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洪忠宣 清 · 徐陶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愁鼎镬一心坚,辩折金廷气凛然。
举目动惊风黯惨,攀髯空想泪潺湲。
放还北地辞羁绁,沦滴南朝被弃捐。
寂寞钱塘孤庙冷,千秋有恨听啼鹃忠宣羁北地十五年,金人鉴其忠放归,高宗亦谓其同于苏武,而秦桧恶其刚直,后至安置英州之恶可擢发数耶?同时朱弁十七年放归,事与相类。)
閤门唐中斋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英州别驾昭陵,尚有钱塘八代孙。
三略兵书生未识,百篇诗史死犹存。
羊公岘首行人泪,白傅龙门过客樽。
盂饭寝园谁是主,凤亭霜露有鸡豚。
苏忠勇公元符三年八月 宋 · 江楶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光绪《抚州府志》卷一七
公讳字宜父,沈毅有器局,喜功名,擢进士第
皇祐中英州,会侬寇犯顺。
方时承平,民不识战斗,卒然警急,决不可支。
真阳地偪迫而当兵冲,公婴城拒守,逆挫其锐。
既而康、封等州相继陷贼,千里之内俱为战场。
公以孤军牵制其后,使不反顾,不敢越逸,卒能独全一州。
贼平,恩授阁职。
公儒生,素不履行阵,一旦立功戎马间,故益以忠义自奋。
熙宁中,守邕管交趾叛,攻其城,公以力战阵没。
朝廷悯之,赠奉国军节度使谥曰「忠勇」。
历官素有能称,中间尝以罪摈,已而稍复用。
嘉祐中,以太常博士崇仁
其为政刚而不猛,民亦畏而爱之。
闻诸故老,公为人丰硕而髯,面色黝黑,语音琅然,真伟丈夫也。
每有规创,未尝辄拘小节,其牢不可夺。
及其成也,必为长世之利。
今县之浮梁,盖其遗迹。
始,公之至,革五律寺为禅林,广教居其一焉。
院盖有西竺荣禅师道场,其在崇仁最为杰出。
天祐中废居律中,经百五十八年而公实始易之,公去辄从旧,已而复兴。
其初世曰宗尚,次今宗义。
禅师之来,得公诗于壁间,徘徊咨嗟,想见其人。
因创其祠像以崇香火之奉,且曰:「公虽有请于是寺,余之报也,岂独私公之德而已哉」!
公忠义出于天资,肉视虎狼,与之奋死以决一□□命,卒于杀身成名。
而遗风赫然,著于天下,后世言之,如严霜烈日,思觌公之貌而莫挹夫英姿伟气者,岂特一人而已哉!
则是像之立,庶乎肃声容而望履舄,咸有激于心云尔。
因书其事刊之石。
元符庚辰仲秋日记。
满庭芳·泷神祠下泊,泷神即昌黎 清 · 何绍基
 押歌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馀
炎日高山,鼎湖奇瀑,千仞直下嵯峨。
峡山诗卷,两世感怀多。
懒看英州石色,当年为、郑侠悲歌。
韶州过,舟行石缝,何日得平坡。

无何。
到处是,危滩斗坝,颠掷如梭。
羡骑牛牧竖,短笛高歌。
敬叩泷神祠宇,联扁字、挂遍庭柯。
公应笑,眼中来去,尽贾舶渔蓑。
碧落洞题名绍圣二年八月1095年8月 北宋 · 章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九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英德碧落洞
建安章楶被命守五羊,舣舟江岸,太守方君见邀,同游碧落洞,饮饯于此。
绍圣二年岁次乙亥八月望也。
按:同治《广东通志》卷二〇九。
灵飞墓诗碣 其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寒日馀姿事可哀,画图省识赵阳台
为君一扫齐东语,自有閒人凭吊哀。
附:灵飞事迹附记
赵灵飞,皖人,居苏为妓,后数易其名。年十六,为侍郎洪钧妾。光绪中,洪出使英德钦差大臣,洪夫人假翚翟,使随往柏林,数年娴德语。洪卒,灵飞去而为妓,转展京津,所至名大噪。
庚子,拳祸作,七月联军入京师,两宫西狩,时灵飞更名赛金花,方为妓,有德军官入院酗扰,灵飞以德语善款之。归以告其酋瓦德西,瓦异而召与语,悦之,嬖焉。明年约成,联军退,未几以虐婢罪解原籍。逊国后复为妓于沪,嗣嫁魏斯炅,年逾四旬矣。二年而夫死,魏氏弗能容,遂北来居穷巷中,食贫奉佛者十八年,于今岁丙子十月病殁,年六十五岁。其事世多知之,非余所欲言。
初,联军以拳匪杀德使臣林德,故各国举为联军首,而推瓦西为八国统帅京师地面分八区,各辖其一,迄辛丑约成退兵止,由八国分治之。军纪素严明,以修怒故,初颇蹂躏,正阳门以西为辖,居民皆囊土塞门,踰垣以求饮食。军士或醉酒登屋入人家,缙绅闺阁惧受辱,争悬梁投井自杀以殉难,礼部奏旌节烈者,八区共四百馀档,民妇殉难无可考矣。
先是,拳匪恣意杀人,人弗敢仰视,至是,民拳仇怨,报复告讦,奸民倚势侵凌,缧绁载道,荡析流离相属,悉以言语不通,无可告诉。灵飞既近瓦,目睹浩劫,则恻怆于心,乘间数言于瓦,使约束所部,严禁淫戮,开释株连,苏民困,瓦皆从其言,条令綦严。自是迄收京,军民肃然,秋毫无犯。尝见德兵入士人家求妇女,亟迎灵飞至,理喻数语立解,盖以瓦故,见之皆慑伏。于是绅民家室,赖以保全贞节者甚夥,此余亲见闻者也。
瓦居西苑之仪鸾殿,灵飞出入不禁,宫中彝鼎宝玉充仞,瓦尝令灵飞恣携取致富,无复业妓。灵飞正色曰:「我皇帝家物,何敢盗?我宁娼耳,不作贼。且愿公左右亦弗损贵国军誉也。」瓦为动容,严法禁护,驻禁中一载,迄退无毁失,于是市民交称瓦,且誉联军。
夫灵飞一妓耳,何足称?顾颇为人重,且久赀其贫乏,死复经纪其丧,葬之江亭,争为文字,欲其名字之不死,何哉?非以其任侠急难,作福闾阎,保全故宫宝物,要其风义,有士大夫所难能者哉?嗟乎!庚、辛而后,士夫藉外势以猎权位,窃金钱,盖亦夥矣,灵飞凭夷酋势,不作威福致苞苴、盗金宝,乃汲汲于排解倒悬为福德,使其为丈夫身,我知其必有为也,其亦足风世矣乎。顾近来少年文士,咸利灵飞,作过谀卖文博微利,欲求苟异于众,则向壁造异说以耸听,至为李文忠公躬造娼门,求灵飞乃得减赔款万万两,而和约以成。欲證其说,虽辱宗国、诬名贤而弗恤,其陋缪违理多类此。
庚子秋文忠公奏调先大夫随办和议,在文忠幕,余则为文忠公长孙婿,父子皆居文忠邸,侍左右,宁有不知耶?今故都人士,醵金葬之陶然亭下,为立石建亭,曰灵飞之墓。门人张次溪与其事,来请余作诗碣,余雅不愿为妇人之辞,以灵飞诚有惠市民,又以世多辱国诬贤之纪载,深惧后世以野语入史乘,乃弗拒,为纪其实,纠其诬,书石以矫正之如此。后之览者,其谅余衷曲,而弗与《彩云曲》等观欤?民国丙子冬至日江东杨云史撰书。
观音岩 清 · 温训
苍崖千尺插江立,水府沈沈吹波急。
太古何人刳石腹,天脐地肺相呼噏。
我从峡山古寺来,探奇已觉心颜开。
英州又复觏此景,坐见绝壑生风雷。
山僧导我登古洞,磴道诘曲如入瓮。
时当盛夏苦流汗,及到谾谾衣忽冻。
青莲涌吐正中岩,大士踞之何巉巉。
石乳倒垂参差出,轮囷其色皆黕黬。
吁嗟岭外富灵窟,崆峒七星争突兀。
不如此岩逼龙宫,清寒气已入山骨。
路允迪责授散官英州安置制建炎三年 宋 · 季陵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
习知故情,尝讲和戎之利;
往将使指,庶收存鲁之功。
岂为股肱,翻成项领。
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墓志铭嘉祐二年十月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七、《西溪文集》卷一○
至和元年秋七月乙亥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卒于晋州
后三年,当嘉祐二年,其子士禹为西京留守推官,始谋以冬十月辛酉,葬公于河南府永安县归恩乡,乃使人以公之世次、阀阅、始终之状来请铭。
予为之论次曰:裴氏出河东闻喜
唐丞相文献公耀卿,公九代祖也。
其后或徙于蒲之万泉
至公之皇祖,赠右神武军将军延,复来居京师,遂为开封人
皇祖三子:伯丽泽,右补阙
仲济,内客省使
季丽正,尚书金部员外郎,赠刑部尚书,公之皇考也。
补阙文学客省以武功,尚书以政事,皆为祖宗名臣。
于是开封之裴,独盛于世。
公讳德舆字载之
皇妣曰河南县太君宋氏。
公少以仲公任,赐同学究出身,再迁太常寺奉礼郎、监和州酒,大理评事、监越州税,光禄寺丞大理寺详断官,遂为其寺丞通判河中府
河中,公故里也,亲戚故人多在。
公既至,悉召,戒以国法不可犯,为吏者不得以私贷。
已而皇妣之族弟以事至府,公辨其曲,置于理。
自是讫公去,不复有至府者。
太子中舍、知梁山军殿中丞通判永兴军
有盗十七人杀人于市以逸,公以谋获之,请其帅,宜尽戮以徇。
帅难之。
公曰:「白日杀人长安市上,此非常盗也。
不尽戮,无以威众」。
帅勉从之。
既而有以言于朝者,诏遣御史覆视。
帅惧,且让公。
其后狱自白,而诏不问,帅乃伏。
徙知商州
州有官冶,其徒皆四方流人,常絷之以役。
公曰:「是亦人也,岂不可以善待之,而使之迁耶」?
悉弛其絷,卒无一人敢冒法。
国子博士虞部员外郎,入权开封府推官,出知颍州
民有少孤而畜于舅氏者,舅死,随其妻适某氏。
某妻又死,乃告某氏曰:「昔我孤,舅氏夫妇育我,甚恩。
今又不幸,愿得其丧以归,合葬于舅」。
某氏不与。
乃间使人盗其骨去。
某氏怒,执以告,法当坐死。
公呼某氏前,曰:「若知彼盗若妻墓何也」?
曰:「是尝欲求吾妻之丧,将以合葬于其舅尔」。
公曰:「是故可嘉者也」。
笞而遣之。
提点梓州路刑狱,进金部,知陕府
耀州,不行。
同州饥,以选知同州,民流者复业。
召对,赐三品服,提点京东路刑狱。
所部有广济渠,岁调民浚之,而其被调者独二州。
既久,不堪其困。
公奏代以漕兵,岁省民力数十万,至今赖之。
司勋、知凤翔府
是时,元昊反,而兵久不解,关中调发百出,府所赋十倍它州。
公谕民以国事,与期而宽之。
众乐,皆先期以办,连诏褒异。
夔州路转运使,迁主客郎中
大臣荐公有文武材,拜西上閤门使益州路兵马钤辖
岁满,益帅赖公自辅,乃上言,愿留公。
即诏加昭州刺史,复留二岁。
还,迁四方馆使、知贝州,徙冀州
未几,贝州乱。
公闻即发兵,既至,贼已拒守,犹夺其西关城,所全者甚众。
冀去贝百里,初闻其乱,民大扰,或劝公为备。
公不为动,闾里帖息。
贝部镇有恶民,乘醉辱镇吏,出不逊语。
吏顾无所属,则来告。
公立斩之,自是无敢哗者。
贝久不下,有素害公者,言公前为贝,断妖狱不能绝其类,使有今日乱,诏以属御史
事虽辨白,黜为池州团练副使
起,拜染院使、信州兵马都监,进洛苑使,徙宣州,又徙开封府太康县
朝议直前枉,且复用,遂加英州刺史晋州兵马钤辖
又徙知泾州,未行,以疾不起,年六十七。
公为人刚廉笃实而自信,不为茍合。
其居家如在官,毅然不可犯。
遇事无大小皆为度,使可持久。
为吏长于治民,前后更七州,至今称思之。
其自岐徙夔州,人遮道以泣。
及自蜀还岐,父老复相率出迎。
是时天久旱,公至而大雨,岐人益以德。
既去,而送者如初去时。
其自贝徙冀,民捝持之,终日而骑不得前。
冀吏或排其众,击之,曰:「汝乃夺我公」!
吏卒或伤。
贝守怒,使械数人,众乃稍去。
天性勤于公家。
其谪信州,愈自励,纤悉必躬。
或谓公:「少居此,且迁,优游而已,何自劳也」?
公曰:「凡谪者,固将以苦之也。
且吾职当尔」。
尤喜荐士,盖所荐者数百,其至公卿,为时闻人者多矣。
平生读书,善老、庄之说。
故其被黜流者累年,虽家人不见其有异也。
夫人宣城县君史氏,继夫人安平县李氏。
二子:士龙太庙斋郎,早亡;
次,士禹也。
二女,适泸州军事推官杨谔温州军事判官赵颉
二孙:陟、随。
陟,试将作监主簿
予少已闻公之名,得识公者又十年,知公为深。
尝叹公之材方进而斥,既起而不能尽其用以卒,为后世之悲,故为之铭而不让。
铭曰:
裴出河东,其远岁千。
耀卿之后,七世再迁。
迁于京师,厥家既大。
及乎尚书,其美益济。
公初从政,奋然敢为。
四十年间,实称吏师。
其刚莫摧,其勇莫遏。
斥去无言,我完我节。
君子之学,重乎有施。
公治七州,于今歌之。
位虽弗充,公则亡恨。
琢石以铭,来世之信。
英德碧落洞 明 · 王弘诲
五言排律 押支韵
何意灵仙窟,言从粤峤窥。
两山开铁瓮,一水閟瑶池。
野径穿田迥,巉岩指路危。
石昂蹲虎象,潭黑隐蛟螭。
宿溜垂丹乳,阴崖润紫脂。
洞深合炬入,溪绝引舟移。
窅窕前仍却,盘旋出复疑。
扪萝时陟巘,剔藓遍看碑。
娲炼年谁纪,秦鞭迹若遗。
经过成变幻,攀历转逶迤。
好结烟霞侣,来寻泉石居。
飘然发长啸,聊此坐衔卮。
曹户部三章 其一 清 · 姚燮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七
惜从刍枥屈龙媒,郁尔生平磊落才。
帘捲西山閒拄笏,月明东阁倦衔杯。
文章奇崛英州石,骨相清高大庾梅
笑我伥如车荦确,一时衿抱为君推。
又呈中斋 其二 1279年5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万里论心晚,相看慰乱离。
丹成俄已化,璧碎尚无缁。
禾黍西原梦,川原落日悲。
斯文今已矣,来世以为期。
英德道中1279年4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海近山如沃,杼深屋半
乾坤正风雨,轩冕总泥途。
自叹鸢肩薄,谁怜鹤影孤。
少年狂不醒,夜夜梦伊吾
晚渡1279年4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青山围万叠,流落此何邦。
云静龙归海,风清马渡江。
汲滩供茗碗,编竹当蓬窗。
一井沙头月,羁鸿共影双。
中甫端午韵不依次1279年5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四库本作虏),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蒲看,黑头非所求。
又呈中斋 其一 1279年5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风雨羊肠道,飘零万死身。
牛儿朝共载,木客夜为邻。
庾子江南(韩本作客),苏郎海上贫。
悠悠看晚渡,谁是济川人
唐质肃神道碑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九、《忠肃集》卷一一
公讳字子方姓唐氏
惟唐氏世谱,其始远矣。
至汉初,厉从高祖起丰,为斥丘侯
后十七世彬仕封上庸侯
二世辉为前凉江将军,始居晋昌,稍分徙太原京兆北海
北海之后瑾仕开府仪同三司临淄公
临为唐礼部尚书,天宝之乱,子孙又散去。
有为唐山曰熊者,居馀杭,生子曰希颜天复中,以明经为建威军推官,是为公之高祖
曾祖仁恭为吴越盐铁巡官尚书水部员外郎
祖渭仕皇朝,至尚书职方郎中,始自馀杭江陵,遂为江陵人
考拱左班殿直
公既贵,赠曾祖太子太保,追封妣盛氏英国太夫人
太子太傅,妣夏氏嘉国太夫人
太子太师,妣两崔氏崇国、光国太夫人。
公十三岁丁太师丧于漳州,家故贫,州人赙之者,泣谢不受。
侍母夫人护丧归江陵,养亲终服,无违于礼。
天圣八年进士,为鼎州武陵
郡掾鞫狱实,既决,猥曰:「验死不明,乃尉之罪」。
私请曰:「验罪轻,鞫罪重」。
公怜其言,为受罚。
岳州沅江,县民龙氏上书讼分田不均,坐不实,徙以死。
其子陈冤,更数令不得直。
公躬至田所,按图契,是非立辨,遂均其田。
州民李氏以高赀为上下所渔扰,或者不厌,因告其祠鬼用人。
守喜击断,则速系其家百口,极狱之惨,情不得。
奏公治有能名,专属之。
公考阅实非杀人者,守又奏以为未尽,诏殿中侍御史方偕移劾于澧州,卒用公所具狱不能变。
武康军节度推官夔州奉节县
宝元二年转运使应诏举充三路知县,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莫州任丘县
县当信使驿,往返诛索繁急,其下因缘为奸利,异时俛首趣事,莫敢何辨。
公为区画,预居其物,每使至,亲坐驿门给之,一以法令从事,应复还而毁失者,移文取其偿。
故过者皆戢,上下便之。
塘水岁浸邑田十一村,而塘实中人主之,州县畏其势,无以利。
公募民自高阳起堤,亘鄚十馀里蔽之,其患遂息。
丁光国太夫人忧,服除,知相州安阳县事,改秘书丞
皇祐初,河决,其所监司举公通判德州
二年,改太常博士,徙通判广信军
未至,召为监察御史里行,转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
宗室请买官地,公言:「可予则赐之,不可者勿听,而使输直,非也」。
内侍督作龙凤车于启圣院
公言:「此太宗神御所在,为后宫舆服故,喧黩其中,又车饰金玉过制,皆非是」。
诏罢之。
张尧佐以恩泽,一日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
公言不可,因引唐天宝所以致祸败者。
既累疏,乃与谏官等七人极论殿上。
白御史中丞留百官班,将廷议,卒夺其景灵、宣徽两使。
明年,赐五品服。
未几尧佐复为宣徽使,知河阳
或谓补外不足论,公曰:「宣徽二府,不分内外」。
独力争之。
仁宗皇帝谕曰:「除拟初出中书,公言是,当责执政」。
退请全台对,不许。
自请罪,又不许。
章十数上,遂劾宰相附会尧佐谏官朋比,事及宫掖。
因请采公议,别择用大臣。
其言坚直。
亟召二府,示以疏。
公面质宰相曰:「自惟有是事乎?
君前礼毋得隐者」。
枢密副使麾公下殿,犹争益切,遂贬春州别驾
明日,改英州,遣内侍随之。
制出,人情惊愕。
于是敕朝堂告谕百官,又明日罢宰相,黜谏官
公怡然南去,绝口不为人道。
当此之时,天下士大夫识与不识,闻风叹慕,耸然有立志,往往作为文章以颂咏其美。
自是言事官以畏嘿为耻,而大臣亦知所鉴戒云。
四年,检校水部员外郎全州团练副使
郴州税,稍复秘书丞,又复主客员外郎通判潭州
五年,复殿中侍御史,知复州
未至,召充言事御史
中使赍告身就赐,乘驿赴朝,盖皆异礼也。
入见,曰:「知卿守节,谪官以来,无私书至公卿间」。
公顿首谢,退就职,言事无所避如故。
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开封府判官
至和元年,知扬州
辞日,复谕曰:「卿孤立不移所守,今虽在外,无忘规补」。
赐服三品。
俄徙江南东路转运使
嘉祐元年侍御史吴中复请还官言路。
潞国文公再当国,亦言唐某顷为御史,所言皆中臣病,而责太重,愿如中复言召之。
工部员外郎河东转运使
戎人侵耕,河西经略使令筑堡限之。
麟州守将轻出按视,贼奄至,与战而没。
朝廷罢易帅臣
公摄事,即绝其互市,盛兵境上。
戎人惧,乃来请议,事平,多如公策。
三年,徙淮南、江浙、荆湖都大制置发运使,入为三司度支副使
四年,以本官拜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同提举万寿观
自至和后,御朝渊嘿。
公言:「君臣如天地,以交泰为治。
愿时延访群下,发德音,可否政事,以幸天下」。
又言:「赏罚不可以贵贱轻重,如孙沔、吕溱侈纵,宜深责必行,则众信矣」。
论宫禁干丐恩泽,其命不由中书,此古所谓斜封,非盛朝所宜有。
请裁放后宫冗数,罢祈禳斋醮之不经者。
路走马承受使臣淩扰郡县,可罢勿遣,以权归监司
天下配军,至死无赦,与古律意异,宜令有司差其重轻,有所纵遣,仍著为法。
又言士节不立,愿委大臣进敦朴忠厚之士,稍抑聚敛文法吏,以销刻薄浮竞之风。
国朝祖陵保州,自杨怀敏广塘水,稍稍侵近,议赐钱改卜。
公言迁久安之神,以其地与水,非尊祖之道。
兖国公主夜开皇城门入禁中,请重责守者,以严宫省
是年,充北朝生辰国信使
五年,转礼部郎中权发遣开封府事。
御史中丞宰相未报,乃自去官号不出宰相亦待罪。
公与谏官、御史连请辨其曲直,于是罢御史中丞
公亦求外补,得知荆南
而门下封还制书,谓公不宜处外。
乃留,复知谏院
言新除枢密副使内侍通姻,不可大任,屡疏,卒罢之,而公亦去知洪州
翰林学士胡宿等七人上书恳留,不报。
七年,拜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明年英宗皇帝即位,迁吏部郎中,除枢密直学士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瀛州
治平元年,召为御史中丞
首言:「先帝在位四十馀年,天下乐利,惟仁治而已。
愿恢圣度,广恩德,则为善继,四海蒙福矣」!
重其语。
公前后三年在言职,名鲠切无所回忌。
明年,拜龙图阁学士、知太原府、河东经略使
至则首戒边将毋生事。
初,代州岢岚军西夏数扰边,公遣兵撤其所筑境上堡栅,又移文谕以利害,严守以待之,遂不复敢动。
其后寇大顺城,环庆路帅移檄出兵牵制,公曰:「守边之策,莫如自重。
奈何以小侵故,使邻道劳费?
非至计也」。
以事上闻,诏以谕西帅。
公虽居外,意未尝不在朝廷。
于是濮王园庙之议起,言者多得罪,公忧形于色,密疏请还台谏官之谪者。
四年,神宗皇帝即位,迁给事中,召拜三司使
司议增官屋僦直,公以谓京师狃于恩,不喜扰,唐税间架,可以为鉴,恐所得不当所损。
奏卒罢之。
请出汴河运船于江湖转东南之,中外为便。
熙宁元年正月参知政事
公自以进由直道,感慨知遇,益致所以事君之义,纯诚尽公,多所献替。
用人明言其才否,不立恩,不避怨。
与同列论政事,反复再三,终不屈。
祖宗法有所更,近臣有所进退,尤极其慎。
虽在前,必究切辨析,要是非之归,未尝反顾。
以是益敬信之,而天下翕然想望其风采。
二年三月告疾,遣高医相属,内侍入问状,驿召其子淑问于复州归侍。
四月幸其第临问,出涕久之。
某日薨于寝。
车驾临奠,哭之恸。
明日,遣中使以禁中旧所画公像付其家传之,辍视朝二日,赙恤有加。
礼部尚书,官其子孙及外姓通九人。
丧归,所过治道发卒护送。
太常议,以公正而不阿、刚而能断,谥曰「质肃」。
四年二月某日葬于江陵府江陵县龙山乡太师之茔次。
公端劲之质,出于天资。
立朝风格懔然,遇事立断,初无留思,而邃于学问。
待人恂恂有礼,自奉简约,未尝问事有无。
将终,属其子以修身持门户而已。
辅政裁逾年,年止六十,不得究施其志,此天下所以叹恨也!
有文集若干卷,奏议二十卷,《边防利害》五卷。
娶杨氏,谏议大夫生之宗女,诰封魏郡夫人
子五男:淑问,朝奉大夫,尝为御史,有直声,能世其家风;
义问,某官;
待问,早亡;
嘉问,宣义郎
承事郎
二女:长适宝文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谢景温
承议郎王某
孙十七人。
今上元祐八年,将建碑墓上,来请文。
乃论次其实而系之以铭曰:
謇謇唐公,媚于三宗。
好是正直,有言有庸。
公之于言,刚不违义。
伏奏殿榻,面劾大吏。
引而质之,在列汗愧。
不贬不明,瘴荒万里。
人于祸福,有择而言,则迎则嘿,久酣为安。
虩然大声,震彼悯悯。
皇思其忠,士庆其返。
乃践中外,乃都休显。
公长宪府,人无邪诪。
公总财省,民饱而裘。
乃登辅弼,弥论政猷。
祖宗典则,惟之求。
国惟其仁,毋变以利。
物惟其常,毋凿以智。
有或出此,予曷敢同!
以劘以守,惟理予从。
斯道之恃,隐然在公。
天畀公厚,胡缺者寿?
咨不憖,士民永疚。
龙山之藏,有铭诏之。
神隧之表,次诗在碑。
百世无斁,正直之思。
峡山 北宋 · 蒋之奇
昨从浈阳来,暮过峡山寺
适闻新昌寇,道路传者沸。
余时不敢留,一苇翻然逝。
虽经绝妙境,已负清幽意。
捲帘坐船,船极目望苍翠。
有如逢珍宝,不暇贮箧笥。
又如过屠门,大嚼涎垂喙。
每欲问其详,曾莫得图志。
道人山中来,为我谭一二。
犀去金锁沈,猿归玉环坠。
赵胡垂钓石,岿然出江际。
穆王双车辙,想像常按辔。
汉晋五仙人,曾骑五羊至。
俊霭二禅师,神力与迎驭。
岧峣五岳塔,初自昆崙施。
三祖石堪奇,僧粲尝所憩。
上方狮子台,下视见云气。
异花成帐幄,红紫嫣然媚。
蒙茸绿崖草,茎叶相覆被。
或黄如金钗,或白如珠珥。
造化穷天巧,肖像名殊异。
梁间许浑诗,壁上李翱记。
但知考事迹,何暇评文字。
清远中古宿,俯压南海澨。
退之潮阳,亦曾经此地。
幢碎逢飓风,雷电助其势。
我来幸无恙,恬然不忧畏。
祥飙送轻帆,默已神赐。
此归会有日,维舟就津次。
当为小盘桓,历览尝夙志。
珊瑚吟1279年4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押支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南方有珍禽,鸣声天下奇。
毛羽黑如漆,两脸(四库本作眼)凝璚脂。
燕赵佳公子,笼槛以自随。
童子重丁宁,饮食必以时。
将献上林苑,来巢万年枝
待之岂少恩,不免加絷维。
珊瑚真珊瑚,碎琢良自悲。
中原寒气深,风土非所宜。
宋故永嘉郡太君刘氏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五
余尝读东坡先生《何公石桥》诗,反复其言,盖良二千石也,而不著其名。
久从先生他文字求之,亦不见所谓何公者。
绍兴九年,公之子宰,以母夫人状属余族婿毛兟来徵铭,又得御史中丞吴执中所为公墓文读之,然后知石桥者,故朝议大夫建安何公字讳及之守英州时所作也。
真阳之民病涉久矣,公梁石为桥,以便行者。
老幼阗道,争劝之趋。
桥成,壮丽甲于南海
州人画像祠公,如朱仲卿食于桐乡,至于今不废。
真阳在南方岭海外,数千里辟陋之国;
执中志公墓时,苏氏文章方遇禁锢,讳弗敢言,故士大夫莫有知者。
夫人刘氏,公同县人,年十八岁归。
公是时尚为进士,尝一夕梦大宫如王者之居,紫袍吏立殿上,问公乡县,公答曰昼锦乡。
吏曰:「汝乡非昼锦,即淡墨也」。
公寤,语夫人曰:「是何祥也」?
夫人曰:「公识之,此吉徵也」。
故试礼部第进士,率用淡墨书「礼部贡院」四大字于榜首揭之。
他日,公中选,顾见榜,大惊如梦者。
夫人明悟知事多类此。
大夫公仕三十年,行治劳烈称天下,一时大手笔传载其事,至今知有何公者,夫人与有助也。
夫人尝从公官四方,舅姑惮远不能从,比代还,即解装列堂上,尽出筐箧之实,陈之以奉其姑,姑屡却之,不听。
公既通籍,夫人以恩封蓬莱县君
至是,凡六更封号,辄不许,其视世富贵贫贱澹然,不知可择而取也。
政和二年,其子宰奏疏辞所授官,愿得一郡封其母为亲荣,诏从之,特封永嘉郡太君
呜呼!
夫人事舅姑、相其夫为贤妇矣,又卒有子上书纳禄,名动朝廷,天子宠嘉之。
玺书五色,玳首锦櫜,门巷聚观太息,为里中寿母,可谓贤也已。
七年十月某甲子,无疾而终,享年七十有七。
宣和二年十一月某甲子,诸孤以夫人祔于县之小梨山大夫公之墓。
五男子:曰定,曰察,曰宰,曰宿,曰寀。
三女皆嫁为士妻。
孙男女若干人。
铭曰:
矫矫何公,一德匪躬。
有古遗爱,循吏之风。
婉婉夫人,淑慎温恭。
来嫔君子,而大其宗。
钿轴金葩,雕车崇崇。
通都大邑,汤沐之封。
鹤发秀眉,纯漆点瞳。
七十七年,以华其终(《鸿庆居士文集》卷四○。)
字讳:《全集》卷六五、库本作「讳字」。
按此英州何公,《容斋三笔》卷一一称「何智甫」,郑侠西塘集》称「何智翁」,道光《广东通志》作「何智茂」。
此文似当作「何公讳××字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