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平赃定估议 唐 · 李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七
赃谓罪人所取之赃。皆平其价直。
准犯处当时土绢之价。依令每月旬别立三等估其赃。
平所犯旬估定罪。所取犯月旬土绢之价。
假有蒲州盗盐。隽州事发。
盐已费使。依令悬平。
即取蒲州中估之盐。准蒲州土绢之价。
隽州决断之。纵有卖价贵贱。
所估不同。亦依估为定。
孙程等十九侯诏延光四年十一月辛巳 东汉 · 汉顺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
夫表功录善,古今之通义也。
中常侍乐太仆江京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与故车骑将军阎显兄弟谋议恶逆,倾乱天下。
中黄门孙程、王康、长乐太官丞王国、中黄门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怀忠愤发,戮力协谋,遂埽灭元恶,以定王室。
《诗》不云乎:「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为谋首,康、国协同。
其封浮阳侯食邑万户;
康为华容侯,因为郦侯,各九千户;
黄龙为湘南侯五千户
鼓恺为西平昌侯,孟叔为中庐侯,李建为复阳侯,各四千二百户;
王成为广和贤为祝阿侯,史泛为临沮侯,马广平侯,王道为范县,李元为褒信侯,杨佗为山都侯,陈予为下隽侯,赵封为析县侯,李刚为枝江侯,各四千户;
魏猛为夷陵侯二千户
苗光为东阿侯,千户(《后汉·孙程传》)
乐论 其一 曹魏 · 阮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六
刘子问曰:「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夫礼者,男女之所以别,父子之所以成,君臣之所以立,百姓之所以平也;
为政之具靡先于此,故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也。
夫金、石、丝、竹,钟鼓管弦之音;
干、戚、羽、旄,进退俯仰之容有之何益于政,无之何损于化,而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乎」?
阮先生曰:「善哉!
子之问也。
昔者孔子著其都乎,且未举其略也。
今将为子论其凡,而子自备详焉。
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
合其体,得其性,则和;
离其体,失其性,则乖。
昔者圣人之作乐也。
将以顺天地之性,体万物之生也。
故定天地八方之音,以迎阴阳八风之声,均黄钟中和之律,开群生万物之情气。
故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而万物类,男女不易其所,君臣不犯其位,四海同其观,九州一其节,奏之圜丘而天神下降,奏之方岳而地祗上应。
天地合其德则万物合其生,刑赏(一作「罚」。)不用而民自安矣。
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
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
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
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俗移易而同于是乐,此自然之道,乐之所始也。
其后圣人不作,道德荒坏,政法不立,智慧扰物,化废欲行,各有风俗。
故造子(一作「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之谓之俗。
楚越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
郑卫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
轻死,故有火焰、赴水之歌;
轻荡,故有桑间、濮上之曲。
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欲之者流涕,闻之者叹息,背而去之,无不慷慨。
怀永日之娱,抱长夜之叹,相聚而合之,群而习之,靡靡无已,弃父子之亲,驰君臣之制,匮(一作「遗」。)室家之礼,废耕农之业,忘终身之乐,崇淫纵之俗;
江淮之南,其民好残;
漳、汝之间,其民好奔。
吴有双剑之节,赵有扶琴之客。
气发于中,声入于耳,手足飞扬,不觉其骇。
好勇则犯上,淫放则弃亲。
犯上则君臣逆,弃亲则父子乖;
乖逆交争,则患生祸起。
祸起而意愈异,患生而虑不同。
故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乖离分背,莫能相通,音异气别,曲节不齐。
故圣人立调适之音,建平和之声,制便事之节,定顺从之容,使天下之为乐者莫不仪焉。
自上以下,降杀有等,至于庶人,咸皆闻之。
歌谣者咏先王之德,頫仰者习先王之容,器具者象先王之式,度数者应先王之制;
入于心,沦于气,心气和洽,则风俗齐一。
圣人之为进退頫仰之容也,将以屈形体,服心意,便所修,安所事也。
歌咏诗曲,将以宣平和,著不逮也。
钟鼓所以节耳,羽旄所以制目,听之者不倾,视之者不衰;
耳目不倾不衰则风俗移易,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也。
故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其同物者以大小相君
有自然,故不可乱;
大小相君,故可得而平也。
若夫空桑之琴,云和之瑟,孤竹之管,泗滨之磬,其物皆调和淳均者,声相宜也。
故必有常处;
以大小相君,应黄钟之气,故必有常数。
有常处,故其器(一作「气」。)贵重;
有常数,故其制不妄。
贵重,故可得以事神;
不妄,故可得以化人。
其物系天地之象,故不可妄造;
其凡似远物之音,故不可妄易。
《雅》、《颂》有分,故人神不杂;
节会有数,故曲折不乱;
周旋有度,故頫仰不惑;
歌咏有主,故言语不悖。
导之以善,绥之以和,守之以衷,持之以久;
散其群,比其文,扶其天,助其寿,使去风能之偏习,归圣王之大化。
先王之为乐也,将以定万物之情,一天下之意也。
故使其声平,其容和。
下不思上之声,君不欲臣之色,上下不争而忠义成
正乐者,所以屏淫声也,故乐废则淫声作。
汉哀帝不好音,罢省乐府,而不知制正礼,乐法不修,淫声遂起。
张放淳于长骄纵过度,丙疆、景武当(或作「富溢」。)于世。
罢乐之后,下移逾肆
身不是好,而淫乱愈甚者,礼不设也。
刑、教一体,礼、乐外内也。
刑驰则教不独行,礼废则乐无所立。
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
人安其生,情意无哀,谓之乐。
车服、旌旗、宫室、饮食,礼之具也;
钟磬鞞鼓、琴瑟、歌舞(《艺文类聚》四十无「歌舞」二字,疑此衍。),乐之器也。
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礼定其象,乐平其心;
礼治其外,乐化其内。
乐正而天下平。
昔卫人求繁缨、曲县而孔子叹息,盖惜礼坏而乐崩也。
夫钟者声之主也。
县者钟之制也。
钟失其制则声失其主;
主制无常则怪声并出。
盛衰之代相及,古今之变若一,故圣教废毁则聪慧之人并造奇音。
王喜大钟之律,平公师延之曲,公卿大夫拊手嗟叹,庶人群生踊跃思闻,正乐遂废,郑声大兴,《雅》、《颂》之诗不讲,而妖淫之曲是寻。
所造倾城之歌,而孝武思女靡女曼之色;
雍门作之音,悯王念未寒之服。
猗靡哀思之音发,愁怨偷薄之辞兴,则人后有纵欲奢侈之意,人后有内顾自奉之心;
是以君子恶大凌之歌,憎北里之舞也。
昔先王制乐,非以纵耳目之观,崇曲房之嬿也。
必通天之气,静万物之神也;
固上下之位,定性命之真也。
故清庙之歌咏成功之绩,宾飨之诗称礼让之则,百姓化其善,异俗服其德。
淫声之所以薄,正乐之所以贵也。
然礼与变俱,乐与时化,故五帝不同制,三王各异造,非其相反,应时变也。
夫百姓安服淫乱之声,残坏先王之正,故后王必更作乐,各宣其功德于天下,通其变,使民不倦。
然但改其名目,变造歌咏,至于乐声,平和自若。
黄帝咏云门之神,少昊歌凤鸟之迹,《咸池》、《六英》之名既变,而黄钟之宫不改易。
故达道之化者可与审乐,好音之声者不足与论律也。
舜命夔与典乐,教胄子以中和之德也:「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又曰:「子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曶以出纳五言。
女听」!
夫烦手淫声,汨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
正乐通平易简,心澄气清,以闻音律,出纳五言也。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吾攴,笙镛以间,鸟兽跄跄;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言天下治平,万物得所,音声不哗,漠然未兆,故众官皆和也。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
以此观之,知圣人之乐和而已矣。
西陵、青阳之乐皆取之,听凤凰之鸣,尊长风之象,采大林之(缺,)当时之所不见,百姓之所希闻,故天下怀其德而化其神也。
夫雅乐周通则万物和,质静则听不淫,易简则节制令(一作「全」。)神,静重则服人心:此先王造乐之意也。
自后衰末之为乐也。
其物不真,其器不固,其制不信,取于近物,同于人间,各求其好,恣意所存,闾里之声竞高,永巷之音争先,童儿相聚以咏富贵,刍牧负载以歌贱贫,君臣之职未废,而一人怀万心也。
当夏后之末,兴(一作「舆」。)女万人,衣以文绣,食以粮肉,端噪晨歌,闻之者忧戚,天下苦其殃,百姓伤其毒。
殷之季君,亦奏斯乐,酒池肉林,夜以继日;
然咨嗟之音未绝,而敌国已收其琴瑟矣。
满堂而饮酒,乐奏而流涕,此非皆有忧者也,则此乐非乐也。
当王居臣之时,奏新乐于庙中,闻之者皆为之悲咽
桓帝楚琴,凄怆伤心,倚扆而悲,本作「倚房」,从《续汉·五行志》注、《艺文类聚》四十四改,又《御览》五百七十七作「倚户」、五百七十九作「倚痹」。
慷慨长息曰:「善哉乎!
为琴若此,一而已足矣」。
顺帝上恭陵,过樊衢,闻鸟鸣而悲,泣下横流,曰:「善哉鸟鸣」!
使左右吟之,曰:「使丝声若是,岂不乐哉」!
夫是谓以悲为乐者也。
诚以悲为乐,则天下何乐之有?
天下无乐,而有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
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初学记》「远」作「百」。),故谓之乐也。
今则流涕感动,嘘唏伤气,寒暑不适,庶物不遂,虽出丝竹,宜谓之哀,柰何俯仰叹息,以此称乐乎!
昔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泣下沾襟,弟子曰:「善哉鼓琴!
亦已妙矣」。
季流子曰:「乐谓之善,哀谓之伤;
吾为哀伤,非为善乐也」。
以此言之,丝竹不必为乐,歌咏不必为善也;
故墨子之非乐也。
悲夫!
以哀为乐者,胡疵玄耽哀不变,故愿为黔首;
李斯随哀不返,故思逐狡兔。
呜呼!
君子可不鉴之哉(本集,又略见《续汉·五行志》注,《艺文类聚》四十,又四十四,《初学记》十五,《御览》三百九十二、五百七十七、五百七十九)」?
稼轩1181年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九、《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六、《洪文敏公集》卷六、康熙《广信府志》卷四、《南宋文录录》卷一○、《辛稼轩诗文钞存》附录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
国家行在武林广信最密迩畿辅,东舟西车,蜂午错出。
处势便近,士大夫乐寄焉。
环城外中买宅且百数,基局不能宽,亦曰避燥湿寒暑而已耳。
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
其从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
而前乎相攸者,皆莫识其处。
天作地藏,择然后予。
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得之。
既筑室百楹,度财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
意它日释位而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而命田边立亭曰「植杖」,若将真秉耒耨之为者。
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欸,以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涤研有渚,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
而主人初未之识也,绘图畀予曰:「吾甚爱吾轩,为我记」。
予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
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
束马衔枚,由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槩,懦士为之兴起。
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莫府顷赖。
氐寇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惊震,谈笑埽空之。
使遭事会之来,挈中原,还职方,氏彼周公瑾、安石事业,侯盖饶为之。
此志未偿,顾自诡迹,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亦大不可欤!
若予者,伥伥一世间,不能为人轩轾,乃当夫须袯襫醉眠牛背,与童牧孺肩相摩。
幸未黎老时,及见侯展大功名,锦衣来归,竟厦屋潭潭之乐,将荷笠棹舟,风乎玉溪之上,因圉隶内谒,曰是尝有力于稼轩者。
侯当辍食迎门,曲席而坐,握手一笑,拂壁间石细读之,庶不为生客。
侯名弃疾,今以右文殿脩撰再安抚江南西路云。
西头供奉官王君墓志铭 北宋 · 王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八、《广陵先生文集》卷二○
君讳怀忠,字孝杰,世家开封府开封县
景德中契丹入边,天子视师澶州,募民间可使将者,于是同日见者十人,上皆与之问答,审知其果能也,人与兵二千,使分城北隅为十寨,其一人即君之父贞也。
后至殿前班都虞候以卒,诏赠其父美率府率,以君为三班借职
上即位,恩加奉职,监在京河南草场澶州河南酒务,加右班殿直,监兴元府西县商税、和州兵马监押
坐免,遇宝元郊祀恩起为右班殿直,潭、二州巡辖
马递铺黄捉鬼为盗,荆湖提点刑狱司言:「自盗起不意,兵扰未治,吏多无足赖者。
臣辄择其可用以闻,幸上听从之」。
诏以君为全、邵、永三州同巡检,改左班殿直
自群蛮乱南方,皆天下至险之处,兵虽久顿,不敢言入,有敢入者随败。
君至,谍知山川道里之详,夜召壮士数十人与俱行,袭之,遇贼辄战,战而已屈者听降,前后斩首一十九,降者四十六人,所夺甲弩鎗盾过当。
明年,转运使议于衡、道、永三州置寨,奏以君为乐山寨主。
君城乐山,堑土为壕,并壕为鹿角四重,城上为乳垣敌楼,石炮连弩,钓桥闸门,所以防城之具毕备。
中庐巷仓库,各便其所而易守,又蔽山为隧道、突门,通城中以备贼。
白水峒主雷胜父子及其党一十八人,自是群蛮去君部,无入者矣。
君居南方八年,罢归。
安抚司奏君功可赏,枢密使难之,与两次合入家便差遣而已,以故得扬州江都广陵两县巡检,改右侍禁
用大享明堂恩,加左侍禁
用大臣荐,充泰州、如皋等县巡检,加西头供奉官
卒于京师,年四十有九。
君娶田氏,有子七人:男四人,确、砺皆举进士
女三人,长嫁殿直赵资,馀四人并幼。
将以某年某月日,葬君开封县某乡某原。
确、砺问铭于元城王令
以谓国家自景德以至庆历,四十年间,南北互有事,而王氏父子仍践兵地,惟其在军有轻重,遇敌有小大,故其收功有厚薄,要皆尝捐身原野,争冒锋矢之下。
方是之时,死不暇顾,宁论异时之贵富乎?
由此言之,岂有他哉!
忠者不忘其上,而勇者羞于茍生,其大欲遏乱沮暴于天下,小亦尽其职而无愧也。
一食其食,毕其死力而不悔,此与夫世之事人以职而茍为容容之计者,其行义固有间矣。
此予之所以铭也。
铭曰:
宋有天下,登民于平。
吏守弗虔,胡敢内惊。
既齮我边,遂饮于河。
畴奋自民,为王前戈。
桓桓虞候,气动上顾,勇形于军,指死而骛。
君于前人,实缵实类。
在昔南荒,群獠方猘,穷崖绝𡷨,保为穴巢。
无复人行,䲳为腾猱。
君居其间,捍城属军。
时入其阻,辄以捷闻。
吏苦无功,稍自诬冒
君纵使降,不以俘告。
皇有显泽,用嘉尔绩。
君不言薄,曰维臣职。
谓宜大寿,以他就功。
曷壮未老,遽仆以凶。
惟汴之阴,阳原之下。
钻石勒铭,用閟万古。
宿横金延庆寺 南宋 · 吕江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水路通城近,人家与寺连。
西风渔市鼓,落日野桥船。
尘土非吾事(自注:时摄簿,被檄俵散义仓米。),湖山似去年。
今宵禅榻梦,定是到鸥边。
宿乐化旅馆蕴山以诗来迎寄酬二首 其一 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
唤我瀛洲旧梦还,夜凉星斗聚江关
苏潭正有闲云在,只恐闲云又出山。
宿乐化旅馆蕴山以诗来迎寄酬二首 其二 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
故人双鬓未成丝,似否城南剪烛时。
箧里道园山谷法,对床听雨要论诗。
积雨中送季和往通城兼寄戊午 清 · 郑珍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巢经巢诗钞后集卷三
涪翁通城,十日苦风雨。
访道黄龙山,参禅双塔祖。
行李彼中去,又值路如煮。
问君有底急,促促办衣屦。
寸步已难我,万山独怜汝。
豺狼布丛箐,鲸鳄连去路。
幕阜遍榴花,如是解鞍所。
万金易爱日,君亦知其误。
忠信答波涛,此行讵无补。
到时见伯子,问余作么许。
为道入定僧,终日忽不语。
新春自述(阁试作) 明 · 区大相
 押真韵
芳郊绿未满,御河泉已新。
乔木变初鸟,轻澌戏早鳞。
游冶逐芳辰,车马驰要津。
通城罗第宅,夹道列华裀。
我本穷乡士,远游谢亲宾。
谬随金闺彦,三见燕草春。
所惭尺寸朽,雨露负皇仁。
丹铅理薄技,青云思致身。
耻学繁华子,争妍桃李尘。
宗儒温州喜而有作 明 · 沈周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吴都文粹续集卷五十二
青阳布区宇,庶品乐化工。
亦闻剖符竹,起子高卧中。
卧者固自高,恐世卑黄龚。
功名要人立,生才天自庸。
会至亦何辞,达怀乘时通。
双旌及行日,奔走来野翁。
黄鹤楼诗集序1673 明末清初 · 顾景星
 押删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清代
武昌城中有山,蜲蛇而长,古名黄鹄,俗名蛇山
按:黄鹄即黄鹤。《括地志》云:“因黄鹄矶黄鹤楼。”《图经》云:“费文伟仙去,驾黄鹤憩此。”阎伯瑾作《记》,遂实其事。或云:“任彦升称驾鹤之宾乃荀叔伟,非费文伟也。”世俗流传谓:“仙人吕岩画橘沈化鹤。”《一统志》又云:“黄鹤山通城县葛洪遗迹。”举不足信,惟《括地志》近是。唐前不甚著名,崔司勋颢作七言律,未有激赏者。李白天才俊放,见咏,搁笔去,至金陵凤凰拟其体,然后诗名而楼益着。山川之重文人乎?文人之重山川也。古往今来,此楼题咏不可胜誊,大都不足疥玄览之壁。暇日集诸家诗,剔彼俚秽,表厥风华,命曰《黄鹤楼诗集》,亦犹王敷之集《钓台》、李庚之集《天台》、田孳之集《》也。武昌山川雄悍,控扼黔蜀,锁钥吴楚,自古用武之地,孰使吾得陶咏光景,优游文墨,有如是者邪?读兹集者,可慨然叹念太平之乐矣!康熙十二年秋八月
(《白茅堂集》)
[注]:作于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3)
十六夜月二首 其一 1128年8月16日 宋 · 李纲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清光殊未减,碧落绝纤尘。
绛阙飞金镜,银潢渡玉轮。
霏霏烟霭灭,湛湛露华新。
倚幌人千里,遥知翠黛颦。
十六夜月二首 其二 1128年8月16日 宋 · 李纲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嫦娥长不老,宫殿复(蓝格本、道光本作清)
丹桂欲飘子,素蟾相对愁。
林寒枝绕鹊,江迥水明楼
逐客几弦望,又看成玉钩。
秋夜有怀二首 其一 1128年8月 宋 · 李纲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草木又摇落,关河方阻深。
龙庭空入梦,雁足不传音。
黄伞游何处,苍生思至今。
娟娟江汉月,空照逐臣心。
秋夜有怀二首 其二 1128年8月 宋 · 李纲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坐失金汤险,摇摇翠盖飞。
空闻八骏御,不见六龙归。
天地干戈满,潇湘鸿雁稀。
汉宫秋夜月,依旧照彤闱。
通城季言弟还锡山二首 其一 1128年8月 宋 · 李纲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宋代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半载相从作远游,物华苒苒又新秋
江南山水共清赏,湖外风烟成独留。
家远为传安稳信,时艰增重别离忧。
渚宫(原作宫渚,据左选、赖选、蓝格本、道光本改)此去无他(左选、赖选、道光本作多)地,怅望自(左选、道光本作犹登)黄鹤楼
通城季言弟还锡山二首 其二 1128年8月 宋 · 李纲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陆离长佩切云冠泽畔行吟且纫兰。
我已安心为逐客,子今何事亦抛官。
江湖鸿雁初寥落,风雪鹡鸰相急难。
归去家山见诸季,为言努力且加餐。
寓居通城僧舍东轩池莲盛开竹庵圭老有意见过戏赠此篇 宋 · 李纲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道人庵外万竿,何似小池千叶莲。
月白风清谁共此,心闲境寂两翛然。
好抛筠粉娟娟净,来看荷珠的的圆
飞锡傥能真过我,直须趁取晚(左选、道光本作未)霜前。
有感1128年8月 宋 · 李纲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三年再谪堕江湖,何啻经行万里馀。
环绕真同循磨蚁,羁穷更类局辕驹。
自怜许国心犹壮,却笑谋身术巳疏。
二圣未还民未靖,尚思痛哭奏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