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朝奉郎致仕晏子中墓志铭绍定元年十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昌谷集》卷二○
晏子中之墓,谁其尸之?
臭味之同,亲契之厚,必予也志子中墓者。
然方二竖侵陵,救死之不暇,疾病则乱,岂能发潜德以诏后世?
顾请者不已,姑抚状以叙其略。
子中姓晏氏,讳大正,庆历宰相临淄元献公五世孙。
自幼力学,与寒士游处。
太学以胜己者为师,月书季考之外,宗涧瀍之学,论当世事体,极有本末。
丁卯戊辰间,天子既讨擅兵误国之罪,以和戎息民。
小使既遣,匈奴有桀心。
好事者抟手无策,乃欲函致建议者之首,械送归附者之众,臆决附和,不为中国虑。
子中锐然发愤,上书阙下,率同舍争之,以为大失人心,重损国体,载之史册,贻笑万世。
是时子中奏名礼部,当脱去场屋,不以茍得为喜,而以国论为忧。
议虽不行,识者韪其勇。
及对策赐第,擢入乙科,调永州司户参军
以学问临政,郡倚为重。
凡所剖决,既获事情,而处心坦夷,不以才自恃。
零陵阙,摄事年馀。
洗涤吏奸,蠲除横歛,决累年留滞之讼,为台府所推。
好讼之徒,不得骋其辩。
秩满论荐,又辟为成都府路都钤干官,兼入大幕,为制垣所重。
同列过自表襮,不屑意职业,独以受人罗致,思所以报效。
军国利害,朝夕必究心。
参阅案牍,询究弊政。
及被檄按视边琐,尽识山川险要,知诸将能否,裨赞其长,不遗馀力。
类省差充检点试卷官,尤称鉴裁。
所取词赋策论,悉为闻人。
戊寅敌兵大入,夺我皂郊,统兵官战没,关外汹惧。
大帅出驻益昌,子中驰至天水,督诸将力战,斩其大首领号三府相公者,麾印悉具,兵甲不可胜计。
子中当改秩,可以解组。
独念同来宾客稍稍东归,置大帅西陲,义应尽力,迟留幕下,一身之利害不恤也。
既授京秩,主管袭庆府东岳庙
二年书满,调泽州长沙县
地大事繁,久失检柅,奸胥揽户,囊橐财赋。
而下户贫民,追逮受楚。
子中下车之初,首剔其弊。
一月之后,尘去鉴明。
上官贤重之,已上荐牍。
一岁之间,庭无留讼。
广学宫以养士,新听事以临民。
方将耸动观瞻,冠伦诸邑,而昊天不吊,子中以微疾逝矣。
生于淳熙戊戌九月壬午,终于宝庆丁亥六月甲寅,享年才五十。
讣闻,得进一阶,为朝奉郎
曾祖绅,故朝请郎通判德顺军,累赠宣奉大夫
妣胡氏,赠硕人
祖孝称,未娶早没,以弟奉直大夫、知永州、累赠正议大夫孝本之子益为子;
妣翟氏,宜人
父益,故文林郎、知复州景陵县,赠通直郎
妣黄氏,赠孺人
子中生相门,簪缨相接,崭然露头角,无一毫世禄气习。
人物伟岸,议论淳实,稠人广众中似不能言者。
而又天资好友,立志廉俭。
景陵既没,同产皆早世,选族子贤者为兄后,姊妹之未嫁者皆得配名士,族党子弟贫不能学者,极力教之。
蜀幕号丰腴,历之者皆为富家翁。
子中取之既廉,又以给族人之在西州者,其后几不能归,治装于大帅之手,而后得行。
寓居临川,即僧舍之廊庑为室。
有田仅数十亩,卖其半以赴长沙
及没,不能迁柩,而台府极力济之。
视今之仕者为何如哉!
西边自中兴以来,权归吴氏,总饷者听命焉,未至乏供。
及开禧变故之后,王人之权始重,与制垣抗衡。
然而权出吏手,钱入私门,茍逭目前,未有孰何之者。
子中既被檄巡边,边无宿储,宣限有阙,缇衣不饱。
子中虽不敢言,而王人捉衿见肘,不能自安,造为谤言,日与戎司相水火,竟逐其帅。
其后北骑果来,饥卒自溃。
制总二司,始大不咸,乃至互申朝省,纵臾台评,而两司寮属始有为法受恶者矣。
子中已脱选,尚未旋祝釐岱宗,舆论惜其无辜,归怨馈饷。
今鸣琴一岁,又止于此,曰命也夫,非馈饷者之所为也。
豫章赵氏,封孺人
子男一人,瑰,习儒业。
女五人,长为某之子士兖之妇,以承务郎、前监江陵府沙市镇
次适从事郎、新袁州分宜县主簿张应龙,次适同郡黄应翔,馀未行。
将以绍定元年十月己酉葬于临川县长乐乡南冈之原,祔祖茔也。
始予知子中名,接职事于湘中而不及见。
持节益昌,子中因边事过我,知其本末。
校文类省,又适共事。
见其器识宏远,议论忠厚,于是始结姻好,非泛然邂逅相遇者。
既为之志,又从而为之铭,其辞曰:
吁嗟乎子中,赫赫乎,烨烨乎,其家世也。
谦谦乎,抑抑乎,其自持也。
切切乎,孜孜乎,其力学也。
浩浩乎,瀚瀚乎,其笔力也。
磊磊乎,落落乎,其建议也。
凛凛乎,粲粲乎,其官业也。
隐隐乎,谹谹乎,其声望也。
衮衮乎,岌岌乎,谓不可量也。
渺渺乎,茫茫乎,何其夺之遽也。
喑喑乎,哑哑乎,善良褫气也。
岐岐乎,嶷嶷乎,幸哉犹有子也。
府学承置柴荡记绍熙四年九月 南宋 · 尚朴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四、《至元嘉禾志》卷一六、光绪《嘉兴府志》卷八
麟瑞乡柴荡,秀学之旧物也。
淳熙四载,显谟吕公典是邦,给佃于学,以助都养,计五百馀亩,隶嘉兴
或樵或租,所得尚薄。
越五六年,地力日盛,根苗滋益繁,延袤数里,葱茜弥望,为芦而当钱之百者万束,而薪刍不与焉。
彊有力者实租之,不得而擅也。
收缗钱百有二十,除三之一以输赋。
去岁有旨粥官产,前守都大赵公以廪粟不继,将在学所有举籍以戒令佐,毋得估,用是晏如,无复经念。
无何,狡谋发于不虞,济以黠胥舞权巧为伺郤。
贰车摄事,官估亩钱七百,贪民挟多资志于必得,增亩钱三千三百一十有一。
今春朱轓易镇,方应酬纷杂,乃变租为佃,挠法豪敚,若士子、若走隶,无一知者。
其诡閟如此。
逮索逋,始言雠为己业,即以其事列于郡,于外台
都运直阁郎中王公、提举秘承黄公,咸察其非,传檄持至太守郎中麋公,徐为正之。
会两年,节费剔蠹,粮用差有馀积,规欲葺斋庑,补罅漏,至是辍以偿直,为钱五十万,提举颁公帑二十万来助。
仓使闵学校艰匮,谓非足用外,有此宽剩,州郡合体朝廷优恤意,既一时失行,不可与齐民争攘,比今以官物归官养士,止令用元估贾,而过纳之数不复请。
寻召租,视昔增三倍有奇,岁如是,利原无穷矣。
初,荡之失也,或劝之以为不必复,或沮之以为不可复,或哂之以为不能复,睥睨其胜负者相半。
予谓职有常守,不为物徇;
仕而行义,不为势屈。
茍见善不明,用心不刚,切切然私虑却顾,次且怵缩为后日潜身避祸地,不惟有负于所学,其有负于设官之意多矣。
吾知守吾职、行吾义,它渠皇恤虖?
竟复之。
虽然,荡则吾荡也,固与学俱存,毋患再失,而租入丰约,则视人为高下,亦惟后之君子加意焉耳。
姑志始末,用垂不朽。
绍熙四年九月丁卯日从事郎、充州学教授尚朴记。
平山堂雅集用昌黎会合联句韵成都费滋衡景陵唐赤子山阴笠山、维阳程午桥、郭秋浦谢凤岗、黄伊人、程君奏、淮南周白民边颐公程风衣同赋。) 清 · 沈起元
朋交邂逅新,敦槃风雅重。
秉烛兴腾骞,访旧情贾勇。
沟荒樵月乾,楼圮冈云耸。
城芜今古春,江递歌哭涌。
独有平山孤,危厂豁滞壅。
庐陵树文帜,峨嵋接芳踵。
词苑得江山,隋宫失丘垄。
沈吟不朽迹,倍切同腐恐。
堂势尽千里,气象收万种。
乌驭闪阴晴,鱼龙混杂冗。
孤撑夏修竿,绵延叠疑冢。
鸾音半岭啸,敝屣南面宠。
大游鹏负息,齐物蒸拱。
瞩遐胸为宽,坐旷神绝恟。
芒忽受虚来,沆瀣饱清奉。
峦光涤肺腑,翰墨振庳肿。
昔贤吐高焰,兹境宽厚拥。
吾侪及嬉娱,清尊徒迭捧。
微争战蜗蛮,细响吊蛩。
窥宎张籍盲,跂前支离尰。
景迅过虻飞(矢名。),形固匪阙巩。
甲名。
三立鲜峥嵘,七尺亦劣䢇。
瞻礼俎豆肃,俯仰神骨悚。
端赖干莫利,心蓬薙蒙茸。
敢托玞賨质,言玷砻圭珙。
吟思卷绮霞,夕姿曳绣陇。
棹舲香荷蒲,襟袖鉴清溶。
尘缰乍脱羁,天械亦解蛩。
情比叶埙篪,盟长宗介冢。
谈味快沃焦,离绪旋抽蛹。
竹林几闲逸,云逵或踔踊。
孤怀驻景方,早计御寒氄。
神龟宁曳涂,蒲牢讵栖甬。
崦嵫薄日外,惊涛正呼汹。
五怀诗 其二 怀太山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出处:茗斋诗
忆昔挥鞭出齐甸,岱首嵯峨马头见。
济阳超忽渺平原,凫绎龟蒙在葱茜。
我闻日观天门,扶桑曙色谷吐吞。
神州九点青不了,一泓海影承杆盆。
道遇安期生,邀我朝上元。
苍虬赤螭为我御,乘风西去游昆仑。
挥手谢安期,广成空同何足论。
人生所喻贵适志,安能栖神导气服食随龟猿。
吾宁岩栖混鹿群,手弄玉检封中云。
为问大夫,谁曾谒见七十有二君。
秦松苍苍带风雨,虎魄千年大于柱。
上产五芝烂绛霞,采以服之生绿羽。
自怜尘世几遭回,吴阊匹练精芒灰。
长谣梁父人己老,金蔬玉椹何处求蓬莱。
太山吟,吟正悲。
清流自环华不注,黄淮不锁无支祈
中原战尘积十丈,秦碑汉碣俱倾欹。
何时父老见封禅,侧身东望长摧眉。
至山顶乙卯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五
八十四盘三倒拐,行人贯鱼兼爬蟹。
却愁天近地欲离,似蹋空行得悬解。
天门石畔云侧行,太子坪前泉乱洒。
山高百产猿鸟绝,地冷千年柏矮。
盘旋已至峨眉顶,宇宙阔远视听改。
何必云容水气合,孤峰而外都成海。
万形皆下此独尊,四大真空我安在。
多少天人今古思,呵壁从头叩真宰
冒雨下山乙卯 清 · 何绍基
 押有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五
客心如归云,趁雨且疾走。
但闻万瀑声,汹若龙雷吼。
旃檀九层塔,枯木已半朽。
天门两扇石,一合恐难剖。
却顾华严顶,秀出众峰右。
跂瞻大峨颠,妙入无何有
吾愿颇易足,看山懒回首。
陈东浦藩伯敦拙堂诗集丙辰 清 · 赵翼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八
学诗必学杜,万口同一噪。
连城有真璧,未可珷玞冒。
呜呼浣花翁,在唐本别调。
时当六朝后,举世炫丽藻。
青莲虽不群,馀习犹或蹈。
惟公起扫除,天门一龙跳。
骨力森开张,神勇郁雄骜。
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窍。
天壤此一途,疏凿曾未到。
一开五丁峡,遂坦九轨道。
坐令翰墨场,莫不奉旌纛。
微之彷精切,退之师排奡。
义山鍊格遒,涪翁取径峭。
豪宕放翁吟,悲壮遗山吊。
斯皆分杜派,各具一体妙。
迨明李何辈,但摹而目肖。
彭亨鼓蛙怒,咆勃奋虎啸。
徒滋虚气张,终觉轻心掉。
旷代有东浦孤诣戛独造。
渊源溯《雅》、《骚》,根柢本忠孝。
读书必破卷,陋彼管窥豹。
出语必惊人,鸷若韝脱鹞。
力厚巨鼎扛,思沉重渊钓。
每于朴僿处,隽味出揉拗。
以追少陵作,磁铁两孚召。
得皮兼得骨,在神不在貌。
缅昔老拾遗,入蜀诗益爆。
长揖严尹幕,高歌葛相庙。
至今旧草堂,万丈光尚耀。
先生甫筮仕,即泛锦江棹。
固知关宿缘,岂特发遐眺。
新诗十二卷,精心躏堂奥
子美有替人,当亦意不料。
寓斋得披诵,狂喜成绝叫。
惟应瓣香燃,敢肆饭颗诮。
传语学杜人,津梁此先导。
上方寺 其一 清 · 李锴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独隔层岚迥,今知细路深。
一时移耳目,万象变萧森。
古拙居人服,偏私造物心。
天门双日月,随意自升沈。
易公仙公申兄弟,暨王兰谷宿盘山天城寺三日,历盘西剑台诸胜而归,未及追陪怅然于怀赋此却寄 其三 清 · 李锴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入览遂复尽,胜游宁足多。
好山留一半,此意欲如何。
紫盖冥烟雨,天门薜萝(紫盖天门并峰名在上方)
上方今不到,珍重待重过。
凤台山(松高六尺本十围飞盖四偃纵横八丈而纠纷轇轕莫辨其干之所自出洵神物乎朱阑囿之以葆其天所托者异耳) 清 · 李锴
北山有若黄河水,直界中原九万里。
碣石迤北东海西,骧首天门应箕尾。
凤台山高隈隩张,百灵呵护严閟藏。
轩辕尧舜各已葬,开朗今乃归先皇。
卧龙之先先有符,地示灵效一株。
华盖将从紫极道,翠葆有待金根车。
元精遒气不外荡,诘曲纠盘互低仰。
一折再折怒势伸,忽走圆梢垂八丈。
参差夜吹帝子声,宝瑟秋作湘灵响。
神鸾威凤诡结形,夭矫古貌团深青。
萧骚众木不敢对,彼五大夫何足名。
挺生神物意有在,用蔽风雨如殽陵。
于嗟乎蟠汝何异,托根地上今天际。
雪霜万里日月清,郁葱见汝缠佳气。
咏史 其二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长沙妖梦落天门,后世风流五柳存。
堪叹过江高阀阅,乌衣萎尽旧芳荃。
黄秀才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卢溪文集》卷三六
衡山南走八九百里,有岭平地突起,其高不知其几千丈。
郴之为州,倚岭之北。
韩退之尝谓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穷焉,盖天以此岭限南北,而清淑之气至是而不得过。
气之所穷而不得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
退之意其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间,而又未见也。
宣和庚子秋至郴考试贡士,见其山川之美实然,又见州之杰士何民师,宏文博学,今四十三年矣,近才为复州,其郁积之气尚未发见,岂其抱材隐而不出者耶?
黄子郴人也,不远数千里游学吾邑,民师以书先之,道其有志于学。
夫自郴阳崎岖数千里至江西,诚有志于学者也。
况子文行俱美,郴人视子已如沅江九肋鳖,当于郁积穷困中,遂奋发而争奇以出,可乎?
试以此示民师
年月日,卢溪王某序。
董逃行(古仙人也) 清 · 李锴
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
下视九州,人民薨薨蠕蠕
薨薨蠕蠕,曾何足与言。
吾谁从乎董逃(一解)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
黄帝尧舜,乃有阳周苍梧
北邙之土,土不异色,安辨夫贤与愚。
吾谁从乎董逃(二解)

世所谓大故,天运冥冥以迁化理。
不拒蹠又安得拒惠。
齿亡舌存,谁则云然,其为后先胡以异。
吾谁从乎董逃(三解)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欲斩艾之,膺有败纰。
膺有败纰,浸淫而化涕洟。
吾谁从乎董逃(四解)

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
旦夕哺之如哺糜。
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
吾谁从乎董逃(五解)
闻李帅逐寇复州 元 · 胡天游
西南佳气清如水,一骑星驰传好语。
陇西将军天下奇,夜半杀贼收城池。
我城周遭闯贼垒,将军飞入储胥里。
城中妖血渺长衢,帐底渠魁睡犹美。
将军掩袭信有功,人物自是南州雄。
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君不见往昔经过清我野,老稚逢之无脱者。
至今妇女堕戎行,闾里萧条泣鳏寡。
呜呼贼退将军留,老夫忧虞犹未休。
楚江晓雨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楚江烟雨晓,千里一帆直。
细雨入天门,山青江鸟白。
唐士宪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净德集》卷一○
前年冬,执事以宁亲来晋,获承下风,虽不数相见,第论议每依于道德。
既而执事御史府,挺然在廷,动多献纳,会执法非其人,中外失于瞻倚,乃谓「朝家纲维,系属至重,防微杜渐,非正臣端士不可居」。
封上未报,俄以亲嫌补外。
此其出处进退之际,凛凛有大节,可谓能世其家矣。
天下识者于是闻风增气,而勤乎高山之仰也。
陶今年秋罢官还台,见仲氏君益,始知执事向者不鄙不肖,援以自代。
窃惭材分之疏拙,固不足服承厚爱。
然而义理之所激,志向之所同,安能无说以拜赐邪?
夫《诗》之「君子至诚,乐于贤共」,《易》之「拔茅连茹,以其汇征」,《虞书》之九官相让,儒行之爵位相先,自代之迹,皆原于此矣。
仁人志士,所以循从古训而推进其类者,不独好贤与尽朋友之分而已,盖以德业相期,而欲著之行事,与功名相始终也。
昔者姚崇宋璟自代,而应变守文,各尽其才,以成天下之务,则开元称治;
裴度崔从自代,而立朝正色,不避权倖,台阁之事付内者,抗请以归有司,则清议谓之得人。
陶虽愚闇少立,而能厚于处己,居常远览载籍,深虑世变,至于良史之大方,直士之危论,则意气感慨,笃好而力善之。
夫处己甚厚而报人以薄,非陶之心也,执事亮焉。
景陵风物清幽,道味必乐。
奉见何时,千万辅重。
懿安皇太后哀册文 唐 · 封敖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八
维大中二年岁次戊辰夏五月己未朔二十一日己卯
懿安皇太后崩于兴庆宫冷井殿。
旋殡于大内两仪殿西阶
十一月丁未朔二十六日壬午
迁座于景陵之别寝。
太尉具陈。
祖馈殿廷。
礼也。
池绋就列。
神攒启封
晴霜拂禁。
曙月弯空。
叶龟谋之吉兆。
俨蜃卫于行宫。
皇帝孝本自天。
礼期踰节。
仰遗令之是禀。
抑宸衷而敢越。
宵载既备。
祖庭爰设。
缅行佩之徂征。
驻辒辀之去辙。
顾谓简册。
克扬休烈
奉诏。
敢献文曰。
大圆清升。
大方浑凝。
日正阳德
月司阴职。
人伦既分。
伉云俪云。
自氓之卑。
达帝之尊。
有国有家。
以君以亲。
光光母后
列列门冑。
允中荣。
天枝外秀。
河祥岳祉。
兰香玉美。
汾阳之孙。
升平之子。
有命既集。
来嫔帝宫。
奉维城之中馈。
光戚里之华容
赫赫宪皇。
龙潜未跃。
孙钟紫极之庆。
知子奉青宫之乐。
惟后之明。
执礼而行。
庄敬必严于父道。
盥漱将俟乎鸡鸣。
及二圣归真。
三光正色。
日朗黄道。
月盈霄极。
中兴是赞。
阴教维则。
时咏肃雍。
功推辅翼。
服浣濯以警其华焕。
让封拜以诚乎谦抑。
藻洁蠲于宗庙。
葛藟吟讽于宫掖。
高禖有庆。
大电膺祥。
元良而立极。
缵丕构而图昌。
于是养素便殿。
斋心洞房。
宸严捧负。
孝道辉光。
噫驰飙兮未几。
迅朝露兮何常。
人代之推迁莫极。
仙家之日月犹长。
妇事三朝。
母临五叶。
礼益上载。
恩方下接。
无何秘箓求真。
空门悟劫。
追弓剑之悠远。
感霜露之履涉。
谓十地兮可跻。
谓丹梯兮可蹑。
金屋不知其长往。
彤管空遗乎旧法。
呜呼哀哉。
姜嫄让德。
任姒推名。
仰符轩耀。
俯顺坤灵。
容范不邀乎箴史。
婉娩自恊乎柔明。
终厌浮代。
期归福庭。
谢明时于清禁。
即修夜之元扃。
呜呼哀哉。
兰殿灵严。
椒房幽寂。
日下珠帘。
尘生粉壁。
禁树暮兮烟惨。
宫瓦寒兮霜白。
瞻象设兮如在。
捧袆褕兮成昔。
呜呼哀哉。
车书毕会。
容卫周陈。
黄山指路。
清渭临津
姑射之云霓自远。
鲋隅之箫鼓空闻。
想冥冥于寥廓。
徒望望于逡巡。
呜呼哀哉。
天上无归。
人间一别。
盼三清之缥缈。
留四德之昭晰。
诗著阴阳之咏。
书徵卜筮之说。
启叶吉于新阡。
爽同归于故穴。
虽寿宫相望。
参差陵树之烟。
而仙路有期。
缱绻瑶池之月。
呜呼哀哉。
更步解嘲 其二 清 · 徐宗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梧川先生集卷之一
篝灯便好一棋张,棋罢时时吃酒香。
雪径稍无干禄客,天门才上乞休章。
百年猿鹤非今约,半世簪缨悔昔忙。
最是君恩如海大,欲将忧乐置相忘。
寄兴 其十三 清 · 黄文仪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此诗收于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福图五十五,环极百神居。
欲觅天门入,应观三纬书(施懿琳编校)
次酬金仲绥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四
关闭真同执戟郎,问奇人到酒为乡。
偶来玄观寻花事,重蹑天门睹国光。
圣主独怜容丑拙,侍臣虚借荐词章。
坡翁老去浑无睡,閒梦今春又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