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通判宋诩循州端平二年正月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一、《崔清献公集》卷五、嘉靖《惠州志》卷一一、《宋史翼》卷二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窃见通判广州宋诩练历已深,廉介有守。
昨试令之程乡,又宰惠之归善,一意抚字,安静无扰,邑人至今思之。
循州介乎二邑之閒,凡民情之休戚,风土之利病,耳目所接,罔不备谙。
今丞郡番禺,多藉裨赞,委以决事,咸谓精明。
窃以凋郡择守,最戒贪残,倘使宋诩为之,必有成效。
宿武林禅果寺 元 · 卢琦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囊书匣剑宿禅房,坐听更筹夕未央。
绀殿香消灯影小,故乡梦觉雨声凉。
候蛩戒夜秋将晚,征雁拂云天正长。
默计客程成独喜,武平取次是程乡
寄赵梅州 宋 · 杨应登
 押词韵第三部
江城雁叫天如水,寒色苍苍草木死。
哀歌未断月东出,有才无命可流涕。
今我不乐思梅州,束带深衣百僚底。
天下规矩见卓绝,龙章麟角诸公子。
白头时节得蛮府,归来闭门呼不起。
惆怅平生狗马病,风后力牧长已矣。
为公问酒日日酤,薰天富贵忧患始。
哀南溟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三
我国滇粤西南数千里外,有岛屿数十百,星罗棋布于烟波浩渺中,综之曰南洋群岛。考之地势则中国之门户,欧洲之孔道,考之史册则明以前少与中国通。近二十年,朝廷稍稍知国人多生聚兹土,商业特盛,始有保护华侨之命。初不知楼船横海,宰割鲸鲵,四百年中执南荒牛耳者,大有伟人在,徒以海禁未开,有司目为海盗,不以上闻,谓珠崖为可弃,等夜郎于化外,听其自兴自灭。至今日而卧榻之侧龙盘虎踞,时机之失,可胜追哉?尝考明洪武中南海梁道明三佛齐称王;永乐时王顺塔国于爪哇之北;万历初王连据旧港称王,同时林道乾据勃泥称王;后人某复王勃泥,同时张琏复王三佛齐李马奔亦王小吕宋。清高宗时澄海郑昭逐缅人而称王暹罗,其子郑华,助饷征缅,清封为王。嘉应吴元盛,商于坤甸之戴燕,因其国乱,据而王之。同时罗方伯嘉应人,据喃巴哇,称王百馀年,光绪十年人夺之。嘉庆时嘉应叶来,与柔佛王战八年,王之,复攻取槟榔屿,英人忌之。时我国方禁出洋,英人乃迫官吏严治其家族,叶来不得已,以政权让之同安洪某,据峇眼,地近新加坡叶来族人某,王婆罗洲之沙胜嘉应人某,王萨拉瓦,地五万方里,人口三十万,在婆罗洲西北。嗟乎!我人之割据称雄,握海外霸权者,已非一人一日,其人类皆豪杰,不得志于中国,乃亡命入海,卒能驱策异族,南面称孤,不亦壮哉?独其振臂孤往,无所凭藉,但奋其筋骨血汗,纵横于大海之中,不知其几费经营,成厥伟业,至今日而无人能言之矣,良可慨夫!当时中国全盛,四夷震慄,苟有人羁縻之,则若辈子孙,列若藩封,而今之英属五万方里,属七十三万方里,如荼如火之南洋群岛,为我中国有可也。乃有司闇于国势,无远谋,昧乎因利之势,坐失乘便之机,使群雄者胜无可归,败无可救,或夺于英,或侵于土人,以至澌灭,甚至事迹不彰,姓氏不著,谁之过欤?迨乎欧人登陆,见其土肥物庶,宝藏丰富,尽力经营,百馀年间,遂有今日,而东南自此多事矣。夫周秦之世,南越本非吾士,赵佗据之,汉高因之,廓我疆土,南顾无忧。则陆生一书,利及万世,贾山之言,失地千里。人之度量相越如是哉!余承乏七州、海门等处领事馆者六年,考之旧闻,仅得约略,无纪载之可寻。嗟乎!南溟群雄,不幸而不遇高帝其人,以至湮没无闻。天与不取,时不再来,私心痛之,作《哀南溟》。
噫吁乎,郁郁葱葱何年王气来南方,开疆拓土势莫当。
偶然足迹出八荒,男儿当为外国
君不见群公逐鹿国为空,骨肉操戈同室中。
杀人最多称奇功,哀哉万古之英雄。
日出月落之西东,茫茫大块禹迹穷。
交臂失之故步封,卑哉万古之英雄。
炎洲往事堪流涕,五百年间失载记。
取而代之大有人,大国小国不可纪。
轩辕子孙真龙种,虬髯自王佗自帝。
磨刀割破沧溟水,快哉我取人所弃。
目光熊熊烛宇宙,昂头天外攫土地。
岂不有意图中原,一笑置之今何世。
其间称王十馀传,或数十年或百年。
一二故事但口述,考之文字殊茫然。
当时百蛮皆慑服,或以兵力或以贤。
洪氏叶氏为最盛,洪武以后嘉道前。
其人类皆雄俊悲不遇,掉头入海不回顾。
云梦八九多巨区,天下之事容可图。
国有真人走扶馀,为人不为真丈夫。
伏波铜鼓征南服,渡泸深入文身俗。
但闻地角有干戈,不知天上何年月。
南荒阡陌起人烟,斩棘披荆不计年。
大泽云深驱象阵,春山日暖种桑田。
火齐木难誇宝藏,星罗棋布膏腴壤。
何曾黼黻献冰蚕,尽有珊瑚搜铁网。
越王台殿浪花中,鼓角相闻大海东。
天池一击歌大风,射杀鲸鲵屠蛟龙。
当年跃马亦天意,得志全凭苍莽气。
鞭笞异族若牛羊,前仆后起一再厉。
似闻北向望星辰,物外田园世外身。
绝岛云霞三佛曙,仙山鸡犬万家春。
可怜北户谁相劳,天限南风不能到。
真定虚闻报汉书,西京犹下珠崖诏。
朗㬻水草动愁思,遗恨吞吴失此时。
花里但馀秦父老,草间犹见汉旌旗。
空令叱咤惊四裔,成事艰难失之易。
中使频传载宝归,疆臣未识怀柔计。
楼船白鸟自西来,金剑尘寒铁锁开。
霸业寂寥何处问,渔樵踪迹水天哀。
行吟山泽来荒野,形势凄凉绝壁下。
居人犹在话桑麻,夷歌数处惊戎马。
海上寒山秋照红,扁舟指点有无中。
庸知徐福迷仙岛,不道隗嚣有故宫。
古时瓯粤非吾类,一纸羁縻至今利。
行色千金壮陆生,雄心百世惊刘季
避世飘然作客星,披图初见九头经。
何人吹笛家山破,看尽蛮烟万点青。
嗟我乘槎来何暮,物换星移时势去。
行人不识项王台,海鸥犹上田横墓。
还将姓氏考蚕丛,独抱狂愁倚红树。
拔山意气今已矣,铁戟沈沙不知处。
大好金汤拱海门,七洲风物总消魂。
山间射鹿迷吴苑,江上驱羊识楚孙
烟波浩荡渚宫寂,春草幽幽春潮湿。
绝峡云荒水客愁,沧洲雨暖鲛人泣。
虎啸龙吟接大荒,管弦哀乱怨沧桑。
非关抱器思箕子,不为啼鹃吊蜀王
桄榔叶老秋阴重,欲把雄愁画云梦。
人事天时不可知,立马川原意飞动。
鲲鹏南徙黯伤神,一片兴亡问水滨。
数着残棋犹未了,风生日落更无人。
送祖月上人 宋 · 王灼
 押洽韵
月公别我浮三峡,欲往南中求大法。
此行初为梅州老,过岭障烟恐难狎。
挂帆且指古鄱阳,骥子凤雏亦称甲。
十年故人我尚记,平视诸方气尝压。
玉剑无声血千里,肯就铜盘后先歃。
相从学道须究竟,半字落耳汗沾洽。
宗师语言岂不佳,世间传写空盈夹。
归来趺坐举其要,莫话衡庐与苕霅。
梅州第六十六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楼角凌风迥东楼,孤城隐雾深(野望)
万事随转烛(佳人),秋光近青岑(伐木)
梅州昆山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龟巢稿卷三
百战归来佐一州,貂蝉从此出兜鍪。
山城近海金汤固,市舶通番食货稠。
下马正逢梅子雨,劝农须趁麦花秋。
荐贤不负尚书意,治最功成秩更优。
散叟复园先后来湖上同作富春之游过沪与石钦下榻海日楼旬日别后皆有诗至作感怀六首寄答 其六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四部
湘累故憔悴,盛气齐包胥
扬己敢辞毁,忠愤谁能踰。
飘飘鲁连,才辩詟昏愚。
顺逆虽较然,粪土安可圬。
滔天非一族,吾道其云孤。
心伤有难言,所痛雠所愉。
覆车一丘貉,恢恢信非疏。
此辈亦何恤,𧥄𧥄悲同鱼。
江汉复狼狈,祸水趋故墟。
沈吟故侯言,天意终何如左文襄公尝言:「祸起于广西,其实起于广东嘉应之匪民。」今汪逆全股窜入嘉应,祸水趋故墟。以理以数言之,灭亡可期。齐人所言庆封之朱方也。出乎尔者反平尔,以此始者以此终。)
顾青翎:「平」似当作「乎」。
屯田员外郎叶君墓志铭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五、《长兴集》卷二七
处士叶君讳某,字明远
其皇祖讳略,自金陵徙家延平
其子曰仁昶,君之考也。
君昆弟九人与居,艰难困苦,敝衾粗食,率其群弟以事其亲,以至于有家。
其父母则曰:「吾所以成吾家者,以有是子也」。
其弟则曰:「吾所以立吾身者,以有是兄也」。
君之事父母,惟其所求,无不厌其欲,而兄弟乐爱之。
志于乡人,莫不以为有德。
盖其天性诚笃顺悌,有不学问而能者。
其为家严恪,常若有所待。
族人子弟有得于外,虽饮食细物必问其从来。
与之交游皆一时端人。
至于行义不饬者,虽势不得不见,以其去,必使取所坐榻涤之,曰:「此非吾设榻之意也」。
日晏坐于门,视鳏寡负贩之不售者,必使厚其直以取之。
乡人之贫羸艰急,尝于君乎取嬴而不以为厌也。
三男子,曰棐恭、棐迪、棐忱。
庆历六年十一月甲子,君以疾卒,年五十有五。
而棐恭以进士起家,为都官员外郎,四赠君屯田员外郎
夫人曹氏再封寿昌福清二县太君,后君几年卒。
三女子:嫁士人黄昌龄、管道,梅州司理参军陈皋谟。
诸孙七人曰云云。
君之才学无所施当世,然予与君之子与孙游,其规模风迹予有以知。
其才盖不仕,仕且有所施而名随之。
世之论士者,必求之于事业与名。
呜呼,是果可以知士乎否耶?
铭曰:
仁其所亲,惠于令人。
惟克是图,匪暴匪闻。
颐丘有威,之下。
无跞其藏,后有大者。
梅州长老石教授陈惟兄寿上人等游姜公墩小酌杜子美兴来今日尽君欢分韵余得日字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龟巢稿卷三
白雨洗炎歊,秋风洒瑟瑟。
梅仙约幽寻,邀我杖藜出。
同游得名缁,飘然兴俱逸。
移舟泊钓渚,看竹过僧室。
行行陟高邱,苔溪树阴密。
昆山含玉润,岿然如卓笔。
群峰太湖上,雄势争崒嵂。
江中早潮回,风急去帆疾。
梅仙最多喜,播种农事毕。
青苗匝吴田,芳草眠茧栗。
斯民久涂炭,天意谅深恤。
兵馀喜丰年,一饱百忧失。
欢然各有庆,双榼酒尽吃。
安知艰虞世,得此闲暇日。
幽情写丝桐,馀怀𦕅短述。
衡阳颜氏族谱序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五、乾隆《清泉县志》卷三○
颜鲁公忠节载史,名天下万世,天下知有鲁公
而吾永新百世父老亦皆知有鲁公之裔暨遗在焉,以故吾邑之谈鲁公者,不待读史而后知也。
鲁公河北人,初为吉州别驾,游永新禾山,大书「龙溪」二字于苍崖风雨閒,字画尚新。
至公裔孙诩,五代时来令永新,因家双乳峰捣石下□诩之季子衡阳史君惠,字叔岐,生子四。
长元晋,宦游衡郡,遂家于衡阳石壁
传十世仕宏,徙居西乡梅州
其后有梅涧、梅轩,宋季倡义而终。
庭梧、庭兰,犹豁达好客。
翁之子学庭,仕宏八世孙也。
谱其祖之所自出,谂于予曰:「先世有谱,而前后弗详。
今详书之,庶几眉山老泉意也」。
予曰:谱之作,尊祖也。
岂但尊祖哉,敬宗也。
岂但敬宗哉,教后嗣以孝友也。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三代圣贤,以是立教,故有大宗小宗之法。
夫爱敬之心存乎内,爱敬之礼见乎外,故为礼以别之。
冠婚丧祭,燕飨庙室,祠堂坟墓,莫不序昭穆之爵与齿。
故曰礼也者,法而不说。
夫礼行乎天下成法,其存不待乎言说也。
年久代更,礼废而宗法坏,后之君子始为之谱,表其生之所自,载其爵,著其死之所藏,纪其墓,示不忘也。
又不幸中原多故,衣冠混杂,宦游播迁,隔数百里,旷十馀代。
于是世系散漫不可考,仁人孝子惕焉。
此谱所以不可不续作也。
呜呼!
礼之废而无惧焉,礼之废而谱存焉,吾犹有望焉。
谱不作,其为涂人乎!
余观学庭,孝于亲,敬于长,友于弟,礼之本也。
文既克尽矣,又常纂录先世所传家谱,以传于远。
是心也,岂特以彰前人之丰功巨绩,且以示后人,俾不忘爱敬之良心也。
余既嘉其善继善述,且为之规曰:「爱亲敬长,莫不有是心也。
夫人所以不长保其良心者,何也?
妻子具而爱敬之心弛矣,富贵生而爱敬之心忘矣,昵亲狎友、谗谄面谀之人至而爱敬之天理剥矣。
苟能常存是爱敬之心,为三者所感,则续斯谱可以无愧矣。
噫!
读斯谱而知愧者,其犹得为全人乎!
读斯谱而不知愧者,其独非人乎!
程右史韵送僧南游问果佛日 宋 · 史尧弼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问讯风颠妙喜师,天南海北看孤飞。
如何指是无还地,却作梅州万里归。
梁纯礼程乡四章 明 · 霍韬
四言诗
樵厓流水,练界碧天。
有客有客,抚松寻源。
云端之端,大科之颠。
混混流泉,源洪流绵。
泉流樵厓,派别支沿。
派别支沿,则谁与言。(一章)

樵厓流水,亦流砢磥。
流水石根,水流石髓。
源洪流长,绵绵瀰瀰。
汲彼源泉,言饯吾子。
言饯吾子,源泉之以。
言汲源泉,来春之俟。(二章)

樵厓流水,亦带流云。
水流云痕,蘸云痕。
鹤爬松枝,龙蹲松根。
采采松枝,言赠远人。
蹲蹲松根,言来年春。(三章)

樵厓流水,则不可以仞。
言陟樵厓,涂不以问。
万仞言樵,跬步之慎。
路口有崔嵬,路半有眩晕。
陟此崔嵬,过此眩晕。
万仞言樵,惟力之任。(四章)

君子以仁礼存心论 南宋 · 曾晞颜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七、《论学绳尺》卷六
论曰:君子之所以自处者,天而已矣。
夫苟天而已矣,则人固无与也。
人无与于天,而纷纷者若将累之。
天不可累也。
可累则非天也。
君子人欤,爱人者天也,敬人者亦天也。
天者,我固有之也。
我固有之,则人固不能使之无爱无敬也。
吾爱人敬人,而人不吾爱吾敬,吾心之爱敬自若也。
此之谓天也。
是故仁也礼也,君子之存乎吾心者也。
存乎吾心者天也,拂乎吾心者人也。
彼固拂之,吾固存之,人固不得以累吾天也。
吾之所以自处者,天而已矣。
孟子曰:「君子以仁礼存心」。
请以天论。
尝谓君子之所能者天也,而其所不能者人也。
人之不知天者,其心与君子异,一语之慢,贻憾终身,睚眦之报,孜孜然惟恐不及。
问之,则曰:「恶声必反,贤者不免。
以德报怨,圣人非之。
势迫情动,凡其捍格龃龉者,责固不专在我也」。
嗟呼!
不以薄待人,则望其待己也甚厚。
至于遭无故之变,人情皆有所不堪。
觖甚厚之望而乘之以不堪之情,则其所以相与屑屑者无怪也。
吁!
是非之相形,彼此之相厉,盖亦深于责人而不知天之在我者,固已浅矣。
君子不然也。
惟天之天,可以明君子之天。
何以言之?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之仁也,品物流形,各正性命,礼斯行焉。
而宇宙之间,参差不齐,忿怨嫚亵,凡以帝力为何有者,天亦听之而已。
百物之生,四时之行,天之天盖自如也。
君子之天,亦天之天也。
且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君子以恻隐自处,而刻薄之私一毫不敢萌焉,惧有以𢦤其天也。
辞逊之心,礼之端也,君子以辞逊自处,而慢傲之习顷刻不敢生焉,惧有以亵其天也。
仁于人,无不爱;
礼于人,无不敬。
使君子而不爱人不敬人,非也。
然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而爱人敬人,人亦宜爱敬君子。
而靡靡纷纷,犹有撞搪叫号、忿触而怒抗者,岂君子有以致之耶?
君子无以致之而其至于此也,则安得不究夫人?
而君子之于斯也,有哀矜而无忿懥,有顺受而无捍拒,有雍容暇豫而无躁切急迫。
被意外之患而居之以宽,挟可以傲人之资而退然若不敢较者,何也?
盖其涵养之熟,持循之定,所以自处者天也。
我之于人无不爱,尽我之仁而已,人不我爱,我不知也,我于人无不敬,尽我之礼而已,人不我敬,我不知也。
其意亦曰:「自然者谓之天,使然者非天也」。
出于我者谓之天,出于人者非天也。
仁义根于吾心,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铄我也。
今人不我爱我敬,我亦不爱不敬,是我之爱敬出于人而非出于己,出于使然而非出于自然,仁礼皆吾心外物矣,其得谓之天乎?
周公之于管蔡,夫子之于叔孙武叔子路之于伯寮,皆是心也。
古今论天德者必曰舜,舜何人也?
温恭允塞人也,其仁礼非有所愧。
慢虐小丑,崛强弗率,赫然以兵歼之,夫岂不可?
舞干羽,敷文德,舜之心泊如也。
君子之待横逆,如舜之待夷狄,则天矣。
嗟夫!
人同此心,心同此天,天非君子之所私有也。
人自不能有之,乃悻悻焉,与君子角,暴焉而莫之怒,慢焉而莫之抗,未必不谓君子之为吾屈也,抑孰知暴之慢之而未尝怒且抗者,固所以见君子之天也。
孟子之言,吾于此验之,抑孟子亦能蹈其言者欤?
臧仓之毁,大非常情之所堪,而行使止尼,一归之天,平日仁礼之心,不少易也。
吁!
孟子之天而所遇之人犹有臧氏子焉,世变亦可叹矣!
谨论。
予昔往来潮州嘉应閒作小舟题曰苇斋今犹在江渚关晋轩学使粤归绘图于扇并诗见赠赋此奉酬丙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九
卅载江头芥叶踪,新图便面省垣逢。
每怀桂楫卬须友,犹梦兰襟共采蓉。
蘸墨春流花滴露,支篷晚饭荫依
蒹葭月淡乘潮外,记得东南一两峰。
甲寅恩科广东诸生来谒赋赠湘舲宫赞乙卯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七
海上珊瑚积茂林,手栽樾荫到于今。
丱童几日皆髦士,冰鉴重来證素心。
八桂天香应更发,三元衣钵孰能任。
苇斋棹写珠江水,仍向苏门谱玉琴(予自广州出试潮州嘉应诸郡,造小舟,题曰「苇斋」。今三十年矣,闻其舟尚在嘉应渡口也。今科广东榜第一人叶钧,是予所拔取叶生应尧之子,其馀亦多予所取入郡邑学者,故及之。)
七爱诗赠程乡赵君 魏邺令西门豹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效韵
吾爱西门豹,其事深可效。
波神岂荒淫,巫言亦机巧。
大妪去不来,小妪足踸踔。
豪长涕叩头,从此识政教。
七爱诗赠程乡赵君 中牟鲁恭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阳韵
吾爱鲁仲康,治效多致祥。
害稼螟犬牙,中牟了无伤。
掾惊雉驯扰,儿念雏方将。
河南府尹,其美乃播扬。
七爱诗赠程乡赵君 汉密令卓茂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阳韵
吾爱卓子康作邑非寻常。
口不及人恶,抚字若弗遑。
礼律乃并用,化嚚以为良。
解马以与人,不较人自偿。
七爱诗赠程乡赵君 堂邑钟离意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寘韵
吾爱钟离意,锦制与人异。
荒县民无庐,茅竹毕缮事。
亦有多怖人,憯憯惑祸祟。
祝土矢乃尽,神谴不敢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