵州,盖《华阳国志》有曰涪去成都三百五十里,东北之要,而《郡县志》之述是州,则其去成都之里数与均,而亦曰为东北之要冲,且有西临涪水之言。
然则所谓涪者,果绵州非欤?
又有马谡败于街亭者,则南郑是也,《寰宇记》及《兴国图经》皆载之矣。
谈者又以为方是时也,亮已攻祁山,而天水等郡皆响应,岂有遽还南郑而与张合战耶?
李吉甫著于秦州陇城县,而所谓街泉亭者是也;
政和《舆地记》亦以此有街泉亭焉。
然则果南郑欤?
陇城欤?
赤壁蒲圻欤?
汶川欤?
《郡县图志》者,李吉甫之所作也,谓汶川之县西八十里崖有赤色,居人因以目为曹公败处,盖误也,果然非欤?
凡此皆可疑也。
晋袁真攻谯梁,以开石门,考之地理书,其淮汉之北石门非一,有在解县者,有在慈州者。
说者以晋师至卫县而还,是不及解、慈之境也。
《元丰九域志》以为当在今之东平府,齐侯、郑伯所盟之地,果然欤?
庾翼襄阳,使桓宣进击李罴于丹水,今怀州泽州皆有丹水,又商州上洛,则丹水之所自出。
然汉之丹水县则实今邓州之境,所谓丹水镇是也,以是为、罴所战之处,然欤?
是亦可疑者也。
刘牢之等之所据碻磝者,晋季毁于河水,宋元嘉之所城者,则今郓州阳谷,非东郡荏平,为今博州聊城者欤?
此地易而名存,得无疑欤?
其信然欤?
吕蒙所筑濡须坞者,既以为和州含山县,又以为在巢县,则今无为军也。
或以为在两邑之间,则二州之图经皆有其名,其果然欤?
宁使人无疑欤?
幸参订焉,毋谓难于天文而略之也。
花蕊夫人诗序 北宋 · 王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六、《成都文类》卷一五
熙宁五年,臣安国奉诏定蜀民所献书可入三馆者,得花蕊夫人诗,乃出于花蕊手,而词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
自唐至今,诵者不绝口,而此独遗弃不见收,甚为可惜也。
臣谨缮写入三馆而归,口诵数篇于丞相安石
明日,与中书语及之,而王圭、冯京愿传其本,因盛行于时。
花蕊者,伪蜀孟昶侍人,事在国史。
安国题。
按:同治《重修涪州志》卷二,同治九年刊本。
涪陵北岩寺伊川谪居尝传易于此有钩深堂鲁直名且书之故寺有四贤像伊川鲁直康节和靖 南宋 · 李吕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
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赠别周德夫德夫涪州判官,而踰年摄运属,且始见子,可喜) 宋 · 邓深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郡治资参佐计台须借留。
居常元少事,有子更无忧。
君问归涪棹,予寻出峡舟。
一樽谈旧事,何日重相求。
天章阁待制沈兴宗墓志铭元祐四年十一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六
沈氏之先以国命,三代之前为帝少昊、玄冥之后,国绝于商周之间。
周武王以封其季弟𨚗季。
盖其后有,见灭于楚,楚以为县,使公子王为沈王
其子孙时时见于《春秋》经传,而叶公诸梁最显于楚。
凡沈国三绝,其子孙有出于姓者。
自汉以后,居武康者为大族。
齐郡丹阳下邳皆沈望,其人微不足称,自以其望卑,稍折而入于武康,故武康之沈亦不坚知其所出。
自公之六世祖陵吴越府为奉国军镇遏使,复为鄞人。
公之曾祖敬。
子干,始赠屯田郎中
孙兼,太子中舍,赠刑部侍郎,公之考也。
公讳字兴宗,少笃学,有闻州闾。
州举进士第一人,复以高第调滁州军事推官
发运使表监真州转般仓。
刑部病,公委官守归侍,少时以丧免。
有司坐公擅去以法。
丧除,为天平军节度推官
荐公者数十人,皆名辈显人,格当迁,以前坐报罢。
廷议以亲疾得罪,既以绳法,而又不与其进,无以劝天下为子者,乃特迁大理寺丞、知通州海门县
海门负海土卑,间一二岁潮一至,辄冒人庐舍。
民逃徙以避之,至相奴隶以自给。
公为设防障水,为堤百里以长,引江水以灌其中,田益辟,民相招携以归。
僮仆其民者感公义,亦折券归之,户口大息。
抚纳休劳,民以阜饶。
德公,相与筑祠以报之。
长吏欲表上其事,公力止之,曰:「此令职也,安可以为利」?
秩满,迁殿中丞、知饶州鄱阳县
饶,剧郡,鄱阳,州所治,令少称职者,公特于此得誉。
御史缺,中丞包拯未尝识面,骤引公自辅,除监察御史,公亦慨然喜于得言。
其所指摘弹劾,无所假借。
每论朝廷大体,如吏部格选焉,吏以私挂法,无重轻终身不迁。
公以为人才难得,一挂文则废其终身为已甚,可限岁年,使得自新。
县令考课法,设河渠司领诸道水政。
用汉故事,择卿大夫子弟入宿卫,选贤良文学高第给事宫省,不宜专任宦人。
书数十上,会兴国军铁官补吏法下从官御史议,皆谓法已弊,不可无议,独公抗议以从旧便。
论不合,出为太常博士通判越州
御史中丞韩康公以公议是,亦请去,而补吏法竟不便。
岁馀知蕲州,迁屯田员外郎
亲祠明堂,改都官赐绯衣、银鱼袋,去知楚州
齐鲁间岁饥,盗数,州县不能,以公提点京东路刑狱公事,督捕盗贼。
公至部,开首赎法,使其党自相图。
不二三月,盗皆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在后且虏,海岱间悉平。
广南西路转运使,进司封员外郎,改工部郎中开封府判官
出为荆湖南路转运使,赐三品服。
凡山林川泽所出,毛羽筋革舟楫竹箭之材,皆资于荆部,发取于民者,岁以不赀。
吏相囊橐为奸,户率计亩以取盈,费或倍蓰,而州县或莫之省。
公计实用,所省十六七。
官自与商估交易,民无所预,而簿入有馀。
召为三司盐铁副使直舍人院
熙宁三年,出师宁夏韩康公宰相宣抚陕西五路,首制军食,亟荐公可以倚办。
集贤殿修撰陕西路都转运使
公驰至部,诸郡藁大集塞下。
环庆军政不戢,丞相去位,公亦罢知江宁府
三月,入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知吏部流内铨、三司度支副使
奉使契丹,至王廷,其著位乃与党项使人班。
公立争,以谓党项陪臣,不当辈王人,辞不就位。
久之,乃黜夏人。
自后根此以为法。
五年,除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广南西路经略使兼知桂州
明年,坐边议罢,以都官员外郎、直史馆刘彝代领广西
未几,复起公潭州
再阅月,移知杭州,进爵为男,食长兴县三百户
熙宁八年安南作叛,攻陷钦、廉、邕三州,乃免彝官,徙涪陵
公亦坐谪为郢州团练副使
会赦移秀州,又移温州
元祐初,彝复用为都水丞
人谓公且复起,不幸以疾终于苏州,年若干,盖元祐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也。
公乐善,好奖拔人物,敦尚风义。
一与人从容,不问其浮沈,终身不少替,弊弊出其天性。
公之通判越州,自御史出佐大府,未为谪也,乃深自刻砺为善。
所居有堂,易名曰「志省」,自为之记,以谓:「人患自谓不当免者寡,一不得意,则郁屈见于色;
不然,仿慢略以为放达,二者皆失。
士之处退,当退省自修,资朋友以攻其过。
虽一堂奥之安,不敢以为泰,而必志吾思焉」。
某贤公之志,而未知其自进者果何如。
及公放弃十馀年,而畏整严慎,口未尝议人过,言不及官府间事,惟以经史著述自修,乃始见公处忧能自刻,信「志省」不为徒言。
方公出使湖湘,对延和,乞令宗子袒免亲出外,汰冗卒,而复府兵屯田法,后皆施行。
公生平喜言兵,尝以《兵说》干范文正公
文正器其才,期有所施用,公乃著《吴武子》三篇以自见。
有文集二十馀卷藏于其家。
夫人雷氏,长安县
子男九人。
二女子,嫁承议郎王松年宣德郎晏宜孙。
诸孙二十有三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苏州吴县长山乡五顾原以葬。
某与公同远祖,乡闾相邻,以晚时辈见公。
公不以先生长者自居,与之伉酬推引,白首不移。
识公三十年,见公门下人皆终始如儿女子,知公为天性,非勉强所能也。
诸孤来求铭以葬,某在罪谴,不当评品人物,生平与公厚,其可以无铭?
铭曰:
自其邦人,少也与公。
至于易箦,一辙始终。
不宁其居,揭揭自励。
谓无尔艰,中道以踬。
愈退益修,此公自期。
寿夭得丧,付莫我知。
狄胥之坟,原田莓莓。
公宫之图,宜莫此材。
下幽既墟,纳此信刻。
不骞不崩,逮石斯勒(《长兴集》卷三○。)
「使公子」句:疑有误。
涪州牛陂箐 清 · 张九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云如墨破山行,未辨巉崖荦确横。
射虎几人逢李广,叱羊何处问初平。
苔黏古木寒无色,草伏阴虫细有声。
两日崎岖头欲白,不关萧瑟动秋情。
读史 清 · 戴亨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独坐荒斋思渺茫,千秋遗事感兴亡。
汉平楚霸疑韩信,宋逼金人用李纲
山涌风云关塞黑,霜摧洲渚荻芦黄。
不堪摇落伤秋晚,鸿雁声哀下夕阳。
爱民堂涪陵卢使君 南宋 · 沈继祖
 押词韵第三部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期。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
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
醉馀书榜字,银钩照江湄。
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
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
愿同邹湛辈,记名千载垂。
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
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
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
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
公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
因诗赞一二,以诏来者知(同上书卷七二三八)
丹厓 明 · 霍韬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柱杖撑霞脱屐行,路逢老话平生。
解衣舞破岩崖影,濯足踏低天汉平
丹灶为谁煨白石,紫云牵我到朱明。
蒹葭秋水何天迥,呼起黄粱鹤一声。
涪州北岩 南宋 · 冯时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晴著春江镜样光,扁舟来炷佛前香。
山从幽处亭亭绿,日倚闲边故故长(以上同上书卷九七六六)
涪陵彦广薰风亭 南宋 · 冯时行
 押词韵第十八部
身世如浮云,百年一飘忽。
古人事业在,已腐蒿里骨。
惜哉薰风亭,劲翰俨突兀。
想当挥洒际,浩气涨溟渤。
迄兹变故后,同好亦泯没。
散帙落危睇,作亭焕新揭。
超然盛德后,清芬念贻厥。
亦闻爽垲地,山水皆秀发。
旷荡敞遐眺,葱茜罗翠樾。
胜游集簪履,有酒备百罚。
异时太真园,绛树山硉矹。
吾其解烦鞅,长风卧烟筏。
问津鸥鸟外,亭上散白发。
飘飘揖薰风,解带脚不袜。
咀嚼清冰圆,内洗肝肺渴。
呜呼苍梧远,瑶琴久衰歇。
于焉慰永怀,森森来披拂。
耿耿入疏襟,更欲迟华月。
周载轩编修自蜀来拓得子宽书诸葛祠记并阴及简州南康纪功碑涪州文节钩深堂字见赠赋谢二首 其一 丁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
评柳谁能识哲昆,此阴曾并紫阳论。
晋祠正合藏锋诀,吴语何尝戏墨痕。
独往剔苔今所少,后来镵迹恨仍存(诸葛碑阴及韦碑皆被后人凿坏。)
披云隐见涪翁笔,想伫岩扉雾雨昏(君访钩深堂字,适无拓工,以昏煤刷之,益见古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