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黄寺丞商伯浙仓罢归南康 其一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邂逅登临胜,从容杯酒閒。
脱身方甫里,满眼已庐山
此道天能会,端人世所悭。
丹心空磊磊,绿鬓只斑斑。
黄寺丞商伯浙仓罢归南康 其二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问学无穷事,功名有定期。
古今诚可见,治否老尤知。
袖手寻幽隐,存心付崄巇。
一时还别去,何日更追随。
南康 南宋 · 张埴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彭泽鳞鳞水,匡庐漠漠烟。
朝昏鱼作市,伏腊蚌为田。
不共刘伶酒,惟同范蠡
膊山千八百,恨未脱珉镌(同上书页一九三二)
圣寿无疆颂淳熙十四年 宋 · 周敦颐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庐山纪事》卷八、《庐山小志》卷八、康熙《西江志》卷二○○、同治《南康府志》卷二二
庐山草茅臣周敦颐撰并书序曰:臣闻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今皇天以是全美眷于我有宋。
恭惟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圣烈太上皇帝道运无积,功成不居,荡荡巍巍,与天同造,耆龄延长,振古未有。
皇帝即位之二十四年,申命有司讨论典礼。
十二月二日,加奉上尊号册宝
明年元日,率群臣诣德寿宫上寿,肆推庆泽,用大赉于家邦。
于戏,盛矣哉!
臣幸际亨嘉,身同鼓舞,宜有归报之辞,殚厥形容之美,勒诸名岳,震耀无穷。
谨拜手稽首而作是颂。
颂曰:
圣皇丕承骏命,诞膺绍开中兴。
六龙御天,握符总权。
三十六年,尺土一民。
涵和养醇,如海如
神器宅中,付以至公。
退养渊冲,揖逊寥寥。
惟我熙朝,视古陶姚。
隆德兼,帝心日严
养以色占,龙楼燕閒。
问安既还,喜见天颜。
显号重都,玉镂金涂。
三腾嵩呼,王履端
庆典隆宽,耸尔听观。
晨光初霞,清跸翠华。
肃无敢哗,箫韶九成。
合奏在庭,千官列星。
皇帝奉觞,以介鸿庞。
来崇来降,雨露恩深。
旷仪自今,万国讴吟。
小臣何知,敢无祝辞。
百拜申之:愿圣人寿,八千岁周,为
愿圣人寿,垂佑至尊,廓清乾坤。
愿圣人寿,至尊躬迎,玩意神京。
南斗之傍,五老昂昂。
祥烟寿光,作颂维何。
苍崖可磨,书刊嵯峨。
圣寿日跻,兹峰与齐,亿万年兮。
淳熙十四年秋八月刻石五老峰
奉议郎、权知江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紫臣王溉朝请郎权发遣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赐绯臣叶同立。
白鹿洞书院辛亥 清 · 赵翼
 押先韵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四
鹿洞古书院,南唐所育贤。
号庐山国学,养士有赐田。
堂堂朱助教,鼓箧勤陶甄。
卢绛蒯鳌辈,三害悉改愆(见陆游南唐书》)
晦翁南康,踵旧开讲筵
道学一以振,朗日行中天。
名迹遂独擅,胥忘保大年
呜呼后居上,创者转就湮。
书台百尺基,既被昭明迁。
书院千间厦,又为朱子专。
一笑李中主,身后太可怜。
古杉诗 清 · 甘汝来
 押词韵第三部
南昌豫章,以树名郡治。
梓生松阳门,荣悴关隆替。
南康吾支郡,巘山在其地。
上有陈蕃墓,两杉入云际。
谁其十年树,乔木匪偶寄。
下钟地之灵,上秉天之气。
象山我家茔,马鬣封先世。
土角流金星,形家兹可志。
婆娑一古,孤干亭亭植。
春夏敷荣华,秋冬弥苍翠。
太传坟前,上下论年岁。
吁嗟此古木,且似植其类。
惟我大父母,矫矫同风味。
盘错系纲常,磨砻成节义。
会合待千年,造物有深意。
雨露日滋荣,永言受荫庇。
重修东华寺1120年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三、《卢溪文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
佛屋遍天下,大率费不赀,泥金缯,示瑰璚,务为不可胜者,多在夫通都大邑。
水舟陆车、珠玑象犀百货之所萃,商官争负挈,营营然贪眸不瞬,浮图能一语倾之,则罄橐勿傿。
此通都大邑之有刹庙,所以视他处所为最雄侈繁丽。
至于荒僻穷绝之所,往往土圮木撑,罅漏不苴。
其徒乞丐不能动人,而檀那喜趋阛阓者且不肯出毫力于此,亦其势然也。
东华在安福,不唯去通都大邑为远,而颓垣坏址,荒烟野草,至于尺椽寸瓦不留。
乡人刘氏世家赀,惜其湮废,会青原幼宗禅师归故乡,乃相与出财力,破麋场,芟棘区,筑宫而留之。
经始于政和元年九月,落成于五年之十月
殿寝堂庑、厨廪钟庾,一切视禅林成宪所不可阙者,咸置之,可枚举以数也。
佛像严具,壁张十八罗汉,皆金碧飞动,冠绝一时。
有危栏出于众屋之上,俯群山,睨云汉,而匦经于其间者,寺之华严阁也。
挟方丈,开户牖,尘埃不生,神明顿还者,宗公之妙明室也。
初构木,去江水为远,数十百人挽一材。
夜有大雷电浮而出者,众益隆信之,果默有赞者耶?
旧基四顾硗确,宗公览其山水,为高其址数十举步而易置其向。
孤峰叠巘,层出杂见,奇伟怪丽,盘薄于烟云杳霭之间,如有鬼神为之徒揭,佳名胜槩,自我而作,宗公可谓无负于兹寺矣。
盖宗公本东华里中人,好游名山,后为佛印老禅师弟子。
佛印名誉轰轰动四方,学者千百为群,至于住大仰、金山、云居,皆赖宗公,垣堑佛事,凡有所建辄赫奕。
绍圣中,出世为长老,住南康凤栖山,又住庐陵青原山。
二山皆天下名蓝,角立相望。
宗公厌奔走,病其徒逐逐然不知歇,乃自青原飞锡来东华,甘槁薄而不去。
其趋尚类贤士大夫之有守而知退者,余尝乐与之游。
当众人夸漫突梯,肩相摩于世,而独能超然高蹈,放怀崭岩之巅,视天下之物不一动其心,岂学佛而有得者耶?
刘氏既出财力以兴起数十年泯灭不传之寺,于是而属余识其复兴之年月。
考其初创者与其人,旧无文字可订,特为掇宗公重建之由,与吾乡人之好善者载之云尔。
宣和二年十有二月吉日迪功郎衡州茶陵县管勾学事王某记。
庐山杂诗 其一 入山诗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九
辛酉二月四日,余自南昌告归,至浔阳遂游匡庐初五入山,江岸暖甚,岭上则积雪皑皑。日暮至牯牛岭,宿胡氏家,真面目在星子南康两县,此为庐山之背。游凡二日,所至处各纪以诗。初八侵晓出山,大雪,光景奇胜,比至半岭,则桃李满谷,细雨而已。最高处距地四千六百尺,故气候顿异如此,惜山寒衣薄,未能遍历诸峰。山中幽筑,多贵人别业,十室九空,盖犹未能忘情天下耳。余买山无赀,不如归去,所得者锦囊盛满,亦足自豪。窃比摩诘诗中有画,归遗细君,作卧游之偕隐焉。
近山行更远,积雪堆青天。
不到山深处,谁知万顷田(自浔阳匡庐,似甚近,乃至莲花洞,二十五里,再至牯牛岭,直上十八里。舆夫健腰脚,登涉岭谷如平地。)
醉石 唐 · 张固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山南山北郁嵯峨,千古声名保不磨。
笑入醉乡聊偃卧,我临苔石重摩挲(见影印天一阁藏《正德南康府志》卷十。)
新城南康南安之间居民筑以禦盗)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十一部
山行欲尽日,得此原壤平。
楼橹忽依然,突兀横孤城。
入门市肆列,鸡犬咸乐生。
费不藉公家,版筑以义成
兹城昔未有,盗贼时凭陵。
兹城既云建,禦暴得所凭。
设险古有之,要使良善宁。
修葺贵不废,无忘始经营。
千山横紫翠,夕阳映霞明。
前途尚未暮,驱车且须行。
张运饶州赈济劄子1171年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臣近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检坐湖南江西路劝诱上户出米赈济赈粜赏格,劄下本司照会遵守施行。
臣仰体圣意,即行印榜四百道晓谕,及下饶州南康军,督责守令,务在实惠及民。
今据知饶州何伯谨申,承左通议大夫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张运劄子,情愿自备人船,装载米二千硕赴州仓送纳,以助赈济。
本州见行措置分拨诸县讫。
臣窃详张运侍从之旧,独能为国敦尚义风,为诸路倡,诚可旌赏。
况积粟之家,所在不乏,使人人如所为,则饥民不至转于沟壑。
臣愚欲望圣慈特降睿旨,量与推恩,庶几有以激厉,实荒政之一助也。
乞接续赈济饶州南康军劄子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七
臣仰惟陛下近以甘雨愆期,侧躬损膳,忧勤形于玉色,精诚上通,霈泽响应。
臣因奏饶州南康军大旱,面奉圣训,以谓比来亢旱夜不安寝,仰见陛下拳拳爱民,如是切至。
今岁江东大稔,惟此两郡接连江西,旱灾尤甚,人民流离,或相聚剽掠,州郡不即奏闻。
臣窃见去岁江西旱潦,自非陛下轸念民瘼,移他邦,则两路之民已填沟壑矣。
臣已别具奏,乞将本路见管常平米宽数拨下两州,接续赈粜,并乞检照江西、湖南审量守令劝诱米斛指挥行下。
欲望圣慈早赐处分。
饶州南康军旱灾劄子1171年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臣契勘管下饶州南康军,今岁旱灾非常,早种不入土,晚禾枯槁。
六月中,村民已食野菜草木。
目今米价虽未腾踊,两郡饥民或有相聚为盗。
臣已于八月四日十日具奏讫。
窃见江西、湖南间有旱伤去处,已蒙朝廷指挥,审量守令,并委帅司监司劝诱米斛,等第推恩。
今来本路未蒙行下,欲望圣慈,特降睿旨,检照江西、湖南已行体例,以凭遵依施行。
乞倚阁饶州南康军夏税劄子1171年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臣今月十日,恭准御前金字牌降下宸翰:「本路旱伤,民有弃掷童幼于道,令逐州守臣措置收养,支过钱米,当从御前给降」。
恻怛之辞,亡虑百数,仰见陛下视民如伤,如是切至。
臣遵依圣训,即已施行讫。
臣滥膺阃寄,屡以管下旱灾尘渎天听。
恭惟陛下轸念民瘼,朝奏夕行,支拨米斛,两郡所得踰二十万,甚大惠也。
惟是亢旱非常,二扫地,土坚于石,间有微雨,仅可洒尘,不能滋润,来麰又复可虑。
千里赤地,十室九空,七十之老以谓平生所未尝见。
上户粗支目前,无以善后,中下之家甚者或易子而食,或赴井而死,诚可矜悯。
臣窃见建康宁国、太平、广德去岁水潦,蒙朝廷将三等以上夏税倚阁一半,第四第五等全行倚阁。
自非陛下博施实惠,则四郡之民已填沟壑矣。
臣契勘饶州南康之旱,被害尤酷,殆非四郡水灾之比。
今降指挥,第五等人户夏税倚阁五分。
所谓第五等,流离饿莩之馀,存者亡几。
臣愚欲望睿慈特降处分,捡乾道六年十月十二日倚阁四郡夏税指挥行下。
庶几两郡数十万生灵蒙被大赐,不胜幸甚。
臣叠冒冕旒,无任惶惧激切之至。
又乞倚阁饶州南康军夏税劄子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七
臣等伏见建康府宁国府太平州广德军去年水潦,陛下恻怛爱民,将上三等夏税权行倚阁一半,四等五等全与倚阁,四郡之民赖以存活,甚大惠也。
契勘本路管下饶州南康军,今年旱暵最甚,民间合纳夏税物帛并折帛钱,今春虽稍得蚕,未织造间,遇旱乏食,往往将丝逐急变卖,州县催科,由此费力。
然上供之数不敢稽违,不免严督上户。
今来上限所催犹且未足,其下限一半并系下户合纳,目今阙食,全赖官中赈给,岂复更有输官?
况旱暵水潦,事体一同,欲望圣慈特降睿旨,令饶州南康军将今年夏税物帛并折帛钱起发上限一半,其下限合起一半权行倚阁,候将来丰熟作两年带纳,庶几贫下之户不至重困。
奏乞借桩管钱收籴浙西米劄子1171年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臣照会建康府管下,常岁上江米船蔽江而下,本路之所仰给。
今缘江西荒旱,商旅止就建康府兴贩,加之转运司照年例和籴,必致踊贵。
臣窃闻浙西大稔,官司又不曾抛降和籴,万一失时,富家射利,储蓄米斛,将来虽欲收籴亦不可得。
臣区区愚见,欲就十月初委官往浙西以来收籴一二十万斛,以为来春之备,庶几可以少抑米价,兼接济饶州南康军赈粜。
欲望睿慈,许臣桩积钱内时暂借拨三五十万贯应副收籴,春初照数依旧桩管,不敢分文亏少。
南康 清 · 郑献甫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栗里杳难见,庐山高若何。
孤舟掠星渚,二月已风波。
乡梦因诗少,春愁对酒多。
斜阳方背郭,掩映片帆过。
枕流漱石碑记 南宋 · 王橚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同治《临武县志》卷四一
右四大字,徽文公朱先生之遗墨。
公守南康,复白鹿洞书院
每休闲必一至,诲诸生馆下
雅爱泉石,歌咏其间,大书深刻,遂为庐山千古宝镇,过者瞻仰。
后学王橚得墨本而藏之。
武水谭衡即溪居为枕流亭,因举以为赠,衡即请傅刻以永流风,复俾识其由。
先生之道之教,其在白鹿洞者可知也。
学者讽咏其言,而求仁知之乐,岂直昔人所谓洗耳砺齿而已?
暨衡兹用叹慕敬恭而不敢斁。
匪书是为,惟志是求,盍交相懋勉乎哉!
不然,徽文公之旨昧矣。
再呈周观察 其一 清 · 蔡廷兰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蒋镛《澎湖续编》〈艺文〉,又载林豪《澎湖厅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绛节新从海外移,锦囊又补纪游诗。
三千帑运筹加赈,十万生灵免阻饥。
忧世真同由己切,受恩翻悔得公迟。
社仓重踵南康议,他日澎山系去思(江宝钗编校)
程运判 北宋 · 徐积
江南风物可醒酒,江山气势侵牛斗。
大庾梅花入界香,南康瀑布从天吼。
此閒好共吴人乐,井蛟为害须除却。
观风未到庾公,褰帷先上滕王阁
仙籁鸣时独凤吟,剑池黑处双龙跃。
县令宁无种秫翁,还似王弘就翁酌。
最是高贤徐稚坟,急赍酒脯祠溟漠。
部吏争迎使者车,野人夹道亦欢呼。
且得官司减鞭笞,若逢水旱放田租。
关市如何从薄赋,设法通商为远图。
方今圣世虽无事,须修武备戒不虞。
生民所恃在城邑,更严壁垒完其郛。
何况荆湖与二广,溪洞尽是蛮所居。
一日除书遣受降,便持斧钺建油幢。
阵上风神应更伟,军中才气亦无双。
势似疾雷从便道,挥兵直指富良江。